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 毫秒
1.
2.
基于“S”规律的中国钢需求预测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本文基于人均钢消费量与人均GDP“S”形规律, 对典型发达国家工业化过程钢消费量峰值年份进行截面分析, 并依据我国经济增长发展目标厘定高、参考及低三种方案, 解析中国未来钢需求, 结论是: 按高增长方案, 我国人均钢消费峰值点将在2015年到达, 届时人均钢消费量480~500千克, 消费总量6.7~7亿吨; 按参考方案, 我国人均钢消费峰值点将在2015-2016年到达, 届时人均钢消费量430~470千克, 消费总量为6~6.5亿吨; 按低增长方案, 我国人均钢消费峰值点将在2017-2018年到达, 届时人均钢消费量400~440千克, 消费总量为5.6~6.1亿吨。 相似文献
3.
在枣庄市山亭区掀起重点项目建设百日会战之际,山亭区国土资源分局通过“三个转变”、“五个要地”服务全区重点项目建设,努力保障项目建设合理用地需求,确保不因土地问题影响工程建设和项目落地。作为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该局深感对经济社会发展所肩负的责任重大,在全系统树立了“人人有责任,个个当先锋”的思想,从3个方面转变工作作风,服务项目建设。一是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变单纯的管理为管理与服务,既严格规范管理,又积极主动服务,通过服务促进管理。二是从被动型向主动型转变。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是拉动山亭区经济的重要措施,首要问题就是提供用地保障。为此,山亭区国土资源分局对重点项目建设实行提前介入,跟踪服务。三是从程序型向效能型转变。实行“一线工作法”、“一条龙”服务、“一抓到底”的“三个一”工作机制,简化办事程序,缩短办事时限,提高工作效率。山亭区国土资源分局把保障项目用地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多措并举,保供地。一是向存量挖潜要地;二是向节约集约利用要地;三是向“空心村”治理要地;四是向土地开发整理要地;五是向争取上级用地指标要地。 相似文献
4.
使用美国咨商局提供的GDP数据, 运用统计学方法, 分析了美、英、德、法、意、日、韩和中国台湾等15个发达国家和地区1900年以来GDP增速变化趋势, 发现随着经济增长, GDP增速呈现出“S”形演变轨迹, 识别出以德日为代表的快速增长型和以英美为代表的缓慢增长型两类“S”形轨迹。指出工业化中期之后GDP增速的下降缘于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速放缓和其对GDP贡献率的快速下降, 是工业化中期之后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转型的结果。强调近年来中国GDP增速减缓的趋势与快速增长型发达国家相同发展阶段GDP增速减缓的“S”形轨迹相一致, 是工业化中期发展阶段大宗商品需求增速放缓过程中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指出GDP增速下降背景下中国主要矿产资源需求增速将放缓, 但资源消费的数量仍然会持续增长一段时间, 并保持较高的人均消费水平。 相似文献
5.
东天山东段大型铜、镍、金矿床成矿规律研究、靶区优选与隐伏矿定位预测的重要进展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10
建立了东天山地区古生代构造演化成矿格架,将该区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体的分布新划分为7个带,四顶黑山发现寒武纪层状岩体,拓展了找矿空间。确认新近发现的卡拉塔格红山为上金下铜的“紫金山式”铜金矿床,成矿期为中生代,红山矿床氧化带中付针绿矾等7种矿物属国内首次发现。红山矿区中深部具寻找大型斑岩铜金矿的潜力,外围梅岭铜金矿区亦具有大型潜力。查明了白石泉—天宇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体的期次与产状和空间形态。建立了图拉尔根铜镍矿区的构造格架,确定了含矿岩体的侧伏方向,浅层地震和大地电磁测深探查发现已知含矿岩体向深部变大,在北侧还发现了新的矿致异常。经两万米钻探验证,在预测区见矿厚度达50~260 m, 岩体延深加大(200 m→800 m)、延长变长(600 m→1 300 m),规模已到大型。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铜矿床成矿机制研究表明,单一地质作用过程很难形成重要的铜的工业矿床;多成因、多来源、多阶段的观点已被广泛接受。虽然铜矿化与成矿环境关系密切,且成矿环境随时间而变化,但往往同一地区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发生多期不同类型的铜矿化,如昆阳裂谷“四层楼”铜矿化序列、长江中下游铜铁多金属成矿带、中条山铜矿化带、加拿大科迪勒拉铜矿化区、 相似文献
7.
