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在总结大量实际工作的基础上,就区域生态环境遥感监测的指标与分类系统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尽可能与现有的土地利用分类衔接,又较容易进行遥感判读和分类的土地利用分类系统;根据目前国内遥感数据获取和使用情况提出了遥感影像选择、处理以及合成的最佳方案,推荐了通过目视判读和自动分类获得土地利用状况的方法等,以期生态环境遥感监测能真正纳入环保部门常规的监测工作中.  相似文献   

2.
国内生态环境遥感监测的内容与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总结大量实际工作的基础上,就区域生态环境遥感监测的指标与分类系统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尽可能与现有的土地利用分类衔接,又较容易进行遥感判读和分类的土地利用分类系统;根据目前国内遥感数据获取和使用情况提出了遥感影像选择、处理以及合成的最佳方案,推荐了通过目视判读和自动分类获得土地利用状况的方法等,以期生态环境遥感监测能真正纳入环保部门常规的监测工作中.  相似文献   

3.
基于ETM+影像的扎龙湿地遥感分类研究   总被引:19,自引:6,他引:19  
衣伟宏  杨柳  张正祥 《湿地科学》2004,2(3):208-212
通过对扎龙湿地Landsat7 ETM 影像进行计算机自动分类的实验研究,探讨了提高湿地遥感分类精度的方法与途径。实验所采用的首先对遥感影像进行非监督分类,再利用非监督分类生成的分类模板加以修改补充后进行监督分类的方法,经过误差矩阵的精度评价,可以获得研究区湿地遥感分类较高的分类精度。利用上述分类方法对3种ETM 不同波段组合的影像进行具体的遥感分类比较研究发现,选择ETM 7、5、3影像进行分类有助于提高扎龙湿地遥感分类的精度。为了提高湿地遥感分类的精度,还必须运用人机互译判读方法。  相似文献   

4.
高分辨率遥感图像中采矿塌陷地的提取--以龙口矿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矿引起的地面塌陷是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并引起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文章中采用Quickbird遥感图像作为基础资料,经过图像校正、图像融合增强处理,通过目视判读与计算机自动分类相结合的方法快速准确的提取龙口矿区地面塌陷的现状,为矿区环境综合治理提供了可靠的基础数据。研究结果表明,高分辨率遥感图像应用于采矿塌陷地的提取是一种快速高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山地地区自然环境复杂多变,山地遥感有着与平原遥感不同的特点。一般地说,山地遥感数据自动分类精度低于平原地区。对于地面分辨率较低的数据如陆地卫星的多光谱扫描(MSS)数据尤其如此。提高土地覆盖自动分类精度,是发展有效的山地遥感方法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对于调查和评价山地自然环境、资源和土地利用状况,规划和开发山区,发展山区经济是十分有益的。 在目视判读中,提高山地遥感分类精度的重要途径,是利用地理相关信息。但在遥  相似文献   

6.
土壤盐渍化遥感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35,自引:4,他引:31  
翁永玲  宫鹏 《地理科学》2006,26(3):369-375
文章从地面数据的调查、盐渍土影象的目视判读特征、光谱特征和土壤盐渍化区域的植被特征以及多光谱、高光谱遥感技术等方面综述国内外应用遥感数据探测土壤盐渍化程度及其制图的研究。利用数字图象并结合野外调查数据进行目视解译和计算机自动解译、图象变换提取盐渍土信息;结合G IS方法在分类中加入非遥感数据来提高分类精度;在研究盐渍土的光谱特征的基础上应用高光谱技术定量或半定量地提取盐渍土信息。这都是制定综合治理措施、决定土地利用方向的关键,也是进行区域土壤盐渍化动态预报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基于遥感数据的元江县植被/土地利用类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元江县山区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96.8%,垂直高差达2253m,地形复杂,植被类型存在明显的垂直分布。只用一个解译体系来解译这一有较大差异地区的影像是有困难的。因此本研究为提高影像解译的准确性,在对2002年2月9日覆盖元江全景的TM卫星影像进行数据校正、影像融合、影像分层、计算机自动监督分类的基础上,利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结合野外踏察及地形图、土地利用相关信息对机读结果进行目视检验和GIS分析校正,最终划分出18类植被类型、9类土地利用类型。判读结果经检验,土地利用的判读精度为84.2%,植被类型的判读精度为80.6%。  相似文献   

