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杰 《探矿工程》2004,31(7):56-58
结合生产实践,介绍了稠油井井筒清理技术的高效套、磨铣技术,井下液压生力器解卡技术;井筒修复技术的套管整形技术,套管补贴技术,取换套工艺技术。  相似文献   

2.
煤炭开发引起水土环境演化及其调控技术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分析矿业开发引起水土环境演化基础上,探讨了产生水土环境演化的形成机制,进而对调控水土环境的技术途径,工艺流程和技术关键进行了研究,尤其阐述了近年来研制和开发的一些有效的新技术,如两段接触生物氧化净化技术,地学-生态工程学技术和沙地净化技术处理矿山废水,利用矸石无复土生物快速复垦技术,生态农业复垦技术和泥浆泵复垦技术,通过研究认为,今后应继续加强和完善已有新技术,进一步找到经济,可靠的技术集成,以有效地保护矿山水土环境,实现煤炭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现代新技术新方法与工程地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瓣技术,新方法应用于工程地质研究取得的进展,内容涉及原位测试技术,数值模拟技术,物理模拟技术和物探测技术,这些方面的研究推动了工程地质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21世纪中国石油钻井技术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石油钻井技术发展的总趋势是以信息化、智能化、自动化为特点,最终实现自动化钻井。提出了21世纪初期(2001-2020年)应加速研究与自动化钻井有关的主要技术;复杂结构井的产业化技术,钻井信息技术,新型绿色无污染钻井液,随钻测量和随钻地层评价技术,井下动态数据的采集、处理与应用系统,信息流闭环系统及旋转导向闭环钻井技术,现代平衡钻井技术,柔管技术等,继续解决深井、超深井钻井技术难题,进一步完善和推广油气层保护技术和小井眼产业化技术,加强钻井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前,国内外确定剩余油饱和度及其分布技术归纳了起来可分为四类,单井分析技术,井间测试技术,室内模拟技术和油藏动态分析技术,每种技术都有其优点和局限,在实际应用中通常采用多种技术的综合,相对稀油而言,稠油剩余油饱和及其分布的研究起步较晚,辽河油田稠油的多数主力区块都进入吞吐开采中后期,通过油藏精细描述,应用测井,室内模拟和油藏动态分析等技术研究稠油剩余的分布,对油田的长期高产稳产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史长义  王惠艳 《地质学报》2022,96(11):3705-3721
深部矿产资源的勘查是战略性矿产资源勘查的一个重要方面。找矿实践证明,化探方法技术在矿产勘查乃至深部找矿中发挥了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作用。找矿工作的不断深入和找矿难度的不断加大,促使化探方法技术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在传统方法技术的基础上,研发出了许多新的方法技术。本文从方法论和系统论的角度出发,对现有的找寻深部隐伏矿盲矿的有效化探方法技术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和总结,提出了立体地球化学勘查方法技术体系的概念,将立体地球化学勘查方法技术划分为地面地球化学测量方法技术和地下地球化学测量方法技术,建立了深部矿产资源立体地球化学勘查方法技术体系。不同的方法技术有不同的优势和不同的适用条件,实际工作中应当根据不同的勘查阶段,不同的勘查目的和不同的地质地球化学条件选择不同的立体方法技术组合才能发挥出最大效益,取得最大效果。  相似文献   

7.
基于WEB的ORACLE用户管理和授权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基于动态WEB技术的三层B/S计算模型和实现技术(CGI技术,IntrnetAPI技术,ASP技术,JAVAApplet以及Plug-in插件技术等)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和分析,指出了各自的优缺点,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在三层B/S结构下,用ASP技术实现ORACLE数据库服务器用户管理和授权管理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坚硬岩石中的坑道掘进技术,近二十年来已取得相当大的进展。但是凿岩爆破技术就像“常规武器”一样在技术经济上仍然具有一定的潜力。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它将还是一种重要的手段,因此,为了在硬岩内获得高的掘进速度,好的技术经济效果,高的施工质量和达到生产安全卫生,对爆破技术还必须作进一步的研究和革新。当前,在掘进机械化作业线的技术前提下,欲发挥其技术经济效益,必然对各工艺技术环节作相应的变更,使之达到良好的技术匹配状态。提高掘进速度的关键问题,其中重要的工序之一就是钻眼爆破工作  相似文献   

