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5 毫秒
1.
提出了非线性多含水层地下水越流系统水资源管理的方法。内容包括非线性系统水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算法原理、程序软件设计和理论检验,并把这一方法应用到唐山市以防治岩溶地面塌陷为目的的水资源管理中。  相似文献   

2.
本文把只适用于线性地下水系统资源管理的响应矩阵方法推广到非线性地下水系统之中.讨论了非线性多层含水系统水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和算法原理,编制了程序软件并进行了理论检验.对于把潜水系统用承压水系统近似代替进行水资源管理这一作法的不适用性进行了分析.由于非线性地下水系统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因此,本文的研究成果具有良好的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3.
选择9个典型城市进行城市水资源精测,评价与系统分析工作。通过精测与调查收集城市水资源本纱,并用城市水平衡方法检验。提出了城市水资源系统的特性,分析了城市用水系统的各项定额与指标,基于大系统理论建立了城市水资源系统模拟模型与优化管理模型,发展了城市淡资源评价方法。具有理论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符斌让 《中国煤田地质》2002,14(2):41-42,52
降雨量作为水资源评价和管理的一个重要参数,长期以来,均采用多年平均值,但由于大气降雨的灾变性,这种平均值即不能客观地反映未来降雨量,更不能代表某一指定年份的降雨量,它实际上是一种建立在算术概率基础上的以数字表示的定性方法。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利用灰色系统理论的灾变预测方法对山东省滕州市西部平原地区不同年份的降雨量进行预测,并通过预测建立该区地下水资源管理模型,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即①降雨预测系统;②水资源供需平衡系统;③水资源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5.
南水北调供应链运营管理的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供应链管理理论与方法用于南水北调运营管理的可行性,阐述了南水北调供应链可以帕累托整体最优为管理目标.结合南水北调东线水资源系统的实际,定义了南水北调供应链契约,构建了南水北调供应链委托-代理契约关系模型,提出并定义了南水北调供应链中“信息变换效应”的概念,初步分析信息变换效应的存在、量化和控制.论文表明,供应链管理理论与方法在水资源复杂大系统水资源配置和调度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层面上具有开拓性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明水泉岩溶水系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水泉是山东重要岩溶大泉之一。本文运用系统理论方法研究明水泉岩溶水系统,圈定系统的范圈,讨论岩溶水系统的补给与排泄,从客观上建立水文地质模型,对长期争论的水文地质问题进行了论证,提出了开发,保护与管理水资源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王超  李菊 《水文》2017,37(3):75-80
为满足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的要求,根据水资源评价的理论及水资源公报编制的规范提出了云南水资源公报水资源量评价系统的构建思路,研究了降水、地表水资源量、地下水资源量、水资源总量的分析评价具体方法,并开发了云南水资源公报水资源量评价系统。实际应用验证表明,所提出的水资源评价方法是正确的、可行的,系统较好地支撑了云南水资源公报编制工作。  相似文献   

8.
可持续水资源系统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系统与可持续理论,探讨了可持续水资源系统的内涵和特性。剖析了可持续水资源系统,主要由动力机制、阻力机制和协调机制构成,三者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共同维系和制约着可持续水资源系统的演化。运用二次非线性微分方程来描述和分析可持续水资源系统的演化动态过程,指出一个系统演化要经历初始、发展、成熟和稳定4个阶段,之后进入下一个演化周期。以上海市为例,评判了可持续水资源系统状态,拟合了2001-2010年可持续水资源系统的演化曲线,并分析给出了该系统这一时段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9.
城市水资源和水环境的信息化管理是提升现代城市功能的重要环节。利用现代遥感手段,能够及时调查掌握城市水资源分布信息,利用GIS系统实现水政、水污染和水动态监测的管理功能,是现代城市水管理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该文就上海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遥感调查的方法过程进行了论述,针对水资源信息系统结构进行分析,指出利用遥感方法调查与分析城市水问题是做好现代城市水资源管理所必需的课题。  相似文献   

10.
专业出版物     
《水资源系统分析指南》华士乾主编,水电出版社89年7月出版发行,全书约80万字。本书将系统分析理论和方法与我国流域和地区水资源工程的规划、设计和管理运用实践相结合,通过优化、模拟和大系统,多目标等方法为水资源规划方案决策和编制最优管理运行策略提供定量的、科学的依据。《水资源评价论文集》水利电力部水文局编写,水电出版社89年8月出版,全书  相似文献   

