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一项利用活塞-气掳装置的实验技术已和来模拟部分熔融和交代作用。模式橄榄岩(模拟地幔岩去掉40%的橄榄石)和流体源被装在一个12mm长、带有一个标准活塞-气卸的实验舱内。该舱从热点沿温度梯度向下延伸获得了100℃左右的温差。在20×10^Pa和最高温度为1 175℃的条件下实验,产生了一系列不同的相组合,即从高温的方辉橄榄岩+熔体变化到舱体底部低温的云母+碱性角闪石二辉岩。在舱体的上部,随温度的下降 相似文献
4.
岩浆不混溶作用过程中的岩浆动力学研究是岩石学研究领域中的一个空白。本文以粘性流体力学,流变学理论为基础,结合某些岩浆动力学实验结果,首次探讨了在岩浆发生不混溶作用过程中,某些岩浆的物理性质及贵浆运动的动力学的约束条件,主要包括:不混溶作用产生的两液相的分离速率,球体的沉浮条件,分布特征及雷诺数的计算方法,并探讨了这些参数在研究岩浆不混溶作用过程中的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5.
6.
温度和含水量是形成花岗质岩浆最重要的两个参数。在大多数硅质岩浆中,水的含量为2-4wt%。水的主要来源有二,其一是地壳内含水硅酸盐的脱水作用,并视脱水矿物为白云平、黑云母或角闪石,所产生熔体的初始温度相应依次升高,成分由过铝质到偏铝质变为偏铝质到过碱质,K/Na比值、^87Sr/^86Sr初始比值和δ^18O值则依次降低。水的另一主要来源是由俯冲洋壳及上地幔(以含水玄武岩和安山岩的形式)迁移到地壳中的挥发分,所产生花岗岩的地球化学性质将随地壳岩浆与地幔岩浆的相对重要性而变化。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岩浆财和交代岩的岩石分析资料和K-Ar和Rb-Sr法年龄测定数据查明中生代构造一岩浆活化作用的脉动性,并对构造-岩浆活化的时间作出评价,划分出15-20Ma的强烈岩和用活动的四个阶段。 相似文献
8.
9.
10.
11.
对流岩浆混合是热液和组分作用于熔融体密度引起的。我们通过二维数字模拟研究了组分浮力在对流岩浆混合中的作用。在我们的模拟中,观察到了两种自组织作用现象:(1)与流动逆转相伴随的局部暂时未混合事件;(2)在对流单元中心延续很久的分异作用(眼球状构造)。分异作用的级序统计量、级序比率与强度、对于使混合与自组织现象定量化,是组分场的有益抽象。级序比率和强度的轨迹揭示了吸引子的行为,并提供了控制混合和自组织作用演化的简洁方式。组分浮力与热液浮力之比由参数Rr给出:当Rr=0时,意味着被动混合;当Rr>0时,意味着动力混合。既形成于被动混合也形成于动力混合中的眼球状构造趋向于使混合率减小。流动逆转和仅存在于动力混合中的未混合事件进一步减慢了混合。然而,因为一个强而持久的眼球状构造形成于被动混合中,被动混合比以小的Rr值混合更慢。在高的Rr(Rr>1)情况下,由于始态的重力稳定性,混合一般被组分浮力所妨碍。 相似文献
12.
13.
东昆仑祁漫塔格地区构造岩浆作用与成矿关系初步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钾、钠含量变化为主要指标获取祁漫塔格地区各个地史时期花岗岩类的成因类型.结果表明,区内构造岩浆作用在时间上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加里东中晚期是本区第一次侵入岩浆作用的高峰期,印支中晚期为本区花岗岩浆作用的鼎盛时期,加里东中晚期和印支中晚期也是区内两次区域成矿作用的大爆发期.岩体分布具有明显的方向性.主要由北东向和北西向两... 相似文献
15.
16.
岩浆侵入活动对砂岩的改造作用研究简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岩浆侵入活动对砂岩的改造作用包括:侵入岩胀裂而导致已固结砂岩的脆性破裂和未固结砂岩的压溶作用;热流体促进或参与砂岩中矿物间的反应,使砂岩发生热变质作用,形成低温变质矿物;侵入活动提供的高温加热地层水,通过热对流的方式使砂岩温度突变,形成“相对高温”的自生矿物或引起一些溶解度对温度变化敏感的自生矿物的溶解和重新沉淀。 相似文献
17.
18.
19.
利用地震反射资料和测井信息并结合计算机模拟技术可对伸展型沉积盆地和被动大陆边缘的动力学演化进行定量研究。此项研究的着眼点通常是首先建立岩石圈拉伸模型。火成岩岩石学的新进展能为模型提供不同的约束条件并获得新的认识。这些进展以对洋中脊的研究工作为基础,也适用于大陆岩石圈。 相似文献
20.
长白山天池火山双岩浆房岩浆作用与互动式喷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广义的长白山火山在我国境内包括天池火山、望天鹅火山、图们江火山和龙岗火山,是我国最大的第四纪火山岩分布区。长白山各个火山区的火山活动具有此起彼伏的穿时性特征,天池火山之下地壳和地幔两个岩浆房具有上下呼应、互动式喷发之特点。一方面来自地幔的钾质粗面玄武岩浆直接喷出地表,在天池火山锥体内外形成诸多小火山渣锥;另一方面钾质粗面玄武岩浆持续补给地壳岩浆房,发生岩浆分离结晶作用和混合作用,形成双峰式火山岩特征并触发千年大喷发。西太平洋板块俯冲-东北亚大陆弧后引张是长白山天池火山喷发的动力学机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