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能量色散谱仪对四川南川和乐山的碎(?)铝土矿,豆鲕状铝土矿以及土状,半土状铝土矿的物质成分及显微结构进行了研究。并与国内其他几个铝土矿床略作比较.为研究四川南川和乐山铝土矿床成因及矿石溶出性能提供了信息.  相似文献   

2.
沉积岩中蒙脱石-伊利石混层矿物的SEM/EDAX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与X射线能量色散分析联合法,对沉积岩中蒙脱石-伊利石混层矿物进行系统微区成分分析,求出混合层中伊利石的百分含量。  相似文献   

3.
直进式聚焦X射线谱仪具有元素分析范围宽广(Be~4 ~U~(92)),波长分辩率高等优点,在近代电子探针、扫描电子显微镜及弯晶X射线荧光光谱仪上得到广泛地应用.本文探讨了有关的X射线光学与运动几何学原理,归纳了相应的聚焦公式,分析对比了Ⅰ~Ⅳ类不同运动方式的谱仪结构,导出Ⅴ类结构——一种新型的谱仪.由于它克服了钢丝绳恒长原理结构带来的弊病,理论分析表明比其它类型谱仪有优越性,看来更能满足近代电子显微分析仪器日益提高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4.
为了科学辨别易混淆文物的材质,以蓝绿色和蓝紫色宝玉石文物为例,利用外束质子激发X射线荧光、便携式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激光拉曼光谱和X射线衍射分析等现代无损科技手段,从安徽蚌埠双墩一号春秋墓、河南洛阳烧沟东汉墓和新疆和田皮山古城唐代墓葬中甄别与鉴定出被误认为是绿松石和琉璃(玻璃)器的天河石串珠和青金石耳?及青金石管饰。简要阐述了这两种彩色宝玉石的矿物学特征及应用历史。这三件彩色宝玉石文物的发现,丰富了中国宝玉石史的研究内容,拓宽了对我国古代先民开采、引进及应用宝玉石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黄土微结构的研究前人做过大量工作,近年来有相当地发展。本文从陕西黄土的堆积环境出发,根据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能量色散仪,着重对洛川和渭南剖面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我国几个主要铝土矿床矿物的扫描电镜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量色散谱仪研究了我国贵州修文、河南巩县、广西平果、四川南川、广东文冒及福建漳浦等六个铝土矿床的矿物组成及微观结构。并比较了它们各自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7.
一、概况 X射线荧光光谱仪分为波长色散和能量色散两大类。波长色散谱仪已有几十年的发展历史,业已高度自动化,并得到普遍应用。能量色散谱仪则是1966年硅(锂)半导体探测器问世以后才开始出现商品仪器的,自七十年以来受到分析家的重视。尽管其分辨率目前尚不如波长色散谱仪,但由于该谱仪具有简单、快速、体积小、造价低,可同时测定多种元素且不用分光晶体,没有高次谱线的干扰等突出的优点,近几年来又利用微型计算机将能量色散的  相似文献   

8.
现代测试技术在宝玉石检测中的应用现状及前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刘世敏 《岩矿测试》2006,25(1):68-70
介绍了X射线衍射、电子探针、红外吸收光谱、拉曼光谱、扫描电镜等技术的工作原理及这些技术在宝玉石检测中的应用。事实证明,现代测试技术极大地推动了宝玉石鉴定和研究工作的进展。  相似文献   

9.
X射线荧光分析仪用靶自动控制系统主要由步进电机及其控制电路、光电检测电路、靶盘和齿轮传动五部分组成。该系统采用了单片机控制步进电机,从而驱动靶盘按要求转动相应的角度,并通过光电检测电路进行闭环控制,最终实现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分析中靶的自动更换,解决了长期以来依靠人工更换靶的问题,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安全性。该控制系统的靶中心点定位偏差不大于1 mm,并能满足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测量工作中的测量要求。  相似文献   

10.
便携式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EDXRF)具有大型XRF光谱仪的分析性能,在矿产资源勘查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特别是在勘查难度大、找矿工作周期长的覆盖区的现场快速分析具有重要意义,但在野外快速分析方面亟需进一步开发。本文采用手工压制样片,建立了Minipal 4便携式能量色散XRF光谱仪现场测定新疆东天山浅覆盖区浅钻化探样品中的铜铅锌砷钴镍锰7种元素的野外快速分析方法,各元素的检出限分别为2、2、1.5、2、2、2、6μg/g,精密度(RSD,n=12)小于4.7%。本方法能在浅覆盖区实施有效的地球化学样品分析,数据成图效果与实验室分析数据成图效果接近,可快速指导浅钻化探扫面和异常查证工作,缩短了工作周期,提高了矿产资源勘查效率。  相似文献   

11.
基于群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的宝石计算机辅助鉴定教学信息系统以课堂教学改革和培养实践能力为设计理念,实现了宝石鉴定中的多品种、多参量的综合判断.与传统的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相比,群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增加了灰色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减少标准状态模式的数据精度的要求,具有较好的宝石鉴定能力和可靠性.在宝石鉴定教学应用中,该系统突破了传统的教育模式,提供了一个方便的资源共享和辅助鉴定平台,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采用宝石显微镜、偏光显微镜、电子探针、X射线粉末衍射仪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等测试方法对近期在北京珠宝市场上大量出现的一种仿苏纪石材料样品进行了常规宝石学、矿物学、谱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该仿苏纪石材料是以透闪石为主要矿物、石英为次要矿物的染色玉石;其与天然苏纪石的主要鉴别特征为:该仿苏纪石材料的密度较大,表面较粗糙以及特征的红外光谱。  相似文献   

