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5 毫秒
1.
基于GeoJSON的WFS实现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FS是OGC空间数据互操作的主要规范之一.研究了最新的地理数据格式GeoJSON,结合GML分析了两种数据表达的差异,指出GeoJSON在网络数据传输上的优势.从标准的WFS出发,提出和设计了一个基于GeoJSON的地理数据传输格式的WFS实现框架.最后通过浏览器客户端调用WFS服务接口,验证了所提出的WFS体系架构...  相似文献   

2.
在在线动态专题地图符号的绘制过程中,数据的流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部分在线动态专题制图系统在符号化过程中采用自定义格式的数据进行数据流通,降低了数据传输的效率、系统的可扩展性和代码的可读性。GeoJSON是一种用于简单地理特征集合编码的开放的数据组织格式,本文以浙江省智慧时空信息云平台为例,讨论并设计基于GeoJSON的在线动态专题地图符号服务方法。  相似文献   

3.
何杰  陈能成  王伟  翟亮 《测绘科学》2011,36(4):169-172
网络要素服务为不同格式GIS数据提供要素级的交互,对不同版本网络要素服务采纳了不同版本GML实现规范,不同版本实现规范的差异造成了不同版本的网络要素服务间还不能直接实现互操作.为了使一个WFS服务器对多个版本服务请求能够及时响应并得到该版本准确响应结果,本文采用一种多版本网络要素服务统一访问服务中间件方法,通过对模式文...  相似文献   

4.
将网格技术应用于地理信息领域,构建实现地理信息资源共享与协同工作的网格地理信息系统,是目前地理信息行业研究的热点之一。OGC制定的网络服务规范作为得到广泛支持的地理空间数据互操作规范。与网格技术的相关规范存在许多不兼容之处,使得OGC服务在网格体系下难于集成和管理。文章研究了OGC数据服务WMS,WFS和wCS的相关规范和OGSA—DAI网格中间件技术,提出将OGC数据服务扩展为OGSA—DAI的数据资源的方案,将WMS,WFS和WCS封装为符合WSRF的网格资源,实现分布式异构地理空间数据在OGSA—DAI框架下的访问、集成与管理。此方案提供了一种将OGC服务集成到网格环境中的方法,比较容易实现,对相关研发工作的开展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利用数据分解与合成法实现基于XML的空间数据转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XML的互操作、开放式环境和空间数据传输格式.设计了WebGIS服务组件.首次提出利用数据分解与合成法实现基于XML的数据转换。实验结果表明.用户可以直接访问通过这种方法实SE的基于XML的空间数据。  相似文献   

6.
地理信息共享与互操作框架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地理信息是现实世界的抽象,具有分布式、数据量大、格式多样以及商品性和共享性等特点,随着地理数据的内容和种类的增加,共享的需求和难度也日益显现。本文总结了当前实现地理信息共享和互操作的途径和方法,即数据格式转换与直接访问、地理数据互操作、基于GML的共享、网格与数据网格、地球科学标记语言以及符号多接口显示技术。最后提出地理信息共享与互操作框架,其中数据网格是基础和保障,互操作规范是核心和关键,符号多接口显示技术和地球科学标记语言等其他共享和互操作技术是必要补充。  相似文献   

7.
杨之江  方建明 《测绘科学》2015,(10):133-137
针对不同地理网络GIS应用间信息集成和功能共享难于实现的问题,该文提出地理网络互操作模型OpenNet。该模型通过定义一系列与平台无关的地理网络对象和方法,扩展和完善了开放地理信息协会简单要素规范,并解决地理网络GIS互操作问题。OpenNet包括对象模型和操作模型两部分,前者定义网络对象并规范对象方法,后者定义网络类和网络对象两个层次的修改操作。该文以ARCGIS和MapGIS两种主流GIS平台上的地理网络互操作为例,验证了OpenNet模型的可行性,证明它能够实现数据和功能的互操作,并支持与平台无关的通用地理网络应用系统的开发。  相似文献   

