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首先分析了知识经济时代高等院校面临的新的机遇与挑战,并总结了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在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方面的实践经验,为高校落实科教兴国战略提出了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全国地震科技期刊编辑学术交流研讨会于 2 0 0 1年 4月 9~ 1 2日在江苏省扬州市召开。来自全国地震系统的 1 5个编辑部的代表参加了会议。地震数据信息中心主任刘志远、中国地震科技发展 (国际合作 )司巡视员王洪珍、江苏省地震局杨军副局长、地震数据信息中心卢振恒研究员等领导和专家出席会议指导并讲话。本次会议是由《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世界地震译丛》等编辑部联合发起、江苏地震局《地震学刊》编辑部承办的。本次会议研讨的主题是 :1知识经济与科技期刊发展 ;2地震科技期刊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 ;3编辑学者化 ;4科技期刊与市…  相似文献   

3.
由中国地震局主办、《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编辑部承办的“地震科技期刊编辑培训班”于11月5—10日在武汉成功举办。培训班学员为来自地震系统的科技期刊编辑及相关期刊管理负责人约50人。培训班由中国地震局科技发展司田柳处长主持,湖北省地震局姚运生局长和中国地震局科技发展司李明副司长出席并讲话,陈颗院士以“地震科技最新进展与科技期刊”为题,向学员们讲述了近百年来科技的进步与科技期刊的发展的关系,以及地震科技的最新发展对科技期刊的要求;陈鑫连研究员向学员们报告了中国地震局“十一五”事业发展规划纲要。学员们结合两个报告进行了热烈讨论,认为报告为地震科技期刊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开阔了编辑人员的办刊思路,增强了编辑人员办特色期刊的信心与决心。  相似文献   

4.
高校学报服务于高校教学与科研的功能属性,决定了它与科技论文写作学科建设紧密关联。在科技论文写作学科建设中,学报编辑是理想的学术团队,可充当课程的骨干教师,学报可提供课程教学素材及学生写作实践平台。  相似文献   

5.
人类正进入信息社会,知识经济时代已向我们走来。今天,科技正越来越发挥着“第一生产力”的巨大作用,知识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加强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加速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已成为当今社会经济的头等大事。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知识经济与信息传播的联系 ,以及高校图书馆作为知识的传授、创造基地在知识经济条件下所面临的挑战 ,强调了高校图书馆读者教育对于知识经济时代高校教育改革和全社会素质教育、终身教育的重要性 ,并对图书馆读者教育的内容和途径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知识经济是当前的热门话题,本文从知识经济的概念出发,论述了知识经济的主要特征,发达国家发展知识经济的对策,从而得到了一些启示,特别指出知识经济的一些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8.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知识经济的到来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它的本质特征是劳动资料取得了网络的形式,从而与机器经济相区分。知识经济的产业结构的核心是信息产业,而信息产业的核心是网络技术。网络已经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强化人们的信息观念与网络观念,加快信息网络化的建设,将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9.
科技期刊是科学研究成果的信息载体,是科技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期刊的状况如何,直接反映出一个国家或地区科技的水平和经济发展的势头。而科技期刊的标准化、规范化,对提高期刊质量,扩大科技信息交流范围,使科学技术更好地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具有重要意义。依据1981年以来国家标准局发布的一系列与编辑、作者有关的国家标准,在调查统计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气象科技期刊标准化、规范化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提出了实现科技期刊标准化的具体意见。  相似文献   

10.
针对GDI+绘制复杂线状符号存在符号不可编辑与遮挡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可编辑的复杂线状符号的组织方法,该方法将复杂线状符号分解为实线、虚线和点线三种基本单元,进而设计了基于这三种基本单元的复杂线状符号参数描述方法,解决了GDI+绘制复杂线状符号存在符号不可编辑与遮挡等问题。采用C#实现了可编辑线状符号库的设计与开发,建立了1:10 000地形图符号库。最后,对本文方法与GDI+方法的绘制效率进行了比较试验。试验表明本文方法不仅解决了GDI+绘制复杂线状符号存在符号不可编辑与遮挡等问题,并且绘制效率也明显优于GDI+方法。  相似文献   

11.
国土资源对工业化起着承载、支撑、促进、积累和转换作用,而工业化的快速推进也有利于国土资源的优化配置、科学规划、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湖南省正处在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时期,正确认识国土资源与工业化的关系,切实加强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确保国土资源的可持续供给是实现工业化目标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2.
运用生物扰动指数和遗迹组构组分图解方法对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上泥盆统东河塘组河口湾沉积中的遗迹化石和生物扰动构造进行了描述和分析,从中发现两类遗迹组构,其中Thalassinoides 遗迹组构发育在纯净砂岩中,与河口湾潮汐沙坝有关;Skolithos - Palaeophycus 遗迹组构发育在砂、泥互层沉积中,与河口湾潮坪有关。  相似文献   

