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 毫秒
1.
人工固沙区一年生植物小画眉草的竞争调节 总被引:6,自引:6,他引:6
以分布在沙坡头沙漠试验研究站人工固沙植被中的一年生植物小画眉草为例,利用定点样方观测种群数量变化和定株测定植株生长的方法,研究了荒漠植物中是否存在竞争的问题,得到如下初步结论:①在降水年际变率较大的荒漠生境中,当降水相对多时植物个体间表现出明显的竞争作用。②在种群水平上,种内竞争的数量调节作用表现为将变化幅度很大的初始密度调节为变化范围很小的终局密度。③在个体水平上,竞争制约着可塑生长过程,植株平均重量随种群密度的增加而减小。④当种群初始密度大时小画眉草的存活曲线为DeeveyⅢ型,表现出较明显的r对策者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沙坡头人工固沙区一年生植物小画眉草繁殖分配研究 总被引:5,自引:6,他引:5
沙坡头人工固沙区不同始植年代一年生植物小画眉草(Eragrostis poaeoides)的繁殖分配研究。结果表明:无论在种群水平还是在个体水平上,都反映出:(1) 在不同的始植年代,个体大小与繁殖体大小均不相同,其排列顺序依次为1956年样地 > 1964年样地 > 1981年样地 > 1987年样地;(2) 在不同始植年代下小画眉草有性繁殖分配的大小存在差异,有的甚至达到显著或极显著的水平,小画眉草有性繁殖分配的大小与沙面固定的长短有关(大小依次排序:1956年样地 > 1964年样地 > 1981年样地 > 1987年样地),1956年固沙区小画眉草用于繁殖的投资比例达到(70.17±6.24)%,远高于1987年固沙区的(59.18±8.75)%。(3)地上营养器官生物量、茎重、叶片数和叶重在四个年代差异不显著,说明这些指标既受固沙时间长短的影响,也可能受其他因素的控制。通过研究,我们得到以下结论:随着沙面固定时间的延长,一年生植物生存的环境相对好转,一年生植物把更多的资源和能量用于繁殖,增加其种群规模;沙丘固定时间相对短的,一年生植物将把更多的资源和能量用于营养生长,以抵御不利的生长环境。 相似文献
3.
沙坡头人工植被区中的油蒿种群动态与稳定性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利用种群生态学中的年龄结构、静态生命表和种群动态指数对沙坡头包兰铁路北侧1964年和1981年沙地人工植被区中的油蒿种群结构动态进行分析,发现1981年区和1964年区的油蒿种群都属于增长型,但1981年区的增长性大于1964年区,也就是说,随着人工植被建立的时间延长,油蒿种群结构由快增长型转向慢增长型.因此,沙地中的油蒿种群的动态趋势是由快增长向慢增长,以及衰退方向演变,最终有从人工植被区中消失的趋势.同时,油蒿种群结构的增长型是油蒿能长期存在的种群生态学原因,是它具有适应干旱、半干旱区的沙地生境的生物学特性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4.
干旱区油蒿种群结构和分布格局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宁夏中卫市沙坡头、甘肃古浪县鸣沙咀和民勤县扎子沟这3个干旱区天然油蒿分布区的油蒿种群结构和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研究,其中根据大小结构图和存活曲线分析油蒿种群动态,用平均拥挤度m*、丛生指数(I)、聚块性指标(m*/m)、Cassie指标(CA)、扩散系数C、负二项分布中的K指标来判断格局类型并且根据双项轨迹方差法来分析格局规模。结果表明,沙坡头和扎子沟油蒿种群处于稳定阶段,鸣沙咀固定沙地和半固定沙地的油蒿种群处于增长阶段;各油蒿种群的分布格局类型为聚集分布,但是各样地聚集度大小存在着差异,具体表现为:鸣沙咀半固定沙地鸣沙咀固定沙地沙坡头样地扎子沟样地;对各样地种群格局规模的分析表明格局规模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5.
6.
沙坡头人工固沙区油蒿繁殖分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沙坡头人工固沙区油蒿 (Artemisia ordosica) 开花结实期的繁殖分配和生殖枝的生长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006年8—10月,油蒿生殖枝重、头状花序重都显著增加(P<0.05),但繁殖分配均保持在26%左右;油蒿的繁殖分配与个体大小有一定的关系,地径在0.5 cm以上的油蒿个体才能够开始繁殖,繁殖分配大致呈现出在一定范围内随个体增大而上升,然后又随个体继续增大而下降的趋势。对不同建植年代(1956年、1964年、1981年、1987年)样地中油蒿繁殖结构特征和繁殖分配比较发现,1981年样地上油蒿的生殖枝重、单位生殖枝上的头状花序数、繁殖分配都低于其他3个年代,且其他3个年代的样地间无显著差异(P>0.05)。这表明,人工固沙区油蒿种群的繁殖不仅受固沙时间的影响,而且受其他因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7.