8.
李彤 《北京测绘》2018,32(3):281-285
GML和GeoJSON是地理信息数据共享与集成中的两种数据交换格式。基于GML的数据交换是当下最常用的交换方式,但其存在编码和解码时间过长的问题,而GeoJSON是一种新兴的更加简洁的数据格式。针对这两种数据格式,本文理论分析了GML和GeoJSON的要素编码差异和传输开销差异;并以中国地区的ShapeFile数据为例,设计实验对比GML和GeoJSON编码时间、编码后相应文件大小、解码时间的差异。实验结果表明:相比GML格式,GeoJSON格式更为简便、传输开销较小、编码和解码性能更高,为地理信息的共享和集成提供了一种快捷途径。  相似文献   

9.
地理数据共享与互操作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地理数据共享的需求出发,概述了实现数据共享的途径.重点阐述了由OOC(开放式地理信息系统协会)儡导地理数据处理互操作技术(Oeoprocessing Interoperability)OGIS(开放式地理数据互操作规范)及其内容。  相似文献   

10.
在对移动GIS技术和框架分析的基础上,选取GeoServer地理信息发布平台,进行移动GIS旅游系统功能设计;采用OGC提出的空间数据互操作规范WMS、WFS实现地理信息数据交换;以七台河旅游数据作为专题数据,实现移动端旅游景点查询与语音导游系统。  相似文献   

11.
高飞 《地理空间信息》2009,7(6):115-117
结合全省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情况,设计了基于三维基础地理信息服务平台环境下的分布式空间数据集成模式,介绍系统体系结构,阐述系统的关键技术,为政务资源的分布式管理与共享提供了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12.
地理信息网络服务越来越普遍,但矢量数据服务在实际应用中却存在很多问题。针对现有的矢量数据服务接口标准(如WFS)过于简单无法满足复杂的实际应用的现状,设计了一个基于WCF数据契约的空间矢量数据服务模型。针对传统Web Service技术对大数据流处理效率低的问题,提出利用WCF信道压缩编码器提高大数据量传输的方法;同时利用WCF内置的安全模式实现了矢量数据的传输安全。  相似文献   

13.
利用WFS实现对象关系空间数据库更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空间数据的现势性要求对空间数据及时更新。本文在研究WFS的基础上,提出网络环境下利用WFS进行空间数据更新,使空间数据更新不必依赖特定的平台和操作语言:选择对象关系空间数据库PostgreSQL进行空间数据存储,GeoServer作为网络要素服务器,分别利用uDig和OpenLayers在C/S和B/S环境下进行实现,验证了利用WFS实现对象关系空间数据库更新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农业“一张图”构建与综合数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兰芳  陈旭 《测绘通报》2021,(2):144-148
上海市农业“一张图”通过地理信息技术建立一个“虚拟农业农村地理环境”,以农用地块为基础,汇聚了多源的农业地理信息数据,形成了以农用地块为唯一识别码,在农用地块基础上挂接各种农业专题信息的丰富的农业地理信息大数据。为加强数据共享和应用,本文通过OGC标准服务接口和定制化空间信息服务接口为各业务系统提供统一的农业地理信息支撑服务,包括WMS服务和WFS服务。同时,通过农业综合大数据分析,可以为本市绿色农业发展及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数据支撑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空间数据发掘和知识发现的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和提出了空间数据发掘和知识发现的理论技术框架,包括空间数据发掘和知识发现的定义与描述、理论框架、从空间数据库中可发现的知识类型及其应用、数据发掘与知识发现方法、空间知识发现系统的结构及开发方法等,最后探讨了空间数据发掘和知识发现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DEM是地形的真实表达,蕴含着丰富的地理空间信息。如何保证涉密DEM在网络环境中的安全传输是当前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采用三维混沌序列,对DEM文件先后进行高程置乱、位置置乱和文件头置乱,可使置乱后的数据失去高程变化的空间连续性与数值连续性。置乱数据经网络传输后,接收方仅凭用户密钥就可以实现置乱DEM数据的无损、盲式还原。基于ASCII格式DEM的置乱与还原试验表明:本文方法可以有效破坏原始DEM数据的空间形态特征和空间连续性,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此外,在无原始数据参与的情况下,用户可以将置乱数据恢复至初始形态,且不会造成任何精度损失。本文算法特性基本满足了DEM数据在安全传输、封装存储等方面的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17.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