13.
中国大陆地壳应力环境基础数据库及查询系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现有6大类主要地应力基础数据资料——震源机制解、水压致裂、钻孔崩落、应力解除、断层滑动和连续应力应变观测数据的收集整理,建成了便于更新的“中国大陆地壳应力环境基础数据库”。介绍了数据库的结构及其查询分析系统。数据库通过Microsoft Access数据库系统建立,其中震源机制解和水压致裂采用双数据表结构设计,丰富了数据库的数据信息。数据库查询分析系统以MapInfo地理信息系统为技术支持平台,依据“中国大陆地壳应力环境基础数据库”中的数据信息,自动生成空间数据库,实现了地应力数据的地图显示。以此为基础,系统提供了包括可视化地图查询和条件查询在内的多种数据库查询方式,实现了空间图形数据与文本属性数据的相互查询。另外,数据库查询分析系统还提供了地应力研究成果查询、应力方向大小统计分析、专题图及其它辅助功能。  相似文献   

14.
应用500hPa非绝热热流量诊断资料和500hPa、100hPa高度资料,分析了1980、1981年北半球大气热力场及大气环流特征。分析结果表明:这两年盛夏,北半球非绝热热流量距平存在明显差异,在欧亚大陆一带表现出相反发布,前期6月也具有类似特征,相应北半球大气环流存在显著不同。  相似文献   

15.
形变大地测量学的进展、问题与地震预报   总被引:12,自引:7,他引:5  
简要概括了形变大地测量学的革命性进展,研讨了它的科学特色、功能和定义以及对地球科学和防灾减灾的推动。形变大地测量学有助于从根本上击破多年来制约地震预报的“瓶颈”,但也存在不少急待解决的问题。着重研讨了在21世纪前10年,形变大地测量学如何依托多年的学科积累并充分受益于人造卫星和数字化等新技术,开展创新性研究和试验以推进地震预报。为此,对当前的研究工作提出了12条科学技术途径。最后对学科名称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东秦岭武关岩群的组成特征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秦岭商丹地区的武关岩群是从原刘岭群北部分解出来的新的构造岩石地层单位,已获得其中变质基性火山岩Sm-Nd同位素年龄为(1382±30)Ma,原岩建造主体为碎屑沉积岩-碳酸盐岩-基性火山岩组合。变质基性火山岩及碎屑沉积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他们分别属于大陆板内拉斑玄武岩和大陆岛弧-活动陆缘型杂砂岩,因而武关岩群主体形成于中元古代晚期秦岭造山带拉张裂谷体制构造环境,于晋宁期(1000~800Ma)的俯冲碰撞造山过程中拼贴于商丹构造带南侧。  相似文献   

17.
地心和月心引力常数及月球形心与质心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了地心引力常数GMe、月心引力常数GMl及月球形状中心和月球质量中心的意义和重要性;介绍了用空间探测器观测数据测定GMe与GMl及月球形状中心和月球质量中心的原理和方法;综合给出了利用空间探测器测定的数值。  相似文献   

18.
从宝石 (矿物 )的化学组成都具有阴、阳离子的异价类质同象 ,引起晶格缺陷 ,产生施主—受主能级 ,缩短了禁带宽度 ,在外场作用下电子从陷井中向受主能级或价带跃迁释放光量子而发光的模型 ,最后介绍了矿物发光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浙江首次发现的余杭硅土矿的地质、矿物特征以及物理化学性质作了简要叙述,并概括了硅土、粉石英、硅藻土的基本特征与区别。对浙江硅土的研究与开发应用实践表明,硅土是一种优质的矿物(岩石)填料充填剂、颜料增强剂,已被橡胶、塑料、油漆涂料等工业作填料使用。在橡胶制品中可替代轻质碳酸钙和部分高耐磨碳黑;合成塑料中替代活性碳酸钙、活性硅灰石等;在油漆中替代沉淀硫酸钡和滑石粉。用硅土作填料,具有提高产品的性能和质量,可降低生产成本,增强企业活力。  相似文献   

20.
东昆仑和西秦岭两造山带间的关系历来存有争议。笔者认为在全面分析两造山带间由平行造山带走向的侧向运动所造成的基本地质构造现象的基础上,两造山带间是以侧向运动形式为主,这种侧向运动于古生代早期就已发生,至三叠纪末期因发生侧向碰撞造山而结束,鄂拉山次级造山带并由此而产生,同时也完成了秦昆两造山带结合,并进一步指出:西秦岭和东昆仑两造山带并非是在统一造山机制下所形成的同一造山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