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基于MICROMINE矿床三维立体模型的应用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矿床三维立体模型是"数字矿山"的基础,在对地质统计学和澳大利亚MICROMINE软件技术的研究基础上,结合个旧锡矿X号矿体,介绍了地质统计学和MICROMINE软件技术在矿床三维立体模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3.
采用“矿床数学-经济模型”软件包,以及国外矿业软件Surpac、Micromine等,对兰坪铅锌矿某矿段进行了矿体数字化研究。研究内容包括矿体原始资料数据库的建立、样品统计分析、建立岩性模型、构造变异函数,以及建立品位模型等。最后在矿床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矿体的三维立体空间模型。该数字化研究成果极大地方便了矿山的生产管理,为矿山探矿工程的设计、采矿工程的设计,以及经济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采用“矿床数学-经济模型“软件包,以及国外矿业软件Surpac、Micromine等,对兰坪铅锌矿某矿段进行了矿体数字化研究.研究内容包括矿体原始资料数据库的建立、样品统计分析、建立岩性模型、构造变异函数,以及建立品位模型等.最后在矿床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矿体的三维立体空间模型.该数字化研究成果极大地方便了矿山的生产管理,为矿山探矿工程的设计、采矿工程的设计,以及经济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红青三维立体地形地质图的制作及其地质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红青滤色三维立体图对制作立体地形图是一个十分重要而简单的方法。文中简述了红青滤色立体图的原理,应用SRTM-DEM数据制作红青滤色三维立体地形图,结合地质图获得红青滤色三维立体地形地质图。立体地形地质图是地质填图成果的直观形象,是活动构造地貌研究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6.
马霖  毕云华  胡小彭  汪科 《安徽地质》2022,(S2):156-159
不动产登记是我国产权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在保护权利人合法权益、维护交易安全、完善产权制度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不动产在空间垂直方向上的利用日趋多元化,权属空间分布日益复杂,三维立体空间属性越发突出,进行不动产三维立体调查、登记的需求也日益迫切。本文以黄山市为例,介绍了三维界址调查方式,提出了基于实景三维模型采集为主,外业补充核实为辅的三维界址测量方法,并分析了界址点的精度,论述了三维调查的成果形式以及与二维调查成果的异同,对实施不动产三维立体调查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沉积过程的三维计算机模拟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模拟沉积、剥蚀和搬运过程的数学模型和基本算法,开发了模拟软件SSSP(simulating system of sedimentary processes)。该软件能够进行主要沉积环境的大规模剥蚀、搬运和沉积过程的复杂模拟,并可控制各种参数实时显示模拟结果,包括剖面图、沉积相图、等值线图、网格图和速度矢量图等。在已知沉积环境参数的情况下,利用SSSP再现盆地的沉积演化过程、沉积构型和沉积相分布,并给出了三角洲、河道和水下台阶沉积环境模拟实例。  相似文献   

8.
基于体素模型的三维显示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矿产资源勘探数据的特点,研究了适合地质体信息三维可视化的体绘制模型和空间插值算法.基于IDL软件平台,开发了三维数据可视化软件;该软件能够快速、准确地将地质体的物性特征展示出来.最后,以内蒙古某金属矿床钻孔资料为例,对建立的三维可视化方法技术进行了应用检验,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9.
基于3D MAX的矿体三维立体形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小西南岔铜金矿北山矿段Ⅰ-Ⅱ号脉系金、铜矿体为例,提出按品位分级的研究方法,探讨其形态特征和空间赋存规律,进而将矿体细分为矿饼微元,由此建立北山矿段金、铜矿体的三维立体形态模型。从而得出如下结论:(1)使用3D MAX软件将矿体形态可视化,方法简单易行,便于指导矿山管理、设计和生产;(2)提出品位分级形态的概念,有利于人们更好地认识矿体在空间的展布形态和分布规律,为解决矿体随时间等因素变化提出了一种新的研究思路;(3)对分段富集规律有了新的认识,将其应用范围从平面域扩展到空间领域,进而更好地预测隐伏矿体。  相似文献   

10.
广西大厂矿田长坡-铜坑矿区矿床形成与分布的主要控制因素有地层岩性、岩浆岩体和断层、褶皱构造.结合大厂矿田多年来积累的地质资料信息,提取了钻孔、坑道采样化验数据与地质体的几何取点等矿床隐伏矿体预测专题数据,建立了各种地质体几何模型;以此为基础进行控矿地质条件的定量分析,以立体单元形式对地质空间进行分割抽样,提取了立体单元控矿作用定量化指标;通过一种有效的矿床三雏数学模型建立方法,对矿床地下三维空间中隐伏矿体进行了定位、定量预测和结果验证,并开发了预测结果的三维可视化动态查询系统.  相似文献   