8.
拟探索提高中、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湿地分类精度的新方法,为洞庭湖湿地研究提供方法支持。通过将独立分量分析方法应用于遥感图像分类,并与主成分分析方法结果进行对比,验证其是否能有效提高湿地分类精度。结果表明,应用独立分量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处理遥感影像,没有造成图像信息损失;Landsat5TM影像经过两种方法处理后,影像清晰度变差,但并不足以影响典型湿地类型的目视判读;SPOT5影像经过两种方法处理后,影像更加清晰。独立分量分析方法可以明显提高典型湿地类型的可分性,但对于草滩地和水田的分类仍然存在缺陷。Landsat 5TM影像经独立分量分析算法处理后,总体精度比原始影像提高11.83%,比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处理后的影像精度高5.35%;SPOT 5影像经独立分量分析算法处理后,总体精度比原始影像提高10.7%,比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处理后的影像精度高5.07%。独立分量分析基于高阶统计信息,不但能去除波段之间的相关性,而且可以得到分量之间相互独立的特性,增强不同湿地类型的可分离性,从而提高了信息提取的精度。  相似文献   

9.
新疆黄土地貌的遥感判读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新疆的黄土地貌及其遥感判读具有不同于我国黄土高原地区的一些特点。根据参与“中国1∶1 000 000数字地貌制图(新疆片)”项目工作的实践和体会,从黄土地貌区的位置、色调与色彩、大小、形状、阴影、水系和纹理、植被和土壤、相关体、相关资料和野外经验等方面总结了7项关于新疆黄土地貌的遥感判读依据,并归纳了新疆黄土地貌与风沙、干燥、流水、冰缘、雅丹等地貌类型之间以及与部分特殊情况之间的一些鉴别特征。结果可为新疆未来的地貌制图及相关的科研与教学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以塔里木盆地北缘绿洲--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为例,借助ENVI遥感软件,利用ETM+数据,探讨了该绿洲土壤盐渍化信息提取的方法.传统的遥感图像分类方法多数在解决问题上存在精度不高、分类效率较低、不确定性强的缺陷,所以,选择好的分类方法对于提取盐渍化信息是至关重要的.近年来,将SVM应用于遥感图像分类已成为新的发展趋势.文章提出了基于纹理特征的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的分类方法,得出以下结论:分别结合3×3,5×5,7×7,9×9,11×11,13×13窗口纹理特征和光谱的SVM分类精度都很高,达到93%以上.并且在验证分类精度时,发现结合光谱和9×9窗口纹理信息的SVM分类的结果更符合实际情况.所以说加入纹理特征后使得光谱信息比较接近的3类地物(重度、中度、轻度盐渍地)的区分性增大,从而使精度提高.因此,基于纹理特征的SVM分类方法更有利于遥感图像分类和盐渍化信息监测,是地物遥感信息提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国内外旅游解说研究进展综述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对国外旅游解说系统研究从旅游解说的起源、原理、内涵、框架、功能、受众类型、解说方式、解说规划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总结,综合了国内旅游研究的研究现状与趋势。寻找出国内解说研究与国外解说研究的差距,借此推动国内的旅游解说系统研究,从而更好地为旅游规划、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游客管理服务。  相似文献   

12.
国内外环境解说研究综述   总被引:47,自引:1,他引:46  
环境解说最早出现在美国国家公园的服务体系中,伴随着新兴的旅游方式、目的地竞争日益激烈和居民游憩需求的增加,其概念内涵与功能不断发展,并且解说的研究也得到不断完善。本文分别从国外环境解说研究的时代发展和内容上进行划分,而由于国内的研究很少,只作为综述的补充。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环境解说分别经历了"形成期"、"媒介期"、"名正期"以及"初熟期"。在研究内容上,国外的相关研究主要有对解说特征与功能的研究,包括其概念性框架与目标、手段选择、管理功能与经济功能的研究;对解说受众的研究,主要包括对游客的分类研究及解说方式的研究,以及对解说员与游客之间沟通过程的研究等。在西方,环境解说研究通过借助其他各学科的理论而逐渐成熟,笔者建议引入国外成熟理论以建设并完善环境解说学科体系来填补我国在这一研究领域的空白。  相似文献   

