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琼州海峡某工程区的单道地震勘探调查中,结合单道地震的工作原理分析了施测过程中随机干扰和规则干扰的来源和影响方式,提出从仪器及施工参数选择、仪器布设方式等方面对随机干扰进行规避;根据单道地震数据处理的基本流程,采用Geo-Allworks软件对规则干扰进行了过滤、剔除及压制处理,为后续的解译提供了基础。文章通过总结单道地震的干扰源及相应的压制方法,给工程勘探应用中的实际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城市变迁过程中在地下遗留了大量障碍物,如建构筑物基础、混凝土管道等,为城市现代化建设带来了新挑战。根据城市空间结构独特、干扰源丰富等特征,分析地质雷达、高密度电法、地震映像等物探技术方法在城市地下障碍物探测中的优缺点。通过采用多种物探手段同触探与槽探相结合的综合探测方法,分别对规则和不规则障碍物进行精确定位和定界,为施工设计提供基础保障,解决工程问题。  相似文献   

3.
在冬瓜山矿区开展干扰源位置的调查中,在试验剖面上利用频谱分析仪开展了电磁场五分量的实际测量,初步分析了冬瓜山矿区电磁干扰特征。实测结果表明,冬瓜山矿区电磁干扰以工频奇次谐波干扰为主,某些测点偶次谐波也很强;工频谐波的干扰级次与受干扰程度有关;不同测点由于相对于周围干扰源位置的变化,其干扰特征也不相同;对于单个测点,不同分量的不同频段受到的干扰程度也不尽相同。除有规律的工频干扰外,还存在宽频的背景干扰。此干扰存在于整个频谱范围内,幅值相对稳定。长时间噪声观测结果表明,在时间上矿区内也不存在干扰弱的时段。  相似文献   

4.
海上船噪声干扰的压制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船噪声干扰是海上地震数据中的主要干扰源之一,由于大多数情况下具有侧面波的性质,常规去线性规则干扰的处理技术无法将其压制。采用空间域转换的方法,将共炮点域中的规则船干扰,转换为共偏移距域内的随机干扰,用现今流行的随机干扰压制技术,就可以达到压制船干扰的目的。文中给出了压制船干扰的实例。  相似文献   

5.
人工地震勘探是目前公认最为有效的城市地区隐伏断裂探测手段之一,但其受限于激发震源和城市高干扰环境背景,在高度城市化区域往往难以获取良好的地震勘探资料。文章通过利用上海市城市水网发育的优势,在大治河水域开展大功率电火花震源激发方式的地震探测,对电火花震源激发能量、放电水深、不同震源的地震成像效果等对比试验,获得了上海地区内河水域(大治河东段)最佳地震勘探激发参数,确认了在城市水网开展电火花震源激发地震勘探方式的有效性。与其他常规激发方式相比,电火花激发地震勘探资料具有较高的信噪比,并且可以达到较深的勘探深度,对城市地区隐伏断裂探测具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对于航空磁测来说,飞机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干扰体,当对干扰源作出一定假设之后,由泊松公式,据孙文裕的资料其感应干扰场和恒定干扰场之和为:  相似文献   

7.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市区活断层的勘查正在各大中城市中逐步开展。作为一种主要手段,地震勘查能够查明基岩埋深,根据基岩断层向第四系地层内部的延伸可研究断层的活动性。在城市中进行地震勘查,无论是随机干扰,还是规则干扰,都十分强烈,通过对各种干扰进行分析,从中找出相应的对策;通过采用适合的数据采集方法和更有效的数据处理方法,能够有效地压制干扰,提高地震记录的信噪比。  相似文献   

8.
使用相关分析方法可以定量地确定地震勘探中检波器组合的组内距,达到更有效地压制各种随机干扰,从而提高地震记录的信噪比的目的,作者在本文中,利用相关分析的思路,给出了用计算机干扰相关半径定量确定组内距的野外工作方法和数据计算方法,在实施地震施工表明,使用本方法可有效地压制各种随机干扰,达到提高地震记录信噪比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针对高压线对电磁频率测深数据影响严重的现状,从方法原理和野外实测数据两个方面分析了线状干扰源引起的水平电场干扰特征和识别技术,提出了一种应用干扰估算滤波技术来压制电磁干扰的方法。应用成果表明,高压线等线状电磁干扰源对电场的干扰主要体现在平行干扰源方向的水平电场,野外通过布置垂直高压线的测线可提高数据信噪比,室内通过干扰估算滤波技术压制电磁干扰。  相似文献   

10.
段云卿  徐小红  高兴友 《物探与化探》2006,30(3):266-269,275
在野外地震数据采集过程中,地震测线上方如果有高压输电线通过,在地震记录中就存在一个50 Hz左右的强单频干扰波。在时间域内利用正弦波逼近强单频干扰波,并从地震记录中减去它,以实现压制这种干扰波的目的。理论记录试算和实际资料处理结果表明,即使是对于常规滤波方法难以消除的极强的单频干扰,该方法仍然获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方法的最大优点是仅对单频干扰波进行有效的压制,对有效波的损失很小。  相似文献   

