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一般都认为,人类在21世纪的经济生存在很多方面将建立在世界海洋(首先是大陆架)提供的矿物原料潜在资源的基础上。20世纪 70 年代,注意力主要集中在研究世界海洋矿物原料资源问题上。1982 年在海洋科研方向的影响下,北极地质科学研究所被改造为全苏世界海洋地质学和矿物资源科学研究所。最近10年来确定了主要的矿物原料,即铁锰结核、含钴锰结壳、多金属硫化物和磷钙土。在初期(1975—1987 年)主要的注意力投向了铁锰结核。1974 年在太平洋克拉里昂断裂区第1个铁锰结核矿床的发现和美国对它的要求引起了投机行为。其他国家如法国、德…  相似文献   

2.
自1872——1876年英国《挑战者》号进行环球考察在大洋中发现锰结核以来,很多学者对这种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大洋的锰结核进行了研究,特别是近十多年初步确定锰结核是具有巨大经济价值的矿物资源后,研究论文,试验报告和专著纷至沓来,汗牛充  相似文献   

3.
铁锰结核在工业开发中的损失在铁锰结核矿床的开发基地上建立采矿企业面临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其中主要是评价在矿床开发的所有阶段(从评价地质资源到对结核进行冶炼加工后获得商品金属),有用矿物的损失程度。有用矿物的损失数量与正确地选择开采工艺方案、开采联动装...  相似文献   

4.
深海铁锰结核能有效记录海域内重大地质事件和气候环境信息,且富含多种金属物质极具资源潜力,因而广受关注.通过对帕里西维拉海盆西侧边缘中段海域内新发现的12个站位铁锰结核的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发现与全球主要成矿区内的铁锰结核相比,Mn及主要赋存在锰氧化物中的Ni、Cu、Mo的含量较低(分别为8.20%~25.24%、0.11...  相似文献   

5.
云贵高原红土性风化壳定年对象--锰结核的基础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野外剖面调查为基础,结合物理学、地球化学、矿物学和同位素年代学手段和方法,对云贵高原红土性风化壳中可资定年的对象——锰结核的产出状态、内部构造、地球化学特征、矿物组成及锰结核全岩的^40K/^40Ar定年进行了探索性研究,为解决我国风化壳的发育年龄奠定基础。研究结果表明:锰结核的形成晚于其赋存介质(风化壳)的生成;在风化壳中,锰结核的内部构造以(准)同心圆状构造为主;结核形成过程中发生了MnO和Fe2O3的富集,其中以MnO的富集较为显著;并且Fe、Mn分布具有较明显的负相关关系;锰结核中K2O含量明显高于CaO、MgO及Na2O,但K和Mn不存在明确的相关关系;结核中次生锰氧化物的主要存在形式为锰钡矿;锰结核的全岩^40K/^40Ar定年结果是一混合年龄,其不具有明确的地质意义;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在于锰结核是由不同时期、多种矿物构成的复杂集合体。  相似文献   

6.
日本著名海洋地质学家水野笃行博士,于九月廿六日至十月七日,来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讲学,并召开了三次技术座谈会。参加听课与座谈的有,中科院所属海洋研究所,南海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第一、二海洋研究所,部属海洋地质调查单位,同济大学,山东海洋学院,以及本所的科研和教学人员共五十余人。 水野笃行博士是日本著名的海洋地质学家。一九五一年毕业于东京大学地学院科学系,一九六二年获东京大学科学博士学位。现任日本地质调查所海洋地质部部长。他长期从事海洋地质、特别是深海锰结核的调查研究工作。在深海锰结核和海洋沉积学方面造诣较深。此次主要是据其专长,重点讲授了以下内容: 一、日本地质调查所对海洋地质矿产资源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7.
铁锰结核结壳生长过程的一种理论假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铁锰结核成矿物质的直接来源是大洋底层水和沉积物孔隙水,结壳只有底层水,因此,底层水和孔隙水的物理化学特征就成为理解铁锰结核(壳)成矿作用特征与过程的关键。铁锰结核(壳)内部构造的两个明显特征是:①韵律性的环状纹层构造,和②树枝状构造,这两种构造是典型的远离平衡的非线性地质作用的产物。正常情况下,海底水—沉积物界面系统的底层水、孔隙水中Mn、Fe是不饱和的。因此,铁锰结核(壳)不可能在平衡状态下连续生长。本文提出铁锰结核(壳)生长的自反馈“振荡式”模型。  相似文献   

8.
当前,日本、印度和南朝鲜都在推行有关海底开采锰结核的计划。日本缺少天然资源,尤其是矿物资源。为了不依赖他国保持经济繁荣,因此日本愿意为开采锰结核付出高昂代价。印度则认为采矿计划有助于今后几十年的战略问题,当局大力支持尖端科技,以此向第三世界国家显示工业实力。南朝鲜同样缺乏维持现代工业经济所需的大部分矿物资源,为了加强钢铁生产能力,满足造船业的需要,南朝鲜对锰的需求日益增大。它的铜和镍大  相似文献   

9.
铁锰结核壳生长过程的一种理论假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铁锰结核成矿物质的直接来源是大洋底层水和沉积物隙水,结壳只有底层水,因此,底层水和孔隙水的物理化学特征就成为理解铁锰结核(壳)成矿作用特征与过程的关键。铁锰结核(壳)内部构造的两个明显特征是:①韵律性的环状纹层构造,和②树枝状构造,这两种构造是典型的远离平衡的非线地质使用的产物。正常情况下,海底水-沉积物界面系统的底层水,孔隙水中Mn,Fe是不饱和的。因此铁锰结核(壳)不可能在平衡状态下连续生长  相似文献   

