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贵州苗龙金矿床毒砂中金的赋存状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苗龙矿区赋矿地层为寒武系上统三都组灰岩和泥灰岩,矿体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矿体主要赋存于东西向Fm1、Fm14断裂中。矿床成矿作用可划分为3个期次,即沉积成岩期、热液成矿期和表生氧化期。毒砂为热液成矿期主阶段重要产物之一,主要呈菱形体、针状、柱状及放射柱状集合体产出。通过对毒砂进行电子探针分析及面扫描分析,结果表明毒砂中主成分稳定,w(Fe)为32.47%~35.71%,平均34.05%;w(S)为21.01%~26.38%,平均为23.13%;w(As)为38.50%~44.73%,平均为41.86%。其成分(FeAs0.80S1.17~FeAs1.02S1.21)明显偏离理论毒砂的成分(FeAs1.12S1-x≤|0.13|),具有富硫亏砷等低温热液特征。毒砂含金性较好,w(Au)为0.05%~0.14%,平均为0.06%。面扫描图像中,Au元素分布均匀,说明Au主要以晶格金(固溶体金)形式存在于毒砂中。  相似文献   

3.
湖南黄金洞金矿床毒砂中金的赋存状态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对湖南黄金洞金矿主要载金矿物毒砂进行了金含量、X射线衍射、电子探针、扫描和透射电镜、电子顺磁共振波谱及穆斯堡尔谱等系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含金毒砂在成分上及结构上都明显地偏离理想毒砂;金含量高而稳定;毒砂中的铁为F_e~(3+);金主要呈晶格金存在,以类质同象形式置换毒砂中的砷.  相似文献   

4.
5.
金矿床中毒砂标型特征及金的赋存状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几乎所有金矿床中的毒砂都含Au,而和黄铁矿一样都是"不可见金"的主要载体矿物。不可见Au通常优先富集于毒砂中。毒砂中的Au含量比共生的黄铁矿Au含量高2~5倍,甚至高1个数量级以上,Au的分布率亦相当高。含Au毒砂一般为自形晶、半自形晶,长柱状、板柱状以及菱柱状等。化学成分为富硫贫砷型,并以富含微量元素Sb和Ni、Se以及显微硬度偏低,晶胞参数α0值增大为特征。大多数含Au毒砂的光片没有显微Au存在,即使利用电子探针也难以发现。初步认为毒砂中的"不可见金"大多数是以纳米级微细粒状存在。  相似文献   

6.
湖南含砷金矿资源储量大,分布广,类型多.矿床中的砷矿物主要为毒砂,几乎所有金矿床中的毒砂都含Au(一般120×10-6~250×10-6),且比共生的黄铁矿含Au量高2~5倍,甚至1个数量级以上.毒砂中金的分布率高达64.3%~94.05%.毒砂的生成期有早、晚2期.化学成分为富S亏As型,并以富含微量元素Sb(Se)、Ni、Co而贫Mn及晶胞参数a0值增大等为标型特征.大多数含Au毒砂均含有相当数量的“不可见金”,即使利用电子探针也难以发现.初步认为毒砂中的“不可见金”多呈纳米级微细粒状存在.  相似文献   

7.
新疆齐求Ⅰ金矿床毒砂及其在金的成矿过程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义兴  胡大干 《矿物学报》1993,13(3):277-281
所研究的毒砂形成两个成矿阶段。成矿前阶段的毒砂具有颗粒粒大、裂隙发育和明显的成分环带等特征。成矿前的裂隙为金的迁移和沉淀提供了良好的空间。成矿期阶段的毒砂颗粒细小,无成分环带。根据形态、分布规律和成分特点,成矿期毒砂可划分为两个世代:早期的,自形程度高,无明显成分异常;晚期的,他形晶,含砷低。毒砂的特性反映了金的成矿作用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8.
9.
泥潭冲金矿床中毒砂标型特征及金的赋存状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泥潭冲金矿床为主要受近EW向脆-韧性剪切带控制的砷金矿床,是龙王江锑砷金成矿区最具代表性和经济意义的金矿床.文章阐述了矿床地质特征,探讨了载金矿物毒砂的标型特征和金的赋存状态,认为毒砂中的"不可见金"主要为纳米级微粒状的自然金.  相似文献   

10.
11.
湖南及类似地区的金矿床,金高度富集在黄铁矿、毒砂和辉锑矿中.这些载金的硫(砷)化物具有各自特征性的标型.由于黄铁矿、尤其是毒砂中的金大多属于质点小于0.1 μm的不可见金,不仅在光学显微镜下无法找到,即使利用电子探针和在高倍电镜下进行金的特征X射线扫描亦未发现金矿物富集区.由此引起了这类矿物中的金是呈超微细粒形式存在,还是以类质同像存在于其矿物晶格中的不同看法.所以,研究黄铁矿和毒砂的标型特征,查明金的赋存状态,对金的利用十分重要.经有关矿床多项实验研究及选矿试验结果,认为黄铁矿与毒砂中的不可见金,除次显微金外主要应为“纳米金”(矿物金),而非晶格金(结构金).  相似文献   

