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北京平原地区第四纪地质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北京平原地处山前冲洪积扇分布区,区内湖泊密布,河流纵横,沉积环境多样。由于第四系三维结构的复杂性,对第四系进行地层划分有一定的难度。前人根据不同的资料对北京平原第四系进行过地层划分,建立了泥河湾组、周口店组、马兰组等多个岩石地层单位。这些地层单位主要是依据沉积凹陷钻孔岩心中的孢粉、有孔虫、介形虫等化石和少量的古地磁数据划分的,实际上仍是年代地层单位。由于这些地层单位划分依据不统一,识别标志不清晰,因此难以得到广泛的共识。近十余年来,随着资料的积累和对第四系三维结构的认识提高,特别是古地磁测年技术的普及,为北京平原第四纪地层的划分奠定了基础。本文依据40余个钻孔的古地磁测试数据,初步厘定了下更新统底界、中更新统底界、上更新统底界3个等时面。依据工程地质勘察、水文地质钻孔、考古发掘和泥炭调查等资料编绘了平原区全新统等厚度图。  相似文献   

2.
云南省东北部拱王山第四纪冰川遗迹研究   总被引:7,自引:6,他引:7  
况明生  李吉均 《冰川冻土》1997,19(4):366-372
云南省东北部的拱王山海拔3100m以上的山地发生过第四纪冰川作用,典型的冰川遗迹集中分布在轿子山峰附近和妖精塘-牛洞坪两个地区,遗存的冰川地貌主要有冰斗,冰蚀岩盆和侧碛堤。根据冰川地貌的组合特征,以及它们生成的先后顺序,将拱王山第四纪冰川作用划分为末次冰期的倒数第二期冰期。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多元统计分析的方法,研究了中太平洋地区第四纪沉积物中元素含量的地球化学特征,探讨了其物质来源及沉积环境。研究表明:元素含量在垂向上有3次比较明显的变化,Al2O3、Fe2O3、TiO2、MnO、P2O5的含量在早期沉积物中变化不明显,中期含量明显增加,晚期则减少。CaCO3、CaO、Sr在晚期沉积物中含量较高,并与前者常微量元素含量形成明显的互为消长关系。元素的相关性分析和R型因子分析揭示SiO2与Al2O3、Fe2O3、K2O、MnO、TiO2、Cu、Ni、Zr等元素为正相关关系,说明元素组合共生关系好,在沉积物中所起的作用相近,地球化学行为比较相似,主要受陆源碎屑沉积及火山活动的影响;与CaCO3、CaO、Sr之间为负相关关系,说明后者与前者元素氧化物之间内在关系较为疏远,相关性差,沉积物源不同,主要与生物作用有关。中太平洋第四纪的沉积物主要为钙质硅质粘土和钙质软泥,早期沉积物受火山活动的影响较大,晚期与生物作用密切相关,表明该时期沉积物主要形成于陆源、生物源、火山源物资供应比较充足的沉积环境。  相似文献   

4.
银川平原地处中国西北干旱气候区,平原的西部是贺兰山,由一系列正滑断层连接。平原的东部与黄河相连,紧邻鄂尔多斯平台。平原的南部与牛首山东北断裂带接壤。平原的底部是石炭纪,二叠纪或者奥陶系。根据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分析,本文旨在确定银川平原地下水流系统,地下水化学类型从西到东变化,西部主要是HCO3-SO4型,中部为HCO3–Cl型,到东部逐渐过渡为Cl-SO4型,一直延伸到鄂尔多斯平台边缘。从南向北,南部主要是HCO3-SO4型,中部为HCO3-Cl和SO4-HCO3型,北部化学类型复杂,主要是SO4-HCO3和Cl-SO4型。  相似文献   

5.
广西北海涠洲岛第四纪湖光岩组的风暴岩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杜远生 《地球科学》2005,30(1):47-51
广西北海涠洲岛第四纪湖光岩组以碎屑岩为主, 内发育渠筑型、丘状或洼状交错层理、平行层理等典型的风暴沉积构造.湖光岩组的风暴岩包括3种岩相类型: A.底部具渠筑型、内部具块状层理或递变层理的砾岩、砂砾岩或含砾砂岩; B.具丘状、洼状交错层理或平行层理的砂岩; C.具浪成交错层理的砂岩.这些岩相组合成典型的A -B -C风暴沉积序列, 它们分别代表在风暴作用期间风暴流(A)、风暴浪(B) 和正常波浪(C) 的沉积.晚更新世北海涠洲岛地区位于低纬度的浅海沉积背景下, 上更新统湖光岩组以正常浪及面之上的浅海背景粗火山碎屑和砂沉积为主.湖光岩组风暴岩的发现反映该区晚更新世位于风暴作用频繁的5°~ 2 0°的低纬度地区.风暴沉积发育于正常浪及面之上的浅海地带, 涠洲岛是一个风暴作用控制的浅海陆架.因此风暴岩对解释晚更新世北部湾的古地理和古气候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李海京 《城市地质》2008,3(4):16-18
专家一般认为东高地地区寒武系岩溶裂隙水的补给来源以上游的佣向径流为主,与第四系地下水没有明显的水力联系;通过近来地下水位动态监测和岩溶裂隙水的同住素成分研究,我们认为寒武系岩溶裂隙水与第四系地下水之间有着明显的水力联系。  相似文献   

