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11月16日,由青海省测绘地理信息局牵头历时四年完成的“三江源区生态环境遥感动态监测系统”和“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地理信息系统”通过青海省科技厅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评审,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这两项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是测绘服务于省委、省政府工作大局的重要举措,是测绘服务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平台。系统的建成,标志着青海省转变地理信息服务方式取得了新的进展,为青海省生态保护及循环经济建设提供更好的地理信息服务,以及直观、科学、准确的空间辅助决策支持,推动青海省政务信息化迈上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2.
2008年交通运输部门开始尝试利用遥感技术开展公路灾害应急救灾辅助决策。文章详细阐述了公路灾害遥感监测与评估系统的研发背景、总体架构、系统功能设计与实现。该系统在青海玉树地震和四川雅安地震的成功应用表明,该系统对于缩短公路基础设施灾情调查时间,提升我国公路交通运输重大灾害应急减灾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防灾减灾系统灾情信息集成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各类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给各国人民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了严重灾难和重大损失。通过建立防灾减灾系统,有效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及灾害主管部门的重视。本文结合地理信息系统的地理编码技术、大型关系数据库技术、动态数据交换技术,详细阐述了应用于政府部门的防灾减灾系统中灾情信息的集成方法及具体实现。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我国目前灾情直报、灾情核查评估、灾害应急响应、遥感影像地面解译等重大灾害现场应急工作需求,提出了一种面向任务的移动灾情快速采集直报技术,并以这种技术的业务化应用为目标,详细阐述了自然灾害移动信息平台的整体建设方案。该技术以现场灾情采集工作图层为载体,以现场工作任务规划为核心,系统解决了现场灾情采集工作中多元灾情信息的一体化采集、快速集成、即时上报、实时监控、团队协作等技术难题。相对于目前广泛采用的"卫星定位+底图标绘+移动通信"技术模式,该技术具有4个方面的优势:灵活兼容任何现场灾情信息采集任务;避免了卫星导航系统定位精度不高导致的大量后期数据处理工作;实现了多元灾情信息的一体化采集与快速上报;能够支持多个现场小组协同工作。该技术开发的自然灾害移动信息平台,由终端子系统、后方服务子系统和支撑数据库组成,能够依托智能移动终端设备提供现场多元灾情数据的一体化采集、快速上报、实时在线集成、快速共享等功能。该技术应用于青海玉树地震结古镇倒房评估,现场评估工作组利用4台移动终端在3天内完成了685个斑块房屋倒损程度、房屋间数、单位造价、户数及人口等灾情指标的调查统计,采集的数据可直接用于数据分析,辅助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5.
构建自然灾害综合风险防范信息服务业务技术体系是支撑新时代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必然要求。文章聚焦全链条、多主体、多灾种综合风险防范信息服务需求,建立了自然灾害综合风险防范信息服务的技术体系框架,构建了涵盖常态减灾和灾前预防、灾中救援、灾后恢复重建等非常态救灾全过程的综合风险防范信息服务产品体系,建立了信息产品开发、行业数据协同、网络大数据挖掘、信息服务平台集成等方面的关键技术。其中,信息产品体系构建从灾害管理过程、主要业务类型和工作任务方面进行三级分类。信息产品开发方面研发了基于致灾、灾情、救灾3类标准灾害信息要素的灾害信息产品制作、表达和动态定制技术;行业数据协同方面研发了双向自适应的部门微服务数据共享新机制及多部门多源异构数据接入、融合处理技术;网络大数据挖掘领域研发了基于网页、移动通信、社交网络、物联网等网络大数据的致灾、灾情、救灾要素信息挖掘与融合分析技术;信息服务集成平台搭建领域研发了基于云服务架构的时空分布式大数据管理、业务工具模型集成、“云+端”多渠道信息服务技术。该技术体系解决灾害信息服务时效性不高、完备性不足等问题,为开辟与政府部门统计并行的灾害信息数据获取新途径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市州县传真     
正青海省首个县级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上线运行12月8日,玉树市市级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在政务内网上线试运行,标志着青海省首个县级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正式上线运行,为青海省县级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起到了典型示范作用。通过整合各行业地理信息资源,充分展现了玉树市三维数据、影像数据、矢量数据、兴趣点与地名地址数据等多种要素,政府各部门的应用系统将获得各类现势性强的基础数据,并可为  相似文献   

