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文在对长沙市垃圾填埋场调查的基础上,采用层析分析法,综合考虑地质环境条件、垃圾填埋场自身条件、环境保护条件、经济条件、场地条件五大因素,对长沙市内现有5处垃圾填埋场进行了适宜性评价,并提出了未来城市垃圾填埋场选址建议。  相似文献   

2.
九江市城市垃圾卫生填埋场场址适宜性评价优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层次分析法对九江市5个候选垃圾场地进行了适宜性评价优选,通过场地评价影响因子定权重和采用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数学模型计算各候选场址的综合评价得分,结果依次为场地5>场地1>场地2>场地3>场地4。可见场地5为5个候选场地中最佳适宜性垃圾填埋场场址,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选址过程中人为主观因素影响和定性分析过多的缺点,为九江市重建垃圾填埋场地选址提供了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3.
周口北郊垃圾填埋场为非卫生填埋,已对周围地下水环境造成了污染。在建立污染物溶出模式的基础上,分析了该非
卫生填埋场垃圾渗滤液中化学需氧量(COD)的变化规律,用WHIUnSatSuite软件HELP模块估计了停止填埋后的现状和采用
地表防渗措施情况下渗滤液的渗漏量。结果表明,周口北郊垃圾在10a垃圾填埋过程中每年有1000~5000m3 渗滤液进入含水
层,其COD质量浓度大致为2000mg/L。停止垃圾堆放后,在没有覆盖措施条件下,渗滤液渗漏量平均值为2500m3/a。在垃圾
表层铺设防渗措施可有效减少99%的渗漏量,但仍有12m3/a渗滤液渗漏进入含水层。   相似文献   

4.
将该项目区域视为一个小型区域,以此作为一个区域模型,并分为38个评估单元,结合野外调查数据及地质分析法进行评估,针对风电场区域大,地质环境条件多变,考虑了多个影响因素的综合作用,运用基于层次分析法对风电场区域地质环境、地质灾害进行综合评估。将38个单元逐个进行计算后,划分出了危险性中等区和危险性小区,层次分析法的评估结论与地质分析法的结论基本一致,层次分析法确定的危险性中等区涵盖地质分析法确定的危险性中等区。推广到类似区域进行合理、定量地划定区域危险性等级,给城市新区建设选址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必须进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综合勘查.长沙市的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勘查,采用了地形测量、水工环地质综合测绘、工程物探、工程钻探、压(注、抽)水试验、原位测试及室内试验等方法手段,提交的技术成果满足了设计、施工要求.  相似文献   

6.
总结了衬垫材料、结构、渗滤液运移规律、污染质与岩土体的耦合关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了中国城市卫生填埋衬垫系统在机理研究和工程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衬垫系统的工程地质研究思路,将垃圾体、衬垫作为统一的人工地质体系统,利用工程地质学理论和研究方法,研究这一人工地质体系统在渗滤液、填埋气体等作用下的工程地质规律与特征及其与天然地质体之间的矛盾协调关系。  相似文献   

7.
为了了解济南市南部山区垃圾填埋场对地下水的影响,通过分析济南南部山区垃圾填埋场的分布状况、主要污染成分、浓度及其地质环境背景,利用单因子和多因子评价方法,分析研究垃圾填埋场对地下水质量的影响及运移情况,对济南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保障人民健康,提高市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日照市城市发展方向地质环境研究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日照市是山东半岛城市群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从地质环境角度出发,对目照市城市建设综合开发用地、高层建筑用地、低层建筑用地、矿产资源开发用地、城市垃圾填埋场用地和地质环境保护用地6种用地类型分别进行了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及综合分析,提出了日照市城市建设发展方向建议。  相似文献   

