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前的建设项目都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开始前写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工程结束后,进行回顾评价、验证性评价。随着环境影响评价的发展和完善,回顾评价作为一门学科已逐渐发展起来,它不仅包含对原来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验证,还应包括对原环境影响评价重要失误的纠正和对有重要环境影响漏项的补正,这对以后工程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环境影响报告书是环境影响评价的终极产品。在环评工作过程中所做的一切,最后都要在环境影响报告书里留下一笔。环境影响评价工程的优与差,最终需要专家评委会来认定。专家眼中所见,手中所摸只是报告书。而环评工作者顶酷暑、冒严寒,在野外放球、抓球,采集原始数据等中间过程不被考虑。他们关心的只是报告书中所采用的方法是否得当,所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故此,环境影响报告书在整个环评工作中的重要地位是不言而喻的。  相似文献   

3.
防雷装置检测方法是在防雷技术发展的基础上,根据用户的要求和建议开发研究的.新检测仪器选用国内较先进的且技术成熟、符合实际工作要求的仪器设备.新的检测报告书根据山西省实际,按建筑物、易燃易爆场所、计算机机房、煤炭行业四大类进行划分,改变了以往单一的格式,可以满足检测当中所涉及到的行业部门.系统采用VB6.0编程,操作平台人性化,解决了报告书编制工作量较大和查询不便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针对当前小城镇生活垃圾的特点,根据SETAC和ISO14000关于生命周期评价的技术框架,应用生命周期评价对小城镇生活垃圾生命周期各个阶段成本消耗和环境影响进行定量化分析和评估,同时结合复合生态学理论,提出小城镇的生活垃圾的治理途径,保证小城镇生态建设规划的实施。  相似文献   

5.
姚源山 《贵州气象》2000,24(5):22-23
讨论了环境影响分析评价中不仅地考虑风的频率,还要考虑风的速度,即要考虑污染系数,不同的建设项目对风的考虑有所不同,山区静风频率高,持续时间长又该如何考虑,本文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碳捕获与封存技术潜在的环境影响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作为减缓气候变化行动的选择方案之一,碳捕获与封存(CCS)技术受到国际社会特别是发达国家的格外关注,但是能否得到广泛应用,除了要取决于其技术成熟度、成本,在发展中国家的技术普及和转让及其应用技术的能力,政策法规等因素外,其潜在的环境影响及其管理也是目前备受关注的一个问题。因此,针对CCS技术潜在的环境影响以及目前发达国家关于CCS技术环境影响的管理进行了分析,并对我国未来CCS技术的环境管理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酸雨观测站观测环境报告书可以客观的反映酸雨采样点周围的环境状况,对酸雨研究部门分析酸雨的各项指标有重要的参考作用。所以要求在每年年初和每月的S文件中上报,下面简单介绍一下环境报告书的制作方法和上报规定。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防雷检测报告书系统的设计,探讨了M icrosoft A ccess在防雷系统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9.
黄伟 《广西气象》2006,27(A02):33-34,30
通过对防雷检测报告书系统的设计,探讨了Microsoft Access在防雷系统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0.
简要介绍了有关建设项目选址的气象条件与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并依据这些技术标准和规范,阐述了建设项目选址中气象条件论证和对环境空气质量影响预测评价应遵循的原则,并结合实际案例具体说明应采取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1.
减缓气候变化的最新科学认知   总被引:9,自引:5,他引:9  
 摘 要:2007年5月4日,IPCC第三工作组在泰国曼谷发布了第四次评估报告《气候变化2007:减缓气候变化》的决策者摘要及主报告。报告综合评估了2001年以来有关减缓气候变化的最新研究成果,考察分析了中短期(2030年前)和长期(2030年后)温室气体的排放情景、减排潜力、成本范围,以及稳定大气温室气体(GHG)浓度水平的可能选择。报告总体认为,未来温室气体排放取决于发展路径的选择,现有各种技术手段和许多在2030年以前具有市场可行性的低碳和减排技术,将以较低的成本实现有效减排;在2030年以后将温室气体浓度稳定在较低水平的成本并不高,但需要国际合作,采取一致行动,并认为可持续发展与温室气体减排可以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12.
2022年4月4日,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第三工作组《气候变化2022:减缓气候变化》报告和决策者摘要发布。报告全面评估了2010年以来减缓气候变化领域的最新科学进展,为国际社会深度认识和理解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情况、不同温升水平下的减排路径以及可持续发展背景下的气候变化减缓和适应行动等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基于报告主要结论,围绕温室气体排放的区域差异、减缓路径分类、与土地利用相关的排放评估及CO去除技术评估等方面的亮点,文中提出在应对气候变化减缓政策行动中,中国应坚定“双碳”战略目标,在综合考虑经济发展阶段和资源禀赋差异背景下,将可持续发展、公平和消除贫困植根于社会发展愿景中实施减缓路径,并加快提升气候变化综合评估核心科学技术的研发进度,以进一步提升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  相似文献   