13.
Summary. An assessment is made of the bias of fitting constrained layered-earth models to transient electromagnetic data obtained over 3-D structures. In this assessment we use the central-loop configuration and show that accurate estimates of the depth of burial of 3-D structures can be obtained with layered-earth model fitting. However, layered-earth interpretations are not reliable for estimating depth extents and resistivities of 3-D structures. When layered earths are used for interpretation, it is advantageous in some cases to use data based on the magnetic field instead of the voltage. A magnetic-field definition of apparent resistivity, in contrast to a definition based on the voltage, eliminates apparent-resistivity overshoots and undershoots in the data. A resistivity undershoot in the data can produce an extraneous and misleading layer in an interpretation of a 3-D resistive structure. Due to 3-D effects, apparent-resistivity soundings (magnetic field and voltage) may rise so steeply at late times that it may not be possible to fit a sounding to a reasonable layered-earth model. Truncating such a sounding, over a buried conductor, allows for a reasonable layered-earth fit and an accurate estimate of the depth to the conductor. However, the resistivity of the conductor is overestimated.
Measurements of the horizontal field in the central-loop configuration can map 3-D structures, provided the sensor is located accurately at the centre of the transmitting loop. Horizontal-field calculations show that the transients peak on the flanks of a 3-D structure, but are depressed over the structure's centre. Weak transient responses flanked by two large transient responses, which are opposite in sign, locate the structure. The sign reversal is caused by a corresponding reversal in the currents that are channelled through or deflected away from conductive or resistive structures,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14.
Public monuments are of special interest as focal points of meaning in the landscape. Cultural geographers, in attempting to come to terms with questions of meaning, have begun in recent years to think in categories more typical of literary studies than of social science. In this paper the concept of ‘allegory’ is used as a device for illuminating the possible meanings of a monument. The affinities between monumental and allegorical works are discussed. A thirty‐year‐old memorial column in Armidale, NSW, is taken as a case study. The meaning of this structure to present‐day observers is particularly debatable. Several possible readings are proposed, formulated in allegorical terms. It is suggested that such an approach can produce insights that might not otherwise come to the surface.  相似文献   

15.
论述华北地区土地资源在TM图像上的特征和判读标志 ,经人机判读获得华北地区四省二市的土地资源数据 ,通过野外定点观测 ,对判读标志进行了修正 ,进一步完善华北地区四省二市的土地资源数据层面 ,使判读结果的正确率由平均 92 .9%提高到 96 7%。  相似文献   

16.
17.
面向对象解译方法在遥感影像地物分类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王建芳  包世泰 《热带地理》2006,26(3):234-238,242
针对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快速高效萃取有用信息这一遥感技术应用的热点问题,探讨了基于面向对象(Object-oriented)解译方法的遥感影像自动及半自动解译和提取的新思路.文中分析了面向对象解译方法在地物信息分类应用中的优势,并提出了基于此方法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多尺度信息提取技术流程.具体结合广州市新白云机场开发区IKONOS高分辨率遥感数据进行地物快速提取、自动分类的试验,并对解译效果进行了评估分析,证明此方法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地物分类中确实高效可行.  相似文献   

18.
了解不同类型游客对解说媒体的需求,对解说系统的规划设计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故从大学生的角度,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大学生对解说媒体的需求与偏好,经相关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探讨了大学生人口统计学特征、出游特征与解说媒体需求之间的联系。研究发现,大学生对解说员、网络和电子解说媒体有较高的需求;不同人口统计学特征和出游特征对解说媒体的需求存在很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城市生态公园旅游规划方法研究--以温州生态园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介绍了城市生态公园的概念和功能,分析了城市生态公园建设中发展旅游产业的必要性,探讨了我国城市生态公园旅游规划的一般目标、原则和基本步骤,并通过对温州生态园旅游规划的案例研究,详细阐述了我国城市生态公园旅游规划在发展定位、生态环境保护导则、产品设计和设施规划等方面不同于一般旅游规划的规划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20.
有关湖泊沉积137Cs深度分布资料解译的探讨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张信宝 《山地学报》2005,23(3):294-299
讨论了国内有关湖泊沉积^137Cs断代资料解译的一些问题。一些高寒地区的湖泊,上世纪60年代主核爆期以后,入湖泥沙的^137Cs含量变化不大,因此沉积剖面^137Cs浓度达峰值后无明显降低趋势。一些浅水湖泊,由于人类活动扰动湖底表层泥沙,剖面表层泥沙的^137Cs浓度比较均一。根据核尘埃沉降监测资料,中国湖泊沉积应存在明显的1963年^137Cs蓄积峰,不应存在所谓的1974年^137Cs次蓄积峰,可能存在不很明显的1986年次蓄积峰。沉积剖面中^137Cs浓度的深度变化,不仅和”’CS大气沉降通量变化有关,也和流域内近几十年来的环境变化有关,1963年以后的^137Cs次蓄积峰的确定要慎重。黔中红枫湖沉积物^137Cs面积活度高于滇西湖泊,主要是由于石漠化严重的喀斯特山地,裸岩面积大,裸岩坡地几无土壤吸附^137Cs尘埃,核爆期间^137Cs降尘随降雨径流直接流失进入湖泊比例高的缘故,不是青藏高原的大气污染物散落屏蔽效应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