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2013年全省开始实施"812"土地整治工程以来,武义县认真贯彻落实浙江省政府关于全省"812"土地整治工程实施的文件精神,将土地整治工作作为保护耕地资源、保障粮食安全和统筹城乡发展的强力抓手,加大统筹协调力度,强化互动配合,加快项目建设,多措并举、多管齐下,有力推动了土地整治工作。截至2014年底,该县共垦造耕地4633亩,建设高标准农田127660亩,完成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8个,共计  相似文献   

2.
2月22日,随着隆隆炮响,衢州市常山县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金色同弓田园综合体项目正式开工。据了解,金色同弓田园综合体项目是常山县首个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程,项目规划面积2.9万亩,总投资约24.3亿元。常山县在全省属山区小县,区域总面积164.85万亩,耕地仅有24.24万亩,耕地资源有限,村庄规划相对滞后。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邓州市积极推进“三项整治”和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等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共实施“空心村”整治项目360个,砖瓦窑整治项目104个,工矿废弃地整治项目39个,整治面积4.27万亩,整治后新增耕地3.6万亩;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共投资1.39亿元,整治土地23.3万余亩,增加耕地0.766万亩,共增加耕地4.366万亩,为433个项目提供了土地支撑,  相似文献   

4.
11月22日,笔者在省国土资源厅组织召开的国家农村土地整治专项清理自查情况工作汇报会上获悉,我省提出了实施土地整治规模化建设的思路,建立了以政府为主导的土地整治工作机制。在“十一五”期间,共安排土地整治项目352个,土地整治总规模726.75万亩,新增耕地92.4万亩,增加耕地率达到12.72%,建立了一批高标准、高质量、配套完备的土地整治示范项目。  相似文献   

5.
正我省自1998年实施土地整治工作以来,先后启动实施了千万亩标准农田建设工程、"百万造地保障工程"、耕地质量提升工程和"812"土地整治工程等,确保了全省耕地占补平衡,保障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促进了城乡统筹发展。据统计,2009年至2013年,全省土地整治面积近853万亩,累积投入资金416.88亿元,新增耕地面积约121万亩,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建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省自2001年实施土地整治以来,共立项实施各类土地整治项目512个,累计投入资金105.97亿元,建设高标准农田1081.7万亩,新增耕地156.9万亩,实现了“增地、增产、增收、增效”的多赢效果。  相似文献   

7.
《南方国土资源》2011,(7):60-60
黑龙江省自2001年实施土地整治以来,共立项实施各类土地整治项目512个,累计投入资金105.97亿元,建设高标准农田1081.7万亩,新增耕地156.9万亩,实现了“增地、增产、增收、增效”的多赢效果。  相似文献   

8.
在愚公故里济源市,从2005年至今,市政府连续8年把土地开发整理列为全市冬春重点工程,先后投资1.6亿元对土地开发整理工作进行奖补。济源市国土资源局和各相关镇政府先后实施市、镇级项目300余个,开发整理土地10万余亩l实施土地综合整治项目4个,整治土地5万余亩;实施2个国家投资项目和4个省投资项目,项目建设总面积3.3万亩,新增耕地2.6万亩。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浚县国土资源局把土地综合整治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立足农村面积大、农业基础条件薄、农民人口多的基本县情,大力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有效挖掘农村土地潜力,科学合理配置城乡土地资源,全县耕地资源得到切实保护,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居住、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截至目前,浚县实施土地整治(整理)项目10余个,已争取土地整治项目资金近3亿元,开发整理各类土地20余万亩,新增耕地近1万亩;正在实施土地综合整治项目7个,涉及村庄44个,申请到位建新区基础设施补助资金2407万元。开展空心村、砖瓦窑、工矿废弃地复垦及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为城市建设、产业区发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等重点项目落地置换土地指标近万亩。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兰溪市大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通过全域土地整治,有效发挥土地在推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支撑保障作用,促进耕地集中连片建设,提升耕地质量、优化耕地空间布局,实现土地增值、生态更优、乡村更美。近五年来,全市面上共有150个土地整治项目完成验收,其中,垦造耕地新增5940亩,旱改水新增4451亩。100个建设用地复垦项目验收,新增耕地面积达1703亩,其中水田755亩。2020年兰溪乡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获浙江省政府正向激励。2021年灵洞乡洞源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被评为省级精品工程。  相似文献   

11.
1995年以来,特别是1998年全省土地整理造地改田现场会后,我县全面开展了造地改田、标准农田建设和建设用地复垦.到目前为止,共投入2.67亿元资金,完成土地开发(造田)5353亩,完成中低产田改造7.4万亩,建成标准农田33.3万亩,超额完成省下达20万亩标准农田的建设任务,2002年,被省人民政府授予土地整理暨标准农田建设一等奖.通过造地改田、中低产田改造和标准农田建设,有效开发了未利用土地,改善了农业生产环境,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水平.近年来,我县又把土地整理复垦与农村的村庄整治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相似文献   

