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陶崇萱  尹树新 《气象学报》1988,46(3):357-360
本文采用合成方法对1983年初夏季风流管进行分析。指出在洪涝灾害严重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存在一个较稳定的季风流管,它的变化不仅和江淮地区雨带位置有好的对应关系,而且对降水的强度也有直接的影响。分类合成结果表明,上升支强的流管对应强降水,上升支弱的流管对应弱降水。 热源计算表明,驱动季风流管运动的主要因子,是低层潜热和高层感热,季风流管的上升支为热源,下沉支为热汇,构成一个简单的热机,对季风流管的形成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1979年6月21日至7月7日期间100毫巴南亚高压转型与李风垂直环流关系的分析,指出:当南亚高压为西部型时,我国东部季风流管呈近东西走向,110°—130°E季风流管轴位于25°N附近,强度偏强,这时雨带明显,分布在30°N附近;当转为东部型后,120°E附近的季风流管轴移至27.5°N,西端未动,季风流管转为东北—西南走向,强度减弱,相应的雨带也北抬减弱。同时指出在西部型转东部型过程中,在南亚高压环流控制期间,在对流层下部存在着一个纬向涡旋,与高压中心位置对应,它随着南亚高压东移而东移,对李凤垂直环流强度有直接的影响。因此在考虑季风垂直环流演变时,不仅要研究100毫巴南亚高压的演变,而且还要注意从高原东移的纬向涡旋对季风垂直环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东亚副热带季风的北进及其低频振荡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本文利用1971—1980年的资料分析发现,夏季与中国东部雨带相联系的东亚季风属于副热带性质,850百帕14℃等露点线可以作为它的活动指标。副热带季风活动与500百帕上副热带长波活动相协调,它们的季节性变化与准40天周期振荡相结合可以引起副热带季风及其相伴雨带的北跳和停滞,而短的周期振荡则可引起它在停滞期内的南北摆动。  相似文献   

4.
2002年南海季风建立及其雨带变化的天气学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利用南海海 气通量观测试验资料结合NCEP ,GPCP以及GMS - 5云图资料 ,综合分析了 2 0 0 2年 5~ 6月南海西南季风建立过程及其雨带变化 ,确定 5月 14日西沙及北部海区西南季风爆发 ,5月 15日整个南海季风爆发 ,季风爆发时间属于正常年 ;季风爆发时风向、风速、云量、降水、湿度、辐射及海面温度等要素都发生突变。这种突变是由大气环流的突变造成的。季风爆发前后大气环流变化过程是 :80~ 90°E越赤道气流加强 ,同时印缅低压加深 ,孟加拉湾南北向气压梯度增大 ,而后东亚大陆上气旋发展东移 ,副热带高压东撤 ,孟加拉湾低压槽前的赤道西风突然加强越过中南半岛 ,南海北部首先出现强西南风 ,继而南海季风迅速地全面爆发。孟加拉湾西南风加强到南海季风爆发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大陆冷空气南下起了重要的作用。南海季风爆发时呈现单雨带型 ,而后由单雨带型转变为双雨带型 ,雨带受副热带高压和季风系统共同影响 ,并且随着副热带高压移动位置变化。  相似文献   

5.
区域气候模式对中国东部季风雨带演变的模拟   总被引:22,自引:6,他引:22  
本文给出了应用区域气候模式对中国东部夏季雨带演变过程模拟的主要结果。模拟试验分别对正常季风年(1979)和湿季风年(1991)(均由观测场驱动)以及连续3年(全球大气环流模式驱动)的夏季降水场进行,并同观测场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模式基本上能抓住夏季雨带的主要位置和它的演变特征,与实况相比明显优于全球模式的结果。但模拟的雨带具体位置并不总是与观测值十分吻合,有些旬(或候)差别比较大,模拟的降水量与观测值的相关系数最大仅0.40左右。以上结果表明,为正确模拟东亚季风雨带的演变还需要对决定区域气候的主要物理过程在参数化方面作进一步的改进。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通过印度西南季风和我国东南季风的建立,讨论高层季风和低层季风与梅雨量的关系,并对东经120度逐日经圈环流进行分析,发现在我国东部夏季存在一个600—1000公里范围的季风垂直环流(方向和哈特莱[Had1ey]环流相反),自南向北移动,它的升支恰好对应一条东西向雨带,初夏移至江淮地区就是梅雨。由于它的空间尺度较小,在较长时间的平均图上不易发现。还通过l965年和1969年的个例分析指出:季风垂直环流强的年份当年梅雨也明显,反之,季风垂直环流弱的年份当年梅雨也不清楚,本文还指出青藏高原前期的热力状况对季风有很大影响,同时发现中纬度冬季西风强度与夏季环流、梅雨期雨量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7.
前言东南季风、西南季风及高原季风是我国几种不同性质的夏季风。季风及其雨带在地域上的稳定是形成区域性旱涝的主要原因。由于季风的发展和演变,形成了我国复杂的旱涝天气,本文用1951—1970年多年平均降水资料,以我国北部7—8月多雨偏涝的1968、1970年和干旱少雨的1971、1972年为例,探讨夏季风及其雨带演变与北方旱涝(指气候  相似文献   

