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利用合成分析和差异显著性等诊断方法.研究前冬、春季对应各月OLR场与中国汛期雨带类型分布的关系。结果表明:三类雨带对应前期OLR场正、负中心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非洲大陆、以及太平洋地区和北美洲南部地区;4月(前春)海温波动逐渐增强,对流活动加剧,这时赤道中东太平洋偏南地区OLR场的分布特征对后期雨带类型的分布产生较大的指示作用。具体表现为前期赤道中、东太平洋地区对流活动强,对应夏季Ⅲ类雨型,对流活动弱对应Ⅱ类雨型,正常情况下对应Ⅰ类雨型。历史回报试验效果表明,特定区域OLR场异常可以作为预测中国汛期主要雨带位置的强信号因子。 相似文献
3.
我国降水场的时空遥相关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Wallace的一点相关方法,研究了我国季、月降水场的空间遥相关结构,得到季月降水遥相关型。给出了遥相关型的中心测站和相应的遥相关系数。讨论了它们的季节变化特征。此外,研究了我国6、7月份早涝的前朗降水特征。指出,上年11月、当年1月的降水场与6、7月降水场关系密切。长江中下游测站的1月降水量的隔季相关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4.
1前言极涡是西风带一个最强大的环流系统,它的活动规律对长期天气预报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前期极涡特征量与我盟夏季降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分析及预报,取得了较好的预报效果。2具体分析我们用前期1~2年北半球500hPa各区的副高面积、副高西伸脊点及副高脊线位置... 相似文献
5.
6.
本文利用1951-1986共36年资料对北半球500hPa1月和7月纬偏场的遥相关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冬季纬偏场的遥相关结构与位势高度场的遥相关结构一致,都存在5种呈经向分布的遥相关型。但在夏季,位势高度场中的遥相关现象不明显,纬偏场中却存在4种呈纬向分布的遥相关型。对比纬偏场1月和7月的遥相关结构,发现两者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7.
8.
基于陕西省78个测站1961~2011年盛夏逐日降水量资料以及NOAA全球2°×2°海温场资料,分析了陕西盛夏极端降水事件气候特征及其与海温场的遥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盛夏,陕西南部、关中西部及陕北南部是极端降水事件高发区;(2)近年来盛夏极端降水事件呈上升趋势,1976年后显著上升;(3)极端降水事件与前期海温场具有较好的遥相关关系,与同期(同月)海温场相关性不显著;(4)上年秋季、冬季赤道中东太平洋和上年秋季阿拉伯海海温异常偏暖,赤道中东太平洋南北两侧海温偏冷,以及前期2月印度洋和中国近海海温异常偏暖,关中中东部及陕南中东部局地7月极端降水偏多,反之亦然;上年秋季印度洋和赤道东太平洋、上年冬季及当年春季印度洋西部海温异常偏暖,关中中西部地区8月极端降水偏多,反之亦然。 相似文献
9.
东亚太平洋与欧亚遥相关型的相互配置及其气候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利用近60 a中国160站夏季降水资料和NCEP/NCAR月平均位势高度场、风场等再分析资料,采用相关分析和合成分析等方法对东亚太平洋遥相关型(EAP)和欧亚遥相关型(EU)的不同配置特征及其对中国夏季降水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EAP与EU两种遥相关型是相互独立的,相关系数为-0.03.两者存在以下四种配置:EAP和EU均活跃且位相相同(第Ⅰ类配置)、EAP和EU均活跃且位相相反(第Ⅱ类配置)、仅EU活跃(第Ⅲ类配置)和仅EAP活跃(第ⅣV类配置).EAP与EU呈现不同配置类型时,中国夏季的降水分布相应的存在差异.当二者之间是第Ⅰ类配置时,降水异常分布呈北方型;当二者配置为第Ⅱ类时,降水异常分布呈现出中间型,雨带集中在长江流域;第Ⅲ类配置时,降水大值区主要集中在长江中上游黄河以南地区;而第Ⅳ类配置时,降水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地区,雨带呈东北—西南走向. 相似文献
10.
利用已定义的遥相关强度指数公式,分别计算了1951-1995年北半球500hPa夏季和冬季(12、1、2月)的遥相关强度指数,同时计算了湖北省10个代表站温度距平、降水距平百分率与各遥相关型的相关系数。结果表明,对湖北省温度有影响的遥相关型主要有12月的EUP指数、7月的NAEW指数;对湖北省降水有影响的遥相关型主要有冬季的PNA、EUP指数等。 相似文献
11.
利用合成分析和差异显著性等诊断方法,研究前冬、春季对应各月OLR场与中国汛期雨带类型分布的关系.结果表明三类雨带对应前期OLR场正、负中心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非洲大陆、以及太平洋地区和北美洲南部地区;4月(前春)海温波动逐渐增强,对流活动加剧,这时赤道中东太平洋偏南地区OLR场的分布特征对后期雨带类型的分布产生较大的指示作用.具体表现为前期赤道中、东太平洋地区对流活动强,对应夏季Ⅲ类雨型,对流活动弱对应Ⅱ类雨型,正常情况下对应Ⅰ类雨型.历史回报试验效果表明,特定区域OLR场异常可以作为预测中国汛期主要雨带位置的强信号因子. 相似文献
12.