12.
近日,从省国土资源厅组织评审的《哈尔滨市周边地区高标准基本农田土地整治重大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显示,在未来3年中,哈尔滨市周边将实现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240万亩。这个项目的实施将有效改善哈尔滨周边地区的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管理水平。哈尔滨市周边地区高标准基本农田土地整治重大项目,建设范围以哈尔滨市周边地区为主,建设规模是300万亩,计划新增耕地3万亩,可建成高标准基本农田240万亩。项目建设期限为2012和2015年,3年实施整体项目的60个子项目。  相似文献   

13.
截至2010年底,国家和省共批复黑龙江垦区土地整理项目94个,总投资34.15亿元,建设总规模19.8万公顷。通过项目的实施,整理复垦出一批路林成网、田水灌排配套、生态环境良好、具备规模经营条件的高效农田,新增耕地32.4万亩,年增产粮食4.5亿斤,年增加经济效益6.7亿元,被垦区群众誉为“民心工程”和“惠民工程”。这是笔者从2月27日召开的黑龙江垦区土地整治专项工作会议上获悉的。  相似文献   

14.
自2018年浙江省委省政府启动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以来,桐庐县聚焦乡村振兴,持续释放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在破解用地制约、提升农村发展动能等方面的综合效益,在全省率先实现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乡镇(街道)全覆盖,预计到2020年行政村覆盖率将达90%以上;共获得省市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项目24个,其中2019年省级试点项目达5个,数量为全省第二、全市第一;已复垦建设用地985亩,盘活土地391亩,新增耕地3362亩,设立永农整备区5700亩,保障重点产业项目用地29个,带动村集体增收4.2亿元,实现了“保农业、促产业、惠民生”三大效益。  相似文献   

15.
创新农村土地管理体制机制,优化城乡土地利用空间结构,是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举措。近期,金华市召开全市全域土地整治工作“晒项目”大会,全面启动全域土地整治工作。该市专门成立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以“双百”工程为载体,用3年时间,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乡镇、村不少于100个,工程数量不少于100个,挪腾6万亩耕地占补平衡指标和近1万亩建设用地空间。  相似文献   

16.
青海省实施土地开发整理工程5年来,新增耕地解决了15万人的长远生计问题并惠及40多万农民。青海省土地整理开发项目起步于2001年,10年来,经国土资源部和青海省国土资源厅批准实施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共计66个,总投资4.5亿元,建设田、水、路、林综合配套的高标准农田35.6万亩。新增耕地12.6万亩。目前已完工的项目有41个。这些项目的实施使耕地生产能力普遍提高10%-20%。年增加粮食1.2亿斤,  相似文献   

17.
根据《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标准》(TD/T1033-2012),高标准农田是指一定时期内,通过农村土地整治形成的田间设施配套、土地平整、集中连片、高产稳产、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基本农田。《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6-2020年)》明确,“十三五”时期国家要确保建成4亿亩、力争建成6亿亩高标准农田,夯实农业现代化基础。按照国家统一部署,浙江省“十三五”时期要建设961-1150万亩高标准农田,加上“十二五”时期已经完成的1043万亩,到2020年全省将至少建成国家下达的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2004万亩,实现“藏粮于地”,确保粮食综合生产能力300亿斤以上。  相似文献   

18.
以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为抓手,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高质量发展的乡村振兴美丽画卷,正在浙江大地徐徐展开。2018年,浙江省启动乡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三年行动,首批工程150个,涉及148个乡镇(街道)、657个行政村,土地面积408万亩,计划总投资339亿元。作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之一,衢州市衢江区富里村等5村实施的工程项目,现已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4850亩、垦造耕地4541亩、旱地改水田800亩,盘活农村建设用地22亩,农村拆违治违3.2万平方米,开展美丽河湖建设2235亩。  相似文献   

19.
常德市地处湘西北,土地总面积1.82万平方公里,耕地保有量692.7万亩,其中基本农田599.3万亩,境内三分之二以上为洞庭湖淤积平原,农业生产条件优越,粮食产量居全省首位. 2010年以来,常德积极探索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新机制,形成了"4422"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常德模式,取得明显成效.累计新增耕地7.42万亩,建设高标准农田55万亩.  相似文献   

20.
缙云县位于浙南腹地、中南部丘陵山区,全县人口46万,县域面积1503平方公里,其中丘陵山地占80%以上,现有耕地面积33.93万亩,是典型的'八山一水一分田'山区县。近年来,该县充分认识到'山多地少、耕地碎片化'的现实,结合区域位置和资源特点,以建设生态文明理念为引领,把土地整治目标与地区发展目标有机结合,通过优化生态环境,完善设施配套,加强资金保障,严格实时监控,促进农旅融合等措施,扎实推进土地整治,培育发展农村优质项目和新业态,巩固粮食生产安全和农业现代化基础,实现土地数量、质量和生态并重管控,及田园生产、田园生活和田园生态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