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多数20世纪下半叶建立的矿山,资源已近枯竭或出现了资源危机,都需要寻找接续资源。为此提出在成矿远景好的地区有计划地开展“深部地质填图”和“立体地质填图”的设想。“深部地质填图”是找寻隐伏矿和半隐伏矿的深部地质研究的战略性工作,“立体地质填图”则是其战术性工作。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前者是为了寻找隐伏矿、半隐伏矿的“靶区”,或为“靶区”提供背景地质资料;后者是为了找到“新矿体”、“新矿层”,扩大矿床规模和矿山远景。“深部地质填图”要采用地质、物探、化探及少量钻探等综合手段,提交比例尺不小于1:5万的地表地质图和深部地质图;“立体地质填图”主要是按一定间距(100~200m)进行钻探,结合物探剖面,发现新矿体,提交立体地质图。当前应全面开展资源危机矿山外围的“深部地质填图”,积极慎重地进行“立体地质填图”试点,并将此项工作作为一项独立的地质工作纳入地质调查之中。  相似文献   

2.
大多数20世纪下半叶建立的矿山,资源已近枯竭或出现了资源危机,都需要寻找接续资源。为此提出在成矿远景好的地区有计划地开展“深部地质填图”和“立体地质填图”的设想。“深部地质填图”是找寻隐伏矿和半隐伏矿的深部地质研究的战略性工作,“立体地质填图”则是其战术性工作。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前者是为了寻找隐伏矿、半隐伏矿的“靶区”,或为“靶区”提供背景地质资料;后者是为了找到“新矿体”、“新矿层”,扩大矿床规模和矿山远景。“深部地质填图”要采用地质、物探、化探及少量钻探等综合手段,提交比例尺不小于1∶5万的地表地质图和深部地质图;“立体地质填图”主要是按一定间距(100~200m)进行钻探,结合物探剖面,发现新矿体,提交立体地质图。当前应全面开展资源危机矿山外围的“深部地质填图”,积极慎重地进行“立体地质填图”试点,并将此项工作作为一项独立的地质工作纳入地质调查之中。  相似文献   

3.
城市地质——国家地质工作的新领域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城市地质是近年来引起广泛关注的地质工作的一个新领域。本文对国外城市地质工作的发展过程、发展特点、发展技术(方法)以及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等国家的城市地质工作现状进行了综述,为中国城市地质工作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4.
基于地质剖面构建三维地质模型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吴志春 《地质与勘探》2016,52(2):363-375
地质剖面是三维地质建模的重要数据源,运用地质剖面构建三维地质模型的方法应用较为广泛。在模型构建之前,统一确定模数据的坐标系和比例足,建立原始资料数据库。构建三维地质模型的关键是不同地质界面。本文详细介绍了模型边界面、断层面、地层界面、岩体界面等4种主要地质界面的构建流程与方法,尤其对褶皱构造、地层界面的断层效应、复杂岩体界面等的构建进行了重点阐述按模型边界面(模型的底界面和四周边界面)、DEM面、断层面、其他地质界面的顺序依次构建地质界面,构建断层面和其他地质界面时严格按先新后老的顺序。运用已构建好的地质界面按先新后老的顺序逐个、依次建立单个地质体,再将所有地质体的面模型组合成整个模型的面模型。通过对面模型进行网格(实体)填充和对网格赋予相应的属性值,最终构建三维地质模型。  相似文献   

5.
6.
完善环境地质学科促进环境地质工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蒋承菘 《地质通报》2004,23(8):732-736
当前中国地质工作处于重要的历史转折时期。这是因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给地质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课题,要求地质工作转变服务方向,扩大服务领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完善,要求地质工作深化改革,转变地质工作运行机制;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要求地质工作迎头赶上,实现地质理论的创新和  相似文献   

7.
8.
文章针对大尺度研究区域勘探范围有限、不能直接基于勘探数据构建区域地质体三维结构模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以平面地质图为研究对象的地质体三维建模方法。此方法以平面地质图为基础,利用Section软件在DEM模型(数字高程模型)约束下半自动绘制一系列图切剖面图,将二维剖面映射到三维空间,利用三维剖面上轮廓线的对应性和连续性构建地质体三维模型。通过广西东平地区地质体三维模型构建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13.
 A site specific evaluation of geological barriers is required for landfills and waste repositories. The waste-repository-rock system has to b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for this. Since the geotechnical barrier in conjunction with geological barriers contributes considerably to long-term isolation of the harmful substances from the biosphere, it is absolutely necessary to use engineering geology and hydrogeological methods for a quantitative assessment of the barrier effect of the host rock and the geological environment. For a waste disposal mine, the load-bearing capacity of the rock, the protective properties of the surrounding rock formations and the geological stability of the area are important factors in a safety analysis, of which the geotechnical stability analysis is an important part. Such an analysis comprises an engineering geological study of the site, laboratory and in situ experiments and model calculations, long-term monitoring, and special geological and geochemical investigations. Existing geomechanical modelling techniques provide a useful tool to perform barrier integrity calculations and to design an underground disposal mine. As an example, the barrier performance of the rock salt of the Gorleben salt dome is demonstrated using various safety indicators. Received: 3 January 1997 · Accepted: 29 January 1997  相似文献   