8.
东亚季风和我国夏季雨带的关系   总被引:58,自引:13,他引:58  
赵汉光  张先恭 《气象》1996,22(4):8-12
利用1951-1994年每月平均平面气压资料,计算了东亚地区季风强度指数。分别表明:东亚夏季风强弱与我国夏季雨带类型之间有着一定的关系。当夏季风强的年份,主要雨带分布在我国北方,而夏季风弱的年份,主要雨带分布在我国南方;夏季风为正常的年份,雨带分布一般在我国中部。分析发现:夏季季风的强弱与夏季风来临迟早还存在着联系。当夏季风来临早的年份,则夏季季风强度以偏强为主;反之夏季风来临迟的年份,则夏季季风  相似文献   

9.
近40年东亚夏季风及我国夏季大尺度天气气候异常   总被引:75,自引:21,他引:75  
施能  朱乾根  吴彬贵 《大气科学》1996,20(5):575-583
定义了一个反映东亚夏季大尺度季风强度的指数,计算了夏季逐月及季的东亚季风指数(1873~1989年)。用近40年资料研究了东亚夏季风与我国夏季大尺度天气的关系。指出,强夏季风时,我国夏季大范围高温。东亚夏季风与我国夏季降水的关系则表现在夏季雨带的南北位置上。强夏季风时,雨带偏北。夏季雨带位置偏南均与弱季风有关。长江中下游夏季的涝年与弱季风有关,而强夏季风时,长江中下游经常是旱年。最后,研究了强、弱夏季风年时的北半球500 hPa环流异常特征,结果表明,东亚夏季风强度是造成我国夏季气温、降水异常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1979年梅雨期季风垂直环流的一些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1979年分析发现在梅雨期间,我国东部江淮地区上空存在一个稳定的季风垂直环流圈。这个环流圈在梅雨期间的平均图上表现十分清楚,其南北范围约1500公里,顶部可达100百帕,中心约在距地7—9公里之间。它的上升支恰好对应梅雨雨带,它的存在、维持和消亡对梅雨有直接影响。在这个平均季风垂直环流圈的北侧,本例中没有发现对应的闭合反环流圈。热力场的分析指出,青藏高原初夏时期的增热对季风垂直环流的演变和梅雨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副热带季风环流圈的特征及其与东亚夏季环流的关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利用ECMWF的2.5°×2.5°网格资料对1980—1983年夏季节12次西太平洋副高的中期进退过程进行合成分析。通过对合成场的诊断,论证了夏季东亚季风区存在着在大陆雨带中上升,副热带地区下沉的副热带季风环流圈。它是大陆季风雨带凝结加热驱动的上升辐散气流在向南运行过程中与南海ITCZ上空向北运行的上升辐散气流在副热带地区汇合下沉而构成的热力环流圈。这一环流圈的存在在东亚夏季环流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使用近30年(1961—1990年)降水资料对湖北省降水季节分布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湖北省位于长江中下游,全年降水分布具有典型的东亚季风特征,即全年以冬半年为主的大部分时段(10-5月)受地面东北季风和高空西风槽影响,主要雨带位于湖北省沿江江南地区,尤其是鄂西南、鄂东南两山区;夏半年(7-9月)受地面西南季风和高空副热带高压影响,主要雨带位于鄂西山区;两者之间过渡期即梅雨期(6月中下旬至7月上中旬)受地面准静止锋和高空江淮切变线影响,强雨带主要出现在部西南、江汉平原中南部到部东一带地区。  相似文献   

13.
本文根据我国西部地区1951—80年期间147个台站的降水变率资料,对青藏高原及其邻近地区的降水变率分布特征作了分析,发现年降水变率低值带和高值带分别对应于高原边缘的多雨带和高原外围的少雨带;冬、夏半年降水变率分布分别由西风带活动和高原季风环流系统及低值天气系统所决定;降水变率月际变化最大梯度出现月份的后延趋势与高原季风的建立,撤退过程有较好的一致性:降水变率随降水量呈幂函数变化。  相似文献   

14.
1998年和1999年长江流域汛期降水及其季风流管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8年6、7月长江中游雨量集中,两月总雨量734.7mm年6月长江中下游雨量分别为325.5、636.2mm,安庆、上海月雨量均为1949年以来同期最高值。南亚高压东北侧存在一高空急流,中低层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北侧为一低空急流,两急流轴线间为宽广的近东向垂直上升运动区,并伴为湿舌和涡旋存在,构成季风流管。长江流域受季风流管影响,产生大到暴雨。  相似文献   

