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NCEP/NCAR和SMM/I两种积雪资料的对比分析,表明两种积雪资料反映出青藏高原的积雪变化特征比较一致,NCEP/NCAR积雪资料具有一定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NCEP/NCAR和SMM/I两种积雪资料的对比分析,表明两种积雪资料反映出青藏高原的积雪变化特征比较一致,NCEP/NCAR积雪资料具有一定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3.
青藏高原冬季积雪时空变化特征EOF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青藏高原冬季积雪的EOF分析.揭示了青藏高原冬季积雪的时间变化和空间分布特征,分析出高原冬季积雪的突变现象.对青藏高原冬季积雪时空变化规律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该文对青藏高原地面站雪深(1958~1992年)、NOAA卫星观测的积雪面积(1966~1990年)和美国宇航局微波遥感积雪水当量(1979~1987年)等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青藏高原地面站雪深资料能较好地反映青藏高原地区积雪量的年际变化.青藏高原地面站前冬春积雪量与我国夏季降水的相关分析表明:青藏高原前冬春积雪量的变化与我国夏季降水有很好的相关,显著水平平均达到0.05.7、8两月长江流域为正相关区,其南北两侧为两大片负相关区;9月整个相关区系统地南移约5个纬距;4、5两月长江以南,尤其东南沿海附近为正相关区,长江以北为负相关区;6月转变为7月相关型,但显著水平较低. 相似文献
5.
利用青藏高原(下称高原)1961-2014年地面110个气象站积雪深度、积雪日数、气温和降水逐日资料,系统地分析了高原积雪深度和积雪日数时空特征,并进一步探究了高原积雪深度和积雪日数与气候因子和地理因子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961-2014年高原年平均积雪深度和积雪日数分别为0.26 cm和23.78 d,空间和季节尺度上分布不均匀,且积雪深度和积雪日数大值并不完全重合;在整体变化趋势上,积雪深度和积雪日数均呈缓慢下降趋势,分别为-0.0080±0.0086 cm·(10a)^-1(p=0.36)和-0.64±0.47 d·(10a)^-1(p=0.17),但在数理统计上不显著,且各站点差异性大;积雪深度和积雪日数在春季、冬季和年表现为“减-增-减”的年代际变化特征,而在秋季为“增-减”的变化特征;气温与积雪深度和积雪日数均有较好的相关性,冬季的降水与积雪深度和积雪日数高度相关;积雪深度和积雪日数随海拔呈增加趋势,积雪日数与纬度也高度相关,但积雪深度与纬度的相关性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利用NSIDC雪盖资料和ERA-40资料对比分析青藏高原积雪的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美国冰雪中心(NSIDC)提供的北半球冰雪盖周资料和欧洲数值预报中心(ECMWF)的ERA-40积雪深度再分析资料研究分析青藏高原积雪的时间和空间的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青藏高原积雪在时间的年内变化上,青藏高原积雪过程主要集中在9月后到第二年5月前,并且最大值多出现在1月前后;在年及年代际变化上,小波分析显示,青藏高原积雪量变化存在3~5年的短周期震荡,同时也存在10年左右的长周期震荡,其中20世纪60年代末、80年代中后期和90年代末变化突出,并且青藏高原东部的变化比西部更明显。在空间的分布上,青藏高原积雪主要分布于西部同帕米尔高原相接喀喇昆仑山地区、南部喜马拉雅山脉周边地区和东部念青唐古拉山和林芝地区,高原中部腹地主要表现为少雪区。 相似文献
7.
青藏高原东部积雪日数特征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利用青藏高原曲麻来、托托河和玉树三站的32年逐日积雪实测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出了它们的时间变化特征,并对Elnino现象的发生作了简单的联系。 相似文献
8.
利用美国冰雪中心(NSIDC)提供的北半球冰雪盖周资料和欧洲数值预报中心(ECMWF)的ERA-40积雪深度再分析资料研究分析青藏高原积雪的时间和空间的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青藏高原积雪在时间的年内变化上,青藏高原积雪过程主要集中在9月后到第二年5月前,并且最大值多出现在1月前后;在年及年代际变化上,小波分析显示,青藏高原积雪量变化存在3~5年的短周期震荡,同时也存在10年左右的长周期震荡,其中20世纪60年代末、80年代中后期和90年代末变化突出,并且青藏高原东部的变化比西部更明显.在空间的分布上,青藏高原积雪主要分布于西部同帕米尔高原相接喀喇昆仑山地区、南部喜马拉雅山脉周边地区和东部念青唐古拉山和林芝地区,高原中部腹地主要表现为少雪区. 相似文献
9.
