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思源 《海洋世界》2009,(11):14-23
在影片开始不久,赫胥黎对达尔文说:“你杀死了上帝,先生!”达尔文不由往后退缩了一下,这正是他内心挣扎迹象的一次微小的暴露。但他也许不会知道,他内心的挣扎引发的却是长达150多年的争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试验了8种药物对长毛对虾受精卵孵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低剂量药物对受精卵的孵化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高剂量药物则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我国渔用药物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渔用药物的研制和生产规模取得较大发展。本文对渔用药物的定义,主要研究内容进行了描述,对目前应用范围较广的药物进行了简单分类,并对渔用药物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在研制,生产,销售和使用等方面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最后对我国渔用药物发展战略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11种天然药物对弧菌的体外抑制效果的观察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于1991年3-4月应用纸片法定量测定了海洋及陆地来源的11种天然药物提取物地中国对虾的主要致病菌-弧菌的体外抑制效果,结果表明,对弧菌高度敏感的药物有5种,中度敏感的药物有3种,不敏感药物有3种,并且5种高度敏感药物的抑菌效果均优于绝大多数抗菌素。为在对虾养殖中选择高效,低毒的天然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水产药物开发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养殖动物疾病发生日益严重,水产药物是随养殖动物疾病发生同时得到开发的。现用水产药物基本上都是直接借用现成的兽药,而水产养殖动物是生活于水中的变温动物,与陆生动物存在较大差别,因此,水产药物开发应针对水产养殖动物的特性,包括其使用方法进行研制,使其实用、普及。本文综述了水产药物开发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希望在水产药物开发时引起重视。一、药物的吸收、分布和排泄为使药物产生疗效,要求药物被养殖动物吸收后,能分布到预定的靶器官,或且在这些靶器官中达到一定的浓度水平,维持一定时间。这就需…  相似文献   

6.
常见水产药物对海洋弧菌的杀灭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宋晓玲  张岩  李健 《海洋科学》1996,20(4):9-11
当前市场上的水产药物种类多、销量大,但究其药效及质量则参差不齐。本文从水产药物对养殖水体中细菌含量的影响,及水产药物对致病海洋弧菌的药物敏感性两个方面,评价了15种常见的水产药物的药效。l材料与方法1.1药物来源15种实验药物均由生产厂家提供。1.2实验菌株副溶血弧菌、溶藻胶弧菌购自北京微生物研究所,坎贝氏弧菌由青岛海洋大学生物系提供。1.3培养基细菌培养基为蛋白胨5g,酵母膏1g,磷酸高铁0.1g,琼脂20g,陈海水1000ml(pH7.6,105kpa灭菌20min)。弧菌培养基购自上海生物…  相似文献   

7.
鳗鲡气单胞菌引起的烂尾病病原菌抑菌药物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药敏纸片法研究了三株烂尾病病原菌(气单胞菌)对31种药物及不同配合药物的敏感性,测定了4种药物及配合药物HP对三株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及最低杀菌浓度(MBC)。结果表明,配合药物HP具较强的抑菌能力。  相似文献   

8.
养殖对虾病毒性疾病的细菌并发症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国成  陈金翠 《台湾海峡》1996,15(2):200-204
本文研究报道了发病对虾肝胰腺分离菌物敏感性,采用防台细菌人工感染方法进行药物饲料的筛选,在实验室及养殖池中进行药物饲料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对虾病毒流行期间,采用药物饲料可有效防止对虾爆发性大量死亡,提高对虾存活率。  相似文献   

9.
水产养殖病害及其药物控制与水产品安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针对目前我国水产养殖过程中对发生的病害多采用药物控制极易造成因药物使用不当或盲目用药等原因,使细菌产生耐药性、水产品中出现药物残留、养殖环境不断恶化的同时,最终会影响食品安全的现状。从常见病毒病、细菌病,以及寄生虫病等论述开展对药物残留毒性研究,重视专用渔药研制、加强用药指导,减少用药盲目性等工作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海洋世界》2009,(7):4-4
我国海洋药物将由技术积累进入产品开发阶段,未来10余年将形成一批海洋药物与保健品,在抗艾滋病、抗肿瘤、卫生保健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评价防污涂料的毒效,通常采用以附着生物的幼虫作室内药物筛选和外海挂板检验的方法,前者常在解剖镜下检查幼虫是否变态,后者是检查附着的成体数量,但这两者都不能说明药物进入附着生物体内的途径及其作用机制。 本文通过有机锡药物——三丁基氟化锡(tributyltin fluoride)对内刺盘管虫Hydroides ezoensis的实验性中毒观察,试图解答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12.
海洋心血管药物及活性物质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海洋心血管活性成分的化学分类,本文较系统地列举了该领域中的研究成果和动态,对有代表意义的重点药物作较详细的评述,并探讨了有关海洋心血管药物研究工作的特点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药物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前身为海洋药物研究室,始建于1980年,是我国较早从事海洋药物研究与开发的科研机构之一。1994年成为山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2003年11月批准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并立项建设。现有固定人员48人,有教授14人,教授级高工2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  相似文献   

