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油气田上地气物质迁移机制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将地气测量技术应用于油气田勘查及评价工作中,地气测量反映出4000多m的深部构造形成的弱异常,地气异常间接批示了该地区的含气性。地气物质迁移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采样器上沉积的物质是以纳米级微粒及其集合体形式存在的。这些纳米级微粒由于具有一系列物理和化学特性,使得它可以与地壳中上升气流的气体相吸咐,随着垂向迁移的气体而上升。不断产生的纳米级微粒被上升气流带到地表,从而在地表形成地气异常。  相似文献   

2.
地气法-找深部金矿的新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一种八十年代发展起来的找深部金矿的新方法一地气法。文中讨论了地气法的找矿机理,认为是地壳中上升气流将成矿元素微粒携带至地表而造成多元素异常。对工作方法着重讨论了地气采样与测试的系统,以及比较了积累式取样的效果。最后列出山东招远地区大尹格庄金矿80号勘探线的地气测量多元素异常图。  相似文献   

3.
地气法—找深部金矿的新方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介绍一种八十年代发展起来的找深部金矿的新方法—地气法。文中讨论了地气法的找矿机理 ,认为是地壳中上升气流将成矿元素微粒携带至地表而造成多元素异常。对工作方法着重讨论了地气采样与测试的系统 ,以及比较了积累式取样的效果。最后列出山东招远地区大尹格庄金矿 80号勘探线的地气测量多元素异常图  相似文献   

4.
在介绍隐伏金属矿床地气勘查方法的基础上,探讨了上覆岩石、地层、土壤、地下水和近地表大气等地质体及采样方法对揭示隐伏金属矿床的地球化学异常特征的影响,认为地气异常是多成因的,主要来自隐伏矿床所行成的纳米级物质,同时受到隐伏矿床上覆岩石、地层、土壤、地下水和近地表大气等地质要素影响。其作用方式是幔源气对隐伏矿床上覆岩体与地层造岩及微量元素的迁移,土壤固相组分对气体中矿致异常纳米物质吸附与固定及土壤反应脱有机气体,土壤对大气或污染大气对土壤的物质扩散,而地气采集装置和方法对元素含量改变也有影响。  相似文献   

5.
地气测量在内蒙老羊壕金矿区的某些试验成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内蒙老羊壕金矿区为试验基地 ,引进抽气法地气测量 ,探讨了地气测量在内蒙干旱荒漠区寻找浅覆盖区隐伏金矿床的有效性。并以试验资料为依据 ,初步探讨了抽气法地气测量中的若干问题 ,指出了抽气法地气测量中存在微尘颗粒干扰。对寻找隐伏金矿床的多元素地气测量 ,采用经 0 .2 2 μm微孔滤膜过滤泡沫塑料吸附为好。已有资料显示可能有超微粒 (接近纳米级 )物质自深部矿体迁移上来  相似文献   

6.
地气测量在内蒙老羊壕金矿区的某些试验成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内蒙老羊壕金矿区为试验基地,引进抽气法地气测量,探讨了地气测量在内蒙干旱荒漠区寻找浅覆盖区隐伏金矿床的有效性。并以试验资料为依据,初步探讨了抽气法地气测量中的若干问题,指出了抽气法地气测量中存在微尘颗粒干扰。对寻找隐伏金矿床的多元素地气测量,采用经0.22μm微孔滤膜过滤泡沫塑料吸附为好。已有资料显示可能有超微粒(接近纳米级)物质自深部矿体迁移上来。  相似文献   

7.
川西新场气田地气测量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新场气田地气测量分析,发现地气测量的纳米微粒金属元素在新场气田上方有明显的异常显示。综合土壤地球化探结果对比分析,认为Ba、Cd、Cu、Mo、Zn、P、V、Ni等20多种纳米微粒金属元素在新场气田与相同的土壤微量元素都有着共同的响应。同时分析了有机地球化学指标在气田地表上方的表现模式,其特征和地气、土壤元素表现基本一致。地气测量方法在一定条件下对寻找天然气藏、确定气田范围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叶荣  张必敏  王勇 《现代地质》2013,27(6):1265
以新疆金窝子金矿田210金矿带为例,实验研究了该区地气和土壤活动态测量等深穿透地球化学方法的效果。实验表明地气测量和土壤活动态测量可以有效地反映覆盖层下隐伏矿体。揭露矿体覆盖层的钻孔研究表明,金活动态形式具有“C”型分布特征。采集矿体上方地表异常位置土壤孔隙中地气、土壤样品,使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实测样品中微粒物质的粒径、形貌和成分,在地气和土壤中观测到了Au-Cu、Au-Bi成矿元素纳米微粒,此微粒是形成地表深穿透地球化学异常的物质,来源于覆盖层下隐伏矿体。微粒到达地表,可以形成地气和土壤活动态异常。纳米微粒具有可从土壤颗粒表面分离的性质,在其向上迁移过程中,可以从吸附固定状态解吸,此性质可以用于解释活动态异常在钻孔垂直剖面上的“C”型分布。  相似文献   

9.
谈成龙 《铀矿地质》2003,19(1):58-61
地气与核废地质处置库是自然界独立存在的两个实体,当地气途径核废地质处置库时,会把存放于此的相关物质(以纳米微粒物质形式)携带至地表进入生物圈、大气圈,进而构成危及人类环境的隐患。  相似文献   

