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郭文魁 《地质论评》1949,14(Z1):62-62
东江水坝拟建於湖南资兴西南耒水之上游,西距郴县约三十公里,坝址及设计工程由扬子江水利委员会所拟定,该区主要地质构造为一向北北东倾没之背斜层,背斜轴  相似文献   

2.
是篇为叶先生於一九一七年春,调查江浙地质後之报告,除南京镇江间地质由丁文江先生著扬子江下游地质一文发表外·馀则在本文发表。 1.长兴李家巷青草坞景牛山铁矿——矿区位於长兴县城东二十五里之景牛山,铁矿成层状,夹於石英岩之间,矿石为赤铁矿及褐铁矿,前者质量较佳,含铁百分之五  相似文献   

3.
李學清 《地质论评》1936,1(1):55-60
一,引言南陽玉石,産於河南省南陽縣獨山。標本爲河南焦作工學院張嗚韶先生於調查該處地質時所採集。二十四年秋,張先生將標本郵寄著者,囑爲顯微鏡之觀察,茲將所得結果,述之於下:  相似文献   

4.
許德佑 《地质论评》1938,3(2):105-118
自“中國南部下三叠紀海產化石之新材料”一文發表而後,作者於最近一年中又曾鑑定湖北,湖南及雲南等省之三叠紀化石。其詳細叙述將陸續發表於中國地質學會誌中,今先將其結果作一簡報於此。  相似文献   

5.
章鴻釗 《地质论评》1936,1(3):245-254
近余檢討中國地質故實,發見所謂震旦運動自後侏羅紀至後始新統,每於同一之法则下反復進行,其顯而易見者爲期有五,前已綜述而詳論之矣。(1)顧未将丁文江先生於雲南所見後三叠紀之地殼運動(2)歸併討論者,非忘之也,蓋丁先生所假定爲燕山運動首幕者,僅從緬甸印度支那等處借鑒而得,正待他日有以  相似文献   

6.
谷德振 《地质学报》1951,(Z1):9-22,100,108
江西永豐縣南,古縣至瑤田間之梁坊橋附近,有一變形礫岩層,恰位於走向北10度東及北80度东兩逆斷層啣接處。該礫岩層中之礫石,多為扁平橢圓形,其長軸兩端逐漸尖化,外附絲澤、臘狀、光滑表皮,並有新生之雲母片及長纖維狀物質,於此光滑面上,常具深刻水平擦痕。這些變形礫石,受外力變形後,共長軸近於東西,扁平面平行於北80度東之斷層面舆附近岩層之片理。垂直變形礫石a,b,c三軸及膠結物質延長方向,分製薄片,在顯微鏡下觀察,其膠結物為灰白色雲母及許多無光性之黑色物質,呈顯著之流紋構造,內含大小不一之眼球狀石英粒等;石英礫石內之石英晶體,均具極强之波浪消光,於晶體四周,圍繞密擠再結晶之小型石英粒,而示標準磨碎構造。晶體本身含有無數極小之氣孔或包體,並作一定方向排列,而成變形紋理,平行於扭應面;在石英岩礫石內,石英粒均沿一定方向延長,並按其大小作帶狀排列。礫石內部,擁有極複雜之節理舆顯明之断層,這些事實象微着强烈的外力作用。根據弗氏旋轉台再結晶石英粒。軸及雲母底面等之統計舆分析,得知其晶體排列恆受扭應力支配。  相似文献   

7.
江南大陆——扬子江以南之加里东宁山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汲清 《地质论评》1941,6(Z2):293-294
扬子江以南之沅水流域,汨罗水流域,修水流域,乐安江及之江以北,户山黄山以南之地域,亦即桂之极北,黔之东湘之西及北,赣之北,皖之极南,浙之西北,泥盆纪以前地层,包括震旦前纪,震旦纪,寒武纪,奥陶纪及志留纪,分布甚广,造成一约略  相似文献   

8.
路兆洽  白家驹 《地质论评》1939,4(5):343-346
民国廿七年秋,经济部地质调查所闻云雲南西部蒙化縣境产油頁岩,乃派路兆洽、白家驹二君前往调查。二君於十月出發,於十二月归来,前后二阅月。除油页岩外,蒙化、祥云等县之地质矿产,亦为研究之對象。所得材料甚为丰富,并撰成『雲南蒙化县附近地质』一文,記载其重要部份。惜所採化石,多未鑑定,地层時代不能確實,未便予以發表。茲先取油頁岩及油頁岩生成時代有关之矿  相似文献   

9.
大岚坑们於葵沙乡之东北,处惠阳之南,与汉诚相隔约八十公里,西北距惠深(惠州至深圳)公路之坪山站约十五公里,南距大鹏湾之沙鱼涌约七、八公里。处丛山狭谷之中,地僻人稀,除海道可供运输外,陆道多属羊肠小道,交通不便。二、地质  相似文献   