14.
阎浩 《地质与勘探》2020,56(4):852-861
随着近年来的城市地质学科发展,城市地质在促进和推动城市建设成效上暴露了一些问题。主要包括:对城乡规划需求了解不够,提交的地质成果实用性较差;城市地质调查工作理念落后,难以适应构建美好"人居环境"的要求;城市地质工作体系构架不足等。本文从城市规划与城市地质环境的关联角度出发,系统梳理了我国的城市地质工作中的现状,深层次探讨了城市地质与规划衔接层面的问题。通过地质调查对城乡规划的支撑性要素的表达,阐述了城市规划与城市地质的相关性,为城市地质工作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在今天"大地质"的背景下,对于城市地质这种跨界"产品"而言,应该走一条"以人本化服务"为核心思想的道路。本着"大地学"观的思想,在城市发展中,按照城市规划体系搭建城市地质工作构架,将城市地质工作划分为总体规划地质阶段、详细规划地质阶段与专项规划地质阶段。以"嵌入"的方式融入城市建设当中,形成地上加地下的协同表达模式。  相似文献   

15.
薛沈荣 《吉林地质》2005,24(4):135-136
地质档案资料是指地勘行业多年来的工作积累下来的大量的地质勘察和开发的档案资料.建国后,地勘单位在国家的大量投资下,在地质勘查和开发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丰富的地质档案资料,这些资料有着丰富的信息和重要的潜在价值.如何充分的开发和利用地勘行业地质档案资料是发展地勘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属地化后,地勘行业地质档案资料的二次开发.一定会在为我局和地方经济服务上做出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6.
地质雷达特征图像与典型地质现象的对应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地质雷达是浅层地质勘探的有效方法,其对断层破碎带、裂隙带、富水带、岩溶洞穴等不良地质灾害有明显的异常反映。地质雷达测量方式、测线布置及系统参数的选择,可根据测量环境以及探测目标体的大致走向、规模、物性等情况综合分析,做出合理选择。通过用地质雷达对多个工区进行工程勘查,从地质雷达图像的波形、频率、振幅、相位及电磁波能量吸收情况(或自动增益梯度)等细节特征的变化规律出发,建立了典型地质现象与地质雷达特征图像的对应关系,可以作为地质雷达图像解释的重要判据。  相似文献   

17.
18.
雷传扬  刘兆鑫  文辉  范敏  蒋华标  王波  马国玺  谢海洋  陶海江  郝金波 《地质论评》2022,68(3):2022062033-2022062033
三维地质模型可以直观的展现地下地质情况,对传统地矿行业的转型升级和城市规划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复杂地质条件下三维模型的构建,笔者等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源数据和地质先验知识约束的三维地质建模方法。以成都市为例,基于MapGIS10.0 软件三维地学建模模块,在DEM数据、数字地质图、综合地质剖面图、钻孔数据、物探解译数据、构造纲要图等多源数据,以及地质体展布形态、产状和厚度变化,断层性质、延伸方向、产状变化、对地质体的错切,褶皱类型、形态特征、两翼产状变化等地质先验知识的共同约束下,开展复杂地质条件下三维地质模型构建研究。笔者等详细介绍了复杂地质体三维建模数据源的准备、建模流程与方法、模型的构建与可靠性分析。认为采用分块建模技术可有效降低复杂地质体三维模型构建的难度,提高建模效率,实现模型的无痕拼接,且易于后期模型的修改完善。本次基于多源数据和地质先验知识约束,采用分块建模技术首次构建了成都市三维地质模型。笔者等通过地质先验知识(地质规律)和静态数据(可视化和抽稀钻孔数据)对模型的可靠性进行了分析,其中抽稀钻孔数据分析采用未参与建模的真实钻孔对三维地质模型中地质体埋深和分层厚度进行误差计算,获得地质体埋深误差均值为33.15 m,分层厚度误差均值21.37 m,认为模型的可靠性较高,可为成都市城市规划和重大工程选址提供重要的基础地质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9.
三维地质模型可以直观的展现地下地质情况,对传统地矿行业的转型升级和城市规划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复杂地质条件下三维模型的构建,笔者等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源数据和地质先验知识约束的三维地质建模方法。以成都市为例,基于MapGIS10.0 软件三维地学建模模块,在DEM数据、数字地质图、综合地质剖面图、钻孔数据、物探解译数据、构造纲要图等多源数据,以及地质体展布形态、产状和厚度变化,断层性质、延伸方向、产状变化、对地质体的错切,褶皱类型、形态特征、两翼产状变化等地质先验知识的共同约束下,开展复杂地质条件下三维地质模型构建研究。笔者等详细介绍了复杂地质体三维建模数据源的准备、建模流程与方法、模型的构建与可靠性分析。认为采用分块建模技术可有效降低复杂地质体三维模型构建的难度,提高建模效率,实现模型的无痕拼接,且易于后期模型的修改完善。本次基于多源数据和地质先验知识约束,采用分块建模技术首次构建了成都市三维地质模型。笔者等通过地质先验知识(地质规律)和静态数据(可视化和抽稀钻孔数据)对模型的可靠性进行了分析,其中抽稀钻孔数据分析采用未参与建模的真实钻孔对三维地质模型中地质体埋深和分层厚度进行误差计算,获得地质体埋深误差均值为33.15 m,分层厚度误差均值21.37 m,认为模型的可靠性较高,可为成都市城市规划和重大工程选址提供重要的基础地质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20.
李廷栋 《地质通报》2003,22(9):647-650
基础地质研究是地质调查的基本任务之一。基础地质研究的立足点往往在一定意义上决定了地质调查的主攻方向与供需层次。李廷栋院士的这篇文章从一个核心角度阐述了两者的渊源与依存关系,对我们从前沿和战略角度认识地质调查的目的意义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