15.
2005年6月我国南方雨带异常偏南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康志明  鲍媛媛  陈晓红 《气象》2006,32(4):91-96
2005年6月我国南方雨带异常偏南。利用逐日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以及NOAA-OLR资料对该年6月的天气形势特征和一些主要影响天气系统进行了诊断分析。讨论了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低层冷空气和水汽输送等与雨带异常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西太平洋ITCZ偏弱,热带气旋少,使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主体长时间偏南。青藏高原南部和低纬洋面上的对流异常,影响该地区季风环流,造成水汽向低纬地区集中,西南季风水汽输送带异常偏南。高层中高纬度异常环流,抑制南亚高压东段脊线北抬,高层西风异常通过动量下传,加强中低层西风锋区,冷空气南下到偏南地区等均是造成雨带异常偏南之原因。  相似文献   

16.
夏季亚洲季风槽的断裂过程及其结构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1982年7月一次亚洲季风槽的断裂过程。结果发现,在盛夏亚洲季风盛行期间,中南半岛与南海地区的季风槽可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东退与孟加拉湾季风低压的西移过程中断裂消失。与此同时,热带西南季风北进,梅雨雨带北移,雨景加大。此外,根据季风区内纬向风的垂直结构,说明了下列事实的成因:在印度和中南半岛季风槽附近及其南侧广大地区内,经常出现大量的季风云团和季风低压;而在西太平洋季风槽的北侧及槽的附近,则经常产生强的热带气旋和台风螺旋云系;南海地区的状况介于以上两者之间,在这里可以有弱的台风生成,也可以有季风云团存在。   相似文献   

17.
2008年东亚夏季风异常及其对江淮梅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鲍媛媛  金荣花  赵瑞霞  蒋星 《气象》2009,35(4):34-42
利用国家气象中心站点日雨量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和NOAA OLR资料对2008年梅雨前后及梅雨过程中亚洲季风活动、副高及ITCZ的变化、索马里急流和南亚季风活动特征、亚太地区对流和热源分布特征等进行诊断分析,以揭示梅雨期间季风活动特征的成因及其对江淮入梅、出梅及梅雨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梅雨期间,季风组成成员复杂多变,无一能占绝对优势,各成员的配置均处于一个动态变化过程中,此长彼消,导致了梅雨期间雨带不稳定,是2008年度梅雨偏少的重要原因.ITCZ影响副高的变化,且超前于副高的变化,对江淮梅雨预报有重要的指示意义.6月初ITCZ突然显著增强,是副高北跳、江淮入梅的重要原因;而中旬后期ITCZ再次北抬并伴随台风登陆,直接导致了江淮出梅.6月初,索马里急流爆发,比多年平均偏早,导致阿拉伯海西南气流北涌、印度季风提前爆发,对江淮偏早入梅有一定作用.索马里急流的维持和消长对江淮梅雨的位置和强度也有一定影响.印度季风爆发及其后的变化影响印缅季风槽的北抬和其后的位置变化,并通过改变青藏高原南部和孟加拉湾热源的强度和分布,影响西南季风的东传和梅雨雨带.  相似文献   

18.
据1991年特大洪涝过程的物理分析试论江淮梅雨预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以1991年江淮梅雨为个例,通过对特大洪涝形成过程的物理分析,就梅雨预测问题提出了一些认识。分析表明,1991年江淮流域较长梅雨期内所发生的3场大暴雨是很有代表性的,它们是大气环流季节转变不同进程中的产物,因而具有不同的环流背景和降水性质,且在洪涝的形成中起着不同的作用。据此,我们提出了江淮梅雨的3个模型,指出应在由春夏之交到盛夏这个较长时期内分阶段地考虑梅雨预测。另外还指出,确定雨带的落区,不但应强调副高和东南季风活动对雨带南北进退的作用,而且也要注意西南季风的活动会导致雨带东西向的摆动。最后,就旱涝形成物理过程的诊断研究在旱涝模式预测方法中的意义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周鸣盛 《气象》1992,18(6):9-14
本文以30年500hPa和海平面气压月平均资料为依据,对比分析了东亚和北美大气环流区域性特征的差异,以及不同的气候特征。如美国龙卷风灾害频繁。而中国季风雨带明显等。  相似文献   

20.
浙江地处东亚北纬27—31度附近,位于我国东部沿海的中间位置,是属副热带季风气候,每年汛期经历着东亚季风雨带初夏由南至北和初秋由北至南往返推移的两次影响过程。这两次雨带的推移,决定了‘我省雨季起始的迟早和强度以及盛夏伏旱等整个汛期的降水状况。而这两次雨带的推移取决于大气环流东亚中纬西风强度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这一对基本环流因子的互相配置。基于这一认识,我们选定中纬西风强度及西太平洋副高为造成我省汛期旱涝的两个基本环流因子,并对它的前期演变规律进行了初步探索,从而建立起预报旱涝的判别工具,从了5年试报以来效果尚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