9.
采区三维地震资料解释技术的实践与探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为了适应煤田开发的需要,采区三维地震勘探倍受青睐,随着煤田野外三维采集技术,室内全三维处理技术,解释方法与技术不断发展和交互工作站功能的改进与更新,采区三维解释技术日趋完善和丰富。本文将从采区三维构造解释与成图技术以及采区解释技术的有关问题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0.
与地下水的标准“泵抽和处理”方法,或土壤挖掘和治理技术相比,GWRTAC技术致力于原位地下水和土壤修复技术的创新。GWRTAC技术中提到的许多原位修复技术不需要抽出地下水,然而也可提出增强的泵抽和处理方法。GWRTAC修复技术包括这些通过设计和/或应用的修复技术,改善地下水水质,这是净化地下水不可缺少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智能小区相关技术及其发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围绕智能小区的功能需求、通信技术、控制技术的发展,就智能小区的定义,综合布线技术,网络接入技术,现场控制总线技术做了介绍,并对其发展思路进行了理智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大陆科学钻探施工用钻探技术和施工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伟 《探矿工程》2002,(3):58-61
国外实施大陆科学钻探采用的钻探技术有地质岩心钻探技术,石油钻探技术,组合式钻探技术,以及前苏联和俄罗斯的具有鲜明特色的科学深钻技术,分别介绍了它们各自的技术特点及优缺点,并介绍了科学深孔和超深孔的2种施工战略,即超前孔裸眼钻进方法和双孔方案。  相似文献   

13.
网格技术在地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延江  朱杰勇 《云南地质》2004,23(3):395-401
网格技术是一门新兴的信息技术,努力完善技术的同时,也将投入各种实用领域。本文介绍网格技术的发展基本特征,探讨网格技术在地学中的应用,首次提出地学网格新概念。  相似文献   

14.
系统总结了应用于工程勘察领域的各项钻探技术,包括取土器及取心钻具、原位测试技术、高效钻探取心(样)技术及联合勘察技术等,对其特点进行梳理并作对比分析,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建议。建议进一步优化钻探工艺,并使与之配套的钻具实现模块化、智能化研发升级,促进不同类型钻探技术的交叉融合,以及钻探技术与物探、遥感等多学科技术的联合应用,为工程勘察工作的进一步高效开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在全球矿产勘查日益萎缩的今天,人们极为重视发展新一代大型矿床的勘探技术。澳大利亚最近开展了一项雄心勃勃的计划,即玻璃地球计划,目的是研制三维可视化和地质模拟等技术,使大陆表层一千米“像玻璃一样透明”。该计划以信息技术为核心,注重技术之间的综合。从中得到的启示是,应以提高精度为出发点,加强矿产勘查技术综合示范工作;以信息技术为核心,大力发展三维可视化技术和模拟技术;注重多部门的协作,发挥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地震通信网络在安全方面采用的措施,如操作系统安全策略,路由器安全策略,防火墙,VLAN技术,IDS入侵检测系统等,同时,对地震通信网络未来安全的一些措施进行了探讨,浅议了双网计算机,物理隔离技术,网络隐患扫描技术和PKI技术,期望地震通信网络安全问题能够得到各个方面的重视。  相似文献   

17.
曾铁 《中国煤田地质》2001,13(2):80-80,82
本文针对地热钻探的深度和难度,提出了选择合理的钻探设备,优化钻探技术与成井工艺的技术配套方法,分析了地热钻探技术配套工作性和迫切性,与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8.
包贵全 《探矿工程》2007,34(12):4-8
论述了煤层气钻井过程中储层保护及钻井液技术,煤层气堵漏技术,煤层气井取心技术,煤层气固井技术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深水油气田井场调查技术方法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近海油气不断开发,其后续发展能力明显不足,因此深水含油气盆地的开发将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深水油气田的井场调查是深水油气田开发过程中的一个主要环节,其勘探技术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本文通过深水井场调查的技术要求分析,结合多次组织和参加井场调查的工作经验,指出深水油气田井场调查的技术难点在于探索海底表面障碍物分布情况、勘测海底地形地貌特征、了解中浅地层结构等这类勘探技术上。由于这些勘探技术受声呐技术特点的限制,国外已经采用了DEEPTOW、ROV或者AUV技术,将一些关键调查设备与海底保持一定的高度来实现勘探技术目标,并已经取得成功的尝试,因此,研究、发展和不断地完善这类“贴底”调查技术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0.
地源热泵(Ground Source Heat Pump,GSHP)作为最有发展潜力的热泵技术在各级政府的积极推窑下发壁迅速,但由于地源换热器施工安装成本高,技术的发展遇到了很大的阻力。探讨了土壤源换热器施工技术和土壤源换热器的热平衡问题,力图提高土源换热器施工技术,降低地源热泵成本,促进该技术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