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界首蛇纹岩矿为山东省较早开发的矿区,多用于提取钙镁磷肥,其地质条件较好,储量可观。区内矿脉断续出露长2400m,宽30~70m,延深100~200m,倾角60°~80°左右,矿体多出露地表,适于露天开采。1988年在蛇纹岩岩体中发现达到玉石标准的包裹体,并综合开发利用,矿山得以增产增值。目前属于村办开矿,开采不规范,导致乱采滥挖,至今矿山停采,并封矿。  相似文献   

2.
苍山县黄墩石膏矿地质特征及其找矿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苍山县黄墩石膏矿位于韩四盆地的东端北侧,赋存于古近纪官庄群中段,由12个矿层组成,总体走向为50°-80°,倾向NNW及NW,倾角5°-13°,矿层沿走向长2 435 m,沿倾向宽1 290 m。矿体累计厚度最大50.64 m,最小7.08 m,平均品位(石膏+硬石膏)66.62%。该矿床的成功勘查说明在盆地的边缘具备形成石膏矿床的地质条件。  相似文献   

3.
本文根据地震历史资料和实地考察记录,详述了这次地震的震害分布特征,圈定出九、八、七各烈度区的范围,重新测定了宏观地震参数(震中位置;北纬29°41′,东径108°45′;震中烈度;九度;震源深度:8公里左右;震级:6.4;震源破裂:长20余公里,走向北西310°—345°,倾向北东,倾角约60°,左旋水平位移,向北北西仰起,朝南东倾伏)。对其构造特征分析认为:北东30°—40°延伸的黄金洞断裂和黔江断裂为控震构造,北西310°—345°的破裂带则起着发震构造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利用地面垂直形变测量资料研究了1990年4月26日青海共和Ms6.9地震的震源机制。通过反演得出这次地震是由逆冲倾滑为主的断层错动引起的。该断层走向102°,倾向SW,倾角46°,长40km,宽9km,断层上部边界至地面的垂直距离3km,下部边界至地面的垂直距离10km。逆冲倾滑错距79cm,伴以错距5cm的左旋走向滑动。这是一次低应力降(3.8MPa)的板内地震,应变降为5.7×10~(-5),地震矩9.8×10~(18)N°m,能量释放5.0×10~(14)J。由反演得到的共和地震的震源机制与等震线的形态、余震的空间分布以及共和盆地断层交汇的特征总体上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5.
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评价区域滑坡因子敏感性。将巫山县新址西区选作研究区,选取地形地貌、岩性特征、地质构造等因子,以MAPGIS地理信息系统为技术支撑,将全区按10 m×10 m大小划分为14 450个格网单元,每个格网单元作为一个样本数据,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对回归模型中取得的各项参数进行分析,得出坡度为15°~30°、坡高300 m以内、坡向南、岩性T2b1和T2b3、顺向坡2(β>α)和切向坡、距有影响的构造线60 m内为研究区滑坡的敏感因素。结果表明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具有较高可信度,可为滑坡灾害的防治、预测及土地利用服务。  相似文献   

6.
在辽宁西部地区有两条大型韧性剪切带通过。颜家沟—大营子韧性剪切带,总体走向70°,区内长250km,宽10km;大巴—瓦子峪—后三角山韧性剪切带,总体呈30°走向,区内长150km,宽5—10km。两条韧性剪切带的边界以断层为界,切穿太古代变质岩,以及海西期、燕山早期花岗岩体。带内太古代变质岩普遍退化变质。辽西两条韧性剪切带具有多期次、继承性活动特点,其形成时代可以追溯到加里东期,与古板块活动有关。韧性剪切带可做为太古代高级变质区寻找金属矿床的有利条件之一。  相似文献   

