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均匀磁化球模型,对OrionB云中的39个分子云浓核,从它们观测的源半径和分子线线宽,推求它们的数密度和磁场.得到平均磁场110μG,平均密度为8×104/cm3.这些计算值与观测结果一致.对于R>0.2pc的分子云浓核,利用均匀磁化球模型推求磁场和数密度的方法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一个小质量恒星形成区的物理和动力学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VLA的观测,我们在猎户座分子云区,发现了11个小质量分子云浓度核。它们的平均有效半径为0.03pc,平均质量为3.5M⊙,分布在呈丝状母云南北走向的轴线上,在浓核区3'的范围内,测到有5kms^-1pc^-1的速度梯度。一个可能的解释是这个核区的慢速转旋。根据我们的NH3(1,1)的观测资料,并与尘埃的毫米波连续辐射和红外辐射比较,我们认为这个区域的大部浓核是还没有星核的年轻分子云核,正处于  相似文献   

3.
用非均匀模型,对1981年4月27日0800UT大耀斑进行了分析,从硬X射线和微波爆发的观测频谱出发,在假定周围离子密度ni=3×10^10/cm^3的情况下,计算得到两的总电子数NX和NR是近似相等的。这表明,至少对这个耀斑,两的非热电子可能有同样的分布。此外,中也分析了NR提高了10^3-10^4倍的原因可能在于磁场的非均匀性和源中的磁场值较小。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VLBI观测得到的河外射电源致密核core的视角大小进行了统计研究,发现对单个源平均上视角大小近似反比于观测频率,与目前的模型相一致。在5GHz上,在红移范围0.04<z<2.5内,平均的core视角大小近似为常数,在非均匀喷流模型框架下,一种可能的解释是在河外射电源致密结构中磁场存在着演化。  相似文献   

5.
利用VLA的观测,我们在猎户座分子云区,发现了11个小质量分子云浓核。它们的平均有效半径为0.03pc,平均质量为3.5M⊙,分布在呈丝状母云南北走向的轴线上。在浓核区3'的范围内,测到有5kms-1pc-1的速度梯度,一个可能的解释是这个核区的慢速转旋。根据我们的NH3(1,1)的观测资料,并与尘埃的毫米波连续辐射和红外辐射比较,我们认为这个区域的大部浓核是还没有星核的年轻分子云核,正处于热动能与自引力的平衡阶段。  相似文献   

6.
本对VLBI观测得到的河外射电源致密核core的视角大小进行了统计研究,发现对单个源平均上视角大小近似反比于观测频率,与目前的模型相一致。在5GHz上,在红移范围0.04<z<2.5内,平均的core视角大小近似为常数,在非均匀喷流模型框架下,一种可能的解释是在河外射电源致密结构中磁场存在着演化。  相似文献   

7.
强磁场对中子星壳层热核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通过考虑强磁场中电子的量子效应,分析了强磁下电子气体的Fermi能,讨论了磁场对核的屏蔽势和核反应率的影响,进而计算了强磁场对天体物理中几个较重要的热核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无磁场而言,在较低密度下,足够强的磁场使原子核的屏蔽势显增加,但在ρ/μe〉10^5mol.cm^-3的密度下,中子星表面存在的强度为10^5~10^9T范围内的磁场对核反应率几乎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几个大样本VLBI观测的致密核(core) 进行了统计研究,包括核的谱指数, 核的角大小随VLBI观测频率的变化,核角大小与致密喷流角大小的关系以及核角大小随红移的变化,并在非均匀喷流模型下估算了喷流中磁场和相对论性电子密度的分布。  相似文献   

9.
俞志尧  Nagah.  T 《天体物理学报》1996,16(2):185-188
利用日本名古屋大学天体物理系的毫米波射电望远镜对CepheusC的C^18O(J=1-0)分子辐射首次进行了观测,得到了强度分布图。从强度分布图上,我们发现C^18O(J=1-0)分子的分布呈现三个核。通过计算得到了三个核的物理参数。  相似文献   

10.
郑兴武 《天文学报》1996,37(4):387-395
利用甚长基线干涉仪,在1665MHz频率上,观测超致密氢II区G45.07+0.13的左右圆偏振羟基(OH)分子脉泽辐射.利用多条纹率成图方法,获得了这个区域20mas相对位置精度的脉泽结构图.除两个弱子源以外,所有脉泽子源都位于彗状结构氢II区“彗头”的前沿.脉泽团离致密氢II区中心投影距离为0".4.在完全饱和辐射的假设下,估计脉泽活动区具有氢分子数密度约为4.5×108(H2)cm-3.在脉泽源中,发现一对Zeeman对,从它们的LSR速度差,导出脉泽区的磁场约为3mG,方向为远离地球方向.在致密氢II区G45.07+0.13彗头附近的脉泽团的直径为6×1016cm.这与G34.03+0.2的观测结果很类似.这给解释彗状结构的氢II区的各种模型提供了一个可靠的观测约束条件.  相似文献   

