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雪  晏婴 《城市地质》2015,(4):38-43
饮用水中氟浓度超标,是导致地方性氟中毒疾病的主要因素。通过水质资料综合分析,结合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的施工及水质专项调查,开展了地下水中氟分布规律的研究,掌握了氟在地下水空间的分布规律。浅层地下水中氟离子浓度超标范围主要集中在东南部及南部地区,氟离子浓度与含水层深度呈反相关系,随时间变化幅度较大。深层地下水中氟离子浓度超标区主要集中在中部,当含水层埋深在300m以内时,氟离子浓度与含水层深度呈正相关系,随时间变化幅度较小。浅层地下水中氟的富集与气候条件、含水层岩性、地下水径流速度密切相关,深层地下水氟超标是由地质原因造成的。研究成果为水井施工设计提供了技术支持,为研究治理地下水中氟浓度超标的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Shen  ZL 束龙仓 《世界地质》1991,10(1):156-157
不同地球化学环境中化学元索相对富集和不足而引起地方病的问题在地城广阔的中国是十分严重的。高氟浓度的地下水覆盖面积巨大在中国北部地区几乎到处可见。大约有5000万人饮用这种高氟浓度的地下水,其氟的最大含量达40mg/L,至于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问题是非常严重的。水资源已在很大程度上遭到污染,中国42个城市55个地表水供水水源的监测显示58.5%的水NH-N超标,23.4%NO_3-N超标,33.3%挥发酚超标,41.9%悬浮物超标。中国地表水的污染超过80%。大量的污水,渣滓和有害工业废液排进上起Dukon下至上海的长达3500km的长江河段上。其它河流也逃脱不了这种灾难,沿着美丽的松花江,由于吉林省三大化工厂含汞废水的排入,使饮用河水的人体内汞的集聚量达16.5mg.大大超过了每50kg体重10mg汞的界限。  相似文献   

3.
在供水水文地质勘查和区域水文地质调查中,需要对地下水进行饮用水水质评价(评估).这项工作并不困难,只需根据水的物理性质、总矿化量、主要离子含量以及几种有害微量元素和大肠杆菌是否超标,基本上就可以作出该水是否适宜饮用的评估.  相似文献   

4.
滇中红层多含有石膏、岩盐等可溶盐矿物,在可溶盐富集地段,地下水往往表现为咸水或微咸水而不适宜饮用。文章以楚雄市谢家河河谷为例,基于钻探、物探、测井、水质分析等综合勘察资料,研究红层膏盐在地下水循环中的溶蚀特征并分析膏盐溶蚀对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膏盐溶蚀形式主要为散点状膏盐的溶蚀孔洞和裂隙状石膏的溶蚀裂隙,溶蚀强度主要受控于含水介质孔隙发育程度和地下水循环速度;浅层地下水循环速度快,虽可溶盐溶蚀强烈,但对地下水水质影响较弱,水质超标面较小;深层地下水循环速度慢,可溶盐溶蚀后富集于深层承压含水层中,导致地下水水质超标面大;断裂及其影响带导水造成深层承压水向浅层地下水越流,导致浅层地下水水质变差。   相似文献   

5.
北京大兴区第四系高氟地下水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北京市大兴区供水以地下水为主,研究该区高氟地下水的分布规律及其成因,对指导区域地下水的开发利用和保障居民饮水安全是必要的。在野外调查和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测试了北京大兴区地下水氟离子浓度。结果表明,高氟水分布区地层岩性以粘性土为主;浅层高氟水主要分布在大兴区的南部及东南部,超标区面积为258.57 km2;深层高氟水主要分布在中部,超标区面积为20.91 km2。建议对浅层高氟地下水加大止水深度,统一并严格设计饮用水井结构;对深层氟超标水,避免饮用或采取降氟措施后再饮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248个监测站点,36项水质指标的监测数据,依据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对泰安市农村人畜饮水水质进行了评价。摸清了泰安市农村人畜饮水水质构成、超标参数、分布规律和污染原因,分析出泰安市农村地下水化学异常区、高氟区,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248个监测站点,36项水质指标的监测数据,依据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对泰安市农村人畜饮水水质进行了评价.摸清了泰安市农村人畜饮水水质构成、超标参数、分布规律和污染原因,分析出泰安市农村地下水化学异常区、高氟区,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8.
王亚杰  李凤楼 《地下水》2007,29(2):77-77,95
重点对铁岭县饮用地下水水质现状进行了分析评价。从评价结果看,区域内除个别地下水水井为较好水质外,绝大部分为较差水质。同时针对铁岭县农村饮用地下水的污染现状,提出几点具体防治措施和保障农村饮用水安全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模糊数学在扶余油田地下水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有臣  徐军  李小玲 《地下水》2011,33(5):19-20,49
运用模糊数学法,参考国家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对扶余油田地下水水质现状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该区地下水水质普遍较差,潜水全部属于Ⅴ类水,已经不适宜饮用,其中石油类、挥发酚、高锰酸盐指数等超标严重超标;大部分承压水水质也属Ⅴ类水,只有极少部分属Ⅲ类水。根据地下水水质的污染状况,并结合本区实际情况即以油田开采的工业污染为主,提...  相似文献   