7.
用卫星测高和船测重力资料联合反演海洋重力异常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基于多颗卫星最新测高资料联合解算的全球平均海平面和中国近海船测重力异常数据,采用3种方法 (Stokes公式逆运算法、垂线偏差法、最小二乘配置法)分别计算了中国近海及其邻域(0°~40°N,105°~145°E)2′× 2′重力异常,重点对3种方法的优缺点及其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在海底地形起伏较为强烈的南 海盆地,与船测重力异常比较,最小二乘配置法(LSC)计算精度较高,达到11.2×10-5ms-2。  相似文献   

8.
在广东湛江海水网箱养殖的大黄鱼 (Pseudosciaenacrocea)中发现了库道虫病 (Kudoasis) ,检出率高达 31%。其症状表现为 :白色孢囊分布于胸鳍、腹鳍、臀鳍和尾鳍等的鳍膜下 ,剖检时发现腹壁和背部肌肉中布满许多白色呈球形或椭圆形的小孢囊 ,在肠系膜、腹膜以及近口腔的粘膜上也有大量的白色小孢囊分布。镜检发现孢囊中含有典型的库道虫 ,其孢子宽为 ( 8 90± 0 55) μm ,长为 ( 8 35± 0 4 6 ) μm ,极囊宽为 ( 2 39± 0 36 ) μm ,极囊长为 ( 4 4 8± 0 39) μm。孢子在淡水中 2 0min后全部死亡 ,在盐度为 6的水体中 ,12h和 2 4h后存活率分别约为 87.4 %和 70 % ;在盐度为 16、2 6和 36的水体中 ,孢子存活率均为 10 0 % ;在盐度为 4 6的水体中 ,12h和 2 4h后存活率分别约为92 %和 84 %。孢子对低温有较强的耐受力 ,当水温达到 4 4℃时 ,8h、12h和 2 4h后 ,孢子的存活率分别约为 91%、80 .5%和 6 6 %。  相似文献   

9.
水温变动对2009年西北太平洋柔鱼产量下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布在西北太平洋的柔鱼是我国远洋鱿钓渔业的重要捕捞对象,近些年来其产量一直处在稳定的水平。然而,2009年8~10月旺汛期间在传统作业渔场(150°E~165°E、38°E~46°E)柔鱼产量出现大幅度下降,其日产量仅为正常年份的一半。为此,根据2007~2009年8~10月我国在西北太平洋鱿钓生产数据,以及产卵场表层水温,探讨2009年柔鱼产量下降及渔场变动的原因。研究表明,其产量出现下降的原因可能有2个:(1)柔鱼产卵场(20°N~30°N,130°E~170°E)黑潮大弯曲的发生,使得21℃等温线向南偏移,使得柔鱼资源补充量受到影响,从而使得渔汛期间柔鱼产量的下降;(2)旺汛期间(8~9月)传统作业渔场(42°N~46°N,150°E~165°E)的100m水层有一个明显冷水南下,分布位置为154°E~156°E,将传统作业渔场(150E~165°E)一分为二,向南的前锋(水温低于5℃)到达42°N,明显不同于正常年份,使得作业渔场的范围明显缩小,不适合柔鱼的集群,导致产量出现大幅下降。  相似文献   

10.
天涯海角风景名胜区位于海南省三亚市西郊20km的马岭山下,景区沿弧形海湾展布,长约4km,景区东部较宽约500m,西郊较窄约100m. 景观包括四大类:第一类最突出的是早白垩世燕山期花岗岩球状风化后的巨石,大小不等,最大的直径有10m多(见图1),小的直径1m左右,高度悬殊,最高的10m,低的1~2m,为数近千块,呈不均匀自西向东沿岸边的沙滩断续分布.  相似文献   

11.
西山地区已发现枞树板、南风坳、铁石垄等大、中型银铅锌矿床、矿点28处,其中热液充填型矿床最为重要.赋矿地层以震旦系浅变质碎屑岩为主,矿体严格受NE30°~60°断裂控制,多呈脉状,个别呈透镜状、扁豆状,走向长数百至千余米,倾向延深100~400m,厚1~2m.矿脉沿走向和倾向常出现分枝复合、膨大缩小、尖灭再现等现象.矿石品位(%)Pb2.84~7.83、Zn1.88~4.50、Ag 52.33~242.21g/t.硅化、绿泥石化、铁帽、老窿、炉渣等为直接找矿标志.圈出了3个找矿远景区,找矿潜力大.  相似文献   

