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后小夹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桡骨远端骨折患者96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48例,治疗组采用手法复位后小夹板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手法复位后石膏固定治疗。结果:优良率治疗组为85.41%,对照组为62.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骨折愈合时间及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复位后小夹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效果优于手法复位后石膏固定治疗,能够减轻患者疼痛,促进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医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联合新伤湿敷液外敷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5例。2组均行中医手法复位与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治疗组加用新伤湿敷液外敷治疗,对照组加用云南白药气雾剂治疗。观察并记录所有患者的肿胀消退、疼痛消失、小夹板拆除、骨折愈合时间及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肿胀消退、疼痛消失、夹板拆除及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腕关节功能优良率治疗组为97.1%,对照组为88.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联合新伤湿敷液外敷能有效治疗桡骨远端稳定骨折,迅速缓解患肢肿胀和疼痛。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手法整复托跟式夹板治疗闭合性胫腓骨中下1/3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闭合性胫腓骨中下1/3骨折患者40例,采用手法整复托跟式夹板外固定治疗,定期复查,观察骨折的愈合时间、功能恢复情况。结果:40例患者骨折均愈合,时间3~6周,平均4周,后期随访活动功能均恢复满意。结论:手法整复托跟式夹板治疗闭合性胫腓骨中下1/3骨折疗效显著,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固定可靠、缩短骨折愈合时间、价格低廉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跌打促愈片联合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Colles骨折气滞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 例Colles骨折气滞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 例。2组均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治疗组加用跌打促愈片治疗,对照组加用接骨七厘胶囊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腕关节功能(PRWE)评分、骨痂X线评分及血清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50%(37/40),对照组为87.50%(35/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VAS、PRWE、骨痂X线评分及TNF-α、IL-6水平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跌打促愈片联合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Colles骨折气滞血瘀证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葛氏正骨手法结合克氏针撬拨复位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50 例,其中Sanders Ⅱ型32 例、Ⅲ型18 例。采用葛氏正骨手法结合克氏针撬拨复位治疗,术后通过影像学检查观察骨折复位情况,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与后足评分系统进行足部功能评分,并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手术时间为20~35 min。骨折愈合时间为12~14周。术后6个月,患者的Bohler角、Gissane角、跟骨宽度、AOFAS足部功能评分均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 例患者出现创伤性关节炎症状,并发症发生率为4%。结论:葛氏正骨手法结合克氏针撬拨复位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疗效可靠,可有效恢复跟骨形态及解剖角度,足部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正骨紫金丹对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及腕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将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80 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 例。对照组予以手法复位、石膏固定及颈腕吊带悬吊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正骨紫金丹治疗。观察2组骨折愈合时间及腕关节功能。结果:骨折愈合时间及腕关节功能评分、腕关节功能分级情况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正骨紫金丹能促进骨折愈合,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同时有利于腕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7.
介绍周昭辉教授治疗儿童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经验。周教授强调在手法复位治疗本病患儿前应先熟悉病情,把握细节,结合影像学检查,手摸心会,轻柔复位,复位后还需进行密切观察。运用孙氏正骨手法复位后采用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自制的单后托夹板固定,根据骨折三期辨证原则予口服中药以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促进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自拟健骨化瘀汤联合超肩关节夹板治疗NeerⅠ型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2 例Neer I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1 例。对照组予以超肩关节夹板外固定和常规消肿止痛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健骨化瘀汤口服治疗,持续4周。