在黔滇桂微细浸染型金矿地质研究及前人实验研究基础上设计了75℃含碳的“Fe-Au-Sb-S”热液开放流动体系实验,测定带出溶液之pH及Au、Fe,Sb含量,研究Au,Fe,Sb的迁移条件及相互关系,探讨本区主成矿期之后叠加热液活动中金与锑的行为及金异常与锑异常既密切共生,在空间上又有所偏离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工业部门作为终端能源消费中三大主要部门之一,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系统分析了15个发达经济体100多年来工业部门终端能源消费与人口和经济发展(GDP)的关系,发现随着人均GDP的增长,工业部门的人均终端能源消费显现缓慢增长、加速增长、减速增长到零增长或负增长的"S"形轨迹,并可分为高、中、低三个类型。通过重点解剖美、日、德、法和意大利等典型国家工业部门终端能源消费与经济发展的历史,标定了不同类型"S"形曲线的起飞点、转折点和零增长点,讨论了工业部门终端能源消费与能源消费强度、二产比例、城市化率和人均钢铁消费的内在联系,建立了"S"形曲线的一般性数学模型。工业部门终端能源消费与经济发展定量关系的确定对于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把握工业化过程能源消费趋势、预测能源需求和制定相关能源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东秦岭钼矿带是我国最重要的钼多金属成矿带,近年来在东秦岭板厂地区取得了新的找矿突破。本文利用区域成矿动力学、硫化物的硫、铅同位素组成研究,结合成矿地质特征,对板厂铜钼多金属矿床成矿物质来源进行示踪,并以板厂矿床为基点总结东秦岭钼矿带的稳定同位素时空分布特征。板厂矿床12件硫化物样品δ(34S)范围为1.2×10-3~5.7×10-3,平均值0.6×10-3,与地幔(0±3×10-3)硫同位素值相近;东秦岭钼矿床δ(34S)位素值有随成矿时代渐新而逐渐升高的趋势,印支期钼矿床(221~226Ma)δ(34S)同位素值偏负,燕山期第一阶段钼矿床(138~151Ma)δ(34S)值由"0"值向正值变化,燕山期第二阶段钼矿床(113~131 Ma)δ(34S)值较高(平均4.93‰)。板厂矿床深部硫化物206Pb/204Pb值为17.121~17.798,... 相似文献
10.
潍坊市国土资源局在开展加快"转方式、调结构"工作中,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以土地"稳增长"为工作中心,把节约集约用地作为工作重点,构建监管长效机制,以实际行动为"转方式、调结构"发展大局服务,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成绩斐然。 相似文献
11.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铜消费国,每年消耗全球近一半的铜资源.但国内铜矿资源紧缺,产量相对有限,2019年对外依存度高达78%.本文主要从中国铜资源供需形势、进口来源地风险分析、铜资源公司综合竞争力、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铜资源供应影响等方面系统地分析了后疫情时代中国铜资源供应形势,并给出了如下建议:一是加大国内铜资源的勘查力度,增加资金投入,力争保障国内关键产业铜资源的自给;二是加强多边国际合作,降低铜资源的进口集中度;三是给予在海外投资的中资企业相应的政策和金融支持,积极扩大海外冶炼产能,打通非洲铜资源上下游产业链. 相似文献
12.
不锈钢产业是镍最大的消费领域,对全球镍消费趋势起决定性作用.近年来,电动汽车产业逐渐发展,动力电池对镍需求也逐渐得到重视,该领域的镍消费普遍被认为是最具发展潜力的镍消费领域.本文通过对镍需求的历史和现状进行分析,对未来不锈钢及电动汽车领域等重要部门的镍需求进行了展望,认为未来镍需求将由2019年243万t增长至2030年445万t,其中不锈钢领域仍为其第一大消费领域,电池领域上升为第二大消费领域;通过梳理全球镍资源情况及供应开发情况,认为由于受到疫情冲击,2020年镍矿供需形势紧张状态将有所缓解,但随着未来疫情好转,未来几年内镍仍将处于供需紧张状态;此外,通过梳理镍供应链条,本文认为市场对硫酸镍以及硫化镍矿需求未来有望持续增长,这对镍盐价格将形成有力支撑,对推动全球红土镍矿湿法产能建设也将形成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14.