14.
几种药物对泥螺Bullacta exarata卵群孵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在泥螺人工育苗过程中高锰酸钾、福尔马林、土霉素三种药物对泥螺卵群孵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高锰酸钾、福尔马林、土霉素的浓度分别为0.28×10-6~0.9×10-6、5×10-6~9×10-6和1×10-6~20×10-6时,泥螺卵群孵化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对胶质膜的溶解有促进作用。使用上述药物后,还可提高卵群孵化的同步性。药物浓度超过上述范围,则孵化率明显下降,直至使胚体死亡。本文就胶质膜的作用进行了简单讨论,还对这三种药物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目的:基于聚类分析探索治疗多发性硬化的核心处方。方法:以“中药”“中医”“多发性硬化”为主题词进行检索,搜集中药治疗多发性硬化的相关文献,整理处方药物并建立Excel数据表,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3.0对药物数据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检索到相关文献116篇,包含214个治疗多发性硬化的中药复方;涉及中药298味。使用频率最高的中药为黄芪,其次是当归、白术、山茱萸、熟地黄等,药物功效以补虚、活血化瘀为主,中药四气多为温、平、寒性,五味以甘、苦居多;归经以肝、脾、肾经为主;关联规则显示常用药对由黄芪、当归、白术、白芍、川芎、党参等药物组合而成。聚类分析发现6个核心处方,具有补血益气、活血化瘀、健脾利湿、滋补肝肾、清热解毒等功效。结论:治疗多发性硬化的复方药物以补虚、活血化瘀类为主,佐以清热解表、平肝息风、利水渗湿类,可为临床治疗多发性硬化拟方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6.
几种药物对中国对虾卵子的消毒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试验了几种药物对中国对虾卵子表面细菌的杀灭力以及卵子对消毒药物的耐受力。试验结果表明,利用适当浓度的药物对卵子消毒可以消除病原体的来源和传播途径,减少对虾育期各种疾病的发生而又不致于对卵子的孵化率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东山九孔鲍细菌性疾病研究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张朝霞  王军  张蕉南  苏永全  黄英  鄢庆枇 《台湾海峡》2001,20(2):193-199,T001
本文分离纯化了1999年春东山县患病九孔鲍的2株主要病原菌,进行了回归感染、药敏试验、病变组织的超薄切片观察。结果表明此次暴发性流行鲍病的致病菌主要是溶藻弧菌和副溶血弧菌。在所进行的48种药物的药敏试验中,2株菌仅对氯霉素和复方新诺明等8种药物共同敏感,药物联合抗菌试验还表明复方新诺明与磺胺甲基异恶唑等有协同作用,氯霉素与复方新诺明等有加成作用。  相似文献   

18.
采用食盐水刺激吐脏、消毒剂杀菌、抗菌抑菌药物抑菌效果的研究,探讨水蚯的处理方法.盐度4.2~7.5的食盐水处理40~60min刺激吐脏效果较佳;消毒剂杀菌效果显著,二氧化氯最佳,其次为高锰酸钾,再者为含氯消毒剂;抗菌抑菌药物均具良好的抑菌效果,但不同药品的抑菌效果存在着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9.
互花米草防除药物对滩涂底栖生物影响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吕小梅  张跃平 《台湾海峡》2006,25(3):402-406
2005年7月15日对厦门海沧青礁海堤外的互花米草进行药物杀除,试验选用的除草剂对互花米草的杀除有效.药物喷洒后不同时段调查结果表明:试验区与对照区的底栖生物种类组成、生物量、栖息密度同步对比数量相差不明显,其随时间变化的趋势亦呈现总体一致.这表明互花米草防除药物对底栖生物群落组成结构及其生境的干扰不大,试验区与对照区底栖生物群落组成结构总体一致的变化趋势与时序有关.  相似文献   

20.
对于鱼类的疾病也和人类或家畜的疾病一样,应当防重于治,这已经是公认的事实。但是预防鱼病时是否可以采取定期施放药物的办法?这样做对鱼病预防的效果怎样?药物对鱼体有没有毒害?对鱼的活饵料——浮游生物有没有影响?这一些问题都是在生产上急待解决的。在我国治疗寄生虫性鱼病时最常用的药物就是硫酸铜(CuSO4)。在1958年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鱼病组又发现用醋酸亚汞(HgAc)或硝酸亚汞(HgNO3)是治疗多子小瓜虫(Ichthyophthiyius multifiliis)病的特效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