洪泽湖具有防洪、调蓄、灌溉、水产、航运、发电等多个功能,人类干扰对洪泽湖湿地植被的影响对湿地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分析了人工水位调控、渔业生产及水质恶化等人类干扰对湿地植被分布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长期且密集的人类干扰下,洪泽湖水位表现出春低、夏高、秋冬平稳的格局,使得洪泽湖湿地植被表现出明显的年际和年内波动;洪泽湖的水位每年5-6月达全年最低,这使得一些耐涝性较强的湿生植物在挺水植被分布区广泛分布;受渔业生产和水质恶化的影响,洪泽湖湿地植被分布总体呈下降的趋势,随着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竣工,还将面临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8.
荒漠人工植被区柠条和油蒿茎干液流动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于2008年5—10月利用Dynamax茎流仪观测了沙坡头人工植被区18龄柠条和8龄油蒿的茎干液流速率,并利用涡动相关系统同步监测了环境因子,分析了柠条和油蒿液流动态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和作物参考蒸散量(ET0)的关系。结果表明,观测期间柠条和油蒿液流速率均表现为明显的单峰曲线;柠条液流一般在06:00左右启动,12:00左右达到高峰,然后下降,夜间存在液流现象;油蒿液流一般在08:00左右启动,14:00—16:00达到高峰,在夜间没有观测到液流的发生;柠条和油蒿的液流速率和ET0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环境因子对柠条液流量影响的大小顺序为太阳辐射>相对湿度>空气温度>饱和水汽压差>风速;而对油蒿液流量影响的环境因子大小顺序为太阳辐射>饱和水汽压差>相对湿度>空气温度>风速。 相似文献
9.
沙坡头人工植被固沙区天然降水的入渗和分配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土壤、植被冠层与大气界面间(SVAT)物质传输过程日益成为水文学研究最感兴趣的领域,降水量的迁移与转换是非灌溉区SVAT主要的物质传输过程.干旱半干旱区稀疏灌丛蒸散量占降水量的90%以上,因此对降水入渗与水分在土壤内植物根际区再分配的研究显得十分重要.试验于2001年8月17日至9月30日在中国科学院沙坡头试验站进行,主要观测人工植被荒漠灌木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 灌丛固定沙丘降水入渗与再分配过程.结果表明:在7次不连续降水过程中,土壤入渗深度与降水强度呈简单线性相关关系,土壤入渗速率约为降水强度的10倍.当次降水过程中降水强度小于0.46 mmh-1时,土壤入渗速率约为0 cm*h-1,此时的降水对沙区土壤基本上没有水分补给作用.受荒漠灌木柠条根系吸水作用的影响,其根系密集剖面深度40~140 cm内降水水分入渗积累不明显.降水入渗速率及入渗深度受土壤剖面初始含水率多寡而变化,干燥土壤剖面有助于提高瞬时入渗速率.降水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工固沙区微环境内空气温度、湿度等气象条件适宜,柠条生长进入相对旺盛阶段,其根系密集层140 cm深度处土壤含水率在总体上下降的过程中,表现出昼消夜长的趋势,试验期间翌日 8:00时土壤含水率值略高于前一日20:00时水分值 0.1%~0.3%. 相似文献
10.
伊犁河流域乌孙山北坡植被垂直分布格局的定量判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野外调查结果,以1 410~2 960 m海拔梯度上的群落物种重要值和个体数为数量指标,采用游动分割窗技术定量判定了伊犁乌孙山北坡植被垂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平方欧式距离、马氏距离和Bray-Curtis距离系数均能较好指示群落交错带的变化类型、位置和宽度,其中,平方欧式距离和马氏距离更能直观而准确地反映植被沿海拔梯度的变异,且8个取样单位为游动分割窗最适窗体宽度。利用游动分割窗技术的定量分析,可以将伊犁乌孙山植被沿海拔梯度划分为11个植被带,从低到高依次为:荒漠草原、荒漠草原与山地草原交错带、山地草原、山地草原与亚高山草甸交错带、亚高山草甸、亚高山草甸与高山草甸交错带、高山草甸、高山草甸与针叶林交错带、针叶林、针叶林与高寒草甸交错带以及高寒草甸。荒漠草原与山地草原交错带、山地草原与亚高山草甸交错带、亚高山草甸与高山草甸交错带为渐变型过渡带,宽度分别为250、100、100 m,高山草甸与针叶林交错带和针叶林与高寒草甸交错带为急变型过渡带,宽度分别为150 m和100 m。 相似文献
11.
