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结合实践,围绕水生态调查与监测、水安全保障建设、水环境管理、水景观建设、水管理建设、水生态经济建设、水文化建设等规划内容提出了规划的要点,对当前编制水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纲要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促进经济、社会和水生态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2.
《地下水》2016,(4)
水生态文明建设事关国家兴旺发达和人民的幸福安康。水生态文明建设是当前我国战略性任务,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这既需要加强顶层设计,更需要唤起全社会的共识。水生态文明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工程,也不是难以实现的工程。鉴于此,本文对水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3.
阅读提示 继生态文明建设被党的十八大纳入“五位一体”科学发展战略之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再次提出,使之提升到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层面。山、水、林、田、湖是国土空间里的生命共同体,借鉴国际经验并汲取教训对国土空间进行统一保护和修复对于生态文明建设来说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4.
《地下水》2021,(2)
结合甘州区黑河生态文明建设河道治理的总体思路,对黑河河道治理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采取的主要治理措施,对适合黑河河道治理的多种方案进行了探讨,分析对比了多种方案的优缺点,以黑河河道治理生态文明建设为着力点,在今后水生态文明建设中,坚持和完善生态理念,为甘州区水生态文明建设和河湖治理提供依托。  相似文献   

5.
《地下水》2021,(2)
根据河道治理工程实际和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水利行业提出人水和谐、生态、自然的水生态文明建设要求。通过总结分析生态护岸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情况,可为治理方案优化设计提供依据。然后以义县大凌河综合治理工程为例,深入探讨了格宾石笼生态护岸的技术要点,从施工过程和方案设计的角度给出合理化建议。实践表明:格宾石笼护岸存在造价低、施工方便、生态、安全、环保等优点,对于促进水生态文明建设以及河流生态保护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污水处理厂是城市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也是实现"绿水青山"的重要保障手段.按照国家"建设美丽中国,努力开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要求,在污水处理厂景观设计中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元素融入其中,既可保证黑臭水体经处理后再利用或达标排放,又可使生产厂区空气清新、美如图画.将污水处理厂与当地自然环境相融合,成为污...  相似文献   

7.
《地下水》2017,(4)
随着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水环境建设项目已经被列入各级政府生态工程建设之举措。笔者结合近年陕北地区多泥沙河流治理经验,提出河流治理与水景观建设在蓄水方案、排水排洪方案、堤防结构方案选择方面的设计思路,同时在河道治理技术方案中要结合河流实际,在充分研究河流水沙特征的基础上,慎重选用,切莫冠以"生态"模式套用。  相似文献   

8.
殷复银 《地下水》2018,(6):202-203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分析聊城市水系格局"五大工程"体系建设现状,针对聊城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阐述,提出了推行河长制、加快全域水城建设、加强洪雨水资源利用、提升科技支撑等对策建议,以期加快推动聊城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9.
张颖 《地下水》2018,(6):196-197,235
以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为核心,坚持人水和谐理念,研究和谋划建平县水生态文明建设总体布局、战略方向及重要举措,分析和探索面向水生态文明的河道生态环境需水量,为最终实现全县主要河流水体清澈,蝌蚪、鱼类等各种底栖生物和浮游生物群落得以重建与恢复,尤其是城镇段河流水生态、水环境和水景观得到恢复或重建,全面建成山清水秀、人水和谐和幸福宜居的水生态文明示范县。  相似文献   

10.
《地下水》2017,(6)
陕西省秦岭北麓位于秦岭主脊与关中平原南缘之间,河流众多,水资源较为丰富,是渭河的重要补给水源,更是陕西关中地区的重要水源地,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良好水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的的重要内容。本文对渭南市秦岭北麓及南山支流进行了调查,在分析项目区水生态文明建设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渭南市秦岭北麓水生态文明建设"三段一轴"的空间格局和9项工程措施,为秦岭北麓水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研究目的:探讨用生态文明理念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思路及方法。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和对比分析法。研究结果:山西省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必须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新型城镇化推进的全过程,需要坚持生态敏感性、建设适宜性、环境宜居性相互协同的原则,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作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基础,以综合整治工程作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途径,以生态文明制度作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保障,形成国土生态屏障、重要生态功能区、基础生态用地和生态网络体系为主体的新型城镇生态安全体系,实现经济、环境、人居和谐的新型城镇空间格局。同时,还需要进一步优化城乡土地利用格局,加强城镇建设用地调控,保障城镇化建设合理用地,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使有限的国土资源合理地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建设“美丽中国”,基层是关键。淳安,作为一个生态资源先天优势明显的县城,如何在保护、利用好这一资源的基础上建设“美丽淳安”,作为国土资源部门,关键是要处理好“资源保障和环保优先”的关系,切实建设生态文明贯彻到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中。  相似文献   

13.
《地下水》2016,(1)
江苏是著名的水乡,具有良好的水资源禀赋和水生态条件。随着全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近年来水多、水少、水脏等问题日益突出,必须从源头上扭转水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以实现全省水资源的高效利用,促进人、水、社会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结合江苏省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现状,提出水生态文明建设目标、主要原则和基本框架为江苏省水生态文明建设和水安全保障体系的构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对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进行了科学判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确立和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对地质环境调查监测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同时也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我们要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努力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对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进行了科学判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确立和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对地质环境调查监测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同时也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我们要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努力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战略高度,地质勘查工作一方面要继续加大地质找矿和资源勘查保障,另一方面要向生态地质勘查扩展,以支撑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新需求。生态地质勘查工作作为今后地质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其地位是地质勘查工作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阶段。基于此提出了生态地质勘查的内涵,明确了"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评价、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生态地质修复与重塑体系建设三大工作领域,初步搭建了生态地质勘查技术架构,即生态地质评价技术、绿色协同勘查技术、生态地质监测技术、生态地质修复技术、废弃资源再利用技术五大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地质调查局近期提出,信息化建设与科技创新是推进新时代地质事业转型升级的两大引擎。在全面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期,地质环境信息化建设应响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紧跟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步伐,转变和升级服务理念,为地质环境管理和保护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8.
土地生态文明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是土地生态文明的基础和关键,也是土地生态学的重要研究内容。对土地生态文明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和分析,借鉴相关研究成果并结合河南粮食主产区实际状况,构建了以土地数量、土地质量、土地生态、土地利用制度等4项为准则层、13项指标层和30项元指标组成的土地生态文明建设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为粮食主产区土地生态文明乃至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中共浙江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浙江省委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简称《决定》),根据党的十七大关于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深刻阐述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明确提出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重要举措,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生态文明建设的纲领性文献。矿产开发管理工作是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关系密切,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决定》的精神实质,  相似文献   

20.
余明 《地下水》2019,(3):205-206
通过对江西省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现状进行研究,发现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生活工业污染、水土流失、自然灾害频发等破坏生态文明建设的现象,提出应以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为依据,开发与研究水土保持技术,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基地,充分发挥水土保持技术在治理水土流失中的作用,对不同的水土流失情况进行研究、分类与整理,认真贯彻落实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实现江西省生态文明状态得到应有的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