观察2组骨折愈合时间、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以及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结果:治疗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2组疼痛VAS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Neer评分治疗前与治疗后2、4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2组治疗后2、4周组间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骨化瘀汤联合超肩关节夹板固定治疗NeerⅠ型肱骨近端骨折较单用夹板固定骨折愈合更快,肩关节功能恢复更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近20年手法复位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的研究热点和趋势,以期为深化该领域的的传承与发展提供参考。方法:检索2003年4月1日至2023年4月10日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WANFANG DATA)、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关于手法复位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的相关文献,利用CiteSpace5.7.R1软件对年度发文量、作者、发文机构及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共纳入1113篇文献。作者合作图谱中23名作者发文量≥3篇,形成6个主要的作者合作群。机构合作图谱中佛山中医院发文量最多(18篇)。关键词图谱共纳入573个关键词,热点关键词为肱骨髁上骨折、手法复位、小儿肱骨髁上骨折、肘内翻等,围绕手法的的固定方法、复杂型骨折的微创、并发症预防及中医药参与康复及功能锻炼治疗分为12个聚类。结论:本研究领域有典型地区特点,应鼓励跨机构和地区间的合作。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手法复位技术的流派多样性及固定工具改进创新。未来的研究方向为传统手法联合微创治疗和利用现代化技术辅助复位,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单后托夹板外固定对儿童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并发早期肘内翻的影响。方法:将66例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3例。在中药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采用单后托夹板固定,对照组采用传统四合一小夹板固定。对比2组在骨折愈合各阶段中Baumann角及提携角的角度变化情况、肘内翻发生率、肘关节Mayo功能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复位后3个月时,治疗组与对照组角度丢失值分别为(5.60±5.42)°、(8.24±6.8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提携角角度、肘内翻发生率及肘关节mayo功能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治疗组为9.09%(2/33),对照组为51.52%(17/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骨折早期维持Baumann角这一安全性控制指标后的单后托夹板固定对于儿童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并发早期肘内翻畸形具有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闭合复位经皮空心钉内固定配合中药3期辨证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4例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72例,对照组采用闭合复位经皮空心钉内固定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配合使用中药3期辨证治疗。术后随访观察2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及骨折不愈合、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发生情况,并观察末次随访时的髋关节Harris评分。结果:2组术后骨折平均愈合时间、骨折不愈合与股骨头坏死情况及髋关节Harri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闭合复位经皮空心钉内固定配合中药3期辨证治疗能够促进股骨颈骨折的愈合,有利于髋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新四维药膳在桡骨下端骨折后期气血亏虚证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 例桡骨下端骨折后期气血亏虚证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0 例。对照组单用碳酸钙D3片,治疗组采用碳酸钙D3片联合新四维药膳治疗,观察2组治疗后临床疗效、骨痂影像评分、腕关节功能评分及中医症状体征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100.00%(30/30),对照组为70.00%(21/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骨痂影像评分、腕关节功能评分、中医症状体征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前后均无肝肾功能、血常规、尿常规及心电图异常。结论:新四维药膳在桡骨下端骨折后期气血亏虚证中能有效促进骨折愈合,改善临床症状,疗效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 AF系统在腰椎爆裂骨折中的临床应用及疗效。方法 :应用后路神经减压、AF系统内固定和横突间植骨治疗 2 2例不稳定腰椎爆裂骨折。结果 :术后 2 2例全部在随访中 ,X片示 :椎体高度恢复正常 ,后突畸形纠正 ;CT示 :1 9例突入椎管内的骨折块全部复位 ,3例基本复位 ,突入椎管小于3mm;Frankel分级标准 :A级 3例无明显恢复 ,其余 1 9例均有 1~ 2级的进步。结论 :AF系统具有骨折复位满意 ,操作简便 ,固定牢靠 ,脊柱受限小 ,康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汤配合手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内固定合钙尔奇D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补肾活血汤治疗。比较2组髋关节功能、骨折愈合率、骨代谢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2组髋关节功能、骨折愈合率、并发症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骨代谢指标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补肾活血汤配合手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可改善骨代谢,促进骨折愈合,且并发症少,有利于髋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过伸按压手法复位后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术中不同穿刺路径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OVCF)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OVCF并行PVP术治疗的患者60 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 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过伸按压手法,治疗组术中采用改良穿刺路径,对照组采用经典穿刺路径。