10.
东北太平洋海盆铁锰结核分布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我国东北太平洋海盆铁锰结核开辟区(DY85-1、DY85-3航次调查区)的系统取样和对铁锰结核富集的沉积环境条件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的呼种沉积环境中的铁锰结核分布是不均匀的,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铁锰结核分布在水深5000-5200m、硅质粘土分布的海底丘陵地区。  相似文献   

11.
陈建林 《海洋学报》1990,12(6):794-799
国家海洋局于1986年在中太平洋海盆东北部(美国夏威夷群岛西南)进行了深海锰结核资源调查,整个测区面积约6×102km2,获得一定数量锰结核.本文仅从不同形态类型锰结核中选出若干个样品作如下分析:油浸反光显微镜、X光射线衍射、红外光谱、电子探针、中子活化及常规化学分析等.重点了解深海锰结核的主要矿物相分布特点及与Fe、Mn、Cu、Co、Ni之关系,为圈定锰结核富集区和深入研究锰结核的生成机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2.
海底锰结核是一种广泛分布于世界大洋底部的沉积矿产,是极为重要的海洋资源之一。海底锰结核含大量的铜、钴、镍以及稀有贵重金属,且蕴藏量巨大。近30年来,随着陆地资源的日益枯竭,研究开发和处理锰结核的工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据资料介绍,现已探明的全世界海底锰结核总储量为3000~3500亿吨,其锰、镍,钴,铜等金属的含有量高于陆地储量的数十或数百倍。当陆地上的这些金属资源以目前的开发速  相似文献   

13.
国家海洋局“向阳红16”调查船于1983年5月至7月对中太平洋北部进行了锰结核调查,以期了解太平洋锰结核资源的分布情况及寻找富矿区,取得研究锰结核形成机制和富集规律的第一手资料,同时开展调查区沉积物物源、分布规律、沉积物类型、沉积速率以及沉积物与锰结核的关系的研究.本文系统分析了这次锰结核调查时所采集的表层和柱状样品,除少数几个外,所有样品均见到丰富的硅藻化石,为该区第四系地层的划分及其古气候、古地理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铁锰结核的稀土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及其成因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遍布于各大洋底的铁锰结核是锰、铜、镍、钴等多种金属的重要资源,其储量规模和经济价值早已为广大海洋科学工作者所熟知,而关于铁锰结核的成因问题,尽管也做了很多工作,但认识却不一致,存在着许多不同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东海北部铁质结核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而勤 《山东海洋学院学报》1983,13(3):73-80,i005,i006
大洋的铁锰结核由于它具有巨大的潜在的经济意义,已成为各国科学工作者研究的热门课题。在浅海和一些湖泊内也发现过特征不同的铁锰结核,对它们的研究有助于阐明大洋铁锰结核的成因;而且不同价态的铁锰自生矿物是划分地球化学相的重要标志,搞清它们的分布和形成条件对恢复古地理环境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6.
铁锰结核由于其潜在的经济价值,近年来研究的程度日益提高.至今为止,虽然有许多学者对其矿物组分进行了测试分析(如Easton1986;Boldton等,1988;Meanceau1992),但铁锰结核中锰矿物相类型、化学成分、晶体结构等均未研究清楚.本项研究分析了在海洋环境下形成的初始锰矿物相和铁锰结核矿物的相变及其成因解释,以期为了解铁锰结核的形成和矿物相的变化提供更进一步的参考资料.研究的天然铁锰结核样品是《海洋四号)}HY4-861、871、881H个航次从太平洋中部7”N-12”N,176”E一178”E采集的.根据结核的形态和产出特征,将其…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论述了大洋底铁猛结核的再造问题,不仅从铁锰结核的天然积成和人为再造两个方面阐述了铁锰结核的再造证据,而且还提出了铁锰结核的再造设想方案,同时,对铁锰结核的再造前景作了评价。  相似文献   

18.
详细介绍矿产资源评价的协同区域化理论和协同克立格方法,同时结合大洋CC西区锰结核资源评价工作,探讨其在大洋矿产资源评价中的应用.在CC西区的锰结核矿石中铜、钴、镍是三种相关而经济价值又不同的金属,同时矿石的分布水深也是制约开采成本的重要因素.利用协同克立格方法建立资源评价模型,估计上述区域化变量在空间中的有利组合分布样式来圈定更加有潜力的矿区位置以及估计资源量,达到资源定位预测和定量评价的目的.这种方法对锰结壳资源评价同样有效.  相似文献   

19.
《海洋学研究》1989,(4):72-82
(一)南海锰结核(壳)的分布 这次在南海北部陆坡及中西沙地体上进行岩石拖网时,共采集到锰结核(壳)132kg,在较成功的拖网中,几乎每网都获得锰结核(壳),有些是以较厚较大的锰结壳为主,有的采集到较大的锰结核,有的是在采集到的岩样表面有0.5mm左右的锰结皮。联邦德国在南沙地区的SO23和SO27航次中,至少有4个站位取得了锰结核(壳),这是我国首次在南海发现较大量的锰结核(壳)资源。  相似文献   

20.
深海矿物资源,通常主要指海底锰结核、海底热液矿(也称多金属软泥)和海底石油。锰结核矿是一种分布于水深4000~6000米大洋底的矿物资源,含有镍、铜、钴、锰等76种元素。人们估计,世界大洋锰结核矿的总储量可达3万亿吨,仅在太平洋就有1.7万亿吨。如果按目前人们的开采需求量计算,锰、镍、钴等可供人类上万年的开采需求,由此可见海洋中锰结核矿储量之巨大了。海底热液矿床多分布在火山活动的大洋中脊裂谷处,火山岛弧地带,或分布在与火山活动有关的断裂带和构造线上。海底热液矿床的发现时间并不长,仅有二、三十年的历史,但从一开始就引起科学家们的高度注视。这是因为,海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