7.
天山西部林区护林防火信息系统是综合运用空间信息技术、数据库技术及森林防火专业技术,依托地理基础信息、森林资源信息及护林防火专题信息,在Arc GIS Engine开发平台上,通过VB.NET可视化开发语言的二次开发,构建的专业应用系统。该系统的框架包括数据库及林火预测预报、火灾指挥扑救、灾后损失评估、森林资源管理等子系统,可实现火点智能定位、火场信息查询显示、辅助决策指挥等具体功能。为林区护林防火部门进行宏观管理、分析决策提供多源、及时、科学的空间信息服务,旨在改善林区防灾、减灾及森林安全工作的被动局面,提升林火管理的科学化、信息化水平。  相似文献   

8.
当前农业地理信息管理系统在农业信息资源的有效统一管理和共享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讨论了如何在地理信息服务平台的支持下构建农业地理信息系统,从而加快系统建设步伐,减少财政投资,合理管理现有农业资源,为农业部门提供辅助规划和决策,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9.
<正>今年第9号台风"利奇马"挟风裹雨席卷浙江、江苏、安徽、山东等地,造成多地出现灾情和险情。8月9日,自然资源部召开紧急视频会议,部署台风过境期间地质灾害和海洋灾害防治工作,并派出工作组分赴浙江、江苏、山东、河北等地指导防灾救灾工作,查看了解应急值守、监测预警、信息平台、避险转移、应急处置等情况。截至目前,自然资源部派出的5个海洋减灾工作组和8个地质灾害专家组仍在现场指导工作。各地自然资源系统迅速贯彻落实自然资源部部署,全力以赴投入地质灾害、海洋灾害防御应对及抢险救灾工作中,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10.
陕西省抗震救灾地理信息辅助支持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GIS技术和地理空间数据为抗震救灾提供空间服务,为决策者提供辅助决策信息是抗震减灾的重要技术手段.本文结合5.12大地震中陕西省抗震救灾地理信息辅助支持系统建设来介绍GIS在抗震救灾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1.
重庆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建设及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重庆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建设的内容主要包括:数据体系、运行平台、服务体系、安全体系和标准体系。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可以概括为3个层面,即政府、企业和社会化应用,主要表现在城市规划管理、救灾应急指挥、生态与环保、城市资源管理以及国民经济空间辅助决策支持等方面,指出了重庆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应用发展方向—建设重庆市空间信息共享平台的初步构想。  相似文献   

12.
地震灾情的快速、准确评估对有效降低灾害损失,减轻灾情程度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将插件式框架技术应用于地震应急预评估辅助决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详细阐述系统功能结构设计、应用开发关键技术,为震后灾区提供预评估计算与统计,套用地图制图模板快速生成专题地图.通过将地震应急预评估辅助决策系统应用于云南省多次地震灾害评估,为灾情研判...  相似文献   

13.
汶川抗震救灾的基础地理信息综合应急服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5.12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中,国家测绘部门设计和组织实施了以数据成果服务、专用系统服务和专题制图服务为核心的基础地珲信息综合应急服务.其是针对汶川震区地形特点和抗震救灾主体工作需求,快速整合和提供震区已有的基础测绘成果和最新遥感影像资料;快速搭建集震区海量数据集成管理为一体并具备3维影像浏览、对比分析等功能的专用地理信息系统,为灾情评估分析和重建规划研究提供地理空间数据集成展示和分析平台;应需地制作反映受灾范围、受灾程度、救灾响应、规划思路等的各类专题地图和地图集,有效地表达地震灾害的时空分布、重建规划布局等.  相似文献   

14.
根据地震研究、预测、预报、抗震、减灾、救灾的需求,阐述了建立国产化地震地理信息系统的必要性。分析了目前地理信息系统在地震数据处理中的应用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案。  相似文献   

