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锐  潘杰 《地下水》2022,(6):139-144
滑坡灾害严重影响人类生产生活,滑坡稳定性分析对滑坡灾害发展趋势及治理至关重要。根据西安航天基地南侧滑坡成因、形态、物质组成等特征,定性、定量评价滑坡的稳定性。研究表明:定性分析认为1层滑坡处于蠕动变形阶段,稳定性定量计算认为1层滑坡在自重、暴雨及地震三种工况下,处于欠稳定~不稳定状态;2层滑坡在天然状态(自重工况)下及遭遇暴雨天气(自重+暴雨工况)下,处于稳定状态,在地震工况下均处于欠稳定状态。提出了防水工程、支挡工程和监测工程等防治方案建议,为研究区滑坡灾害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邓鹏程 《地下水》2023,(2):119-120+137
2019年5月31日,受持续强降雨影响,福州市永泰县城峰镇后山发生滑坡灾害。本文通过收集“2019.5.31滑坡”基础资料,对研究区开展调查,分析滑坡发育特征和影响因素,并结合试验数据等对研究区滑坡灾害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滑坡位于福州市永泰县城峰镇后山自然斜坡,主要受地形地貌、岩土性质、水及人为主要因素影响,滑坡体以滚石、碎石为主,含少量的粘性土,滑坡属小型浅层土质滑坡;该滑坡平面上呈半圆形,自然斜坡为陡—缓—陡地形,斜坡易汇水、不易排水;物源为浅表层残坡积粘性土;该滑坡在自重状态下,安全系数为1.3,处于稳定状态;在自重+暴雨状态下安全系数为1.15,处于不稳定状态。其中2剖面和4剖面,天然状态下稳定性分别为1.232和1.084,处于基本稳定状态。但两者暴雨状态下稳定性分别为1.047和0.901,处于欠稳定-不稳定状态。本研究可为后续滑坡治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地下水》2020,(2)
以伊宁县卡拉亚尕奇乡移民搬迁新址东侧山体滑坡为研究对象,从研究区孕灾环境的角度出发,对该滑坡的稳定性进行了评价,最后并提出了相关的治理工程措施。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五处滑坡在自重工况及自重+地震工况下整体处于稳定-基本稳定状态,在自重+暴雨工况滑坡处于不稳定状态; HP5滑坡在三种工况下滑坡整体均处于稳定状态;提出了排水+格构锚固+刷方减载+排导槽综合防治方案治理工程。  相似文献   

4.
该水电站滑坡变形主要表现在滑坡的前、后缘及其两侧,目前该滑坡已处于不稳定状态,因此对该滑坡的形成机制及稳定性进行分析就尤为重要。该滑坡的形成机制为蠕滑—拉裂式,稳定性的地质分析和定量计算都表明:该滑坡天然状态下处于稳定状态,持续降雨状态下处于不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5.
由于赤羌坪地质环境条件及不利气象因素影响,致使古滑坡复活,直接威胁当地群众生命财产及道路交通安全。本文在滑坡地质灾害勘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滑坡稳定性的因素,采用剩余推力传递法进行滑坡稳定性定量评价,得出:天然状态下,滑坡处于不稳定状态,在持续降雨及强降雨作用下,稳定程度进一步降低,随时有大规模滑动破坏的危险。为此,提出了"排水+锚索抗滑桩支挡"工程治理方案对滑坡进行工程治理。  相似文献   

6.
徐明  王涛 《地下水》2019,(1):150-152
通过对巩留县野生核桃沟自然保护区入口处滑坡灾害的实地勘查,基本查明研究区滑坡的地质环境条件以及滑坡灾害特征及影响因素,且根据三种情况对滑坡灾害进行了稳定性计算,结果可知滑坡在天然(现状)工况条件下基本稳定;在自重+暴雨工况条件下处不稳定状态;在自重+地震工况条件下,处于不稳定状态。研究结果为下一步灾害治理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该滑坡为土质小型滑坡,为治理滑坡提供依据,在讨论滑坡基本特征的基础上,采用极限平衡法计算滑坡稳定系数。计算结果表明自重条件下滑坡处于稳定状态;自重和暴雨条件下滑坡处于稳定、欠稳定和不稳定多种状态。  相似文献   

8.
许少清 《城市地质》2013,8(2):21-24
以资溪县西源滑坡为研究对象,根据勘察资料采用经典的传递系数法对天然状态和饱水状态滑坡的稳定性进行了计算,表明自然状态滑坡处于基本稳定状态,饱和状态滑坡处于不稳定状态;根据滑坡体勘察成果,采用抗滑支挡和地表排水综合治理措施,取得了良好成效。  相似文献   

9.
普贤乡场滑坡位于四川省广元市普贤乡场镇,为了解决该滑坡带来的财产损失及安全威胁,基于该滑坡所在区域地形地貌及滑坡体的基本特征进行大量研究。本文采用极限平衡法对普贤乡场滑坡,分3种工况进行了稳定性研究。计算结果表明:滑坡在天然工况及地震工况下处于稳定状态,在暴雨工况下处于欠稳定状态,并提出采用改沟及弃渣回填工程+抗滑桩+拉裂缝封填相结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四川地质学报》2022,(4):649-652
以四川广元某滑坡为例,通过对其工程地质条件的调查、结合滑坡基本特征,对滑坡的成因机制、影响因素及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该滑坡为岩质推移式滑坡,地下水和大气降水,造成土体重度增大,滑带土力学性能下降,是滑坡产生的主要影响因素,在暴雨工况下基本处于不稳定状态。据此提出"中前部抗滑桩支挡+房屋背后护脚墙+裂缝封填+修复水渠"的防治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