11.
石家庄地区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发展协调模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大系统递阶优化控制理论对石家庄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发展协调管理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该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发展协调管理的三级递阶模型;探讨了模型系统优化识别问题和系统协调管理模式及其优化方法。通过数字仿真、灵敏度分析,说明模型运行结果准确可靠,可作为管理部门决策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基于Agent的模型(Agent-based models,ABM)研究已成为水资源管理研究理论与方法的重要补充。对水资源管理ABM研究进行归纳与展望,有助于探索优化中国水资源管理体制和机制。在阐述水资源管理ABM概念及内涵的基础上,提炼出主体决策规则和互作机制两个建模核心内容,并对其方法进行了归纳分析;从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城镇居民用水管理和灌区水资源管理3个方面,对2009—2018年主要水资源管理ABM研究进行了综述;针对当前研究的难点与不足,提出未来研究重点:①拓展复杂适应理论在水资源管理领域的应用;②加强不确定性水资源管理ABM研究;③探索基于机器学习的决策规则建模方法;④重视参数校准和结果校验及检验方法;⑤加强模型表述格式标准化进程;⑥综合权衡水资源管理ABM框架。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国际上公众参与相关概念的辨析及其理论发展轨迹的评述,系统的总结出公众参与理论的主要内容与特征,并分别就公共参与的权利关系变化、主流价值观演变和组织管理方式特点展开详细说明。在此基础上,对国际水资源集成管理的公众参与目的、价值体现及具体实施目标、过程设计和保障条件做出全面、系统的解释说明;分别就公众参与式管理的过程、实力和关系作用,参与式管理过程核心控制点,各个运行环节监督评估效果的异同特征做出理论总结。基于对国际上公众参与理论及其应用的分析与总结基础上,提出就中国政治体制和现实实践条件而言,均需加强和发挥政府在参与式水管理的作用。进一步展望中国公众参与的研究方向与应用领域,得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水资源集成管理中公众参与的定性、定量结合实证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融水对流域水环境系统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登华  何岩等 《水文》2001,21(1):5-9
开发融水资源是解决水资源危机的一个重要途径,研究融水对流域水环境系统的影响是实施这一开发工程的基础,国内外对融水径流产生的影响条件、表征等方面采用野外实验的方法作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且已经将非线性系统理论应用到融水径流的表征的分析上来。采用实验的方法对融水水质的演化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地理信息技术已逐步应用到这个研究领域中来,但对融水侵蚀、融水水质在流域上的表征的研究较少。最后给出了今后融水对流域水环境系统影响的研究方向和重点。  相似文献   

15.
气候变化下水资源脆弱性的适应性管理新认识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气候变化下的水资源脆弱性和适应性管理研究成为全球和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和保障水资源安全重点关注的问题,也是中国可持续发展面对的重大战略问题。介绍了水资源脆弱性和适应性管理的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针对国家重大需求和国际科学前沿问题,综述了气候变化下水资源脆弱性和适应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挑战。提出了气候变化下水资源脆弱性与适应性管理理论与方法研究以应对气候变化的无悔为准则,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成本效益分析、利益相关者的多信息源的分析与综合决策相结合为原则,对适应性管理与脆弱性组成的互联互动系统及其风险与不确定性进行分析的新认识。  相似文献   

16.
姚林 《地下水》2007,29(2):3-4,17
从系统动力学角度,对水资源动力系统的结构、组成和特征进行了初步探讨.指出水资源环境系统是远离平衡态的四维时空非线性动态开放系统,其中,水动力系统是该系统的中心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17.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生态经济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奕龙  汤洁 《吉林地质》2001,20(4):62-66
本文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将水资源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耦合成水资源生态经济系统,把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纳入生态经济系统的运行体系之中,利用生态经济学中的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建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生态经济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对辽河三角洲地区水资源的可持续进行了评价,其结果表明:辽河三角洲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可持续性从1986年到1995年间逐渐减弱,目前处于极弱可持续利用阶段。  相似文献   

18.
人为活动条件下河北平原第四系地下水系统的演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地下水系统理论和地下水系统分析方法,从全新的视角对河北平原地下水系统的介质空间、流场、水化学场的结构与特征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人为活动条件下地下水系统的演化,从而为该地区水资源评价、开发与管理、环境地质问题的研究与防治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孙绪金 《中国岩溶》1990,9(3):220-230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指出了邯郸市水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并运用系统理论对该区水资源管理情况进行了分析,以提供一个在开发利用与管理方面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20.
江苏省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莉新 《水科学进展》2007,18(6):879-883
首先进行了系统动力学方法应用于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的理论分析,提出了基于水资源供需紧张度系数的水资源承载能力系统动力学评价思路。进而结合江苏省水资源特点,计算了包含经济增长率、供水水平和保证率三组参数8种典型方案的江苏省水资源承载能力,为江苏省水资源承载能力建设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