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罗立强 《岩矿测试》2014,33(5):正文前I-正文前II
八月,在风景如画的季节,我们又一次来到了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兰坪地处云贵高原深处,海拔2400米. 这已是第三次进兰坪了.按照GPS导航和已近熟悉的路线,我们的车一边爬坡,一边向着进兰坪的必经之路——剑川进发.车很快就到了三千多米的海拔.这时身旁初次进兰坪的路导说,从网络地图看,有条高速通剑川,然后可入兰坪,似更快,路或许也更好走.起初不太相信,因为第二次进山时还没有高速呢,这才没多久……  相似文献   

2.
三江造山带作为调节印度一欧亚板块间的碰撞及后碰撞过程的重要构造带,具有长期多阶段复杂演化过程。在剑川—兰坪新生代盆地发育的澜沧江断裂带、中轴断裂带和乔后断裂带是三江造山带不同时期演化的具体体现。它们在产状、组成和特点等方面有着显著的差异。构造分析表明,澜沧江断裂带与印度—欧亚岩石圈板块间的早期碰撞过程密切相关,它制约着剑川—兰坪盆地的发育;乔后断裂带和中轴断裂带对于剑川—兰坪盆地具有强烈的改造作用,是后碰撞调解过程的结果。三江造山带对于印度—欧亚板块间碰撞的调解过程,包括了水平侧向逃逸与垂向物质蠕散。在剑川—兰坪地区,前者表现为乔后断裂早期阶段右行走滑作用产生了大约90km的走向错移,而后者形成了广布于中轴断裂内遍布的小型逆冲构造和乔后断裂西部的大量逆冲和推覆体构造。  相似文献   

3.
滇西新生代兰坪盆地和剑川盆地分别位于哀牢山–红河断裂带两侧,青藏高原东构造结内,其沉积过程和构造变形对青藏高原东南缘的构造演化有重要的启示意义。通过对这两个盆地古近纪沉积和构造过程的研究,我们发现兰坪盆地和剑川盆地及邻区的构造变形分为三期:始新世早期的强烈挤压变形、始新世中晚期的伸展变形、渐新世的走滑变形。始新世早期的挤压变形主要表现为兰坪地区的褶皱–冲断系统、哀牢山-红河断裂的逆冲活动和剑川盆地的宽缓褶皱。沉积方面,古新统勐野井组(E_1m)较为稳定的细粒滨湖相沉积转变为始新统宝相寺组(E_2b)较粗的具有前陆盆地性质的河流相沉积,特别是宝相寺组底部发育的一套快速堆积的磨拉石建造,可能是对始新世强烈挤压环境下的沉积响应。始新世中晚期伸展变形体现在盆地的构造环境由早期的挤压环境变为伸展环境和该时期大量富钾岩体和岩脉的侵入,沉积学上,下始新统宝相寺组的河流相转变为中始新统金丝厂组(E_2j)具有快速堆积磨拉石特征的曲流河沉积,极可能是对构造体制变革的沉积响应。渐新世的走滑变形则体现在渐新统的缺失和哀牢山–红河断裂的早期左行走滑。因此,我们认为剑川–兰坪地区在始新世中期和渐新世均发生了显著的运动学转换,这一认识也得到了始新世中期兰坪和剑川盆地物源明显变化的支持。结合青藏高原东南部始新世中晚期岩浆的活动,渐新世大型剪切带(崇山剪切带、高黎贡剪切带)的强烈走滑和保山块体的旋转,我们推测青藏高原东南缘古近纪的构造演化为古新世-始新世早期的挤压、始新世中晚期的伸展、渐新世的转换压缩。  相似文献   

4.
滇西兰坪维西一带印支地槽褶皱带的确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滇西大理丽江地区印支运动研究初报”一文~[4]中,我们曾指出:剑川东西两侧,在地质构造上有着明显的差异。剑川以西是一个于诺利克期前(辶回)返的印支地槽褶皱带,以东则没有前诺利克期的印支褶皱作用,它是不同于前者的另一个构造带。1963年12月至1964年5月,笔者在云南省地质局区测队的大力支持下,又在剑川、兰坪、维西、德钦等  相似文献   

5.
滇西剑川盆地剑川组火山事件的定年和古环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覃琼  徐亚东  张克信  吴旌  郑国栋  曹凯  王国灿  戴婕 《地质学报》2018,92(10):2096-2105
通过对剑川组顶部凝灰质砂岩和底部晶屑凝灰质火山角砾岩进行U- Pb锆石测年,结合前人对剑川组内部侵入的花岗岩脉体的数据,本文限定剑川组火山事件发生于36.23±0.88~35.46±0.76Ma,为始新世晚期蔡家冲期。剖面上段发现丰富的孢粉化石,反映该时期剑川盆地周缘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植被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带性;结合化石的最近亲缘类型的海拔、年均温和年降水量数据,进行共存分析得出始新世晚期剑川盆地的海拔在1900±100m,年均温在13.3~14.9℃,年降水量在863.3~1344mm。综合对比分析古生物化石、氧同位素、火山事件和构造热年代学数据,反映始新世晚期受印度和欧亚板块碰撞的影响,滇西地区具有显著的地势差异,高海拔可达2000~2700m,而低海拔可降到1200m以下,甚至接近海平面,并伴生一系列拉分盆地的形成和强烈的火山事件。  相似文献   

