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关注今年七月——人造探测器将撞击彗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1月12日发射的美国“深度撞击”(Deeplm-pact)彗星探测器,将在今年7月首次撞击名叫“坦普尔1号”的彗星,以实现研究彗星内部秘密的计划。举世注目的“深度撞击”号价值3.3亿美元,太空行程大约4.31亿千米。此举是人类第一个实际接触并探索彗星的空间活动。2005年4月29日,美国公布了“深度撞击”号所拍摄的“坦普尔1号”图片,拍摄时间是4月25日,正在太空与目标彗星“赛跑”的“深度撞击”号距离彗星6387.73万千米。在宇宙的黑色背景中,该彗星看上去像是一个浓烟滚滚的火球,不过它本质上由冻结的水、岩石和气体物质凝聚成的,并没有火。  相似文献   

2.
“星尘”号探测器2001年1月15日飞掠地球,最接近时刻刚好在好望角的东南,距地球表面大约5950千米,运动速度36050千米/小时。地球  相似文献   

3.
一、为了探测波莱利(Borrelly)彗星 1998年10月24日,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火箭发射场,首次使用的德尔塔7326-9.5型火箭向着宇宙深空呼啸而去。表面看来,这似乎是一次载着航天飞行器的司空见惯的发射。这架航天飞行器的重量也只有486千克。但是,只有美国宇航局内部的人才十分清楚这次发射的意义所在——作为宇航局新千年计划的一部分,它不同寻常,甚至它的名字就非同一般,“深空1号”,简称DS1。  相似文献   

4.
北京时间2009年8月7日上午,国际小行星中心式批准命名一颗编号为215080的小行星为“高雄星”。这颗直径在1千米至3千米范围内的小行星,由中国台湾蔡元生天体搜寻团队测量员袁凤芳于今年3月20日发现,5月9日得到永久编号后马上提出命名申请。“高雄星”有自己的椭圆形移动轨道,平均4.66年接近地球一次,距离地球最近距离为2亿千米,最远为6亿千米。目前,“高雄星”离地球的距离为4亿千米。  相似文献   

5.
本文简单介绍了使用新近附设于我国云南天文台一米望远镜卡塞格林焦点的1号CCD系统观测哈雷彗星的情况。我们首先在1984年10月24日观测到这颗彗星,并于1984年11月5日成功地获得清晰的彗星CCD照片。  相似文献   

6.
对于爱好者来说,2010年10月,哈特利Ⅱ号彗星是非常适宜拍摄的。它鲜亮的绿色大气和赤褐色的尘埃尾在望远镜里看着非常漂亮(见图2)。当然,肉眼看起来,这颗彗星与其他的彗星似乎没有太大的区别。而远在天边,“深撞/EPOXI号”探测器正在急速地飞向这颗彗星,并且预计于2010年11月4日到达离开哈特利Ⅱ号彗星最近的距离。  相似文献   

7.
探彗核:出师未捷身先死 美国国家宇航局(NASA)2002年8月15日宣布,其造价达1.58亿美元的“彗核旅行”太空探测器在离开地球轨道去探索其他彗星途中与地面失去联系。联络中断时,“彗核旅行”位于印度洋上空约225千米处,并计划启动发动机脱离地球轨道而进入彗星围绕太阳运行  相似文献   

8.
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n3秒,我国长征二号FT1运载火箭携带“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升空。21时25分45秒,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准确进入近地点200千米、远地点346千米、倾角42.7。的预定轨道。9月30日1时58分,  相似文献   

9.
深空探测中的轨道设计和轨道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空探测相对于地球卫星而言,指探测器脱离地球引力范围,进入行星际空间甚至距离地球更远的空间对太阳系内或者太阳系以外的天体进行探测. 从20世纪末尤其是21世纪以来,随着航天领域科技的进步和提高,对月球和太阳系其他大行星的探测,越来越多地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近几年,我国也加快了对月球的探测步伐.2007年10月24日,我国成功发射了第1个月球探测器 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器,实现了精确变轨、成功绕月的预定目标,获取到大量科学数据和全月影像图,并成功实施受控撞月任务.2010年10月1日,我国又成功发射嫦娥二号月球探测器,获取了分辨率更高的全月影像图和虹湾区域高清晰影像,并成功开展环绕拉格朗日L2点等多项拓展性试验,为深空探测后续任务的实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2014年10月24日,我国用长征3号丙增强型火箭成功发射了我国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器——嫦娥5号飞行试验器,大家都亲切叫它“小飞”。火箭把“小飞”送入了近地点高度为209千米、远地点高度413000千米的地月转移轨道。“小飞”的主要用途是突破和掌握探月航天器再入返回的关键技术,为未来的嫦娥5号月球采样返回任务提供技术支持。11月1日,”小飞”的返回器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顺利着陆,从而标志着我国探月工程三期首次再入返回飞行试验获得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11.
"卡西尼"号探测器目前正在一点一点地靠近土星,预计将于7月1日进入土星轨道。随着它与土星渐渐靠近,它所拍摄的土星照片也越来越清晰,"卡西尼"探测土星的序幕已经揭开,高潮即将来临。 图1:土星环及其阴影。今年5月10日,"卡西尼"号从距离土星2720万千米处拍摄,照片的清晰度为每像素约162千米。半透明的A环和最外侧的F环投影在土星的北半球。 图2:土星F环与牧羊卫星。"卡西尼"从距离土星3140万千米处拍摄,照片的清晰度为每像素约187千米。最外侧的细环是F环,土卫Prometheus和Pandora分别位于F环的内、外两侧,其巧妙的轨  相似文献   