11.
激发地震波的震源是地震勘探的关键因素,只有在震源激发出的地震波信号具有足够的能量和宽频带的前提下,才有可能接收到地下界面产生的反射波,也才使数据采集、处理和解释具有实际意义。这里介绍了二种用于城市活断层探测中的激发震源,并就其工作原理、技术指标、激发参数和对比试验效果进行了阐述,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夯击震源和可控震源均能满足城市活断层探测的需要。虽然如此,在城市活断层探测中,尤其在城市特定环境下(不允许炸药震源激发、各种外界干扰十分严重),仍需根据工作需要和测区实际情况,合理选取激发震源。  相似文献   

12.
在地层倾角较大地区,尤其是通过钻孔见煤深度推断的地层倾角变化较大地区,钻孔之间的地层及构造变化情况,若仅依靠钻孔资料,可能会得出与事实相反的结论。大倾角地层地区的地震勘探,须解决的地质问题主要有:受构造运动影响,煤系地层被风化剥蚀后,与新生界呈不不整合接触关系的煤层露头点:背斜轴部发育的褶曲、断层以及煤层赋存形态的变化;受大断层的牵引作用,其附近地层倾角变化及小断层的发育情况。在地震资料处理时,对干涉波应采用炮炮计算切除量及去线性干扰模块进行切除:并认为偏移处理中的层速度,做沿层平滑较均方根速度平滑更加合理。在进行解释时,应注意分辨不同的波形特征及断点识别标志。实例表明:地震勘探可以准确地控制单斜地层因断层导致的背斜构造及地层倾角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3.
反转构造模型的地震波模拟及成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检验由地震剖面解释得出的反转构造的可靠性,探讨反转构造地区在地震数据采集,处理中应采用的有效方法,设计了一个典型的反转构造模型-突起构造。以该模型为基础,针对复杂构造地震波模拟中常见起源频散严重、人为边界反射吸收不理想两个问题,应用高阶差分法以及一种新的边界吸收条件,对反转模型进行了地震波场数值模拟和深度偏移成像处理。采用中心放炮两边接收的观测方式,共模拟了185炮地震记录。研究表明,波动方程高阶差分法是模拟复杂构造模型中地震波传播的有效方法,除了近于直立的断层因难以接收到其反射波而较难成像外,其余的反转断层及其组合在理论上是可以通过合适方法(如Fourier有限差分深度偏移)较好地成像的。  相似文献   

14.
以伊敏煤田某露天煤矿横波地震勘探为例,介绍了制做适合野外施工的低噪声、大能量、且易于操作的横波震源的方法,并将各种特性的横波震源在不同介质中进行激发效果试验。根据试验结果确定了震源类型及数据采集参数,其中横波震源为12齿、重150kg、尺寸为110cm×90cm×20cm的爬钉型震板,在加载500kg的重物时耦合效果较好。横波资料的处理基本上与纵波处理的方法相同,由于该区反射波信噪比较高,区内地形平坦,静校正问题较易解决。在资料解释中利用反射波同相轴的形态,在时间剖面上圈定了断层、煤层冲刷带及煤层尖灭点的位置。另外应用速度谱资料求取的平均速度预测了该露天煤矿15、16煤的底板深度。  相似文献   

15.
准噶尔盆地南缘山地地表起伏剧烈、地下构造复杂且速度场纵横向变化大,地震数据原始单炮一致性差、信噪比低,这对山前带起伏地表地震成像造成了巨大挑战.为完善复杂条件下低信噪比山地资料的起伏地表处理技术,以提高山地资料地震成像精度,本文提出了保持炮检点一致性的浮动基准面处理方法.通过配套的时间域处理和深度域速度建模技术,实现了...  相似文献   

16.
冯飞  程耀  焦旭明  程浩  王德利 《世界地质》2016,35(4):1109-1118
由于OBC(ocean bottom cable)数据的采集方式为接收电缆铺设在海底,炮点在海面,常规的层间多次波压制方法不再适用,这给实际数据的处理带来了巨大的困难。本文利用地震波场干涉重建方法,对采集到的OBC数据进行波场重建,得到炮点和检波点都位于海底的虚拟炮集记录,与常规的在地表激发、地表接收的炮集一样,把OBC数据的层间多次波转化成常规的表面相关多次波和层间多次波,再进行预测。将其结果与共聚焦点(CFP)边界算法去除层间多次波的结果进行了对比,体现干涉重建技术在OBC数据层间多次波预测方面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宁夏石槽村井田地震勘探区,地表为风成垄状及新月形流动沙丘.其疏松的沙丘对地震波能量及频率吸收衰减强烈,噪声干扰强,严重降低了资料的信噪比及分辨率,且起伏的沙丘引起的静校正问题也较突出。对此提出了以提高煤层反射波信噪比为主要目的,以提高小断层识别能力为目标的勘探方法.如:高覆盖次数、高频激发、组合检波器面积接收等野外数据采集技术,以及动校正、静校正、子波一致性处理、叠前串联反褶积处理、子波压缩等一系列地震资料处理技术。与原详查成果比较,该区三维地震勘探新发现断层15条,背向斜3个。地震勘探成果表明,针对该沙漠区采取的一系列技术措施,可获得较好的勘探效果。  相似文献   

18.
利用重采样时差梯度法定量估算小断层落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数字信号处理的重采样原理为依据,利用重采样后的反射波同相轴时差梯度进行5m以下小断层落差的定量估算。通过理论模型的研究以及实际地震资料的处理,可知此方法具有对小断层反映灵敏,落差定量解释精度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