作者选取了青海省和西藏自治区境内的72个气象站逐日观测的积雪深度资料,分析了青藏高原积雪的空间分布和年代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高原积雪的年变程并不完全一致,高原东南缘的积雪主要发生在3月份;高原东南和东北部的积雪一年有两个高值区:前冬10~12月,后冬2~4月;高原中部和西南部的积雪主要在隆冬12~1月;中部一些站点的积雪一年存在3个峰值:10月、1月和5月.青藏高原的积雪主要发生在10月至5月份,9月和6月的积雪相对来说很少,7月和8月基本无积雪.高原沿唐古拉山、念青唐古拉山、巴颜喀拉山、阿尼玛卿山以及喜马拉雅山坡的站点最早开始有积雪,8、9月份就会有积雪产生,并且这些地区最迟有积雪的月份也较晚,6、7月份还会有积雪存在;而柴达木盆地、青海湖盆地到湟水流域、沿雅鲁藏布江的河谷地带积雪出现得晚(10、11月),最迟出现积雪的月份却要早(5、6月份),雅鲁藏布江东段地带甚至最迟出现积雪的月份要提前到3、4月份.高原积雪存在三个高值中心:一是由喜马拉雅山脉北麓沿线各站组成的南部高值中心;二是唐古拉山和念青唐古拉山的东段山区;三是位于高原东部的阿尼玛卿山和巴颜喀拉山地区.青藏高原积雪总的来讲呈平缓的增长态势,20世纪60年代初积雪稍偏多,20世纪60年代中到20世纪70年代中是积雪偏少时期,20世纪70年代末到20世纪90年代是积雪偏多期.从20世纪60年代中到20世纪80年代末,积雪明显增加,20世纪90年代积雪又表现出减少的趋势.高原冬春多雪年为1983、1978、1982、1998、1993、1962、1968、1989、1995、1990;冬春少雪年为1965、1999、1984、1969、1985、1971、1976、1967、1960、1991. 相似文献
10.
利用卫星遥感和常规观测的积雪资料分析吉林省积雪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利用卫星遥感和常规观测的积雪资料,分析吉林省积雪的时空分布特征,并且通过对卫星遥感和常规观测的积雪资料对比分析表明:两类资料对吉林省积雪的反映存在一定差异,分别存在一些不足,只有将卫星遥感和常规的积雪观测结合使用,才能较好地分析积雪。 相似文献
11.
青藏高原积雪异常对高原地面加热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On the basis of snow data and AWS (Automatic Weather Station) data obtained from the Tibetan Plateau in recent years (1993 to 1999), the features of sensible heat, latent heat and net long-wave radiations are estimated, and their variations in more-snow year (1997/1998) and less-snow year (1996/1997) are analyzed comparatively.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snow cover of the Tibetan Plateau and plateau's surface heating to the atmospheric heating are also discusse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more-snow and less-snow year in spring is remarkably larger than that in winter. Therefore, the effect of anomalous snow cover of the Tibetan Plateau in winter on the plateau heating appears more clearly in the following spring of anomalous snow cover. 相似文献
12.
回顾了青藏高原雪盖的季节内变化及其影响研究的新进展。高原大部分地区雪盖不稳定且持续时间短,导致高原雪盖具有显著的季节内快速变化特征。局地气温和降水的季节内变化是控制高原雪盖季节内变化的直接原因,这种直接关系是区域大气环流季节内活动的结果。高原雪盖季节内变化还与大尺度大气环流的季节内活动有关,热带季节内振荡、北极涛动和北大西洋涛动引起的大气季节内过程可解释部分高原雪盖季节内变率。高原雪盖季节内变化通过雪-反照率效应迅速对大气施加影响,雪盖造成的冷异常通过大气平流过程影响高原及其下游地区,造成东亚高空急流和东亚大槽增强。由于高原雪盖季节内变化的重要影响,数值预报中高原雪盖的初始场和预报场会影响次季节预报技巧。 相似文献
13.