12.
金龙山金矿是产于南秦岭镇安-旬阳晚古生代沉积盆地细碎屑岩-碳酸盐建造中的微细浸染型金矿,主要载金矿物毒砂,黄铁矿,粒度多为10-100um,约为次显微状金颗粒直径的1000倍左右,黄铁矿为含砷铁矿,并常作为原生沉积成因草莓状,球菌状黄铁矿的增生环带,因而常规方法无法分出原生沉积因黄铁矿热液阶段黄铁矿,毒砂,用于单矿物化学分析,同位素,热电性测定的黄铁矿样品多为热液改造后多段黄铁矿与热液阶段黄铁矿,毒砂,用于单矿物化学分析,同位素,热电性测煊的黄铁矿样品多为热液造后多阶段黄铁矿的混合样品,毒砂的含金性比黄铁矿更好,成岩期黄铁矿无砷很低,金矿成矿阶段黄铁矿亏硫,毒砂亏砷,金、砷最大可能是含矿热液带入的,成岩期黄铁矿可能提供了部分硫,黄铁矿的热电系数范围较大,毒砂亏砷,金,砷最大可能是含矿热液带入的,成岩期黄铁矿可能提供了部分硫,黄铁矿的热电系数范围较大,空穴导型,电子导型均有,以空穴型为主,矿带内化物的硫同位素呈多垛状产出,但主要集中于6‰-17‰之间,铅同位素反映了造山带特征,与汞锑矿石的铅同位素相近,金锑成矿与深大断裂的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13.
康国军 《吉林地质》1997,16(1):76-80
本文讨论了利用低强度中子源在萤石矿进行中子活化测井的测量技术问题,以及资料的处理方法和解释,并用实测结果验证了利用低强度源进行中子活化测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次显微金在毒砂,黄铁矿等矿物中富集的成因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详细探讨了次显微金在毒砂、黄铁矿等矿物中富集的成因机制,指出这些矿物生长时生长面附近出现的氧化还原电位局部降低和(或)(AsS)3-,S2-等组分的局部负异常会导致金的络合物变得不稳定和易于分解,从而引起次显微金在这些矿物中富集。由此笔者解释了次显微金龙富集于小颗粒的毒砂、黄铁矿中及特别富集于这些矿物边缘的原因。同时笔者认为普遍呈小圆球形态出现于载金矿物中的金颗粒可能是金胶体沉聚下来形成的。文中还对黄铁矿含Au量与含As量之间具正相关关系以及黄铁矿和黄铜矿的含Au量在不同矿床中互有高低的原因予以了解释  相似文献   

15.
毒砂的主微量元素组成可以用于判断元素的赋存状态,探讨元素在不同阶段的活化迁移行为.内蒙古浩尧尔忽洞金矿床是产自白云鄂博群黑色岩系中的一个超大型金矿,发育重要载金矿物毒砂和斜方砷铁矿.前人利用传统粉末溶样法对矿石进行同位素分析,探讨了成矿物质来源,但金的迁移富集机制尚未获得解决.为探讨该矿床金迁移富集过程,本文在矿相学的...  相似文献   

16.
试样经焙烧、王水分解后,在8%的王水介质中,MIBK负载泡塑吸附[AuCl_4]~-。灰化吸附泡塑或硫脲溶液解脱,用中子活化法测定Au。取10g样品,可测定0.000x~xxμg/g的Au。用于金标样的定值,具有良好的精密度和准确度。  相似文献   

17.
用中子活化分析法研究了一组印度洋深海钻孔样品中的26种元素地球化学行为,这些元素是Fc,Co、Cr、Na、K、Rb、Cs、Ca、Sr、Ba、U、Th、La、Ce、Nd、Sm、Eu、Tb、Yb、Lu、Zr、Hf、Sb,Ta、Sc和Au,给出了它们的浓度垂直分布特征,表现为典型的深海碳酸盐型沉积物,并讨论了它们的富集系数和停留时间。  相似文献   

18.
对内华达州沉积岩浸染型金矿床中5个样品进行了二次离子元素显微分布图和Au、As的定量测定,其结果表明了这些样品金的分布和特征,金赋存在不含金的黄铁矿生长边缘和细脉的含砷黄铁矿中,由于所有被分析的黄铁矿都含有一定量的砷因而成亚稳态,所以认为在浸染型金矿石中偶尔见到的少量自然金颗粒是含砷黄铁矿晶格中的金的离溶作用而形成的。有可靠的证据认为,含砷黄铁矿中的金最可能是以带电质点状态存在,并且金可能与黄铁矿  相似文献   

19.
澳大利亚联邦科工组织发展的中子伽马测井方法在使用-10^6中子/s的中子源时,可以用150m/h的测速进行了工业性测井,仪器不需要冷却,从1993年以来,它在澳大利亚的两个煤田得到日常应用,测井解释能对灰分,铁,硅和铝含量作出评估,在煤质条件有利时,还能对灰熔点作预测。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新疆康古尔塔格地区Ⅵ号和Ⅷ号金矿进行的试验研究,结合测区的地质与地貌的情况,确立了空中和地面物理测量条件,建立了本区寻找金矿的综合地质-地球物理标志;应用综合找矿标志,圈出了该区金 远景区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