12.
铜石次火山杂岩体由三个岩浆侵入阶段岩石组成,石英二长闪长斑岩~(40)Ar/~(39)/Ar坪年龄为189.8±0.2Ma,二长斑岩坪年龄为188.4±1.6Ma,为同时代产物,属早侏罗世。随后是该区隐爆角砾岩及金矿的生成。中侏罗统汶南组不整合覆盖于蚀变的石英二长闪长斑岩之上,斑岩体有一个古风化壳,汶南组底砾岩中有蚀变的斑岩及灰岩砾石,灰岩砾石及钙质、泥质胶结物均无蚀变现象,说明金矿成矿作用发生于汶南组沉积之前,金的成矿年龄介于188—178Ma 之间。成矿与铜石杂岩体在时代上及成因上是有联系的。  相似文献   

13.
金乡县大代庙地区位于鲁西南平原区,地表被第四系覆盖,隐伏的石炭二叠系为区内主要含煤地层,该区含煤地层与单县煤田张集井田位于同一构造单元内,成煤地质条件良好。区内含煤地层为石炭二叠纪月门沟群的山西组和太原组,煤层共计8层,总厚度5.57m。其中可采煤层为山西组3上煤层和太原组14下煤层,煤层倾角3°~12°左右,区内东部煤层倾角稍缓,西部倾角相对较陡,煤层埋深在1140~1940m左右。3上煤层为该区最主要的可采煤层,煤层结构简单,煤质好,煤类为焦煤(JM25),属强黏结煤;14下煤层为可采煤层,煤质较好,煤类为焦煤(JM25),属特强黏结煤。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研究了近地面气温周日变化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激光测距的最佳时刻,在该时刻内沿测线可以得到±0.1°~±0.2℃的测温精度,达到0.5·10~(-6)·D的测距精度。为了事先估算出任何地区、任何季节的最佳观测时刻,推导出最佳观测时刻的估算公式,经初步检验,时间精度为±15分,在该时间范围内沿测线有±0.1°~±0.2℃的测温精度。  相似文献   

15.
对 2 0 0 0年 5~ 7月北太平洋中东部海域鱿钓探捕调查所获的不同深度海水温度和柔鱼渔获量等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在西经调查水域的 1 74°W和 1 71°W附近 ,1 0 0m ,2 0 0m和 3 0 0m水温分布均形成明显的暖水舌 ,其特征水温依次为 1 0~ 1 1℃ ,9~ 1 0°C及 8~ 9°C ;在东经调查水域 ,表层以下各层水温较往年有所偏低 1~ 2度。分析结果还表明 ,西经调查水域的中心渔场均处在暖水舌前锋一侧 ,中心渔场形成的水温指标为 :表层 1 3~ 1 4°C ,1 0 0m水层 1 0~ 1 1°C、2 0 0m水层 9~ 1 0°C及 3 0 0m水层 8~ 9°C ;在东经调查水域 ,调查期间没有形成中心渔场 ,这可能与深层水温偏低有关  相似文献   

16.
围绕豫西花山花岗岩已发现百余金矿床和矿(化)点。如祁雨沟、上宫等大中型金矿床,唯独北东部研究差而矿点不明,且本人通过近几年地质、物化探工作,对花山花岗岩北东侧金成矿特征仅作初析。1 地质背景(1)地层:出露地层以太华群和熊耳群为主。太华群与花山花岗岩侵入接触,呈南北向分布,地层走向15~45°,南东倾,倾角11~47°。熊耳群分布在太华群东部,走向135~180°,北东倾,倾角52~66°。(2)构造:研究区位于华熊地块中北部靠近嵩箕地块,属中元古代火山弧后盆地边缘。主要有庞沟—三合坪背斜和北东…  相似文献   

