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拉尔兰州核查地震台阵的勘址和地动噪声功率谱的计算   总被引:9,自引:7,他引:2  
根据《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在海拉尔和兰州现有三分向地震台的基础上建设两个地震台阵。为此目的,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IC/CSB)与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组织国际监测系统(CTBTO/IMS)对两个新台阵进行了勘址观测。实地勘址开始于1999年初。1999年8月和9月分别在兰州和海拉尔进行了勘址观测。兰州台阵阵址们于甘肃省兰州市西南18km处;海拉尔台阵阵址们于内蒙古自治区海拉尔市东北34km处。勘址观测仪器由IMS提供的6套宽频带地震计及24位数据采集器组成。仪器在两个阵址分别布设于20个左右的侯选点进行观测,从兰州阵址较浅的摆坑到海拉尔阵址摆坑深至地表以下8m。地球物理研究所与IMS联合对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两个地区大多数观测点的地噪声功率谱在高于1Hz的频域上均低于宽频带台站的平均值。  相似文献   

2.
兰州台阵勘址测点对相干函数的计算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引言兰州台阵是根据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CTBT)而建立的国际监测系统(IMS)中规定的基本台阵之一(郑重,徐智强,2000)。1999年8月2日至25日,中国地震局投入了FBS-3A宽频带地震仪、JCV-100型短周期地震仪,以同心圆和直线分布方式(图1)在兰州大尖山台阵阵址进行了为期18天的野外观测,记录了约3GB的波形数据。  相似文献   

3.
兰州台阵勘址测点的功率谱估计与分析   总被引:5,自引:9,他引:5  
引言 兰州台阵是根据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CTBT)而建立的国际监测系统(IMS)中规定的基本台站之一(郑重,2000)。1999年8月2日至25日,在经过了图上作业、宏观勘察、初选台点计算和观测设计之后,IMS地震处与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对兰州台阵阵址进行了勘址观测。在勘址观测中,双方以同心圆分布和直线分布方式在兰州大尖山台阵阵址进行了为期18天的野外观测。本文主要以中方仪器记录的数据对各测点的背景噪声功率谱进行了计算和分析,并对各测点白天和晚上的平均功率谱作了比较。 1 观测仪器与观测数据 1.1 观测仪器 中方在兰…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兰州大尖山核试验监测地震台阵的勘址工作,包括本地区的地质背景、气象条件以及中心建筑(CRF)和各子台建筑的的工程地质情况。该台阵投入观测后表明:台阵所在地区的气象、地质条件等观测环境完全满足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组织国际监测系统(CTBTO/MS)勘选台阵的要求。兰州大尖山地震台阵的建成,进一步提高了甘肃省兰州市及周边地区微震活动的监测能力。  相似文献   

5.
1996年钱其琛副总理代表中国政府在联合国《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上签字。为了履行《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中规定的义务,中国地震局、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联合发文,决定在内蒙古自治区的海拉尔和甘肃省的兰州建设用于核侦察的地震台阵,  相似文献   

6.
台阵地震学、地震台阵与禁核试条约监测系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郝春月  郑重  牟磊育 《中国地震》2007,23(3):233-244
本文介绍了台阵地震学的发展,国内外地震台阵的建设和工作进展以及地震台阵与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CTBT)国际监测系统(IMS)的关系。另外比较系统地论述了台阵地震学在地震精确定位和地球内部构造反演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应中国全球地震台网建设预研项目的需求,对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组织(CTBTO)下设的国际监测系统(IMS)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表明:IMS地震台阵技术逐渐发展,形成了一门学科,即台阵地震学,地震台阵的应用降低了地震(爆炸)检测下限,使地球精细结构研究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8.
1960年9月10日的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CTBT),为了监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的执行情况,CTBT议定书附件1列出了IMS中构成基本网络的全球50个地震台站(阵)。IMS台阵多数为同心圆小孔径台阵。本文详细介绍了国际监测系统(IMS)的核监测试验方法、地震台站监测分类和建设步骤及两种不同类型的地震台站台网分布情况,并对IMS的地震监测能力做出了评价。  相似文献   

9.
对广义F检测(Selby,2008)可用于自动远震信号检测做了论述。该方法应用于为监测《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CTBT)遵守情况而建立的国际监测系统(IMS)基本地震台网13个小孔径台阵10天的波形数据。结果表明广义F方法可用于小孔径台阵的信号检测,虽然相关噪声妨碍了原来的F检测在这种台阵中的有用性。通过把检测结果与《事件检查公报》(REB,由用于监测《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的国际数据中心IDC提供)预测的初至P型震相到时进行比较,表明广义F检测适合与国际数据中心所用的传统信号检测方法进行比较。尽管F所做检测的总数量大概是国际数据中心所做的一半,但F做了更多的候选关联检测。增加关联检测的比例能够提高公报自动构建的效率,减少分析者工作量。比传统方法更优的是F检测方法基于噪声和信号的概率理论和物理模型而解释简单,对待每个台阵同等和客观,不需要主观调整。对关联和不关联检测的慢度矢量分布的分析表明,F和国际数据中心的关联检测有相似分布,而非关联检测分布可能不同,在一些台阵国际数据中心非关联检测明显与相关噪声源关联。  相似文献   

10.
随着《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的签订,应用地震学方法有效监测地下核试验成为科学研究的主要课题。地震观测技术的发展以及地震台阵的建设和应用使得对小当量核爆的定位、识别等成为可能。本文主要对核爆识别方法及地震台阵应用进行综述。首先介绍应用地震学知识进行爆炸识别的常用筛选步骤及方法;其次介绍地震台阵数据处理常用的聚束法、频率-波数分析法及相似系数法等方法,并分析台阵在核爆与天然地震识别中的优势;最后主要介绍中国地震台阵建设、发展及其在核爆与小震识别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