11.
本用球对称扰动模型导出了星系暗晕的平均密度与形成时间的关系,并由此估算银河系的形成时间tv,我们把球状星团的年龄作为银河系年龄tG的代表。则tG+tV是宇宙年龄,对Ωλ=0,0.07和0.8的平坦宇宙模型,本计算并讨论了能与它相洽的哈毂常数的范围,结果表明,若哈勃常数大到80km·s^-1·Mpc^-1左右,引入宇宙常数并不一定能解决宇宙年龄的矛盾。  相似文献   

12.
太阳空间观测揭示出太阳的高能电子、高能质子发射以及γ射线爆发。证实了有关的太阳射电辐射理论、揭示出太阳耀斑中的核反应。日冕物质抛射和耀斑等离子体云的空间观测揭示出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认识到耀斑的热区和冷区。太阳和日球磁场观测发展了磁流体动力学理论  相似文献   

13.
太阳空间观测揭示出太阳的高能电子,高能质子发射以及γ射线爆发。证实了有关的太阳射电辐射理论,揭示出太阳耀斑中的核反应。日冕物质抛射和耀斑等离子体云的空间观测揭示出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认识到耀斑的热区和冷区。在阳和日球磁场以观测发展了磁流体动力学理论。  相似文献   

14.
用非均匀模型,对1981年4月27日08001T大耀斑进行了分析。从硬X射线和微波爆发的观测频谱出发,在假定周围离子密度ni=3×1010/cm3的情况下,计算得到两者的总电子数NX和NR是近似相等的。这表明,至少对这个耀斑,两者的非热电子可能有同样的分布。此外,文中也分析了NR提高了103-104倍的原因可能在于磁场的非均匀性和源中的磁场值较小。  相似文献   

15.
在非均匀锥形喷流模型中,电子数密度、磁场强度随着到喷流顶点的距离呈幂律分布.该模型能成功解释活动星系核喷流核心区域的平谱射电辐射,但已有的模型计算只适用于喷流运动方向与视线夹角很大的情况,所以需要建立适用于任何视角情况的非均匀锥形喷流辐射计算公式.普遍认为BL Lac天体中喷流的运动方向与视线夹角很小,推广后的非均匀喷流模型拟合了3个BL Lac天体的射电观测谱,确定了它们喷流中电子数密度、磁场强度等物理参数.研究结果表明观测辐射谱拐折频率确定出锥形喷流离黑洞最近距离,对于这3个BL Lac天体,它们的锥形喷流离黑洞最近距离约为Schwarzschild半径.  相似文献   

16.
曹新伍 《天文学进展》2002,20(1):95-103
对活动星系核中的喷流加速机制、观测特征有目前研究近况进行了评述。磁场在喷流加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对磁场加速喷流模型中喷流加速区域的大小进行了估计。比较了不同的磁场加速喷流模型,并讨论了有序吸积盘磁场的形成与维持过程。简要地评述了活动星系核中吸积盘与喷流存在内在联系的观测证据,及中央黑洞与活动星系核的射电辐射特征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本利用Kent和Gunn提供的COMA团天区414个星系的视向速度资料,以及关于团成员的统计判别结果,对COMA团进行了动力学方面的讨论。分析表明COMA团不存在显动力学效应的整体转动。利用King-Michie模型拟合得到COMA团的核半径为5。'2(相当于210kpc,取H0=50km·s^-1·Mpc^-1),特征速度弥散度为935km·s^-1。从动力学模型的角度来看,COMA团有较为  相似文献   

18.
分子云磁场与尘埃导致的偏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磁场对分子云及其中的恒星的形成和演化起到重要的作用.分子云磁场的探测方法主要是谱线塞曼效应、尘埃热辐射的偏振,以及谱线的线偏振观测.利用谱线的塞曼效应可以直接测量视线方向的磁场强度.尘埃热辐射偏振可以有效地示踪磁场方向在天球上的分布.分子云内部的磁场会受到不同物理过程的影响.高分辨率观测可以研究磁场扰动的细节,低分辨率观测可以得到分子云甚至银河系大尺度磁场的宏观信息.只有多波段的观测才能全面地认识分子云磁场与各种物理过程的联系.该文对分子云尘埃热辐射偏振的观测情况做了调研,总结了分子云大尺度磁场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9.
本利用在考虑团内星系面数密度分布的前提下,以视向速度为判据,按最大似然原理解算团分布参数和成员概率的严格统计方法,对8个Abell星系团进行了成员研究。解算结果表明此方法是合理的、有效的,星系团的速度弥散度分布与动力学模型一致。有迹象表明椭长形的结构在星系团中是一种普遍现象。从这8个团得到了清晰的NA-σc的相关关系,进而推知团的质光比为100h100^-1 ̄600h100^-1,平均350h1  相似文献   

20.
暗云L1211的C^18O(J=1—0)分子发射谱线的观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俞志尧 《天文学报》1995,36(3):261-278
本文作者首次对暗云L1211的C^18O(J=1-0)分子发射谱线进行了观测,发现了暗云L1211致密核的C^18O(J=1-0)的宽翼发射谱线和它的结构,得到了核区C^18O(J=1-0)分子的谱线轮廓图、强度分布图、速度分段积分等高图、速度位置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