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萍丽  刘莉 《地下水》2012,(5):188-190
全国水利普查是国家资源环境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基础水信息的基准性调查,地下水取水井专项普查是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的专项普查之一,通过对地下水取水井专项普查的工作内容和方法的详细介绍结合工作实际针对性的提出了一套实用的地下水取水井专项普查工作方法和技巧。  相似文献   

2.
《地下水》2016,(6)
地下水是水利普查中的一个专项内容。地下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保持生态环境的控制因素,也是干旱和应急供水的重要来源。根据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地下水专项和经济用水普查的要求对开原市地下水取水井的数量、分布和取水量以及经济用水情况展开了普查。调查结果认为地下水开采已达到极限,如不限采,今后将面临严重的缺水问题,提出要合理开发利用地表水资源,为城乡供水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3.
地下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系生态环境控制性要素之一,也是抗旱和应急供水的重要水源。利用陕西省第一次水利普查成果对陕西省地下水取水工程的分布、取水量等特点进行统计分析,分析得出规模以上机电井的取水量占总量近9成,提出强化对规模以上机电井的管理,合理利用成果数据结合GIS技术,建立地下水基础信息管理平台,实现地下水资源的信息化管理,地下水取水总量的控制,达到对超采区地下水开采的限制等。  相似文献   

4.
曹楠  张彦文 《地下水》2018,(5):196-198
水利普查经济社会用水情况调查专项中,分行业用水指标推算采用值的确定是计算全口径经济社会净用水量的基础,同时也是经济社会用水总量汇总平衡分析的难点所在。本文对2011年陕西省水利普查经济社会用水专项中,影响分行业用水指推算采用值的确定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总结,为今后经济社会用水调查分行业的用水指标确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傍河水源地取水井堵塞特征及缓解途径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傍河取水技术是一种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利用的开发模式。该技术既可以保障水资源开采量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又可以通过入渗过程有效去除水体中的污染物,降低水处理成本。但河水入渗过程导致的取水井堵塞现象一直是困扰国内外傍河取水的难题。如何缓解取水井堵塞是保证傍河水源地可持续运行的核心所在。通过总结国内外傍河水源地的运行实践,分析了堵塞作用的原因及类型,探讨了河流水动力条件、河流的水质状况、傍河水源地取水井的分布及取水量对堵塞作用影响的机制,提出了适时洗井、定期监测河水水质、合理设计取水井井群、控制取水量4条缓解取水井堵塞的途径,为傍河水源地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确定傍河水井河流补给段,并对此段河水水质进行必要的保护,是傍河水井污染防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背景均匀流中傍河水井附近的稳定流场,分别提出了地下水补给河流和河流补给地下水背景情况下傍河水井河流补给段的计算方法,并通过算例证明了该方法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7.
水文地质普查中,设立潜水井的目的,在于观测地下水位,水温变化,地下水运动情况,以及进行水质分析等等,提出可靠的水文地质资料。潜水井的建设好坏,对以上资料影响很大,故潜水井的设计安装是勘测地下水动态的一项重要工作。为此介绍一下我处所采用的缝式潜水井使用情况,仅供各单位参考。缝式潜水井是由纲式滤水管井改成的,具体使用方法如下:(一)用1.2—1.3公分厚,4—6公分宽,长4公尺的木板条以不锈金属箍或6—8号带铅皮的铁线捆成一个圆形的井筒,井筒外口直径18—20公分,井筒下端每隔8—10公分钻一小孔(直径1公分左右),交错形排列,长达50公分,便于水在井内流动。井箍的间距  相似文献   

8.
深部岩盐取心钻探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靳红兵 《探矿工程》2011,38(10):10-12
利用水井钻机钻探,开展岩盐深孔取心,采用合理钻孔结构和优化钻具组合,并配以适宜的饱和盐水钻井液和取心钻探工艺,成功地实施了连续岩盐取心,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结合濮阳岩盐普查项目,介绍了深部岩盐取心钻探技术。  相似文献   

9.
为开发山区、滨海、海岛和加速解决人畜吃水问题,山东成立了水利勘察凿井公司。该公司由从事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地质勘探、物探找水、地下水等专业科技人员组成技术智囊团。并配备有大型水井钻机和工  相似文献   

10.
宋海波  林慧  马星辰  季小凯  王明霄 《地下水》2022,(1):149-150,247
浅层松散型地下水广泛分布于黄河冲积平原区、山间平原区、山间盆地区以及山前平原区,储存量大,科学合理开发利用浅层松散型地下水是实现地区水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途径.辐射井技术在上世纪30年代就已经应用于地下水开发利用中,辐射井技术取水比其他取水井技术具有明显的优势.本文从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角度,结合辐射井特点、取水优势和可...  相似文献   