10.
《地质论评》1939,4(Z1)
甲、協助招募技工之目的 (一)本處鑒於有關國防之內遷各工廠,随行技工不敷使用,而内地又復缺少此種熟練工人。爲使各厂廠便於補充其所必需之技工,以增進其生産能力起見,爰  相似文献   

11.
緒言民國二十八年秋,作者等奉命赴川西南一帶,調查煤鐵鑛產,於洪雅得知縣南有鐵鑛分佈於高廟及炳靈祠等地,乃前往調查。先至高廟,轉往李家山粗略調查一日,又經炳靈祠赴銅  相似文献   

12.
樟木头位於广州市东南约一百公里,为广深铁路一中途大站,沿铁路北而西可通广州市,南可达深圳香港,并有惠樟,莞樟,清樟三公路分别通惠阳、东莞县城及清溪墟,水路有石马河通石龙与直达广州之东江淮合,水陆交通均称便利。  相似文献   

13.
魏敦瑞小传     
刘东生 《地质论评》1949,14(Z2):192-192
福朗兹魏敦瑞(Frauz Weidenreich)於1948年7月11日逝世於纽约,氏於1873年6月7日生於德国之Edenkoben of Palatinate,毕业於Landon之高等学校后又在斯他斯堡,柏林,基尔,慕尼黑等地大学学医,及有关之科学,於1899年得博士学位。  相似文献   

14.
民國二十五年冬,前實業部地質調查所組織南嶺地質調查隊,由黃汲清任隊長,路兆洽、張兆瑾任隊員。該隊長在曲汪(詔關)境内會有相當工作,除發見前人認爲屬於二叠紀之黃岡嶺系(標准地域爲曲江城北之黃岡嶺)并非二叠  相似文献   

15.
李悦言 《地质论评》1943,8(Z1):91-98
地质述略(图一) 此区内之地质构造以老龙坝背斜层为主,其背斜轴大致为西南——东北向,横贯泉水场,新塘沽等地。於鼎锅山及寿保场有两局部穹窿层之构成,前者范畴颇大,於此盐田尤具重大  相似文献   

16.
林朝棨 《地质论评》1948,13(Z2):265-266
台湾北部及中部於第三纪鲜新世下部之锦水页岩(新定义之锦水页岩,相当本人丰原地方之埤头山层群)中,产一种扇蟹化石,因此称扇蟹化石产出很多,并且只限产於新定义之锦水页岩中,故於地层对比上有相常之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宫景光  张瑞锡 《地质论评》1950,15(Z1):33-47
独居百(Monazite)虽为一矿物名词,但其成分并非固定,根据一般矿物学记载其主要成分系磷铈钍化合物有时含有不定量之铀质,在我国境内此种矿物首先发现於广西富贺钟区之锡砂矿床中,系十余年前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张更氏於调查该区锡矿后曾将锡砂带至美国分析。证实锡砂中有独居石之存在,著有报告可供参考〔1〕惟  相似文献   

18.
按萨凡奇之“扬子江三峡计划初步报告”拟在湖北宜昌扬子江上游十五至卅里,南津关石牌之间,选择一处筑海拔高一百八十五至二百三尺之混凝土重力直线式栏河壩,于江两岸或一岸陡立之山壁中掘廿四条隧道,安置发  相似文献   

19.
1932—1937年间在周口店中国猿人产地及其他地点采得八十馀件节足动物化石,多破碎,完整者极少。颜色不一,由乳白而棕黄,兼有呈半透明玻璃状者。经初步观察,应属节足动物门,多足纲,倍脚目,马陆科,计一属两种: 一、山马陆(Julus of.terrestris)此种在第一,三,十五地点及山顶洞均有发现。此与现生的山马陆无甚差异,仅肛板及由二肛板所成之肛门沟稍大。二、裴氏小马陆(Julus peii Chia & Liu(sp.nov.)此种於第一,四,十五地点及山顶洞均有发现。由身体及头部形态,身体环节数目(三十个以上),知其与山马陆同属。但其决非幼小山马陆,因其体节数目多於长成之山马陆。但与现生於日本的一种 Nipponoiulus truncatus 近似,惟後者体节数较少,尾端钝圆。关於马陆属化石,据现在所知最早发现於始新统地层中,直到现在仍有生存,变异极小。以上所述二种若非与其他脊椎动物化石共生於周口店地点,则其年代颇难鉴定,因其有以後爬入岩隙死後石化之可能,不过上述之标本不但有共生脊椎动物为证,且有的已埋藏於固结的砾岩中,其属於更新统时期可无疑义。  相似文献   

20.
赵宗溥 《地质论评》1949,14(Z1):50-50
辽宁式铁矿在岩性上极似五台系北石嘴层,故皆认其为五台纪产物。但此种铁矿在辽南冀东皆被一种红色花岗岩侵入,即此种铁矿皆生於变质岩之底部,常夹於云母片岩与石英片岩之中,层位一定,底部片岩中常有红色花岗岩侵入,或铁矿成零块包括於花岗岩内。依作者观察所及铁矿之产状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