10.
隐伏断裂上方地气异常特征及其机理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地气测量技术是捕集并测定地下上升气流中痕量金属和非金属元素来揭示较深部地层的信息。文章论述了不同类型隐伏断裂上方地气异常的特征,主要可概括为:(1)地气异常元素组合具有相似性,主要元素为W、Sb、La、Sm、Co、K和Na等微量元素和造岩元素。对隐伏含矿破碎带,除出现上述元素地气异常外,还叠加有与矿化密度相关的成矿元素及其伴生元素的地气异常。(2)在地气异常形态上,主要呈现异常“群”的分布特点,异  相似文献   

11.
金属微粒迁移新机制及其意义综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系统介绍了地气流的特征与组成。国内外大量的野外与内研究成果证明了地气流的普存性。在政常的条件下,与矿化有关的金属微粒以某种方式随气相从地壳深部迁移到地表。这种元素迁移机制是对传统的地球化学迁移机制的补充与完善,并成为发展隐伏区地球化学找矿方法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纳米微粒物质测量中动态累积法采样技术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采样技术是纳米级微粒物质地球化学测量方法的基础.有效的采样装置和合适的采样量是动态累积测量采样技术的两大关键.在已知隐伏矿区,利用合适的液态捕集剂进行了动态累积测量不同采样装置及抽气量效果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手提式采样器装置系统效果明显优于大气采样器装置系统,每点采样量在9 L以上效果较好.试验表明所采物质不是真正的气体,而是纳米颗粒,需要较大压力才可以从土壤释放.  相似文献   

13.
地气场信息的地质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四春  刘晓辉  胡波 《物探与化探》2012,36(6):1044-1049
以我国南岭矿集区的两个具有典型意义的区域:湖南黄沙坪和广西大厂,开展了地气场研究,目的是寻找地气场与矿体的关联规律.通过系统分析,研究了矿致地气异常的特征,结果表明,通过地气异常中成分比例的统计,可以判定隐伏矿体是什么成分的矿体;地气异常的元素组合中,可以提取围岩和岩浆活动的一些信息.  相似文献   

14.
膨胀岩边坡工程中膨胀与流变的耦合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南昆线膨胀岩的膨胀粘滞性质,提出了将膨胀问题转化为膨胀-流变问题的力学模型,继而建立膨胀和流变的耦合模型,通过有限元计算,得到由膨胀和流变共同作用生成的附加应力及其分布规律,并对挡墙设计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地气测量在北祁连盆地区找矿突破及其意义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北祁连地区是我国最重要的块状硫化物床成矿省之一,虽然该区分布有我国最大的块状硫化物矿床——白银矿田,以及200多处中小型矿床及矿(化)点,但除白银矿田外,多年来在找大矿方面未能突破。原因在于缺乏必要的手段,找矿勘探工作仅限于盆地周边的出露区。近几年,地气测量在黑河盆地的红层覆盖区先后发现了赖都滩和白柳沟矿体,不仅说明地气测量方法有效,而且说明黑河盆地具有寻找大型白银式多金属矿床的潜力。建议采用地气法对整个盆地进行系统勘查,并结合其它方法,优选出最佳的找矿靶区。作者认为,本区找矿突破可为整个北祁连地区其他盆地寻找块状硫化物矿床指出新的找矿方向,将找矿重点转到盆地区,以实现我国块状硫化物矿床勘查的全面突破。  相似文献   

16.
铅同位素示踪是采用铅同位素作为示踪剂,根据有关岩石、矿物的铅同位素组成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判断成矿物质来源。笔者利用铅同位素示踪地气物质来源,采用ICP-MS测试方法,对山东邹平王家庄斑岩铜矿区矿石、围岩、土壤等介质的铅同位素组成与地气样品铅同位素特征进行对比,发现矿体上方地气异常样品铅同位素组成与矿石中铅同位素组成基本一致,表明地气异常样品中的铅主要来自深部矿体,且捕集剂空白和其他影响因素对地气异常样品中铅的干扰较小,其铅同位素组成更接近于矿石。  相似文献   

17.
地气动态提取技术的研制及在寻找隐伏矿上的初步试验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地气探测技术是8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寻找隐伏矿的化探新方法。这种方法有可能为当前和今后解决寻找厚层运积物覆盖区的隐伏矿所面临的难题提供一种强有力的手段。但由于其效率低、成本高、操作不方便限制了它的使用。为此,我们开发研制了一种快速动态提取地气技术。通过在某一隐伏矿上的试验,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并从理论上探讨了地气的迁移机制。为今后开展利用这一技术寻找厚层运积物覆盖区隐伏矿的工作创造了良好的开端。  相似文献   

18.
松辽盆地北部粘土矿物的成岩演化类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民志  高山 《矿物岩石》1997,17(3):40-43
面临第三次采油技术研究及应用的大庆油田位于松辽盆地北部,其粘土矿物的研究受到新的重视。本文给出了松辽盆地北部粘土矿物成岩演化的具体类型以及粘土矿物在成岩过程中的演化特征,已经证明了对本区油气勘探开发的重要指导作用,对其他含油气区亦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提高地气探测灵敏度的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广东长排铀矿勘查区,针对矿体品位低、矿体小、埋深大等特点,改进了动态地气测量方法.采样时,通过双捕集器串联,在不延长采样时间的情况下使地气采样量提高了约50%;在进行ICP-MS分析前,对地气样品进行浓缩处理,可以将样品中的元素浓度增加3~11倍,该方法使地气中低浓度元素更易于检出,并有效降低了分析误差.实验结果证明,改进后的动态地气测量方法可以明显提高探测灵敏度,进而提高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