11.
卫俊霞  忽守苗  曹小虎 《地下水》2002,24(2):79-79,84
水工程建设项目的兴建和运行,对周围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必然产生各种影响,尤其是以地下水为取水水源的水井工程,对周边地区生态和环境的影响更加巨大和深远,有的甚至是不可逆转的。本文着重对山通农业地下水取水工程运行后对水环境的影响进行评价和分析,其内容主要包括: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地下水储量与运做状态、水质的演变趋势、水文地质方面的蓄水层特性,地下水动态变化趋势及对周围地下水环境质量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12.
徐玉宏  冮行久 《地下水》2006,28(6):62-64,122
受阜新恒泰铁选厂委托,辽宁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阜新分局承担了阜新恒泰铁选厂三眼采矿立井排水对民用取水井影响的分析论证工作.在对区城地下水动态监测的基础上,主要分析确定了矿井排水对当地居民地下水井的影响程度和影响范围.  相似文献   

13.
2002年洪水退去以后在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皿06p撒麟oBHue村庄的重建区开始了水井的净化工作。洪水对500多个绝大多数都是水井的单个水源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开展水井的净化工作主要是根据一个方案:清洁水井外壁;抽水和泥泵;井壁和抽水泵的机械净化;井底的机械净化;井壁和抽水泵消毒;清水冲洗和从井中抽水;最后消毒;取水样;分析水样的主要化学和微生物指标,以及结果评估和措施方案。分析结果表明,绝大多数水井(超过90%)的水不适于饮用。水质差首先表现在硝酸盐浓度、矿化程度和微生物指标超标。其原因关键在于水井排干与位于径流上方的污水管道相关的含水层,这是地下水污染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高秀娟  杜成元 《地下水》1993,15(3):114-115,118
水井审批管理工作是水资源管理的重要环节,在水资源管理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合理开发、科学利用地下水资源,满足工农业及人民生活的需要,切实加强水井审批管理工作,对水资源的科学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太原市水井审批管理实践为例,谈几点个人意见。  相似文献   

15.
研究成都市红层水井运行现状,采用问卷调查和抽样调查方式对成都市红层水井展开调查,并运用标准指数法和综合评价法对红层区地下水进行质量评价。结果表明,2013年成都市红层水井综合使用率为69.21%;有30.79%的水井因水量小(或无)不具备使用价值、水质感观不好、垮井、建设用地占用水井、搬迁以及使用代替水源等原因不再使用;搬迁为水井废弃主要因素,占未使用水井总数的32.29%。地下水质量评价表明,红层水井地下水水质总体较差,占取样总数42%的水井处于较差~极差状况,硝酸盐、总硬度为主要超标指标。为此提出了加强红层水井管理的一些认识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某花岗岩地区地下水径流模数变化原因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先明  徐标  周志华  王松  王渊 《地下水》2011,33(3):23-25
枯季地下水径流模数是评价花岗岩地区地下水资源量的重要指标.对比上个世纪80年代水文地质普查及2010年的河流统测成果,发现2010年测流点加权平均地下水径流模数比普查时减小了21.38%.根据野外调查的情况分析,该区地下水径流模数的减小是受降雨量减少、植被引起水文地质条件改变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所造成.  相似文献   

17.
郎骏  孙晓菊 《地下水》2014,(5):63-64
水源热泵是利用清洁的可再生能源的一种技术。近年来,国家已从立法和发展战略的高度,对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应用予以强力推动。结合水源热泵工作原理,通过利用水源热泵技术,提取地下水热(冷)能的实例,详细介绍了布设取退水井的方法,为实现地下水资源的科学、高效利用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8.
谭维林  程海宇  谭琳  程胜 《吉林地质》2010,29(4):158-160
含铁地下水形成于中偏酸性的还原性水文地球化学环境中,人为活动也可引发含铁水的出现。含铁水进入水井附近后,有沉淀析出铁矿物从而堵塞水井附近含水层和滤水管的危险,也因为其偏低的pH值和可能含有硫化物而对金属水井管材具有腐蚀作用。防治含铁水对水井破坏作用的根本方法是采取改善地下水水质的现场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19.
一、分布广泛的肥水资源地下肥水是一种含有一定数量的硝态氮素的地下水,是一种天然的氮素肥源,用于农田灌溉,可使作物肥,水兼得,增产效果十分显著。山东荷泽地区曾在九个县内开展了地下肥水的普查工作。结果,在不同类型的81810眼水井中发现含有硝态氮素的肥水井3014眼,可见分布范围相当广泛。每50方二级肥水中含氮量便相当于浓度为18%的氨水15  相似文献   

20.
高志  左强 《地下水》2018,(5):42-43
随着各有关部门对地下水监测工作重视程度提高,通过建设地下水专用监测井取代利用生产井、民井开展监测已成为趋势,地下水监测井与生产、生活等取水井工程有着相似的成井工艺,但是基于使用目的的不同,在具体建设技术要点上差异较大。通过分析监测井使用的目的和意义,具体研究监测井建设工程主要技术要点,为管理和生产部门经济、合理开展地下水监测井建设项目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