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白肇烨  陈敏连 《气象》1981,7(9):15-16
二十多年来,气象站天气预报在我国气象服务工作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也经历了一些曲折。因此,现在人们对于县站预报的发展和前途问题都十分注意,尤其是许多在基层台站工作的同志对此更为关心。我们现就县站预报的技术方法和理论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供讨论。  相似文献   

2.
佘修平 《气象》1977,3(8):16-17
县站天气预报自1958年开展以来,已经近20年了。长期以来,遍布祖国各地气象站的广大气象人员,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建立了我国独创的县站预报方法,并在长期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由于刘少奇、林彪、特别是“四人帮”的干扰破坏,影响了县站预报这一新生事物更加健康地发展。当前,在抓纲治国,深入揭批“四人帮”的大好形势下,为了系统总结近20年来县站预报的经验,并使之逐步上升到理论上来,逐步形成一套统一的基本工具和方法,本刊从本期开始,举办《怎样做好县站预报?》的技术讨论专栏。这一专栏,将按照  相似文献   

3.
一、“县站预报”存在的几个问题:二十多年“县站预报”发展的历史,成绩是主要的,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具体表现为:A.县站预报技术工作长期任其“八仙过海”,自由发展。在技术管理上基本上还是空白,二十多年来,业务技术上除了三个“三结合”原则外,提不出具体措施。有些县站至今还在靠“收听加看天”发预报。B.预报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作为县站预报基础的加密观测网与情报网至今还未建成,测雨雷达在县站预报  相似文献   

4.
对提高自动气象站运行稳定度的几点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部分自动气象站因系统故障而影响气象要素资料及时采集上传的问题,以及因其故障不能及时排除而影响其正常运行的情况,基于自动气象站现有技术水平和业务管理模式,指出自动气象站运行稳定度的提高,一要严格按标准落实基础设施及其配套设施,二要正确安装有关硬件和软件,三要选用可靠的通讯传输方式,四要加强气象台站自身管理与维护。  相似文献   

5.
张宝元 《气象》1982,8(3):35-36
由于气象站天气预报的广泛开展,逐步健全了我国的气象服务体制,增强了预报服务的针对性、广泛性和及时性。为了提高县站预报的水平,当前人们比较关心县站预报技术的特点及其改进和提高的问题。对此问题已有不少同志发表了很好的意见,现在我仅对县站预报技术的基本特点和当前存在的问题作一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7.
郑家骅 《气象》1979,5(10):18-21
从气象站天气预报工作建立以来,降水预报一直是一个主要的预报项目和研究课题。六十年代初期四川省大中小结合的中期降水预报方法的改革试验,曾促进了气象站降水预报方法的改革;但是由于当时资料年代还短,所以对降水规律的认识还很肤浅,所归纳出的预报方法也还存在不少问题。随着经验的积累和资料的增多,特别是由于近几年来省和地区先后组织了暴雨预报方法改革的会战,在气象站降水预报(特别是暴雨预报)方法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下面做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8.
汪之义 《气象》1981,7(11):9-9
一、气象站预报服务工作的发展 四川省的气象站,自1958年开展补充订正预报以来,服务内容有了较大的发展。从只做12—24小时的短期补充订正预报,现已发展到做短、中、长期的关键性和灾害性天气预报。同时还结合农业生产需要做春播、夏收夏种、汛期旱涝、三秋等专题天气预报。服务手段也从送预报单子发展到使用电话、有线广播、黑板  相似文献   

9.
10.
谢炯光 《气象》1978,4(3):24-24
县站预报自诞生以来已经有20年的历史了。通过广泛深入的民主讨论和自由争辩,集中全国各地的好经验、好方法进行整理、归纳、提高,将大大促进我国县站天气预报技术的发展和提高。下面谈几点不成热的看法。 一、要有一套全国统一的基本分析工具 气象台预报有自己的基本分析工具——天气图。利用天气图可以研究各种气象要素的空间分布,并依据物理学中的热力学和动力学原理推  相似文献   

11.
许以平 《气象》1980,23(9):16-16
对于有关梅雨问题进行讨论,我认为很有必要。 由于在出梅问题上比入梅问题上分歧相对要少,因此这里仅就入梅标准谈些看法。 对于入梅,上海台就有五、六种标准,比如对副高,有的只考虑120°E上脊线位置,有的则考虑110—125°E的平均脊线,还有的考虑125—140°E平均脊线。取的资料不同,入梅时间也就产生了差异。我个人认为,入梅标准要考虑以下几条原则。  相似文献   