7.
柳文广 《福建地质》2010,29(2):139-145
福建沿海经济区陆续开展以滨海平原、山间盆地、冲积平原、丘陵台地等为主的1∶5万第四纪地质调查,根据各地貌单元发育规律,结合1∶5万福清幅第四纪专题调查,总结了浅覆盖层勘探线的布置方法、钻孔密度、技术要求、质量控制等要点。  相似文献   

8.
王丽  刘晓庆  傅仁义 《世界地质》2009,28(3):265-270
以大、小凌河流域为中心的辽西地区第四纪地层分布广泛, 奥陶纪石灰岩为主的基岩使该地区喀斯特地貌发育, 并在水溶蚀作用下形成洞穴, 为哺乳动物栖息提供了理想的场所。20世纪70年代以前曾发现过建平、凌源西八间房、喀左鸽子洞和锦县沈家台等化石产地, 之后陆续发现了喀左帽儿山洞穴、二布尺洞穴、朝阳马山洞和凌源沟门洞化石产地等。根据动物化石组合及其对比, 辽西发现的这些化石群分别代表中更新世晚期、晚更新世早期、晚更新世中期和晚更新世晚期4个地质时代。这些材料的发现, 对辽西乃至整个东北地区第四纪哺乳动物研究及区域第四纪地层的划分对比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蒋坤  王健 《四川地质学报》2011,31(2):145-148
工程区周边地貌特征不但是判识新构造运动的重要标志,而且对河谷发育及区域稳定性评价是十分重要的.对拟建的大渡河巴拉水电站的河谷阶地以及水电站的上、中、下坝区域内的现存地貌和第四系进行了详细的调查,从研究当地地貌和河谷地貌特征、河流阶地及第四系河床沉积物入手,分析当地地质作用发育史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洞庭盆地澧县凹陷第四纪沉积特征与古地理演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澧县凹陷内第四系厚度达200m左右,由早更新世-中更新世中期沉积和全新统组成。早更新世-中更新世中期沉积除顶部为粘土外,主体为砾石层,在凹陷中央夹粉砂、细砂和少量粘土。全新统分布于凹陷南部,为湖冲积粘土。早更新世澧县凹陷区断陷沉降,于河道和冲积扇环境下接受沉积;中更新世凹陷逐渐扩张,沉积范围扩展至凹陷外缘,凹陷主体部位自边缘向中央依次为冲积扇和扇前浅湖环境。中更新世中后期因盆地扩张,自凹陷中央至边缘地带均为静水湖泊环境。中更新世晚期至晚更新世,凹陷及周缘因构造抬升而遭受剥蚀而缺失沉积。全新世凹陷南部受澧水及区域湖面上升影响而发育湖冲积沉积。  相似文献   

11.
唐古拉山地区第四纪冰川作用与冰川特征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自中更新世以来,唐古拉山地区发生过3次更新世冰川作用(即昆仑冰期、倒数第二次冰期和末次错冰期)和2次全新世晚期冰进(即新冰期和小冰期冰进).昆仑冰期(最大冰期)发生在中更新世早期(0.80~0.60MaBP),不仅是本区最早的一次冰期,而且也是冰川规模最大的一次冰期,当时的冰川规模比现代冰川大16~18倍;倒数第二次冰期发生在中更新世晚期(0.30~0.135MaBP),比现代冰川大13~15倍;末次冰期发生在晚更新世晚期,应分为末次冰期早冰阶(75.0~58.0kaBP)和晚冰阶(32.0~15.0kaBP,23.0kaBP时达到极盛),但在唐古拉山地区截止目前还未找到早冰阶的冰川遗迹,因此,只对末次冰期的晚冰阶(LMG)进行了探讨.LMG时,冰川规模比现代冰川大10倍;新冰期发生在全新世高温期后,冰碛物的14C测年为(3540±160)aBP,冰川规模略大于现代冰川;小冰期发生在15~1世纪,冰川规模已接近于现代冰川.由于青藏高原的上升,对高原腹部地区引起的干旱化过程和水分严重不足,使唐古拉山地区的冰川自昆仑冰期以来,冰川规模一次比一次明显的减小.  相似文献   

12.
西藏台错古湖沉积物中的硅藻及其古环境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硅藻组成、丰度及其生态特征的研究,可以恢复西藏台错古湖地区的古气候演变:在17.8~16.0kaBP经历了气候严寒期;16.0~13.9ka BP为回暖期;在11.5~10.7ka BP气候发生波动性变化,从较暖湿期到寒冷干旱的新仙女木期;在10.4~9.0ka BP气候略有变化,但总体上仍处于寒冷干旱期;在9.O~8.2ka BP转为为凉干期;6.3~5.4ka BP变为暖湿期;在5.4~4.5ka BP变为温暖、干旱期。由此可以看出,该区古气候演变除有仟年级的变化周期外,还可能存在有百年的气候期。自晚更新世晚期以来台错古湖随着古气候的演变,经历了缓慢扩张,湖水变深,而后又缓慢萎缩,湖水变浅,直至强烈的持续干旱,导致湖泊水位的聚降,使湖泊干枯消失。  相似文献   