油蒿在沙坡头地区沙地植被演替中的地位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本文通过对沙坡头地区铁路两侧人工植被和天然植被演替过程的调查研究,应用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论述了油蒿在沙坡头地区沙地植被演替中的地位及稳定性。油蒿是沙生演替系列中的前期植物种之-,随着沙面表土层的增厚及生境的旱化,如果不受人为干扰,最终将被其它植物群落所代替。然而,只要地表保持沙质疏松,油蒿就能很顺利地天然更新,并以其发达的浅层根系对水分的竞争能力,使其在群落中占据着优势地位。因此,在人畜对地表的长期扰动下,油蒿在本地区可以形成-种相对稳定的群落或偏途演替顶极。 相似文献
12.
干旱和半干旱区油蒿对土壤空间异质性的响应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空间异质性影响种群的分布和波动。在对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的基础上,应用地统计学方法研究干旱和半干旱区两个气候带内油蒿对土壤空间异质性的响应。结果表明:在中等尺度(500 m样线,间隔10 m取样)上,腾格里沙漠沙坡头固定沙地土壤水分的空间异质性大于毛乌素沙地芹河半固定沙地,相应地,沙坡头地段油蒿密度、有机质、全氮和有效磷含量的空间异质性大于芹河地段,因而认为,土壤水分的空间异质性决定油蒿密度的空间异质性,进而又反作用于土壤养分的空间异质性。结合油蒿生物量的空间异质性分析认为,土壤水分的空间异质性并不总是能够影响植物生物量的空间异质性。进一步分析表明,对于沙坡头地区,适当进行放牧或者其他干扰,将有助于增大土壤属性的空间异质性,以促进油蒿植被的持续存在。 相似文献
13.
对腾格里沙漠东南缘不同的生境条件(包括始建于1964年的人工植被区和天然植被区)下油蒿(Artemisia ordosica)种群调查取样,按照植株的体积大小分为7个龄级(Ⅰ,0~2 cm3;Ⅱ,2~5 cm3;Ⅲ,5~10 cm3;Ⅳ,10~15 cm3;Ⅴ,15~20 cm3;Ⅵ,20~30 cm3;Ⅶ,>30 cm3),分析了种群的组成、静态生命表和存活曲线。结果表明:人工植被区油蒿种群的总体规模大于天然植被区,幼龄个体占有很高的比例;天然植被区油蒿的死亡率低于人工植被区,天然植被区Ⅰ和Ⅱ龄级油蒿种群的死亡率最高,人工植被区Ⅴ~Ⅶ龄级的油蒿种群死亡率最高;天然植被区油蒿种群的稳定性维持主要通过幼苗的更新,而人工植被区可通过幼苗的自我更新和大龄植株的自疏作用;Ⅴ龄级的油蒿个体是种群中的生存质量最佳的个体;两种生境下油蒿种群均符合Deevey Ⅱ型存活曲线。 相似文献
14.
沙蒿是中国西北半干旱地区主要的固沙植物,其根系分布影响包气带水分运移过程,准确的植被特征和根系密度分布对根系吸水模型的建立十分重要。采用整体挖掘法获取不同层位的根系和根际土壤含水量,引入冠级和龄级的概念对沙蒿根系分布特征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沙蒿种群以低龄级沙蒿占优,其根系生物量随龄级呈'S’型增长;根系长度分布和均一化根系密度分布均符合对数正态分布,最大值出现在浅层土壤20 cm处;沙蒿生长不依赖于地下水,其根系主要利用包气带中的水分,持续干旱条件下,为满足蒸腾作用根系出现两种调节方式:(1)横向生长增加根系量,利用横向土壤剖面的水分。(2)浅层根区由于水分胁迫造成的吸水量减少由深部相对湿润的根区补偿。因此沙蒿根系吸水模型中的根系密度分布函数应为对数正态分布,且吸水过程不仅依赖于根系密度分布,同时受土壤水分的影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