12.
彗星动态榜     
最新发现: 2008年2月里只发现并命名了两颗彗星,其中一颗是重新发现的周期彗星。 2008年2月2日北京工商大学的北泽晋报告中国的两位业余天文爱好者江苏苏州的陈韬和新疆乌鲁木齐的高兴发现了1颗新彗星,这颗彗星是由高兴用自己制作的用来发现新星的观测设备在2月1日拍摄到的,陈韬存照片上发现的。这个设备是佳能350D数码相机接口径7厘米,F2.8的镜头。彗星发现时亮度为13等,随后在1月30日和31日拍摄照片上也找到这颗彗星,亮度分别为14等和13.5等,在2月2日拍摄的确认照片上,亮度为12等。  相似文献   

13.
2002年11月6日,美国喷气推进实验室“尼特”(NEAT,意为“近地小行星跟踪”)团队,用位于夏威夷毛伊岛哈莱亚卡拉山的1.2米施密特望远镜,在猎户座和金牛座交界处发现一颗具有10角秒的彗尾、亮度大约为17.3等的新彗星。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于2002年11月7日在IAUC8011号快报中正式宣布了这一发现,并给予它C/2002V1(NEAT)的编号,这是“尼特”团队发现的第28颗彗星。 天文电报中心的马斯登博士算出的该慧星轨道,立刻引起专业和业余天文学家的极大关注,因为当它于  相似文献   

14.
彗星情报站     
2005年11月里共发现并命名了4颗新彗星。 11月4日夏威夷大学的D.Tholen报告Fabrizio Bernardi用夏威夷大学小行星巡天项目(UHAS)的3.6米加拿大-法国-夏威夷望远镜发现一颗新20等的彗星,编号为P/2005V1(Bernardi)。 11月20日E.J.Christensen报告了他在执行Catalina巡天项目任务时发现的一颗彗星,彗星的亮度17等,编号为C/2005 W2(Christensen),这个目标得到了其他一些观测者的证实。最初粗略的轨道为2005年6月1日过近日点,近日距3.2天文单位。随后发现LINEAR在11月3日已经拍摄到它,  相似文献   

15.
王青 《天文爱好者》2010,(12):51-53
1971年12月2日前苏联“火星-3号”探测器首次在火星表面软着陆成功。 1973年12月3日。“先驱者10号”探测器飞临木星。 美国发射的“先驱者10号”探测器经过1年零9个月的艰难跋涉,穿过危险的小行星带,越过木星周围的强辐射区,与木星相会。它飞临木星时,沿木星赤道平面从木星右侧绕过,在距木星13万千米的地方穿过木星云层,拍摄了第一张木星照片。  相似文献   

16.
大事聚焦     
日期1月1日l月7日1月8日 一_,,,.一内容‘_0新世纪开始薰黔薰肇鹦星黑;‘星尘”探测器过近地点(它由美国宇航局在1999年2月7日发射,将于2004年1月飞‘怀尔德一2”彗星,在O到1月巧日l类首次把除月亮以外跳穿越彗尾时采集尘埃和气体样本,并在两年后送回地球。这将是人样本取回地球。1月24日l月28日l月31日2月2日2月3日2月6日2月11日2月15日2月16日2月17日2月18日2月19日2月20日3月1日3月4日3月6日3月8日3月10日3月11日O“太阳神一2号”太阳探测器发射25周年(’’太阳神l号,’.“太阳神2号”是由美国宇航局发射的两个原西德的太阳探测器。它们…  相似文献   

17.
格林尼治标准时间2005年1月12日18:47(北京时间1月13日2:47),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用波音三角训2型运载火箭将“深入撞击”号(Deep Impact)探测器从美国佛罗里达州南部的卡纳维拉尔角发射升空。2005年7月4日,其搭载的撞击器将直接冲向“坦普尔1号(Tempel-1)”彗星的彗核,实现人类探测器首次撞击彗星。“深入撞  相似文献   

18.
注意彗星观测资料的天文爱好者 ,肯定对“LIN EAR彗星”不感陌生 ,因为它一再出现在新发现的彗星名单里。这些彗星都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林肯实验室和美国空军共同执行LINEAR(LincolnNear EarthAster oidResearch :林肯近地小行星调查 )计划时发现的 ,因而都被命名LINEAR彗星。林肯实验室的天文学家在1 999年 9月 2 7日拍摄的御夫座图像上找到亮度为 1 7等的小行星状天体 ,但发现之初就觉得它的“行迹”不同于小行星 ,各地追踪观测的结果判明 ,这是一颗新彗星 ,命名为C 1 999S4Line…  相似文献   

19.
彗星情报站     
C/2006 Al(Pojmanski)是2006年发现的第一颗彗星,由波兰华沙大学天文台的 Grzegorz Pojmanski 在执行全天自动观测计划(ASAS)时在1月1日、4日发现,随后在更早的2005年12月29日的 ASAS 拍摄图片上也找到。K.Cernis 也报告在 SOHO 卫星 SWAN 探测器12月25日、29日,2006年1月1日拍摄的图片上发现了和 ASAS 拍摄的彗星有相同  相似文献   

20.
4月1日,一颗小行星出现在美国基特峰的0.9米望远镜拍摄的照片中,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行星中心在4月3日给定了它的临时编号——2005GT。2005年4月9日,这颗直径约为15米的小行星在距离地球大约600万公里的地方与地球擦身而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