13.
"银线石"是在广州市场上销售的一种低档宝石材料,已有检测机构将其定名为顽火辉石。为了确定其定名,为珠宝鉴定工作提供有用信息,采用常规的宝石学方法,EPMA,IR,XRD及SEM等大型仪器对"银线石"样品进行了研究与分析。结果表明,"银线石"为黑色-灰黑色,具交替闪现的金属状反光条带的特征外观,折射率为1.69(点测),摩氏硬度为5~6,密度为3.45g/cm3;主要矿物组成为斜方辉石亚种的紫苏辉石;紫苏辉石矿物的微细纤维状结构及相邻纤维带存在角度的排列方式,可能是"银线石"呈现特征外观的原因。"银线石"的外观特征和较高的密度值均属其鉴定特征,可与顽火辉石区分。  相似文献   

14.
主要针对宝石材料进行了激光诱导离解光谱技术定量分析方法的总结以及对比研究。选择外标法、自由定标法和归一化的外标法三种较为适用于宝石材料分析的方法进行了介绍。选取陨石玻璃、绿辉石、紫色翡翠以及硅酸盐玻璃等成分较为均匀的样品作为分析对象,使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珠宝学院自制的激光诱导离解光谱设备,分别运用三种方法对其进行了定量分析的计算。定量分析结果显示,外标法易受成分变化及结构差异而造成的基体效应的影响,分析的准确度不高;自由定标法在分析成分复杂的样品时,其影响因素十分复杂,会产生较大的误差;归一化的外标法可有效校正基体效应的影响,其定量分析结果要优于前两者,虽然在微量元素分析准确度上尚需改进,但不失为一种较好的快速定量分析宝石材料的定量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5.
采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和能谱分析研究了浏阳产菊花石的微观组织,发现浏阳菊花石的花瓣保留了原生矿物——天青石SrSO4及其单晶体的外形,但是花瓣内部出现了硅化现象;菊花石中存在多种纳米矿物材料,例如非晶纳米硅氧线、颗粒状纳米CaCO3和SrSO4、CaCO3的二维纳米片和纳米带等。某些非晶纳米硅氧线外包覆了纳米晶化层,镁含量越高,非晶纳米线越容易晶化。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南非最近产出的一种新型紫色玉石的矿物学特征及颜色成因,对其进行了常规宝石学特征测试,并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等仪器对其矿物组成、结构特征、化学成分和致色元素进行了研究。常规宝石学测试结果表明,该玉石折射率为1.54(点测),相对密度为2.1-2.2,摩氏硬度为1-2。XRD分析结果表明样品主要矿物组成为鳞镁铁矿,呈紫色,次要矿物成分为利蛇纹石,呈褐绿色;SEM分析结果显示鳞镁铁矿大多为集合体,主要以鳞片状和纤维状两种集合体形式存在,能谱分析(EDS)结果显示紫色部分主要化学成分为Mg,O,C,Fe,Cr等,佐证了紫色部分为鳞镁铁矿;UV-Vis结合EDS分析结果显示,鳞镁铁矿的紫色可能由Cr致色引起。  相似文献   

17.
最近在江苏东海的水晶市场上出现了一种名为“斑马石一的玉石,该玉石总体颜色为墨绿色,其中有白色条纹呈带状分布并呈丝绢光泽。为了查明其组成,利用偏光显微镜、X射线粉末衍射仪、红外光谱仪、拉曼光谱仪以及激光诱导离解光谱仪等测试方法对该样品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该“斑马石”实际就是一种蛇纹石的集合体材料。其绿色部分的主要矿物组成为利蛇纹石,其次为绿泥石,白色部分由纤蛇纹石构成,含少量绿泥石,黑色包裹体为磁铁矿。这种材料不同于一般的蛇纹石玉,在于该玉石中含有一些定向的纤蛇纹石的平行纤维条带,正是这种纤维状平行排列的结构,导致了“斑马石”中呈丝绢光泽的条带。“斑马石”的折射率,相对密度及荧光特征与一般的蛇纹石玉无差异。  相似文献   

18.
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其配套的背散射电子像功能、能谱仪(EDS)鉴定功能以及电子探针波谱分析功能,初步查明了江浪矿田内里伍矿床、黑牛铜矿床、挖金沟矿床、笋叶林矿床、中咀矿床中的主要成矿元素Cu、Zn、Fe、S及其重要伴生元素Au、Ag的赋存状态。该研究成果可为矿产资源的选矿、资源的合理充分利用、环境保护等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宝石识别展教系统为对象,针对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同时考虑公众体验需求,将宝石识别知识通过现代工业集成技术,引入到具象演示系统的研制中,采用知识体系与展示载体相融合的传播模式,解决技术集成创新应用的问题,再现宝石识别方法的重要步骤和相关现象,最终研究形成了基于非接触检测技术与步进电机控制技术的集成系统,并提交关键技术应用创新研究的具象解决方案,为宝石识别展教系统公众展示载体的应用创新提供了新的设计思路和开发实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