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5 毫秒
1.
张:有人说,冰雹是“龙鳖成精”、“妖精作怪”,这说法对吗?李:说冰雹是“龙鳖成精,妖精作怪”完全是迷信的说法,我们应当积极向群众做好宣传教育,提高大家对冰雹的认识,树立人定胜天,抗灾夺丰收的思想。  相似文献   

2.
《气象科技》1974,(7):24-25
在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和批林批孔运动,近年来甘肃省冰雹的研究和群众性的人工防雹工作有了新的进展。冰雹是甘肃省的主要灾害性天气之一。特别是近年来冰雹出现的时间早,范围广、强度大,常常给农牧业及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严重损失。为了落实毛主席“备战、备荒、为人民”的伟大战略方针,各地群众以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与冰雹灾害展开了斗争,使冰雹灾害造成的损失逐年减少。如岷县八郎公社原是特重雹区,当地群众流传说:“霜灾有,病害少,早不住,涝不了,恨死的大敌是冰雹”。在1949年—1964年的  相似文献   

3.
刘松英 《贵州气象》2002,26(5):25-25
冰雹云是发展十分旺盛的积雨云 ,它是局地强对流性天气的产物之一。在冰雹云的发生发展过程中 ,往往伴随着雷暴、大风、冰雹等灾害性天气。因此 ,如何识别冰雹云 ,观察其发生发展 ,进一步搞好人工防雹 ,降低或消除冰雹云的危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从云的颜色和所伴随的声、光、电等现象出发 ,就如何识别冰雹云谈点自己的看法。①从颜色识别冰雹云。谚语 :“黑云黄边子 ,必定降雹子”和“黑云尾来黄云头 ,冰雹打死羊和牛”。冰雹云的云底灰黑或黑中带黄红。黑色是日光透不过云体所造成 ,白色是云体对日光无选择散射或反射的结果。由于冰雹…  相似文献   

4.
干热风是小麦扬花灌浆期的一种高温低湿伴有一定风力的灾害天气。它比霜冻、大风、冰雹出现的次数多,成为影响我国北方小麦高产稳产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我省是干热风危害较重的省份之一。农民群众有句谚语:“麦怕四月(阴历)风,风过一场空”,就是说的干热风对小麦的危害。我省干热风一般发生在5月中旬至6月中旬,即小麦扬花灌浆期约30天时间里。危害区域南起秦岭北坡,北到延  相似文献   

5.
为了落实毛主席“备战、备荒、为人民”的伟大战略方针,最近几年,我们在南京气象学院的协作指导下,进行了冰雹天气的研究。在学习群众看天经验,初步摸清本县冰雹发生一般规律的基础上,运用毛主席的光辉哲学思想,开展了单站冰雹  相似文献   

6.
干热风是影响小麦高产、稳产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在我国北方麦区,春末夏初正当小麦灌浆乳熟阶段,常常会连续几天刮起又干又热的西南风或偏东风,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干热风”。在不同地区也有称“火风”、“旱风”、“热南风”、“热干风”、“热东风”等。小麦受干热风危害,可影响正常的增粒、增重、灌浆成熟以致青枯秕粒减产。各地群众将小麦遭干热风危害后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人工防雹,首先必须准确地识别雹云。现介绍一些识别冰雹云的经验,概括如下:1、声:冰雹云雷声沉闷而延续不断,即“拉磨雷”。群众民谚有:“拉磨雷有冷子”。“不怕硬雷响破天,就怕闷雷挤磨眼”。2、色:冰雹云的特征是,云体翻滚剧烈,起先顶白底黑,以后云中呈现红色,后转为白、黑、红的乱纹云丝,云边呈土黄色。  相似文献   

8.
1.看风向 下冰雹之前,常刮东风或东南风。正如群众常说的·“不刮东风不天潮,不刮南风不下雹。”因为暖湿空气多从东南方向吹来,它是形成冰雹的有利条件。当风向转成西北或北风,风力加大,冰雹即随之而来。  相似文献   

9.
冰雹是临夏地区主要灾害性天气之一,在六一八月夏田成熟季节危害很大。为了作好这一时段的冰雹预报,我们总结了过去制作冰雹预报曲线模式的经验教训。从一九六五年至一九七○年我们先后制作了十几套冰雹预报模式,但实践证明准确率不够高,“空炮”比较多,主要原因是缺乏经验线索和物理依据。从七二年开始,我们  相似文献   

10.
徐乃璋  王昂生 《气象》1976,2(6):24-25
正确判断云体是冰雹云还是雷雨云,这是进行人工防雹作业的重要依据。广大劳动群众在长期的防雹抗灾斗争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他们根据雹云的声、光、雷电、降水和移动等宏观特征,用耳听目测来识别雹云,并用许多生动的谚语形象地指出冰雹云的特征。例如冰雹云多“拉磨雷”、“蜂子朝王声”;“横闪多雹”;“黄云黑边子,必定下雹子”,“黑云尾,黄云头,雹子打死羊和牛”;“雹走老路”、“雹打一条线”以及雹云光象异常等等。这在人工防雹工作中起了很大的作  相似文献   