13.
环境承载力分析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识别环境影响因素,构筑环境承载力分析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值,计算出区域环境承载力及承载水平,给出区域综合环境承载力剩余率,从而在专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后,定量地计算出对规划的综合评价即综合环境承载力相对剩余率,为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结论提供量化依据。  相似文献   

14.
模糊综合评价法在土壤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实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The soil environmental quality was evaluated by fuzzy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method,which could decrease the gradual change and fuzz of soil environmental pollution.The soil environmental quality at five plots of sewage irrigation region in Fuxin was validated by fuzzy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method.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is assessment method is feasible.And the method can also detect the soil environmental grades scientifically.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pollution factors on soil environmental quality can be estimated,and the pollution grades can be divided and evaluated.The method can provide the base for soil environmental plan and pollution prevention and cure.  相似文献   

15.
工业集聚区发展规划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东霞 《河南气象》2008,31(1):89-92
以焦作市西部工业集聚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为案例,讨论工业集聚区规划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内容及应关注的问题,包括大气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大气环境容量估算、大气污染源强确定、大气环境影响预测、规划方案大气环境合理性综合论述、大气污染防治对策等。  相似文献   

16.
IPCC科学评估报告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各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一工作组(WG1)在1990年和1995年先后出版两次科学评估报告,并且在1992年还出版了对第一次报告的补充报告.现在,IPCC又准备在2001年出版第三次科学评估报告.本文着重分析与介绍近10年来IPCC科学评估报告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模糊综合法在城市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吴宁 《气象科技》2005,33(6):548-549
通过对城市环境质量指标的综合分析,确定了多层次模糊评价法,将其应用于城市空气质量评价中。此法能够将复杂的多层次评价转化为定量评价,从而更合理有效地对区域的大气质量状况加以分析比较。对铜川市2003、2004年度大气环境中SO2、NO2、PM10浓度年的日均值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分析,从而评价铜川市的大气环境质量等级。对比分析年度变化趋势,结果客观地反映了城市区域的大气环境状况,从而为改善和治理城市环境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19.
环境影响评价中多源排放的浓度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首先对评价区进行网格化处理,然后根据评价项目和污染气象特征选择适当的浓度预测模式,最终绘出某种污染物在某一气象条件下各网格上的小时平均浓度叠加值或等浓度分布图。经应用验证,该方法具有数据准确、运算速度快、图型美观等优点,在环境影响评价中具有较高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The present research is based on the annual Reviews of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and Pollution in the Russian Federation and Yearbooks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in the Russian Federation for the period of 2006-2015. The parameters and estimates of abiotic environmental component (air, surface water, and soil) and radiation conditions are generalized from the data of the national observation system of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a base of the national system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monitoring in the Russian Federation) as well as from the data of local environmental observation systems. The results of the analysis of observational data and the conclusion on the conservation of high levels of air pollution in the cities and surface water pollution in many water bodies (including the assessment of priority of existing problems) are an important element of the informational support of state control of the sources of pollutant emissions (discharges) to the environment. The given information is also used for the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of the influence of unfavorable environmental factors on the population health and terrestrial and water ecosystems. Besides, information on the dynamics and actual levels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llows assessing the efficiency of nature protection measures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observed trends and dynamics of varia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