17.
为了阐明地震滑坡的运动特性并对其进行致灾距的预测,基于遥感影像解译和野外调查数据,借助经验公式法,分析了汶川地震滑坡水平最大运移距离L与前后缘高差H之间的相关性,给出了经验公式;探讨了不同滑坡之间滑程的差异与异常。结果表明:若已知H,可用L=aH+b或L=aHb对总位移进行预测初探;将视摩擦系数H/L=0.45作为汶川地震高速远程型滑坡的上限较合适;滑坡体积、源区破裂面积与L呈正相关,与H/L呈负相关;地震滑坡易发生在山脊线平行于断裂带、垂直于地震波传播方向的山体两侧;崩塌型滑坡易发前后缘高差范围在10~100m之间,大型高速远程型滑坡易发前后缘高差大于200m;滑坡源区易发坡度分布在25°51°之间,滑床坡降变化范围为0~58°,高速远程型滑坡的滑床坡降主要在8°20°之间;分析认为滑程差异和异常是距离效应、能量传递与岩体挡板效应、滚动润滑与气垫效应、体积与破裂面积效应、地质因子、地形因子、颗粒级配与颗粒流效应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考虑上述因素有益于滑坡-碎屑流致灾距的预测分析。   相似文献   

18.
胶南造山带的重磁场特征为一条醒目的重力低、磁力高值带,走向北东-南西,陆上部分长约450km,宽40~70km。其重磁场值一般为0×10-5m/S2~20×10-5m/S2、0~300nT,反映胶南造山带的轮廓及带内低密度的早元古代晋宁期花岗岩基和中强磁性的中生代燕山晚期岩浆岩的分布。根据重力场降低、磁异常升高程度和规模大小(宽窄),该重磁场带又可分为日照-青岛、乳山-威海、即墨-海阳三段,前者重力低、磁力高的程度较强,范围较大。造山带内重磁异常值具负相关关系,域值呈正相关性,即重力值越低的地区磁异常值越高,二者的范围大体相当。这一特征反映了造山带内部早元古代晋宁期花岗片麻岩的发育程度和中生代岩浆岩侵入的规模。胶南造山带的重力低、磁力高值带与连云港-苏山岛重力高、磁力低值带恰成对照。后者重磁场值一般为10×10-5m/S2~30×10-5m/S2、一50~-100nT,反映连云港-苏山岛块体的结晶基底由高密度、低磁性的原东海群、荆山群包体和无古宙侵入岩组成。该造山带南东侧西低东高的重力梯度带(Vzz=1.2×10-5m·S-2/km~1.75×10-5m·S-2/km)反映了赣榆一荣成断裂(倾向NW)的存在;北西侧正磁异常带表明该断裂为控岩断裂,其南段的正负重力梯度带(Vzz=1.0×10-5m·S-  相似文献   

19.
前言为了形象地表示晶体形态,需绘制晶体立体图(又称测晶投影或斜视投影)。绘图时要将晶体向前倾斜一定角度并向左旋转一定角度。由于作图方法不同,晶体所旋转的角度也略有不同:晶轴架绘图法是将晶体向前倾9°26′,向左旋转18°20′;心射极平投影法是将晶体向前倾9°30′,向左旋转19°10′;而极射赤平投影法是将晶体向前倾10°,向左旋转20°。晶体经过这样的倾伏和旋转后,再置于人们视线前方的无限远处(这里说的是假定无限远,其  相似文献   

20.
沂水县南仉林钛、铁矿地质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沂水县杨庄南仉林钛、铁矿位于沂沭断裂带汞丹山凸起的东南部,矿体为含磁铁矿钛铁矿角闪石岩,围岩为新太古代晚期第三阶段弱片麻状中粗粒二长花岗岩。矿区圈定钛、铁矿体1个,呈脉状产出,较规则,总长度约1200m,宽25~67m,平均40.3m,延深大于200m。矿体平均品位TFe20.13%,Ti028.86%。属晚期岩浆分异型钛、铁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