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丁毅  侯征  吴云霞 《地质论评》2021,67(4):67041095-67041104
本文综述了全球陨石坑研究的研究历史和最新成果、基本的概念、陨石坑的识别要点、世界著名的陨石坑、陨石撞击地球可能引起的岩浆活动、陨石撞击与生命演化等内容。确定一个陨石坑,要从有一定弧度的地貌开始,鉴别低平圆形地质体是陨石还是其他原因造成的,综合确定岩石的岩石学特征、岩石中是否有撞击变质矿物、残余陨石、重力异常。陨石撞击太阳系的所有行星。由于地球表面遭受严重的风化和侵蚀,地质学家很难发现陨石坑。截至2021年3月31日,全球陨石坑数据库中有190个经确认的陨石坑,但中国只有一个,中国地质学家在发现陨石坑方面应当积极努力。对一个陨石坑认识可能不很成熟,但往往能改变对一个地区的地质成因理论的认识,形成完整的陨石坑证据链可能需要几代科学家的不断努力。  相似文献   

2.
丁毅  侯征  吴云霞 《地质论评》2021,67(3):67040019-67040019
本文综述了全球陨石坑研究的研究历史和最新成果、基本的概念、陨石坑的识别要点、世界著名的陨石坑、陨石撞击地球可能引起的岩浆活动、陨石撞击与生命演化等内容。确定一个陨石坑,要从有一定弧度的地貌开始,鉴别低平圆形地质体是陨石还是其它原因造成的,综合确定岩石的岩石学特征、岩石中是否有撞击变质矿物、残余陨石、重力异常。陨石撞击太阳系的所有行星。由于地球表面遭受严重的风化和侵蚀,地质学家很难发现陨石坑。截至2021年3月31日,全球陨石坑数据库中有190个经确认的陨石坑,但中国只有一个,中国地质学家在发现陨石坑方面应当积极努力。对一个陨石坑认识可能不很成熟,但往往能改变对一个地区的地质成因理论的认识,形成完整的陨石坑证据链可能需要几代科学家的不断努力。  相似文献   

3.
陨石撞击构造研究是天文地质学研究的热点,但是缺乏典型的研究基地,海拉尔陨石坑的发现,无疑是一个重要补充。海拉尔陨石坑坑区基础岩石为晚侏罗世火山岩,区域自然地理为平缓丘陵山地草原,陨石坑呈封闭圆形,中间筒状突起显示冲击锥地貌,直径320m,坑底到坑缘最大高差10m。为了保护性研究,没有进行进行破坏性取样分析撞击岩石矿物,根据排他比较分析法,认为该坑唯有陨石撞击成因可以解释,并且具有最关键的冲击锥地貌特征。这是一个我国唯一保存完整的可供直观参观的陨石坑,估计该陨石坑年龄应该在100万年以上。  相似文献   

4.
遥感技术在大范围的地质调查中有着更高效、更直观的优势,通过使用ETM影像对全球陨石坑进行遥感地质解译,基本弄清了陨石坑在全球五大洲的分布情况,并以全球典型的陨石坑矿床加拿大萨德伯里铜镍矿为例,从遥感的角度对陨石坑及其成矿关系进行了研究,建立了陨石坑的遥感找矿标志,可为寻找更多类似的陨石坑成因矿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遥感技术在大范围的地质调查中有着更高效、更直观的优势,通过使用ETM影像对全球陨石坑进行遥感地质解译,基本弄清了陨石坑在全球五大洲的分布情况,并以全球典型的陨石坑矿床加拿大萨德伯里铜镍矿为例,从遥感的角度对陨石坑及其成矿关系进行了研究,建立了陨石坑的遥感找矿标志,可为寻找更多类似的陨石坑成因矿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通过马里纳10号经度0~188半球航空摄影发现,水星表面也象月球表面那样覆盖着无数陨石坑。水星上最大构造为卡罗里斯盆地,呈近圆形,直径1,300km,盆地边缘高出约2km,在这里排列着中央有圆丘状突起的陨石坑(Cfater),并出外伸展着一些山岭和谷地。这些与月球上的雨海极为相似。盆地的底面山条带状的山脊和裂隙形成。盆地的原始形状据  相似文献   

7.
岫岩陨石坑位于辽宁省鞍山市岫岩满族自治县境内,是一个位于丘陵地区,保存状态良好的碗形陨石坑,在陨石坑分类中属于简单陨石坑。它系5万年前该区发生的一次小行星撞击事件中形成的一个撞击地质构造。陨石坑坐落在元古宇变质岩地层上,坑的底部堆积有厚度近百米的湖沼相沉积物和厚度188 m的撞击  相似文献   

8.
<正>岫岩陨石坑位于辽宁省鞍山市岫岩满族自治县境内,是一个位于丘陵地区,保存状态良好的碗形陨石坑,在陨石坑分类中属于简单陨石坑。它系5万年前该区发生的一次小行星撞击事件中形成的一个撞击地质构造。陨石坑坐落在元古宇变质岩地层上,坑的底部堆积有厚度近百米的湖沼相沉积物和厚度188 m的撞击  相似文献   

9.
美、澳在加发现39.6亿年的岩石据英国《新科学家》报导,华盛顿大学的塞缪尔·鲍林在加拿大北部一个边远地区采集的两种岩石,经堪培拉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用高分辨力离子质谱测定,其年龄为3960Ma,这是迄今地球上发现的最古老的岩石。尽管这个大学的科学家曾用这台装置测定出年龄4300Ma  相似文献   