11.
春季"冷区"冰雹天气分析及预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冰雹是我省春季主要灾害性天气之一。当冷锋逼近我省或影响我省时造成的冰雹、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在实际预报中容易引起预报员重视,但当冷锋移过南岭后,我省处地面冷锋后部有时也会出现冰雹天气。这里我们称这种形势下出现的冰雹为“冷区”冰雹。“冷区”冰雹是预报中的一个难点。本文首先用常规的天气图方法,综合提炼出有利于我省“冷区”强对流天气发生的天气尺度背景条件,然后对冰雹天气的物理成因进行分析,得出一个较好的“冷区”冰雹预报模式。1“冷区”冰雹日选取及时空分布特征1.l“冷区”冰雹日的选取由于‘共区”冰雹一…  相似文献   

12.
冰雹是我国主要灾害性天气之一。它在我国分布极广,除两广极少外,全国各地几乎都有冰雹。冰雹及其伴随的狂风、暴雨,严重影响工农业生产和国防建设。因此,做好冰雹天气预报,对做好“两个服务”具有重要意义。下面简要介绍有关冰雹分析与预报的情况。应用层结逆温特性预报冰雹贵州省气象科学研究所,根据威宁1960—1967年和1970—1972年3—5月多冰雹季节的探空资  相似文献   

13.
两次冰雹过程的观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雨曾  魏新尧 《气象》1981,7(8):37-39
冰雹是我国许多地方经常出现的一种自然灾害,它对农业、交通、城市建筑等方面都可能造成很大的危害。因此,我国人民一直很重视冰雹的研究。 冰雹的大小和形状影响着冰雹的末速,冰雹愈大,末速度愈大,造成的危害也愈大。冰雹的大小、形状和它的核心——冰雹胚胎,是雹云分类的重要参数,因此,对冰雹大小、形状及雹胚的观测了解,有利于探讨冰雹生长机制及人工防雹效果的检验。 本文是通过1980年7月20日和8月22日在河北万全郭磊庄地区两次降雹的观测结果进行初步的冰雹分析。  相似文献   

14.
《气象科技》1973,(5):1-12
目前雹洪预报中比较困难的是暴雨中心和强降雹区位置的预报,为了摸索这方面的预报办法,遵照毛主席的教导:“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一切实际工作者必须向下作调查”,我们在调查甘肃冰雹活动规律时,群众普遍反映“云接亲”(即几块积云、积雨云合并)的地区常降  相似文献   

15.
对包头地区1979-2008年7个站点冰雹灾害的统计,提出冰雹的发源地和九条主要路径,通过对冰雹危害程度的分析,从预报预警系统建设、人工防雹、农业防护等方面提出合理有效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6.
新疆的冰雹和霜日哪里最多? 冰雹是一种灾害性的固体降水现象.最常见的冰雹如豆粒大小,也有象鸽蛋甚至如鸡蛋那么大的冰雹.冰雹虽范围小、时间短,但来势猛、强度大,对农作物危害极大. 新疆冰雹多集中在西部和乌鲁木齐以西  相似文献   

17.
小麦“青干”群众又称“腾死”,是灌区小麦生育后期主要自然灾害之一。其危害程度随天气特点,作物生育状况,地势土质和农业技术措施而异,一般发生“青干”年份小麦可减产5—10%,严重的可达20%或以上。因此分析和掌握“青干”发生规律,找出预防措施对我区小麦高产稳产有一定意义。一、“青干”发生时期及其成因农谚有:“夏至后的雨,麦头上的霜”、“小暑前后的雨,秋天的霜”,说明“青干”主要发生于小麦灌浆成熟阶段,就灌区而言,大约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在这段时间里,  相似文献   

18.
冰雹是夏,秋两季常常出现的一种自然灾害。有的象豆粒大,也有象鸡蛋、拳头大的。通常群众把冰雹叫成“冷子”。出现时往往伴有大风、暴雨,破坏性很大,是农业生产主要灾害之一。有时,稻麦黄熟,丰收在望,一场冰雹袭来,轻的减产,重的失收。冰雹是怎样形成的呢?冰雹是从发展强盛的积雨云中降下来的小冰球或小冰块。在炎热的夏天,地面水汽大量蒸发,在空中凝结成小水滴,如果这时又有冷空气侵入,就会形成上冷下热,上重下轻的现象,使空气  相似文献   

19.
林敬颂  刘云鹏 《湖北气象》1995,(4):15-16,45
依据天气环流形势和雷达回波生、消演变特征对“930904”冰雹过程的形成进行分析,揭示出宜晶县西北山区冰雹形成规律,尤其是中、低层天气系统的“逼近”在本县西北山区冰雹云生成、发展中所直到的重要作用为冰雹预报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20.
冰雹是我县主要的灾害性天气之一,对农业生产危害很大。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雹灾,仅一九七○年统计,全县受灾面积达三万二千九百多亩,损失粮食一千多万斤。在农业学大寨、普及大寨县的群众运动中,做好冰雹天气的预报工作,是为农业服务的重要一环。我们在认真总结原有预报工具的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