13.
Coccoliths were studied from the ODP Hole 1002C and core PL07‐39PC in the Cariaco Basin. Increases in Emiliania huxleyi are synchronous with decreases of Gephyrocapsa oceanica and vice versa. A new index (GEX) based on the relative abundances of these two taxa is proposed, and correlates with various other proxies. It is shown that GEX can serve as upwelling proxy. This confirms that the Intertropical Convergence Zone shifted north during the Bølling/Allerød, south during the Younger Dryas and back north during the Preboreal. The upwelling proxy shows few discrepancies with the terrigenous record. Copyright © 2008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4.
黄山第四纪冰缘地貌遗迹及古地理环境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周秉根  邹学勇 《冰川冻土》1989,11(2):161-166
  相似文献   

15.
云南玉龙雪山第四纪冰期与冰川演化模式   总被引:28,自引:11,他引:17  
云南玉龙雪山高峰区有现代冰川19条,面积11.61Km^2,冰川融水汇入金沙江。在现代冰川外围有丰富的古冰川遗迹,可划分3次更新世冰期,即大理、丽江和云杉枰冰期。相当于欧洲阿尔卑斯的玉木里斯和民德冰期。其中以丽江冰期冰川规模最大,当时,河水冰期的白水河冰川长2.5Km,冰川 演化模式与梅里雪山、贡嘎山东坡相同,均属藏东南型,而与青藏高原广大高山区以例数第三次冰不川最大规模有别。主要是它们位于青藏高  相似文献   

16.
青海达布逊湖50万年以来气候变化的孢粉学证据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江德昕  杨惠秋 《沉积学报》2001,19(1):101-106
基于青海柴达木盆地达布逊湖达 1井岩芯样品孢粉分析结果,将孢粉谱划分为Q2 、Q3 和Q4 三个孢粉带;并根据孢粉组合特征讨论了过去 5 0万年中研究区植被演化和古气候变化问题。达 1井沉积剖面年龄根据古地磁测定。研究结果表明,柴达木盆地中更新世中、晚期 ( 5 0 0~ 130kaBP)气候可能为暖温带半潮湿型,晚更新世 ( 130~ 10kaBP)气候为温带半干燥型,全新世 ( 10~ 0kaBP)气候为寒温带干燥型。晚更新世气候变化与青藏高原古里雅冰芯所记录的冷暖事件演变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7.
城市地质调查中第四纪松散沉积物的分类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第四纪沉积物与人类关系非常密切,是城市地质调查的主要对象。城市地质调查是多专业,跨学科的综合性调查,对第四纪沉积物的分类应考虑第四纪地质、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调查专业的需求。本文通过对第四纪地质、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等专业第四纪沉积物分类特点的分析研究,提出了北京城市地质调查中第四纪松散沉积物的分类方案。  相似文献   

18.
江苏吴江地区近2000年来的海面波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文  谢志仁 《江苏地质》1996,20(1):46-50
沉积学方法是研究历史时期海面变化的重要手段,吴江地区地处长江三角洲后缘、太湖平原东南部,地势低洼,为最近2000年历史时期中海面变化敏感区。文间作者采用沉积学方法,对之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9.
From 1985 to 1987, four new localities with abundant fossil mammals were dis-covered by Cao, Tian and others in the Zhoukoudian (Choukoutien) area, Beijing. They are theEast, West, Shangdian and Donglingzi caves. The East Cave fauna consists of 28 speices ofmammals and its age is middle Early Pleistocene. The East Cave assemblage shows that a tem-perature-falling event took place at around 1.20 Ma B.P. at Zhoukoudian. Sixteen species ofmammals were collected from the West Cave, which are mainly forms of late Early Pleistoceneage. The West Cave fauna represents a transitional fauna from the East Cave fauna (dry-cold)to the fauna (warm) at locality 9. The Shangdian Cave fauna is composed of four forms, beingMiddle Pleistocene in age. The Donglingzi Cave fauna contains 21 Late Pleistocene forms. Inthe cave two fossil horizons may be distinguished. The age of the lower horizon is early LatePleistocene, which is equivalent to that of the New Cave fauna; while the fauna of the upper ho-rizon may be correlated with the Upper Cave fauna.  相似文献   

20.
华北平原第四系下限的再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华北平原各省市第四系下限、内分层时限皆不相同,使相关研究缺乏统一的语言。依照《中国地层指南》的规定,据现有材料对华北平原第四系划分进行了再研究,明确河北平原原定早更新世固安组后于上新统,由于石油系统同样执行《中国地层指南》的原则,则固安组是明化镇组的同义名,应废弃。现有工作显示华北平原N/Q界线没有超过500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