11.
孙占学 《矿产与地质》1996,10(5):330-335
充足的热源是形成热液矿床必备条件之一,古地热条件的恢复是热液矿床研究的重要环节。在归纳常见的古地温方法的基础上,以热液铀矿床古地温场的有限单元模拟为例,说明古地温方法在热液金属矿床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相干技术在三维地震勘探构造解释中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6,自引:6,他引:6  
我们在文中详细探讨了相干技术在断层识别中的应用,并针对三维地震资料,提出了一种具体实用的算法,为地震资料解释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和手段。依此方法编制了相应的处理软件,对实测三维地震资料进行了处理,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边坡加固处治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边坡加固处治是公路、铁路施工时经常遇到的问题。随着科技进步及施工条件的发展,一些新技术、新方法如预应力锚索、滑带土注浆处治技术得以推广应用。本文对这些新技术的应用作了介绍与探讨。  相似文献   

14.
核技术在东坪金矿勘查中的应用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葛良全  门春茂 《铀矿地质》1995,11(6):357-361
核技术用于金矿勘查的方法主要有X射线荧光法、γ能谱法、氡(射气)法、中子活化分析法等。本文论述了核技术勘查金矿的地质、地球化学依据、物理基础和方法技术。实践表明:以γ能谱方法(K,K/Th为参数)可圈定与金矿化有关的钾化蚀变带;以X射线荧光法可确定含金矿脉的位置,原位划分金矿体边界;中子活化分析法(REE)可揭示深部盲矿体。  相似文献   

15.
赖忠平 《第四纪研究》2008,28(5):883-891
文章简要总结了近几年来在确定黄土中氧同位素阶段2/1和3/2界线位置、年代以及与此相关的光释光测年方面的最新进展。在黄土与全球变化的研究中,更新世与全新世界线的位置及其年代的确定始终难于解决。常用的方法是用磁化率曲线来定性确定这一界线,而其年代则从别处引用。近几年来光释光测年的一些最新进展为黄土高分辨率的光释光年代序列提供了条件,基于高分辨率光释光测年的沉积速率模型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由于冰期时黄土沉积速率较高,而间冰期(或间冰阶)时沉积速率相对较低,沉积速率模型认为,沉积速率变化的拐点即是冰期和间冰期的界线。运用这一模型,测算得出甘肃省临夏盆地塬堡剖面氧同位素阶段2/1和3/2界线的年代分别为13148±1115ka和2518±211ka.  相似文献   

16.
地形三维可视化在川藏公路典型路段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地形平面图的数据和有关区域地质资料的数字化方法实现川藏公路典型路段三维地形的显示和实时浏览,为进一步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研究区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和地质灾害分布的叠加分析进行地质灾害研究提供了矢量化的地形底图。川藏公路典型路段的三维地形可视化工作对于川藏铁路的选线、绕避不良地质灾害的发生和开凿铁路隧道的位置选择等将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一系列中高分辨率立体成像卫星传感器相继发射成功,如法国的SPOT卫星、日本的ASTER和ALOS卫星,它们除了具有获取多光谱遥感数据的能力外,还具有立体成像的功能。随着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和卫星遥感立体成像技术的不断发展,地质体及其地形地貌的三维图像生成及其可视化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本研究介绍了利用ER-M apper图像处理软件提供的三维图像生成及可视化技术,将ASTER卫星遥感数据生成的数字高程模型与多光谱图像信息有机融合,生成地质体三维可视化图像,再现地质体的三维空间特征,从而从整体上直观、综合地对活动地质构造及其构造地貌特征进行可视化分析研究。本研究重点介绍了ASTER三维可视化立体遥感图像在晚第四纪活动构造和第四纪火山地貌研究中的应用,并展示了在阿尔泰山富蕴断裂带、北天山独山子背斜带、东昆仑断裂带以及长白山天池火山的研究实例。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讨论了一种新的绘制标准曲线方法——数学模拟法。该方法不仅具有作图法的度和实验意义,而且还有线性回归法的数学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文叙述了模型反演折射静校正的一般原理。首先介绍了折射初至波的自动拾取,其次介绍了最佳拟合旅行时反演。在软件实现中本文提出了几项技术包括提高初至拾取的准确率及初至结果的质量评价,如何使系统对不同地震数据格式具有通用性;静校效果的初步评估。本文的方法和技术在实际生产应用中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20.
陈金爱  龙解冰 《湖南地质》2002,21(2):137-139
采用RS、GIS和计算机技术3者相结合的方法,对广东省土地资源进行了首次综合调查。结果表明:该方法速度快、费用少、数据准确可靠,成果资料实现了现代化管理模式,调查结果能满足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快速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