10.
刘霞 《山东地质》2010,(8):21-21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英国科学家最近研究发现,地球的整个形成期约为1亿年,而不是之前认为的3000万年。这样,地球实际年龄的计算就要减去7000万年的孕育时间,也就是说,地球比科学家此前推算的要“年轻”。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科学院长沙大地构造研究所在陈国达教授指导下开展宇宙构造系统研究的同时,特别重视在我国寻找新老陨石坑构造.功夫不负有心人,参加这方面研究的王道经研究员终于在我国首次发现一个保存良好、可供直观的陨石坑.  相似文献   

12.
海南岛白沙陨石坑的遥感图像解译与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道经  李健 《中国地质》1993,(5):23-24,32
据著名的冲击构造学家E.M.Shoemaker估计,在地球演化史中产生的直径大于10km的陨石冲击构造不少于1500个,较小的陨石冲击构造数量更多,但因长期复杂的地质作用的破坏和改造,幸存者甚少.全球已发现的陨石冲击坑约130个,有的受剥蚀而残缺不全,另一些为后期沉积物掩埋,由钻探发现不能直接观测,只有少数保存和出露都较好,如美国亚里桑那州的梅特奥尔(Meteor)陨石坑和爱沙尼亚的卡利(Kaali)陨石坑等,其成坑时代很新、规模小、冲击能量不大、冲击形成物种类不丰富.  相似文献   

13.
火星地貌图像图1火星地貌——“双峰山”照片中上部的两个山丘称为“双峰山”,左下角为火星“探路者”。据“海盗”号获取的火星遥感图像(参见本期第64页图1)分析,照片上的“双峰山”反映了陨石坑地貌的剖面结构特征。图2火星地貌——“美人鱼”照片中部的两个深...  相似文献   

14.
尹锋  陈鸣 《岩石学报》2022,38(3):901-912
撞击角砾岩是陨石撞击过程形成的特有岩石种类,是研究撞击成坑过程、陨石坑定年、矿物岩石冲击变质的理想对象。岫岩陨石坑是一个直径1800m的简单陨石坑,坑内有大量松散堆积的撞击角砾岩。本研究通过光学显微镜、费氏台、电子探针、X射线荧光光谱仪、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等分析测试手段,主要研究了岫岩陨石坑撞击角砾岩的岩相学和冲击变质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撞击角砾岩的形成过程和陨石坑的形貌特征。岫岩陨石坑内产出有三种撞击角砾岩,分别是来自上部的玄武质角砾岩和复成分岩屑角砾岩,以及底部的含熔体角砾岩。组成玄武质角砾岩和复成分岩屑角砾岩的碎屑受到的冲击程度较低,仅有少量石英发育面状变形页理,指示不超过20GPa的冲击压力。而组成含熔体角砾岩的碎屑受到了很强的冲击,发育了熔融硅酸盐玻璃、石英面状变形页理、柯石英、二氧化硅玻璃、击变长石玻璃、莱氏石等冲击变质特征,指示的峰值压力超过50GPa。本研究证实了含熔体角砾岩通常产出在简单陨石坑底部,由瞬间坑的坑缘和坑壁垮塌的岩石碎屑与坑底的冲击熔体混合形成。岫岩坑的真实深度是495m,真实深度与直径的比值为0.275,符合简单陨石坑的尺寸特征。陨石坑内的撞击角砾岩中心厚度为188m,与直径之比为0.104,略低于其它简单坑,可能是受丘陵地貌影响导致改造阶段垮塌到坑内的岩石角砾偏少。  相似文献   

15.
据《中国地质矿产报》报道,我国科学家在塔里木盆地北部的库鲁克塔格地区发现了由闪长角闪岩和灰色片麻岩等多种岩石组成的早太古代变质杂岩体,通过对岩石中的同位素分析测定,证实其年龄距今已有32.63亿年。这种目前已知的最古老岩石,在我国东部曾有发现,但  相似文献   

16.
《湖南地质》2011,(5):15-15
近日,我在红网看到“湖南重大发现之湘乡低温稀土陨石坑”的消息,发现者说他有许多项重大发现和新理论。  相似文献   

17.
据国外媒体报道,科学家日前在波兰发现了3.97亿年前地球首批四足动物登上陆地留下的脚印化石,这比以前科学家认为的四足动物出现在陆地上的时间早数百万年。专家表示,这项发现全盘推翻了整个四足动物进化史,将迫使科学家重新考虑海洋脊椎动物演变成恐龙、哺乳动物和最终演变成人类的重要阶段。  相似文献   

18.
苗阶 《地质找矿论丛》2019,34(3):493-498
岫岩陨石坑是中国第一个被证实并被国际学术界认可的陨石坑,是极为珍贵的地质遗迹及自然遗产,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与开发利用价值。岫岩陨石坑范围应定为地质遗迹重点保护区,根据地貌单元、遗迹点分布特点及人文因素,将保护区划分为地质遗迹景观区、居民点保留区和自然生态区等3个分区;借鉴国外对陨石坑遗迹保护开发的经验和岫岩陨石坑的现状,提出了进行保护和开发的路线;针对地质遗迹景观区基础设施建设、居民点保留区和自然生态区功能性升级、场馆的建设等问题提出相应的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金星雷达图像显示出金星上可能有近期火山活动和撞击火山口。 美国科学家说,金星高原区域的一些光环,被认为是由火山或流星冲撞所抛出的物质。 科学家还发现,强烈的雷达亮区或反射区域的亮度几乎是金星其它区域亮度的4倍,据推测可  相似文献   

20.
刘新秒 《华北地质》2005,28(3):186-186
据《nature》的Jessica Ebert报道,最新研究证明在冰期的海平面也要发生变化,暗示全球气候不像科学家原认为的在冰期期间那么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