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对川滇地区1988年以来30次Ms≥5.0级地震前ML≥3.0级地震活动进行了分析。结果认为,中、强地震前ML≥3.0级地震活动的强度和频度曲线有一个非线性趋势增强的变化过程,曲线上升的非线性增强对整体区域一定时间段内有震、后续地震和无震的判断给出了震前地震活动的中、短期异常信息。  相似文献   

2.
对川滇及邻区特定构造区域地震活动的时间、强度和空间分布进行了分析,结合研究区1988年以来的8次地震发生前ML≥3.0级地震活动指标缺震(L值)、频度(N值)、活动度(S值)和危险度(D值)的曲线非线性特征进行了分析,给出了下一次地震危险性时间的估计方法。川滇及相邻地区的地震模型ML≥3.0级群体地震活动的震兆曲线,能够很好地描述川滇区域地震活动强、弱变化的异常信息,临震信号是地震失稳的标志,有震异常和临震前的短临异常反映出的时间变化非线性曲线特征能够有效地给出地震发生的时间判断。  相似文献   

3.
震级—频度关系的非线性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时军  陶九庆 《地震研究》1997,20(3):303-310
在假设地震断裂系统具有分形特征前提下,推导出非线性震级-频度关系公式:LogN=a+b△M-C/△M,作为示例,用此公式对一些实际观测资料进行了最小二乘拟合,效果明显好于线性公式。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则木河与小江断裂交汇区的强震趋势问题,给出了地震危险性的分析方法,结果及问题讨论。  相似文献   

5.
以非线性震级—频度关系为基础,提出了两个新的用于地震危险性预测的参数,并以华北、云南、山东三个区域和唐山、菏泽、苍山三个地震区为例进行了检验,表明强烈地震发生前它们具有较好的前兆能力。  相似文献   

6.
地震红外长波辐射的短期预测指标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卫星红外遥感技术在地震预测研究中的应用已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然而,如何能够在震前及时准确地识别出红外异常,从而对可能的地震活动做出有效的短期或短临预测,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难题.据此提出了开展区域性短期预测指标研究的思路,即对某一确定地区.结合地震活动开展红外信息的短期及短临预测指标研究.本文以川滇地区为例,通过大量的震例分析和总结,提出了与区域地震活动密切相关的红外短期异常判识指标,这一成果的获取对于有效开展地震的短期预测、实现防震减灾实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王俊  邵志刚  孙小龙  王熠熙  向阳  王喜龙 《地震》2016,36(4):109-119
为进一步跟踪川滇地区未来1~3 a的7级震情, 基于《中国震例》(1966—2012年)系统分析了川滇地区强震(MS≥6.0)前地下流体前兆异常特征, 并结合相关研究成果, 深入分析了该地区前兆信息特征, 结果表明, 该地区强震前地下流体异常具有长趋势变化特征, 且震级越大趋势性越显著, 空间上由外围沿构造带逐渐向震区收缩; 水氡、 水位异常具有时间上的配套性、 月频次加速性及空间上的群体性与分化迁移等特征。 通过拟合发现, 震级与异常数量之间存在指数关系, 并据此尝试给出了川滇地区流体异常预测指标, 希翼为今后该地区未来强震预测预报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新疆区域地震活动的韵律特征及非线性预测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苏乃秦  杨马陵 《内陆地震》1993,7(4):356-362
作者采用AR谱分析、周期参数精估计、周期拟合预测和门限自回归模型预测等非线性时间序列分析法,对新疆地区1882~1991年的地震活动韵律特征进行了分析,并进行了非线性趋势预测。基本结论如下:新疆地区1882年以来已经历平均时长为27.2±2.8年的4个地震活动轮回。每个轮回均包含低潮幕和高潮幕2个地震活动幕,地震幕平均时长为13.6±1.9年。第四轮回1995年结束,1995~2024年为第五轮回,其间1998年和2002~2005年有发生7级地震的可能,2013~2016年有发生7级以上甚至8级地震的可能。1994年前后,也要警惕新疆发生7级以上地震。  相似文献   

9.
印尼8.7级巨震后云南地震活动的频度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0引言 2004年12月26日在印尼苏门答腊西北近海发生了8.7级巨震,3月29日在距8.7级地震破裂区东南160km又发生了一次8.5级地震。8.7级地震发生后,余震向震中以北扩展达千米以上。如此剧烈的能量释放,对我国的地震活动有何影响是令人关注的,但清晰解答这个问题并非易事,主要原因是,一个地区的大地震发生后如何影响另一个地区地震活动的机制目前我们并不清楚。这个机制可能很复杂,涉及到应力在地壳和地幔内的传播、积累,以及与地质构造等的关系。因此,仅从时间尺度上判定一个地区的大地震对另一个地区地震活动是否有影响在认识上就存在分歧。例如,是一个地区的大地震发生后的波动在传播到另一个地区时直接触发的地震活动才被看作是影响?还是由于一个地区的大地震发生后的应力释放和调整影响到另一个地区的地震活动才被看作是影响?显然,这两方面的影响在时间尺度上存在差异。8.7级地震发生后不到20分钟,在我国云南的宾川发生了4.6级地震,其发震时间也是8.7级地震的面波到达该地区的时间(李刚等,2005);  相似文献   

10.
自从对全球而言的古登堡—里克特关系:lgN(m)=a-bm,被推广应用于各具体的地震区带的地震活动性研究以来,有成功的例子,有艰难但仍获解释的例子,也有谨慎但论据充足的反例。其实,对于第二种情况而言,也未必就不是反例。本文拟从数学反证的角度,证明对于具体的地震区带而言,其震级-频度曲线呈现系统性起伏是可能的。考虑到震级-频度曲线在短临预报和中长期预报中应用广泛,本文还简要评述了如果忽视其系统性起伏可能导致的后果。  相似文献   