我国铜产业生命周期增长趋势与需求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 要]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国内铜需求持续增加,带动了我国铜产业的不断扩张。本文的
研究基于产业生命周期的理论,利用现有发达国家有色金属产业的生命周期特点的实证支持,采用先期
发达工业化国家成熟且较完整的产业生命周期的经验数据,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运用生长曲线模型来剖
析我国铜产业生命周期的发展趋势,预测我国铜产业在2015 年前后增长的极限,届时我国铜需求为800
万t 左右,人均需求量为6~7kg。 相似文献
15.
铜是中国最为紧缺的大宗有色金属矿产。核算中国铜资源在用存量水平,定量化评估二次资源供应潜力,对于缓解铜资源供应压力、保障资源与产业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物质流分析法,构建了铜在用存量分析模型,估算了中国铜在用存量水平,精细刻画了铜全产业链物质流动过程,预测未来到2050年中国铜需求量和理论报废量变化趋势,评估铜资源循环利用潜力。结果显示, 1949—2021年,中国铜消费量、矿山铜产量、粗铜产量、精炼铜产量、废铜产量、铜在用存量等都保持增长状态;铜消费量累计1.9亿t,矿山铜产量累计3583.6万t,粗铜产量累计8824.1万t,精炼铜产量累计约1.4亿t,废铜产量累计约7187.5万t,铜在用存量达到约1.4亿t;通过高效的国际贸易体系,累计净进口铜精矿4325.9万t、粗铜1 010.9万t、精炼铜5 445.5万t、废铜2 978.8万t,累计净出口铜制品2 352.5万t。中国在全球铜产业链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22—2050年,中国铜累计需求量约3.6亿t,铜在用存量将快速提升,峰值将在2035年左右出现,达到约2.0亿t;铜二次资源供应潜力累计约3.4亿t,供应潜力峰...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物质流分析(Material Flow Analysis, MFA)的方法, 构建了铝全生命周期动态物质流分析框架, 自上而下的追踪了1949—2021年中国铝的流量、存量和供需情况。结果表明: 1)1949—2021年中国铝土矿铝物质累计流入量5.86亿t, 国内开采与进口各占一半左右。实际铝物质累计消费量3.74亿t。生命周期内铝损失严重, 铝物质损失量2.39亿t。2)2021年人均铝物质社会存量208.9 kg/人, 与同经济发展时期的北美、日本基本一致。3)1990年以来中国再生铝产量快速增长, 累计0.77亿t, 以国内生产为主, 占比76.7%。随着含铝产品到达寿命及未来铝需求量的持续走高, 将迎来含铝产品的报废时代。建议从全生命周期的角度出发, 减少铝在各个环节的损失量; 合理布局再生铝产业, 提高再生铝的利用, 优化铝供应结构, 促进铝工业低碳转型, 支撑“双碳”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碘量法测定铜矿石中铜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针对铜矿石中铜含量的测定方法——碘量法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碘的挥发及碘化铜沉淀对碘的吸附所引起的误差问题,通过大量的调研和试验提出改进方案,即在聚乙烯醇存在下碘量法测定铜,增大了碘化铜沉淀的溶解度;聚乙烯醇与碘生成较稳定的络合物,减小了碘的挥发损失,操作简单;聚乙烯醇可直接代替淀粉作指示剂,成本低廉。 相似文献
18.
AMT法是通过观测由地表不同频率电磁波信号以确定地下的电阻率值的方法, 具有对低阻体分辨率较好的优点, 高效,成本低,适于资源勘探, 是重要的地球物理勘探手段。音频大地电磁法(AMT)是资源勘探中一种重要的地球物理方法,对于低阻体有较好的分辨效果。AMT法尽管具有对低阻体分辨率较好且探测深度大的优点, 并有高效、成本低,受地形条件影响小的优点;其缺点是场源不可控制且信号微弱, 易受自然及人为环境的影响, 尤其是人为干扰严重的地区。在人为干扰严重的地区可采用CSAMT法,即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笔者介绍了AMT法在甘肃某区铜矿勘探中的应用。矿化蚀变带(矿体)一般沿裂隙或岩性接触带发育,在视电阻率断面图中表现为梯度变化带。AMT法能较准确的反应铜矿体的分布情况,对下步的地质工作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