6.
云南兰坪盆地攀天阁组火山岩的Rb-Sr年龄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牟传龙  余谦 《地层学杂志》2002,26(4):289-292
云南兰坪盆地是三江造山带非常重要的沉积盆地 ,对该盆地的构造属性的认识存在较大的分歧 ,原因之一是对发育在盆地范围内的一套火山岩的形成时代一直没有确切的年龄数据 ,从而造成对火山岩的性质和构造背景认识上的差异。采用 Rb- Sr同位素年代学方法对出露在兰坪盆地剑川马登剖面攀天阁组的流纹岩的年龄进行了研究 ,获得了火山岩的平均年龄为 2 36± 32 Ma的数据 ,结合接触关系和上下地层的时代 ,认为攀天阁组的时代归属为中三叠世 L adinia期  相似文献   

7.
一九六四年,我公司某队在某金矿合矿大断裂破碎带中,开凿了2×1.8的小断面沿脉平巷2500米。在施工中突出的困难是顶板岩石破碎,经常冒顶。在东沿脉平巷中一次冒顶就三天没进尺,多推渣200车左右;22坑雨后一次冒顶,流砂进入巷道,阻塞20米,冒空距离高达12米,地表下陷,一星期没有进尺。针对以上情况,我们采取了一些措施,基本上克服了施工的困难,现把有关资料整理出来,以供同志们参考。  相似文献   

8.
王飞燕 《中国岩溶》1983,2(1):41-48
<正> 一、概 述 中国猿人化石产地位于北京西南约50公里处的周口店龙骨山,它是西山向华北平原过渡的丘陵地区。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附近最高山岭为猫耳山,海拔1307米,向东南至龙骨山、14地点、南鱼岭及鸡骨山一带降至150米,而再向东南至华北平原,海拔只有50米左右了。 本区为侏罗系地层组成核部的北岭向斜的西南翼,它不是简单的翼部地层,成为次一级的倾伏背斜,龙骨山附近的洞穴则发育在这倾伏背斜的西北翼上,由中奥陶统马家沟灰岩组成。   相似文献   

9.
兰坪中新生代沉积盆地演化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牟传龙  王剑 《矿物岩石》1999,19(3):30-36
兰坪中新生代沉积盆地形成和演化与金沙江洋的俯消减及洋陆转换过程密切相关,记录了其盆-山转换过程,早二叠世晚期-晚二叠世时期,由于金沙江洋的俯冲消减,形成了金沙江弧-盆系的空间配置,兰坪地区成为弧后盆地,早中三叠世,金沙江弧-盆系及东西两侧的昌都-兰坪陆块和中咱-中甸陆块的构造沉积式样发生大的转米,开始了兰坪中新生代盆-山转换历史,由于弧陆碰撞作用,使得兰坪分国地由弧后盆地转化成弧后前陆舅地,盆地中  相似文献   

10.
地处板块接触地带的滇西北剑川地区是研究新构造运动的重要场所。剑川盆地保留有较为完整的新生代地层,在1:250000地质图上,新生界自下而上为古新统勐野井组、始新统宝相寺组、渐新统金丝厂组、中新统双河组和上新统剑川组;其中双河组为一套含可采煤层的砂泥岩夹泥灰岩沉积,剑川组为一套火山-沉积岩组。近期的研究揭示双河组和剑川组均属始新世,但发表的年龄相互包含,并没有清楚的把两者分开。本文采用Ar-Ar和锆石U-Pb方法测试了双河组和剑川组顶、底凝灰岩的年龄,辅以岩体、岩脉的年龄,重新厘定了两个组的顶、底年龄。剑川组顶部凝灰岩锆石SHRIMP U-Pb年龄为34 Ma±;底部凝灰岩黑云母Ar-Ar坪年龄为36 Ma±,与底部侵入岩脉的锆石SHRIMP U-Pb年龄一致;中上部侵入岩脉的黑云母Ar-Ar坪年龄在34~36 Ma之间。同时,老君山岩体、玉召块岩体和沙帽山岩体的锆石SHRIMP U-Pb年龄在34~35 Ma之间。剑川火山-沉积岩组的年龄集中在34~36 Ma之间,属始新世晚期。剑川双河煤矿矿部至三家村及五家村一带,双河组之下新发现一套凝灰岩,其黑云母Ar-Ar坪年龄和锆石SHRIMP U-Pb年龄均为37 Ma±,表明双河组的起始年代不超过37 Ma;双河组形成于36~37 Ma之间,也属始新世晚期。新的结果表明剑川盆地始新统地层应包括宝相寺组、金丝厂组、双河组和剑川组,缺失渐新统沉积。结合其他盆地的年龄数据,表明剑川乃至整个云南地区在渐新世期间为褶皱隆起期。  相似文献   