Interannual and decadal variations of snow cover over Qinghai-Xizang Plateau and their relationships to summer monsoon rainfall in China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Interannual and decadal variations of winter snow cover over the Qinghai-Xizang Plateau (QXP) are analyzed by using monthly mean snow depth data set of 60 stations over QXP for the period of 1958 through 1992. It is found that the winter snow cover over QXP bears a pronounced quasi-biennial oscillation, and it underwent an obvious decadal transition from a poor snow cover period to a rich snow cover period in the late 1970’s during the last 40 years.It is shown that the summer rainfall in the eastern China is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the winter snow cover over QXP not only in the interannual variation but also in the decadal variation. A clear relationship exists in the quasi-biennial oscillation between the summer rainfall in the northern part of North China and the southern China and the winter snow cover over QXP. Furthermore, the summer rainfall in the four climate divisions of Qinling-Daba Mountains, the Yangtze-Huaihe River Plain, the upper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showed a remarkable transition from drought period to rainy period in the end of 1970’s, in good correspondence with the decadal transition of the winter snow cover over QXP. 相似文献
14.
The Summer Snow Cover Anomaly over the Tibetan Plateau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Simultaneous Precipitation over the Mei-yu–Baiu region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The summer snow anomalies over the Tibetan Plateau (TP) and their effects on climate variability are often overlooked,possibly due to the fact that some datasets cannot properly capture summer snow cover over high terrain.The satellite-derived Equal-Area Scalable Earth grid (EASE-grid) dataset shows that snow still exists in summer in the western part and along the southem flank of the TP.Analysis demonstrates that the summer snow cover area proportion (SCAP) over the TP h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simultaneous precipitation over the mei-yu-baiu (MB) region on the interannual time scale.The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ummer SCAP and summer precipitation over the MB region could not be simply considered as a simultaneous response to the Silk Road pattern and the SST anomalies in the tropical Indian Ocean and tropical central-eastern Pacific.The SCAP anomaly has an independent effect and may directly modulate the land surface heating and,consequently,vertical motion over the western TP,and concurrently induce anomalous vertical motion over the North Indian Ocean via a meridional vertical circulation.Through a zonal vertical circulation over the tropics and a Kelvin wave-type response,anomalous vertical motion over the North Indian Ocean may result in an anomalous high over the western North Pacific and modulate the convective activity in the western Pacific warm pool,which stimulates the East Asia-Pacific (EAP) pattern and eventually affects summer precipitation over the MB region.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被动微波遥感和地面测站数据融合技术的雪深动态反演方法.这种新方法不再依赖单一的地面测站数据或卫星遥感数据,而是利用它们联合建立雪盖可信度指数,共同确定雪盖分布;然后在此基础上采用时空距离权重法设定反演系数动态参数化方案,反演雪深.这种雪深反演方法具有以下特点:针对不同时空条件下反演系数的动态差异问题,提出利用实时测站观测雪深,灵活调整雪深反演系数的解决方案,使反演系数具备随时空动态调整的能力,这是与静态反演方法最大的区别;充分利用了被动微波遥感数据时空连续性好的优势,能够在测站稀少的西部高山地区反演出空间分辨率相对较高的雪深数据,这是地面观测无法做到的.初步检验结果显示,该方法较明显地提高了中国西部高原地区和东部雪盖南缘区的反演精度,并克服了原有融合方法在中国西部雪盖面积偏小的问题,有效避免了静态反演方法在高山地区严重高估而平原地区低估雪深的问题,实现了被动微波遥感和地面观测数据的有效融合,扩大了雪深监测的有效范围 相似文献
16.
中国东部夏季降水异常与青藏高原冬季积雪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基于中国740站月降水、积雪、地温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月资料,采用相关分析、合成分析和最大协方差法,研究了1979—2008年青藏高原冬季积雪异常与长江中下游夏季降水的关系及其可能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在年际时间尺度上,青藏高原中北部12月—翌年1月积雪指数与长江中下游夏季降水呈显著正相关。在年代际时间尺度上,1990s—2000s的高原积雪指数与长江中下游夏季降水具有较好的同位相变化特征。表明高原中北部12月—翌年1月积雪指数对长江中下游夏季降水异常具有较好的指示意义,可作为预测长江中下游夏季降水年际年代变化的依据。(2)高原12月—翌年1月积雪异常偏多,是长江中下游夏季洪涝的一个强信号,12月—翌年1月积雪指数正异常年与长江中下游夏季降水正异常年有很好的一致性。(3)高原冬季积雪异常影响长江中下游夏季降水的可能途径是:高原冬季积雪异常通过影响同期及其后春季地温,再由春季地温以某种方式把异常信号维持到夏季。之后,地温异常又改变了局地地气热量交换,导致周围大气环流异常,从而影响到其下游的降水过程。 相似文献
17.