500hPa高度场遥相关型与广东降水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1956-2000年资料,从500hPa高度场上的相关性出发,找出了北半球(4-6月)的高度场上遥相关型,计算了它们的强度指数并分析了各遥相关型与广东降水的相关尤其是与中山市降水的关系,发现4月北太平洋型和6月北大西洋型及西大西洋型遥相关型与广东尤其是中山的降水有密切关系,而6月的西大西洋遥相关型对广东降水有很好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3.
夏季北半球500hPa月平均场遥相关型及其与我国季风降水异常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用一点相关法计算了盛夏北半球500hPa遥相关型,得到7月份北半球存在7个遥相关型,8月份有6个遥相关型。研究了它们的中心,计算了各遥相关型的历年强度指数(1951-1990),研究了它们的年际变化、月际变化。指出7月份的东亚太平洋型、北美东西遥相关型;8月份的EAP型、欧亚型与我国盛夏季风降水关系密切。1991年夏季发生的弱EAP型是江淮流域大涝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对1951-1998年初夏500hPa高度场作单点遥相关、并重点分析1991-1998年我国初夏旱涝与遥相关型的关系。结果显示;除1992年以外,初夏的大涝和大旱都与东亚太平洋型,黄河东亚型的异常有关,而1998年东北地区的涝还与异常强的WA型有关。 相似文献
15.
东亚夏季风异常大气环流遥相关及其对我国降水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8,他引:5
根据夏季东亚季风区内季风环流异常所反映行星尺度扰动的强弱,来定义东亚大气遥相关指数IEA.分析表明,它能较清楚地反映夏季西太平洋副高脊线和西伸脊点位置与东亚季风系统各支季风气流的变化.并揭示当IEA偏强(弱)时,东亚季风系统内的热带季风环流出现异常加强(减弱),副热带季风环流出现异常减弱(加强),而中高纬度季风环流又出现异常加强(减弱),三者之间的关系.分析还表明,IEA异常前期,具有明显ENSO循环位相特征,冬季热带太平洋SST、OLR异常,以及对流层高层风异常,可以作为前期征兆信号.该指数变化与我国夏季降水异常分布密切相关,并清楚地反映出东亚季风系统内热带季风环流与副热带季风环流及其各支季风气流异常对我国夏季降水的影响,为该指数在气候监测与预测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物理依据. 相似文献
16.
用斜交模态方案分析了7月北半球500hPa高度场的遥相关结构,得到了一系列遥相关型,与同期100hPa高度场,海平面气压场的遥相关结构分析结果上比较,其收敛速度慢,主要遥相关联系弱,且所在位置也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7.
7月份两种东亚阻塞形势对中国主要雨带位置的不同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根据长期的业务实践,把7月份东亚阻塞形势分为副热带高压偏西型(W型)和副热带高压偏东型(E型)两类阻塞形势,对比两种阻塞形势下中国主要雨带位置的差别后发现,W型主要雨带在长江流域,1951年以来较严重的长江大水是此类阻塞形势造成的;E型主要雨带位于江南至华南地区,长江流域洪涝较轻。不仅两种阻塞形势的7月份环流有重大差别,其前期秋、冬、春季海洋、大气和天气气候特点也大不相同。 相似文献
18.
斯堪的纳维亚遥相关对我国西南西部深秋降水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使用中国台站降水数据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了1961~2012年深秋斯堪的纳维亚遥相类型(SCA)与同期我国西南西部降水的关系,以及SCA型环流异常影响西南西部降水的具体物理过程。结果表明:SCA型遥相关与西南西部降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且具有非对称性:SCA正位相时西南西部降水偏少,而SCA负位相与西南西部降水的关系不显著。SCA正位相年西南西部的降水偏少与该地区对流层中下层的异常下沉运动有关。垂直运动方程诊断结果表明该异常下沉运动主要是由冷平流异常维持。气候态风场对温度异常场的平流在西南西部的冷平流异常中起主要作用。SCA正位相时,西南西部地区的东侧有暖异常,而其西侧的印度半岛北部及伊朗高原地区为冷异常,在平均西风作用下,西南西部有冷平流异常,造成该地区的异常下沉运动,从而降水偏少。 相似文献
19.
应用北半球500hPa大气非绝热热流量诊断资料和全球海温资料,分析研究大气热力遥相关及其海温对大气热力场的强迫效应。发现大气热力异常存在一种主要相关型——热力太平洋北美型,它是大气热力场对海温异常综合响应的结果。由此,得到了一些新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20.
李跃清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1999,19(2)
应用北半球500hPa大气非绝热热流量诊断资料和全球海温资料,分析研究大气热力遥相关及其海温对大气热力场的强迫效应.发现大气热力异常存在一种主要相关型--热力太平洋北美型,它是大气热力场对海温异常综合响应的结果.由此,得到了一些新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