11.
运用孕震断层多锁固段脆性破裂理论与相关预测方法,对川滇地区某些地震区未来震情进行了重新研判和分析,并给出了这些地震区未来中强震或强震的四要素预测结果.结果表明:若1973年炉霍大震不是Ms7.9级,则鲜水河地震区未来有Ms 7.9~8.1级的地震发生;其它地震区,包括小江、西昌、云龙、宜宾-长宁以及自贡-遂宁地震区,未来都将有破坏性地震发生.  相似文献   

12.
地震频次的Hurst指数在地震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用Hurst指数,对华北地区18次中强地震前地震活动频次的Hurst指数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总结出了中强地震前地震活动频次的Hurst指数H值的异常主化特征,同时,把该方法应用到了河南及邻区中等地震预报研究中,制定了预报规则,进行了预测内符检验和预报评分,结果表明,该方法是一种有效的中短期地震预报方法,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A nonlinear magnitude frequency equation has been derived in this paper on the assumption that all seismicity systems hold fractal characteristics, and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ces of relevant coefficients in the equation, seismicity systems are classified into two types: type I, the whole earthquake activity is controlled by only one great unified system; type II, the whole earthquake activity is controlled by more than one great system. One type of seismicity system may convert to the other type, generally. For example, a type I system will change to a type II system prior to the occurrence of a strong earthquake in North China. This change can be regarded as an index for earthquake trend estimation. In addition, the difference between b value in nonlinear magnitude frequency equation and that in linear equation and the term dΔM related to the coefficients of nonlinear terms obtained in this paper are proved to be a pair of available parameters for medium short term earthquake prediction.  相似文献   

14.
充分展示了NS,K,R,M等值线图的预测效能。这种图定量、直观。利用他捕捉到了一些有效的前兆现象,其中最主要的是:①MS≥7.0地震前3年震中附近ML≥3.5地震频数显著增加;②MS≥7.0地震前1年研究区ML≥2.0地震频数降半;③MS≥6.0地震后地震活动数年不衰的地区是未来MS≥7.0地震发生的可能地点;④孟连—普洱及其附近地区余震中心偏离主震震中逼近未来强震震中;⑤普洱地区地震活动性低,次年发生MS≥6.0地震的可能性较小。文中用广义地震成核模型对现象①进行了物理解释。  相似文献   

15.
根据2001年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震源机制,计算了主震破裂在区域优势直立走滑构造面上引起的库仑应力变化,发现3级以上余震大部分分布在库仑应力变化为正的区段,与应力的正相关性为56%——71%;5级余震与应力的正相关性达到60%——80%.5级余震节面上库仑应力变化的正相关性为60%——80%,其效果与优势构造面具有等价性.表明应用库仑应力函数方法分析区域优势构造面应力变化,可能是判断未来地震活动发生地点的一条有效途径.其物理机制可能源于地壳应变主体单元中区域应变能与单元中包含的不同尺度断层面上应力分布的正相关性.亦即主破裂造成沿区域优势构造产生应力的不均匀分布,应力的非均匀性引起区域应变能的非均匀分布,在应变能升高的区段,某些次生断裂面应力随之升高,从而引发余震活动.  相似文献   

16.
采用西藏测震台网记录的2008年1月—2018年12月谢通门区域定位地震,系统分析该区ML1.5以上地震频度变化及与附近强震的对应关系,发现地震台站建设密度对谢通门地震窗监控能力影响较大,故从2008—2011年和2012年7月—2018年12月2个时段予以分析。分析发现,2012年7月开始,谢通门地震窗小震活动水平在每月20次范围内随机波动,当超过20次以上(含20次)即异常高值出现或结束后1.5年内,在半径100 km以内具有发生MS 5.0以上地震的可能,在半径1 000 km以内具有发生MS 6.5以上强震的可能。  相似文献   

17.
张立人  陈正位 《地震》2001,21(1):53-58
提出一种地震活动期、幕最大地震M1的估计方法:利用中低震级累计频度∑N与震级近似的直线关系得到间隔地震频度N与震级的线性关系。用间隔度N与震级的线性关系估计最大地震M1。结果表明,以震级-间隔频率的线性关系估计的M1比震级-累计频度关系得到的M1更接近实际发生的最大地震震级,震级-累计频率关系得到M1通常被高估。基于震级-累计频度关系曲线的特征和震级-间隔频度的线性关系估计的最大地震M1,可为中-长期地震趋势预测提供新的信息。研究表明,中国大陆自1979年开始的地震幕即将结束,而帕米尔东北侧自1915年以来的地震平静期也将结束。  相似文献   

18.
广州市部分城区地震小区划和震害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特大城市开展地震小区划和震害预测在我国是一次新的尝试。广州密集的建筑物群、到处耸立的高楼大厦、横贯市区的高架路桥和立交桥,是其它中小城市不具有的。海量的数据资源、复杂的空间结构给地震灾害分析、空间数据处理带来了诸多挑战,在数据资料调查收集、分析处理技术、信息系统开发平台等方面要求更高,加深了研究难度。介绍了广州市部分城区地震小区划和震害预测的工作区概况、研究方法和内容及成果特点。  相似文献   

19.
It has been recognized for a long time that the b-value in the Gutenberg-Richters fre-quency-magnitude relation (Gutenberg, Richter, 1954) tends to decrease before some of the earth-quakes (LI, et al, 1979, and the references therein). Since the 1980s, study on b-value has caused much attention among seismologists and physicists when b-value was related to the fractal dimen-sion of an earthquake fault (Aki, 1981; King, 1983) and/or the scaling constant in the model of self-organized critica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