11.
福建省永安盆地第四纪冰川遗迹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前言永安盆地为一山间洼地,四周低山环绕,北为南金山,海拔568米,西北牛角顶山,海拔966米,西南猫仔鼻山,海拔669米,东南文笔山,海拔932米。盆地内地形切割较强,丘陵起伏。东部为第三纪红色地层构成的丘陵素以丹霞地貌著称;西北部以二叠系灰岩构成的岩溶区,溶洞、溶斗繁多,石芽丛生,溶蚀洼地发育。区内水系发育,燕江、沙溪贯串南北,形成条形谷地,河流两岸发育Ⅰ—Ⅲ级阶地。本区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温湿多雨,年平均  相似文献   

12.
一、概况“三车”经过多年的研制、试验、推广,不仅能在其它省应用,而且也能在我省海拔3500~3580米的高山钨矿区得到应用。能适应地质探矿坑道要求,符合中深坑道平巷掘进机械化作业线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云南剑川断裂新活动的表现与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滇西北是我国新构造运动强烈的地区之一,这里的断裂十分发育,许多断裂第四纪以来都有活动,剑川断裂是其中一条重要的活动断裂,它对滇西北的新构造运动与地震活动有着明显的控制作用。为了探讨新构造运动的特点及其与地震的关系,笔者在袁复礼教授的指导下,与我院地震地质专业部分师生一起,于1981年和1982年,对剑川地区的地貌、第四纪地层、活动断层及地震活动分别作了较为详细的专题研究。目前这一研究课题正在进行之中,现将我们对剑川断裂新活动研究的部分结果整理成文,作为学生献给老师九十寿辰的贺礼。  相似文献   

14.
<正> 云南西部地处印度壳体、中亚壳体、东南亚壳体的衔接部位。是一个构造十分复杂的地区。根据壳体划分原则,可把该地区分为三个次一级壳体:腾冲壳体、昌宁一孟连壳体和兰坪一思茅壳体,分别以恕江断裂带、澜沧江断裂带为界,其中兰坪-思茅壳体东以红河断裂带为界。各大壳体有着明显差异,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兰坪铅锌矿可持续发展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兰坪铅锌矿床是世界上第三大铅锌矿床,文章对兰坪铅锌矿的信息化现状进行了简要分析,指出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信息化建设的紧迫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矿山数字化信息系统建设的具体措施.这对推动兰坪铅锌矿的数字化信息系统建设,实现兰坪铅锌矿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推广人造金刚石钻探技术,我们对北京800型钻机做了改进:制造了与之配套的小口径高速转盘.使用结果表明,基本上满足了高速钻进的工艺要求.高速转盘的主要技术性能最大开孔直径φ91转盘通孔直径φ94转盘可变角度 70~90°增速器变挡级数 2转速(转/分)正转6级:955、650、358、283、192、105反转2级:264、77适应孔深 800~1000米结构这种高速转盘,是迁就北京800型钻机升降和给进系统而设计的.在小转盘一侧安装一增速器,使转盘捉高转速并增加挡数.传动系统如图1所示.它由底座、增速器和  相似文献   

17.
茹锦文 《中国岩溶》1985,4(4):324-324
<正>川西北,岷山山区海拔标高均在3000~4000米以上,主峰雪宝顶,海拔5588米,在当地的雪线以上。地质上位于川西地槽带,南坪复式向斜的南翼。早古生代以来至三叠系,发育了一套巨厚的浅海相及火山碎屑岩沉积,厚达40000米泥盆、石炭系的碳酸盐岩广泛发育。为高山岩溶的发育提供了一个物质前提。   相似文献   

18.
(一) 58年以来,地质勘探事业取得了飞跃发展,鑽探最高台月效率达到双千米,甚至还出现了万米的高产纪录。坦是这主要还是软岩层鑽进方面,而硬岩层的鑽进效率,目前还限于300米左右,超过400米的为数不多。为了提高硬岩层鑽进效  相似文献   

19.
云南丽江-剑川断裂带活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晶莉  刘顺  张燕 《云南地质》2012,(1):113-116,92
断裂带左旋运动起始于新构造运动。早更新世丽江盆地形成之后,斜向穿过丽江盆地的丽江-剑川断裂带对丽江盆地形成现今形态有很强的改造作用。丽江-剑川断裂带最新的一次活动应在早更新世后,以脆性变形为主,韧性变形为辅的断裂带,近期活动深度不很大。  相似文献   

20.
李志榆  李成厚 《云南地质》2009,28(4):425-429
兰坪超大型铅锌矿部分矿体埋深达几百米,为寻找矿区及外围深部隐伏铅锌矿,在跑马坪矿段开展EH-4探测,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