12.
随着国家气象中心数值预报业务的迅速发展,以及传真机在县站的普及,国内外大量的形势、物理量以及要素的数值预报图表,都能在县站及时收到,因而现在省局提出推广MOS预报,是完全可行的。 MOS预报客观、定量、稳定,国内外大量经验证明,预报改革走这条路子,是最佳的。我们开展MOS预报时间不长,工作也是初步的,现有以下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3.
《气象科技》1978,(2):39-39
经国务院批准,由中央气象局主持的全国气象站预报工作会议于1977年12月6日到22日在北京市平谷县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各级气象部门的代表,社队气象哨的代表,部队、科研、院校、工厂等有关部门和专业台站的代表共445人。来自风雪高原、戈壁沙漠、边疆海岛、农业生产第一线的站哨代表占半数以上。气象部门召开这样大规模的全国性会议并且专门研究气象站预报工作,还是第一次。  相似文献   

14.
(1)气象信息产业的现状121开通后拨打率逐渐下降,主要原因是宣传跟不上,收费过高,个人用户不多。2004年下半年推出包月制,签约用户每月信息费不到2元,在电信局的大力推广下,签约用户近万户,取得了较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气象短信开通一年多来,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联通用户开通时采用的是默认订阅,目前用户与开始时相比下降了近一半,而新增用户不多。与移动公司早有合作,2004年9月份移动公司将1.5万户划拨到区台的短信平台。今后由于移动公司利润减少,其推广的积极性将下降,这是值得注意的。(2)几点看法1确立气象信息服务的指导思想气象信息服务应定位在公众服务上,它是气象部门加强公众气象服务的重要举措,收费应较低。目前121的收费标准仍然较高。2加强推广,提高气象信息的知名度要加强与各营运商的合作,气象部门没有营销网络和营销经验,因此,在营销上主要依靠营运商。4气象信息的质量要提高,内容要丰富多彩121的语音质量要想办法提高。要提高气象短信编写质量,如果气象短信缺乏准确性、实用性、趣味性,没有人情味,则很难持久发展。4重视投入,建立统一的操作平台;加强交流,提高整体水平基层台站预报员较少,建议建立全区性的气象信息编辑系统,收集近期各地的121和气象短信内容,在一个平台上显示出来,供所有预报员交流学习。5上下协调,加强管理上级信息部门要强对下级台站的指导,加强信息交流。低价服务不等于粗放服务,要把用户的需要放在第一位,要尽快建立与用户交流的渠道。6要加强产品开发,增加发展后劲。适时推出小灵通短信、气象彩信等产品。  相似文献   

15.
沈罗毅 《气象》1981,7(4):18-18
咸宁地区位于湖北省东南部,长江中游南岸。对我们来说,梅雨预报是整个汛期预报服务工作的重要环节。《气象》上开展的对梅雨标准的讨论,使我很受启发。现根据本人的工作体会,就讨论中有争论的几个具体问题,谈点肤浅看法。  相似文献   

16.
罗国城 《广西气象》2005,26(A02):81-82
(1)气象信息产业的现状 121开通后拨打率逐渐下降,主要原因是宣传跟不上,收费过高,个人用户不多。2004年下半年推出包月制,签约用户每月信息费不到2元,在电信局的大力推广下,签约用户近万户,取得了较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李广春 《气象》1980,6(11):14-15
我省纵跨长江、淮河两大水系。一般把淮河以南地区的雨季称为梅雨期。梅雨是我省十分重要的大型天气过程,入梅期的早晚,梅雨期的长短,梅雨量的多寡,直接影响着我省工农业生产,有时甚至威胁着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所以,积极开展对梅雨的研究和作好梅雨的预报服务工作,是我省气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要开展对梅雨天的研究和预报服务工作,首先就要解决关于梅雨的划分问题。但到目前为止,在划分的基本思路和具体标准上,都存在一些分歧和差别,某些年分在大范围梅雨开始和结束日期上也不统一。所以对梅雨的有关问题在《气象》杂志上开展讨论,统一认识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张深毅  赵翠兰 《气象》1980,6(9):20-20
读了上期蔡恒荣同志的文章,深感在现行的GD—01电码中,确实有一些问题值得探讨。现就蔡文所提的几个问题,谈一下我们的看法,和同志们商榷。 在例1中,14时的ww编报70,W报6而不报7,我们是同意的。除蔡文所述理由外,我们还认为过去天气现象表、中把雨夹雪归为电码7而不归为电码6是不妥当的;这是和现在天气电码表把雨夹雪归为60  相似文献   

19.
最近几年来,我国的农业气象工作有了可喜的发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农业气象科学的发展不能说已经成熟,农气业务工作还不够规范化,组织机构不够健全,联系较松散,人才不足,力量分散,因此,即使在农气工作迅速开展的时期,仍然最易受到挑战,出现起伏和反复。这种历史经验,是值得认真研究的。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为改进模斯预报,试图对预报思路、因子选取、方程选择和预报量的确定等方面提出一些意见,和大家商榷。睛雨预报样本较多,相对来讲,指标比较稳定可靠。而直接报中雨、大雨这种小概率事件,因个例少,资料年限短,再加上预报员对天气过程的认识还不很深刻和完全,所以,指标带有很大的随机性。为此,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