利用1971-2016年青藏高原81个气象站逐月积雪日数和45个测站第一冻结层下界观测资料,分析了青藏高原积雪冻土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高原植被指数(NDVI)的关系,探讨了积雪冻土下垫面变化对高原植被及沙漠化的可能影响。结果表明:1)青藏高原积雪日数分布极不均匀,巴颜喀拉山和唐古拉山为高原积雪日数的大值区,且年际变率较大。2)青藏高原积雪日数总体上呈现减少趋势,平均以3.5 d/(10 a)的速率减少,且在1998年前后发生突变,减少速率进一步加快,达到5.1 d/(10 a)。3)青藏高原第一冻结层下界呈上升趋势,达到-3.7 cm/(10 a),与青藏高原增暖紧密相关。4)青藏高原NDVI呈缓慢增加趋势,与高原气温、降水的增加趋势相一致,积雪冻土的变化对不同区域植被NDVI的影响有显著差异。在气候变暖背景下,形成的暖湿环境促进积雪消融、冻土下界提升,使土壤浅层含水量增加,有利于植被恢复和生长,其结果对高原土地沙漠化防治有一定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以青藏高原积雪为研究对象,首先对长时间序列逐日雪深被动微波遥感数据进行预处理,获得青藏高原1980—2009水文年逐日雪深数据,然后逐像元计算出每个水文年平均积雪深度、开始日期(SCS)和结束日期(SCE),利用GIS空间分析和地学统计方法系统分析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和21世纪初青藏高原积雪物候变化特征和异常分布。结果表明:青藏高原积雪深度在20世纪80年代呈递减趋势,20世纪90年代后开始呈现递增趋势。20世纪80年代青藏高原除阿尔金山和昆仑山以外的高海拔山区SCS呈提前趋势,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SCE呈推迟趋势;20世纪90年代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的SCS提前趋势减弱,而高原中部腹地SCS出现显著的提前趋势,高原高海拔地区SCE呈提前趋势,高原中部腹地SCE呈推迟趋势;进入21世纪初后帕米尔高原、念青唐古拉山和横断山脉SCS呈推迟趋势,横断山、念青唐古拉、巴颜喀拉山SCE呈提前趋势。总体上,青藏高原积雪物候变化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和不同演变规律。 相似文献
19.
地表太阳总辐射具有较大的时空变化特征,不同地区的影响因素也存在显著差异。本文利用1961—2016年青藏高原与华北地区的地表太阳总辐射资料,在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和均一化处理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两个地区总辐射的年际变化趋势,同时结合云量和气溶胶光学厚度观测资料,探讨了两个地区总辐射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1961—2016年青藏高原和华北地区总辐射总体呈下降趋势,但2008年后青藏高原西部和东部地区总辐射变化趋势相反,而华北地区站点总辐射均呈上升趋势。(2)青藏高原西部地区总辐射的下降主要受到云量变化的影响,而东部地区低云量和气溶胶的下降是总辐射上升的重要原因。(3)在2006—2016年,华北地区总辐射的变化受气溶胶的影响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20.
中国西部积雪类型划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中国105°E以西地区189个地面气象台站1960-2004年积雪日资料和1981-2004年SMMR、SSM/Ⅰ反演的逐日雪深资料,使用积雪年际变率方法划分中国西部积雪类型,并与积雪日数方法的划分结果进行比较.在此基础上,尝试建立了结合以上两种要素的综合分类指标.利用积雪年际变率方法和台站资料,将中国西部积雪划分为3类.其中,稳定积雪区主要包括北疆、天山和青藏高原东部高海拔山区;年周期性不稳定积雪区包括南疆和东疆盆地周边、河西走廊、青海北部、青藏高原中西部、藏南谷地以及青藏高原东南缘;其他积雪区均为非年周期性不稳定积雪区.气候突变后,积雪日数方法划分的积雪类型变化反映出沙漠和低纬度地区积雪变幅增大,在积雪年际变率方法的结果中体现出青藏高原东部地区趋于稳定的积雪面积在增加.在没有台站记录地区,卫星遥感资料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台站观测的缺陷,使用这种资料划分积雪类型时,积雪年际变率方法比积雪日数方法的结果更符合西部积雪的分布特点,反映出积雪分布与地形的密切关系.利用综合分类指标划分西部积雪类型的结果表明,台站资料的划分结果很大程度上受积雪持续时间的影响,而在卫星遥感结果中,积雪年际变率则是影响类型划分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