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信息荟萃     
<正>《厚土中原》被评为河南省科学技术普及成果奖一等奖本刊讯近日,省国土资源科学研究院与河南电视台联合制作的大型纪录片《厚土中原》被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评为河南省科学技术普及成果奖一等奖。《厚土中原》记录了河南国土资源人主动作为、有所作为地为中原经济区建设,积极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之路,坚守"红线"、促发展,给力大中原。  相似文献   

2.
<正>建设"米"字形高速铁路网,是河南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实现中原经济腾飞的战略设想,也是国务院批复《中原经济区规划》和《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明确的重大工程,具体就是在京广和徐兰"十"字形快速客运通道基础上,建设郑州至万州、郑州至济南、郑州至合肥、郑州至太原快速铁路,使河南区位交通优势进一步显现,让河南经济有更大的聚集、辐射、带动  相似文献   

3.
正土地,是生命的起点,也是万物的归宿,就像一本内容丰富、寓意神圣的大书,记录着每一个生灵的精彩与轮回。女娲捏土造人的神话,跨越千年的农耕文明,诉说着中华民族对于土地的敬畏与感恩。"土能生万物,地能产黄金。"千百年来成为农耕民族的信仰。古往今来,安守田土、依时而行、击壤而歌成为中华民族发自心底吟诵的桃源诗篇。耕种和收获,祈祷和满足,这个过程在土地当中得到了最终和最完美的体现。  相似文献   

4.
信息荟萃     
正《厚土中原》被评为河南省科学技术普及成果奖一等奖本刊讯近日,省国土资源科学研究院与河南电视台联合制作的大型纪录片《厚土中原》被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评为河南省科学技术普及成果奖一等奖。《厚土中原》记录了河南国土资源人主动作为、有所作为地为中原经济区建设,积极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之路,坚守"红线"、促发展,给力大中原。  相似文献   

5.
正4月3日,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河南省科学院、河南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就共同组建"地理国情监测中原中心"(以下简称"中原中心")签署合作协议。在当天举行的河南省测绘地理信息服务自然资源管理座谈会上,本着"优势互补、协调创新、服务中原"的原则,上述三方约定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加强地理国情监测研究领域的科技创新和成果应用,推进地理国情监测科技进步与成果应用水平,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和地区地理国情监测。据介绍,"中原中心"将以郑州为  相似文献   

6.
<正>本刊讯2009年12月26日,河南省"中原城市群国土规划论坛"在郑州黄河迎宾馆举行  相似文献   

7.
<正>在青藏高原辽阔的土地上,有一片各民族共同生活栖息的河湟谷地,清澈甘甜的湟水河在造就河湟谷地的同时,也孕育了她的源头县城——湟源县。自古以来,湟源县因其扼守中原通往牧区和西藏的交通要冲,素有"海藏咽喉"、"海藏通衢"之称,也因地处日月山下,青海湖边,处农业区和牧业区、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汉文化和藏文化的结合部,素有"茶马互市"、"环海商都"之称,留下了大唐文成公主进藏"泪洒倒淌河,抛下日月镜"的美丽传说。  相似文献   

8.
<正>这里可以饱览地球运动造就的自然奇迹,了解地球的演化和在宇宙中的运转,认知古生物化石形成过程;这里可以了解中原大地的万千气象,认识河南远古时期的地理环境,也可以感受到"地球发威"时在警告我们要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这里是河南省资源、环境、省情展示交流的"窗口",大众游览胜地,珍稀地质矿产标本收藏、研究中心,是集科研、科普、观赏、休闲、娱乐、赏石于一体的理想去处。河南省地质博物馆  相似文献   

9.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是郑州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中央统筹城乡发展战略,促进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共同发展,实现全市城镇化进程的重要决策。《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的出台,意味着中原经济区建设已提升为国家战略,标志着中原经济区建设将在更有力的政策下,持续探索"三化"(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新路。中牟县处于"中原经济区、郑州都市区、郑州新区"三区叠加的核心先导区,势必  相似文献   

