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以广西珊瑚矿区地质环境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珊瑚矿区的基本情况和矿山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的调查分析,对矿山地质环境背景、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类型、特征、危害程度等进行了分析。从矿山地质背景、环境污染、地质灾害和资源破坏四个方面,建立广西珊瑚矿区地质环境综合评价系统,选取了16个评价因子进行量化赋值,采用模糊多层次评判数学模型,对广西珊瑚矿区地质环境问题进行综合评价,将矿区划分为地质环境影响程度严重、较严重、较轻三个区。矿山地质环境质量的模糊多层次数学模型量化评价,为广西珊瑚矿区地质环境评价及治理恢复提供科学依据,并对同类矿山地质环境的评价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江西省矿山地质环境综合评价方法初探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矿业开发产生的环境地质问题主要有水土流失,土地污染、地面变形与塌陷、次生崩滑流灾害、水环境污染等。矿山地质环境综合评价单元的划分是根据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分区界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分区界线、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界线确定评价最小单元。选取矿山开发对地质环境的影响程度、地质灾害易发程度、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规划、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难易程度等作为评价因子。根据各因子对矿山地质环境质量影响存在重大差异及可分层次的实际情况,采用敏感因子一综合分值评价模型作为矿山地质环境综合评价模型。首先对各参评因子进行1级评价,在此基础上对整个系统进行综合评价(2级评价)。在进行2级综合评价时,对存在的敏感因子进行敏感因子评价。然后根据综合指数的大小,将矿山地质环境综合质量划分不良、一般、较好3个等级。  相似文献   

3.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和GIS技术的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蒲白矿产资源集中开采区分布于渭北黑腰带地区的蒲城和白水县,煤炭、石灰岩、铝土矿和粘土等多种矿产的持续开发,产生了各类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其中煤矿采空区塌陷及裂缝最为突出。选取了地形相对高差、岩土体特征、开采方式、有效深厚比、采空区面积比、矿山地质灾害发育密度、地下水位、压占破坏土地资源等11个指标作为评价因子,构建了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研究区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进行评价,并结合GIS空间分析技术划分为矿山地质环境影响严重区12个,较严重区4个,较轻区2个。评价结果与实际调查情况较为相近,较客观的反映了采矿活动对矿山地质环境的影响,并结合区内实际提出了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措施建议,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矿山地质环境评价是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研究的一个重要范畴,本文以河北承德武烈河流域矿山环境地质问题为例,首次将矿山地质环境系统分解为:潜在问题程度、已有问题程度、环境影响程度三个子系统,在传统层次分析法评价的基础上,引入"矿山地质环境综合影响指数"的概念,建立了矿山地质环境定量分析评价模型,通过分析各个单元的指数情况,确定等级阈值,实现承德武烈河流域矿山地质环境综合评价与分区,最终为该地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四川省华蓥市资源枯竭城市矿山地质环境实地调查及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多因子、分层次的综合评价模型,对各评估指标体系、权重进行了分析研究,定量地评价出华蓥市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评估结果显示,华蓥市矿山地质环境影响严重与较严重分别占38%与49%,区内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十分突出。结合华蓥市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影响特点与经济发展需要,确定需要开展重点治理的区域,提出了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6.
江苏省矿山地质环境质量的模糊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矿山地质环境质量评价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由于影响因素较多,难以用统一的标准进行度量,至今仍未形成一套标准的评价方法。文章选取影响矿山地质环境的地形地貌、岩土体工程地质性质、开采矿种、开采方式、对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及地质遗迹的破坏、对水资源的破坏、占用破坏土地、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地质灾害危害程度、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规划、矿山生态恢复治理难易程度等11个因素作为评价因子,应用模糊评价的原理与方法,通过建立模糊数学模型和隶属度矩阵,将江苏省的矿山地质环境质量划分为良好、较好、较差及差4个等级,评价结果为江苏省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整治规划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贵州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探讨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结合贵州矿山地质环境特点,选取多变量综合指数评价法对贵州省矿山地质环境进行影响评估,在合理选定全省矿山地质环境影响变量权重、赋值标准以及单元格划分方法的,得出全省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综合指数及评估分区。分区充分反应了贵州矿山地质环境的特点,为今后开展全省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党杰 《贵州地质》2018,35(1):49-54
六盘水市是贵州省最为重要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地区之一,经过多年的大规模开采,引发了一系列采矿引起的地质环境问题。采用模糊层次综合评价的方法,在调查统计分析研究区地质环境基础及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基础上,选取8个评价因子开展了基于GIS技术的矿山地质环境评价。根据评价结果,研究区地质环境指数介于1.00 2.83之间,采用自然间断点划分方法将评价结果划分为三个等级,相应的将研究区地质环境划分为严重区、较严重区和较轻微区三个区域。评价结果与实际调查结果吻合较好,可为该区域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基于GIS的陕西省矿山地质环境综合分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陕西省矿山环境地质问题严重,其影响因素可分为矿山开发对地质环境的影响程度、地质环境背景及区位条件、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规划、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难易程度等四大类.本文在MAPGIS平台上,采用正方形网格单元划分,选择综合指数模型为评价模型,将各影响因素处理成基于GIS的单因素专题图层,再将各专题图层按权重进行空间代数叠加,利用叠加结果进行矿山地质环境综合评估分区,将陕西省矿山地质环境按综合评估指数的大小分为三级区,其中严重区22个,面积8 384.09 km2;较严重区40个,面积约20 194.7 km2;一般区1个,面积177 221.21 km2.  相似文献   