9.
层次分析法是以定量计算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多目标决策方法,为分析威海市艾山垃圾处理场选址适宜性,该文将环境地质条件、环境保护条件、交通运输条件、场地建设条件、社会环境影响等作为评价因子,应用层次分析法对其进行了评价,并对层次分析法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针对城市创伤中心空间选址问题,建立包含四大类、八小类影响因素的层次分析模型,邀请不同领域的专家对构造出的判断矩阵综合打分,得出各因素的相应权重后运用到深圳市创伤中心空间选址的实例研究上。模型中所涉及的空间数据均基于网络分析,更贴合实际情况。同时,考虑到深圳市创伤中心的依托医院相对集中这一特殊情况,通过聚类分析划分区域后再使用层次分析模型选址。优化后的结果将改善深圳市创伤医疗救治资源配置、提高创伤救治效率,为创伤救治机构规划部门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1.
该文在威海市海岸带综合地质调查项目的基础上,根据陆域和海域不同的地质环境条件,分别进行了地质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陆域选取了3个一级评价因子和13个二级评价因子建立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取得各评价因子权重,再利用模糊数学综合指数法进行了综合评价。海域选取了海底沉积物重金属污染、海底沙坡沙脊、浅层气、浅埋基岩和埋藏下切谷等5个评价因子,采用叠加法进行了综合评价。最终,将研究区地质环境承载力划分为强区、较强区、一般区、较弱区等4类。研究区陆域地质环境承载力相对较强,占总面积的67.67%;其次为一般区,占总面积的31.67%;较弱区零星分布,仅占总面积的0.66%。近海地质环境承载力总体较强,一般区主要分布在威海湾西部,较弱区分布在威海湾以北的广阔海域。  相似文献   

12.
威海市人多地少,土地资源不足,补充开垦耕地难度大,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土地的需求日益迫切。近年来,威海市重点从农村增减挂钩、城市盘活存量、投资严控标准三方面入手,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挖掘土地潜力,用最少的土地催化最大的发展动力。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前期资料收集和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的基础上,结合威海市当地地质特征,选择地质环境条件、地质环境问题和人类工程活动作为一级评价指标,地形地貌、地下水资源、区域地壳稳定性、地质灾害、地下水污染、海水入侵、人口密度、农业活动、矿业活动作为二级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法对威海市地质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  相似文献   

14.
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土地资源紧张成为限制城市健康稳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地下空间资源开发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而对城市地下空间资源进行因地制宜的适宜性评价是对其合理开发利用的关键。该文采用专家调查法、层次分析法(AHP)等研究手段,对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适宜性评价进行了研究,以济南市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为例,分析了济南市水文及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等影响因素,构建了济南市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多层次评价体系,重点研究了泉水保护对济南市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的制约影响,建立了一套适用于济南市地下空间资源的综合评价模型,旨在为济南市后续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浅层地热能资源作为一种可再生、环保、清洁、储量巨大的新型能源资源,逐渐被人们认识、接受和重视。该文选取层次分析法、综合指数法为主要研究方法,对威海市环翠区进行了浅层地热能适宜性分区,为威海市环翠区更好的开发利用浅层地热能资源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威海市地下水资源分布极不均匀,本文对其开发利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作了分析,根据开采潜力指数将其分为可增强开采区、控制开采区和调减开采区,并就可持续开发利用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山东省威海市滨海新城作为威海市的新行政中心,是威海市着力打造的宜居、宜业、宜游、宜学的现代化卓越新城。本文采用MIKE21FM平面二维数值模型研究威海市滨海新城北部海域的潮流场运动,并以分层流速流向实测资料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研究区潮流场流速和流向数值模拟结果与实测资料变化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8.
威海市地下水资源分布极不均匀 ,本文对其开发利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作了分析 ,根据开采潜力指数将其分为可增强开采区、控制开采区和调减开采区 ,并就可持续开发利用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地下水防污性能评价反映地下水遭受污染的可能性,可以为土地利用规划、地下水资源保护规划、地下水水质监测等提供科学依据。该文采用美国EPA地下水防污染性能评价方法(DRASTIC),对威海市主城区范围内地下水防污性能进行了评价,为政府部门合理开采利用地下水提供了科学依据,有利于地下水资源保护和城市建设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