15.
军事地理信息系统构想与空间决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理信息系统具有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因此其在军事领域中,特别是同武警部队执勤、处突和反恐怖任务结合起来,综合地、动态地获取、管理和分析区域内地理环境信息及军事专题属性信息,服务于执勤、处突环境分析和辅助决策的指挥自动化应用系统,充分发挥其效益,是一种尝试。基于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View3.2,武警北京总队军事地理信息系统演示系统突出强调了网络分析功能、地图绘制功能及三维模拟分析功能;系统主要由最佳路线、机动支援、空间分析、制图绘图、三维模拟及卫星影像6个子功能模块组成,实现了北京地区二环线内武警机动部队的最佳路线、最近设施的选择、军事地图的绘制与输出、北京天安门地区的三维模拟显示。该演示系统能为指挥自动化系统进行辅助决策提供地理信息保障,实现北京地区的军事地理信息互通及共享,提高工作效率,节约人力物力资源。  相似文献   

16.
传统卫星遥感手段因受其访问周期的限制,较难在时间频率上保证数据的及时性。低空无人机搭载轻小型传感器,以其机动、快速、经济等优势,在环境监测等领域日益发挥重要作用。面向太湖蓝藻监测需求,探索了一种基于低空无人机搭载可见光近红外传感器的监测方法。在系统规划和平台设计的基础上,选取太湖梅梁湖湖区进行试验。依据前人经验,采用可见光和近红外波段及其组合方式提取蓝藻信息,并与试验数据验证。该方法可为蓝藻灾害的防灾、减灾、救灾等提供辅助手段和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7.
虚拟地理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依托南京师范大学建设,以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学科、地理学博士后流动站、地理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江苏省地理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协同创新中心为支撑。实验室瞄准国际地理学与地理信息科学学科前沿,以服务国家和地方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目标,以"地理数据获取—地理数据分析—地理模型构建—地理过程模拟—地理规律探求"为主线,围绕"虚拟地理环境系统平台"、"地理规律与地理信息机理"、"地理建模与地理模拟"以及"地理环境变化动态监控"4个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局属动态     
正青海省三维城市管理系统初步建成近年来,省测绘地理信息局积极开展三维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服务城市管理方面的研究,目前已初步建成"三维城市管理系统"。该系统基于三维城市模型,以虚拟三维仿真的手段精细展现城市内的房屋、道路、市政设施等景观及部件,有效集成和管理城市内各种空间信息,以动态、形象、多视角的方式模拟城市现状和规划发展趋势,为城市规划提供具有真实感和空间参考的决策支持信息,对改变传统城市规划模式,促进城  相似文献   

19.
地理国情统计分析工作是地理国情数据向地理国情信息、地理国情知识乃至决策智慧转化与提升的重要方法与技术手段。鉴于地理国情综合统计是一项计算密集型、知识密集型、学科交叉的复合型工作,难度大、牵涉面广,目前省级尺度工作开展需进行多项关键技术研究与攻关。该研究从基于指标模型自由组合及统计分析范围自由选择的地理国情信息统计分析计算、基于一致性哈希高容错性算法实现地理数据的高效运算、基于统计知识库的统计分析专题地图快速精细化制图模式、基于归一化方法实现统计分析主题指标分级评估体系等4个方面关键技术入手,创新性的完成山东省地理国情信息综合统计分析工作,取得了软件系统、指标模型、报告、专题图等多项成果。成果在多个政府部门与科研机构得到应用,为部门、科研机构相关处室业务整合与统筹规划,宏观数据对比分析,量化决策向大数据决策转变等提供有力技术支撑和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20.
正介休市国土资源局早在2011年就确定了启动"数字介休"地理空间框架建设。2013年10月16日,"数字介休"地理空间框架建设项目举行成果验收会暨推广发布会。介休市市委副书记、市长王怀民,副市长许利伟,国土资源局局长侯建平出席会议。该项目新建了"数字介休"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开发了政府决策应急指挥地理信息系统、交通指挥地理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