10.
层次分析与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在矿山环境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遥感技术提取矿山环境评价因子,运用层次分析法与模糊数学法对三江成矿带南段矿山环境进行综合评价。层次分析法确定的矿山环境评价因子按权重排序,依次为植被覆盖率、土地利用、地形地貌、矿山地质灾害、水土流失和矿山开发占地;模糊数学法评价的区域矿山环境隶属第一等级"好"。通过GIS平台,按权重值对评价因子进行叠加、成图,实现了三江成矿带南段的矿山环境评价。层次分析与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不仅综合考虑矿山环境影响因子,且充分发挥了2种数学方法的优点,将动态与静态、定量与非定量等指标有机结合,发挥其因素和过程的模糊性,减少了专家人为评分的主观性,使评价结果更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11.
以斜坡单元作为评价单元, 通过建立区域地质环境背景、资源损毁和地质灾害3要素评价指标体系, 对各评价指标进行量化, 赋予权重, 利用GIS图层叠加分析, 对许昌市矿山地质环境进行分区评价. 分区结果与现状调查结果较为一致, 验证了此方法的实用性, 为规划与治理该地区矿山环境地质问题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区,以过去气候变化记录为主线,探讨了地质环境的变化过程及其分析方法;在时间尺度上,通过综合研究分别在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建立了概念化的高分辨率气候指标(温度、降水)演化过程曲线,作为分区的特征演化曲线;在空间尺度上,对研究较深入的现代和全新世最佳期(7500aB.P.前后)、18000aB。P.前后的冷期等时段的地质环境状况进行重建;利用空间分析计算机软件,对典型时段的地质环境状况进行连续空间分析,进而由分区特征演化曲线与典型时段地质环境空间分布模型耦合。这一分析对认识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区今后的环境变化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13.
地质环境复杂程度评价方法主要采用定性评价方法或者经验方法来评判,其评价结果具有过多的主观性因素。而可拓评判的方法是从可拓集合理论出发,引入模糊数学中隶属度的概念,选取主要影响因素并进行量化,建立多指标性能参数的综合评判模型,应用一种定量的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以定量的方式表示评价结果。应用实例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使评价指标最优化的接近场地的实际地质情况,有效避免主观因素的影响,评价结果有更高的可信度,具有推广价值和良好的应用前景,并可为相关规范规程的修订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陕西铜川市为厚黄土分布区,黄土被沟谷切割形成破碎残塬与沟壑,黄土滑坡与崩塌地质灾害极其发育;同时地处渭北煤田带,煤矿采空形成了大量地面开裂与塌陷地质灾害。二者的共同作用加剧了城市地质灾害的发生。通过铜川市幅1∶5万环境地质调查,基于信息量模型建立了影响厚黄土与煤炭采空分布区黄土滑坡、崩塌及采空区变形的评价指标体系。将复杂地区的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指标总体分为地面指标、地下指标和环境因素指标,指标权重分别取0.3、0.3、0.4,经过GIS分析计算,尝试解决了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中致灾因素复杂和不相容的问题。认为在厚黄土煤炭采空区,由于湿陷性黄土的存在,地表变形对开采深厚比参数指标敏感,规范变形特征取值明显偏小   相似文献   

15.
基于遥感与层次分析法的金属矿区矿山地质环境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甲乌拉铅锌矿区遥感调查基础上,从自然地理、地质背景、矿山活动、地质灾害等多方面,建立了包括15个评价指标的矿山地质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在GIS平台运用网格法构建评价单元,利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对各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合理划分,得到研究区矿山地质环境评价分区图。研究结果表明,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为区域矿山生态环境治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矿产资源规划提供理论依据及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何芳  刘昌鹏  徐友宁  刘瑞平  乔冈 《地质通报》2018,37(12):2138-2143
为实现青藏高原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调查项目从论证-设计-调查-成果4个阶段全过程的数据标准化、规范化录入、使用和管理,基于Microsoft Windows XP、Windows7操作系统开发了"青藏高原矿产资源开发地质环境影响调查信息系统",系统包括数据录入、数据集成、评价管理3个模块。数据录入模块实现了各阶段数据的规范录入,数据集成模块实现了将各个工作项目录入数据进行集成的功能,评价管理模块实现了对调查数据、测试数据进行自动评价并将调查矿山信息在GIS图上进行定位、查询及分析的功能,系统的研发和应用为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全流程实现信息化管理服务提供了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