10.
<正>在杭州市临安区天目山镇周云村,村道边的田野上竖立着一块醒目的蓝色公告牌,牌上的内容是周云村耕地保护协会的名单、责任分工及工作制度。周云村为何要成立耕地保护协会(以下简称"耕保协会")?耕保协会在耕地保护中扮演了什么角色?近期,笔者就此来到周云村调查。美丽田园来之不易,要好好保护漫步周云村,只见一家农户的房屋墙体,绘制了一幅巨大的彩色农耕图。至今,村里依旧保留着农耕时代的韵味。  相似文献   

11.
"中原崛起"遭遇矿产资源承载力约束 (一)矿业经济推动"中原崛起" 河南省《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规划纲要》明确了"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确保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以上,达到3000美元,使我省的发展走在中西部地区前列,实现"中原崛起"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2.
图片报道     
<正>8月7日,河南省地矿局测绘地理信息院党委积极响应省直工委号召,组织机关党员干部、基层党支部书记20余人前往省档案馆,参观"中原壮举——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档案史料展"。这次展览是我省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该院积极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现场感受革命事迹、观看珍贵史料,使党员干部进一步  相似文献   

13.
<正>近日,河南省地矿局召开"走出去"工作会议,推出以"更大规模、更宽领域、更高层次、更新水平"为核心的新一轮"走出去"行动计划(简称"4G"计划),旨在提高"中原崛起"资源保障能力,促进对外开放、地质科技交流与进步,促进全局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忆昔虞舜德动天,象为耕地鸟耘田。"从三皇五帝时的上古传说,到商周礼乐下的井田风韵,华夏农耕文明像一首悠长而厚重的古曲,萦萦然飘过五千年的历史长河。粮食是民生之本,农业是立国之基,而土地则是农耕之根。无论是盛世明君,还是乱世枭雄,保护耕地、培育良田、发展农业、储粟囤粮,一直是历代统治者治国安邦的根本。  相似文献   

15.
正本刊讯12月2日,由北京自然博物馆、河南省地质博物馆联合主办,啄木鸟科学小组承办的"龙腾中原——路易贝贝及中原巨龙特展"在北京自然博物馆拉开帷幕。从12月2日到2015年4月19日,北京市民和游客可以在京一睹包括目前发现的世界最大恐龙巨型汝阳龙复原骨架、恐龙胚胎化石"路易贝贝"等在内的中原恐龙化石群的庞大阵容。自2006年以来,河南省地质博物馆与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合作,在汝阳、栾川及南阳地区,  相似文献   

16.
正当你打开记忆的大门,或许会想起电影《智取华山》里那惊心动魄的场景;或许会想起"华山论剑"那至高的精神境界;也或许会想起沉香劈山救母"、"巨灵咆哮劈两山"等诸多神话传说……如果你翻开五岳的"家谱",你会欣然地发现在这五座名山之中,有一座以"险"而闻名于世的大山。它位于陕西省华阴市境内,地处秦、晋、豫黄河金三角交汇处,南接秦岭、北瞰黄河,扼大西北进出中原之门户,素有"奇险天下第一山"之称,它就是西岳华山。  相似文献   

17.
正5月17日,首届智慧中原地理信息产业创新发展论坛在郑州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举行。河南省副省长张广智,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副局长李朋德,总参测绘导航局副局长杨宝峰,河南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局长贾志伟、副局长禄丰年和来自省内外测绘地理信息行业59家单位的200多人出席论坛。论坛期间,举行了"智慧中原地理信息技术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揭牌仪式和"智慧中原地理信息产业创新  相似文献   

18.
"中原崛起"遭遇矿产资源承载力约束(一)矿业经济推动"中原崛起"河南省《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规划纲要》明确了"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确保实现人均国内  相似文献   

19.
2003年,河南省委、省政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早日实现中原崛起,提出发展中原城市群的构想。几年来,随着我省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的不断完善,中原城市群的框架逐步形成,其总体框架可概括为"一极两圈  相似文献   

20.
正蓝图已绘就,号角正吹响。日前召开的省委十届六次全会暨省委工作会议紧跟总书记步伐,紧扣党中央节拍,紧贴新时代历史任务,紧系中原更加出彩使命,对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新篇章进行了全面动员,发出"争做出彩河南人"的号召,激荡起中原儿女奋勇争先、干事创业的饱满热情。不言而喻,作为"河南人"的一部分,全省5万多名国土人必须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决策部署上来,不断树立"出彩"意识,牢记"出彩"理念,紧跟"出彩"标准,争做出彩国土人,奋力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