比较2组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Cobb角变化情况及术后骨水泥在骨折线内弥散程度、术中骨水泥渗漏率及术后椎体前缘高度恢复率,并评定综合疗效。结果:优良率治疗组为83.33%(25/30),对照组为60.00%(1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VAS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及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骨水泥在骨折线内弥散良好程度以及术中骨水泥渗漏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但术后椎体高度恢复率、Cobb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过伸按压手法复位后使用改良穿刺路径的PVP术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显著缓解OVCF所致的疼痛、改善生活及工作能力、恢复伤椎形态等,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三七活血接骨胶囊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三七活血接骨胶囊治疗,对照组采用伤科接骨片治疗。结果:2组120例均治愈,Dienst腕关节功能评估均达优。2组骨折愈合时间及治疗后第7、10、14天肿胀评分比较,第5、7天疼痛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疗效方面,三七活血接骨胶囊及伤科接骨片组均优。结论:三七活血接骨胶囊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螺旋CT和医用扫描仪三维重建结合3D打印颈托配合手法整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中长期疗效。方法:选择70 例风寒湿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手法整复、旋转拔伸复位后佩戴普通颈托固定制动。治疗组在对照组手法整复的基础上,佩戴三维重建3D打印颈托。2组均手法整复,每周1次,治疗时间为12周。观察比较2组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评分量表(NDI)评分 、中医证候积分。结果:治疗组治疗过程中因不适中止2 例,失访1 例,完成本研究共32例患者。对照组治疗过程中因不适中止1 例,失访1 例,完成本研究共33 例患者。愈显率治疗组为78.12%(25/32),对照组为54.55%(18/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及治疗后3个月VAS、NDI评分均减少,其中治疗后3个月VAS、NDI评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2组颈部僵硬疼痛、颈肩寒凉、头沉重、上肢麻木症状积分均减少,且治疗组的改善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整复及正坐位旋转拔伸复位后,配合基于螺旋CT三维重建的3D打印颈托固定制动,与普通颈托辅助治疗相比,短期疗效相似,远期疗效更佳,在症状改善方面效果更优,颈部稳定、舒适性更佳,依从性高,适合中长期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三步推拿点穴手法联合针刀整体松解术治疗膝骨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4 例KOA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47 例。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以三步推拿点穴手法联合针刀整体松解术治疗。观察比较治疗前后2组膝关节功能(HS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2组HS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及TNF-α、IL-6水平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步推拿点穴手法联合针刀整体松解术治疗KOA,可恢复膝关节功能,提高膝关节活动度,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TNF-α、IL-6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骨伤复原汤对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经皮椎体成形术后骨折愈合及椎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10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3例。2组患者均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再予骨伤复原汤治疗,连服2个月,随访6个月。观察比较2组治疗前及术后6个月骨折愈合指标、椎体功能、椎体骨密度及骨折部位疼痛程度。结果:术后6个月2组伤椎高度前缘、中央、后缘均高于术前,Cobb角低于术前,且治疗组改善更加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2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视觉模拟评分量表评分均低于术前,且治疗组降低更加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6个月椎体骨密度高于术前及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伤复原汤可有效缓解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强度,增加骨密度,促进骨折愈合及椎体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对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术后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股骨粗隆间骨折并准备行PFNA内固定植入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2组均由同一组医师进行PFNA手术,对照组术后均给予镇痛、抗感染、抗凝、补液,配合下肢无负重功能锻炼等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术后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治疗,疗程均为28 d。比较2组骨折临床愈合时间、术后开始下地部分负重时间,采用Harris评分评估2组术后1个月、3个月的髋关节功能。结果:2组骨折临床愈合时间、术后开始部分负重时间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术后1个月治疗组Harris评分较对照组高(P<0.01);术后3个月,2组Harris评分均较术后1个月升高(P<0.01)。结论:补阳还五汤能够较好地改善PFNA术后患者髋关节的活动功能,缩短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和下地负重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