10.
崔瑜  吴泰然  周磊  周瑞静  杨巧凤 《地质通报》2018,37(7):1365-1373
为了探讨在再生水地表回灌条件下,再生水对地下水中氨素和主要盐分浓度变化的影响,选取现实存在的清河再生水湿地公园为例,以氨氮、Cl-离子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Hydrus-1D溶质运移模型和Modflow、MT3DMSD耦合地下水模型,模拟了再生水长期利用后的地下水氨氮和Cl-指标变化情况。研究结果显示,再生水到达包气带底部时,水中氮氨、Cl-离子含量高于研究区潜水地下水中的相应指标含量,氨氮超出地下水质量Ⅲ类标准。预测5~20年后,潜水中氨氮超标面积不断扩展,20年后将达14km2,氨氮超标垂向延伸至第一层弱透水层;Cl-离子在潜水中不超标,但在湿地公园周边浓度有所增加。湿地公园再生水的长期地表回灌将给当地地下水质量带来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1.
贵阳市岩溶地下水水质变化特征浅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杨秀丽  罗维  裴建国  犹俊 《中国岩溶》2017,36(5):713-720
为了解长时间尺度岩溶地下水的水质变化特征,本文以贵阳市中心城区为例,选取1984年和2014年48组原位取样点的丰季水质数据,并结合地下水赋存环境和城市发展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区地下水水质较好,整体有恶化的趋势;1984年仅有9处地下水水质超标,多数超标点为原生背景成因,2014年有14处水质超标,多数超标点为人类活动引起;地下水化学类型在30年间变化较大,近一半取样点地下水由HCO3型变成HCO3·SO4型水,研究区地下水硫酸盐化明显;新老城区地下水水质逐步好转,城乡结合部地带则是地下水污染的高发区,农业区因人类活动强度较低,地下水水质变化相对平缓。建议在岩溶城市的地下水资源开发和地下水环境保护工作中,应综合考虑不同区域的岩溶水文地质条件和人类活动特征,有的放矢的开展评价监测管理。针对工作区地下水硫酸盐化现象开展研究,并对城乡结合部开展综合整治,加强对农业区地下水环境的综合保护,以遏制区内地下水污染趋势,预防地下水污染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偏硅酸和锶是饮用天然矿泉水常见的二种界限指标,由于工业废水、生活污水超标排放及酸化环境的影响,导致地下水偏硅酸和锶含量增高。作者对其进行了模拟实验,探讨了形式机理,为正确评价饮用天然矿泉水开拓了思路。  相似文献   

13.
集对分析在西安市地下水污染动态评价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冯煜  孙根年 《地下水》2006,28(3):50-53
选取总固体、总硬度、硝酸盐、氯化物、氟化物、六价铬等六种主要污染物,利用集对分析的方法,将超标率、污染指数和超标面积指数综合起来,对 1985-2003 年西安建成区地下水进行了动态评价.该方法既克服了依靠某年监测值对地下水质的静态空间评价,又可将超标率、污染指数和超标面积综合起来,完成地下水水质的动态评价.  相似文献   

14.
以重庆市沙坪坝区、北碚区、璧山县、铜梁县等9个区县地下水为对象,对表层土壤物理性质、地下水化学特征及地下水水质进行了测试分析,根据《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对地下水进行了单项组分评价和质量综合评价,并对污染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区内地下水以HCO3-、SO42--Ca2+、Mg2+型和HCO3--Ca2+、Mg2+型为主,地下水质量不容乐观,超标率达到了78%,地下水中总硬度、硫酸盐、锰等因子的背景值较高,超标显著,亚硝酸氮和氨氮的超标率达到了18.5%,最大超标倍数分别为86.5倍和44.9倍。  相似文献   

15.
根据2015-2020年常州市地下水资源量和水质监测资料,分析对研究区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浅层地下水资源量和、动态特征和水质进行评价,评价地下水水质、对未来水质、微生物污染状况及和变化趋势进行预测,总结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探究水质超标和恶化的原因,提出地下水资源保护、水质改善的对策建议。结果表明:常州市地下水资源量和开采情况总体较好,但地下水水质总体上呈恶化趋势,2017年至今地下水达标率逐年降低,主要超标项目为氨氮、锰,总硬度、铁。应在后期加强保护治理措施,通过优化配置水资源,加强地下水管理、强化重点治理地表面源污染,控制地下水污染源和利用地下水动态监测成果,实施立体开发建设等措施,改善常州市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和污染状况。研究结果以期为常州市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6.
冀军花 《地下水》2008,30(5):135-136
随着乡镇工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每年排放大量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己经造成许多地区严重的水资源紧张和环境污染;因此,对农村饮用水源进行卫生防护,己成为饮水工程建设的核心问题。通过多年来对已建农村人富饮水和乡镇供水工程的实地调研,提出了在水源勘察选择和工程设计、施工、运行管理中注重水源保护和加强水源水质监测的重要性;评述了根据不同水源的特点及卫生特征采用相应水源保护和水质监测的措施;指出了缺水医必须合理开采地下水,走可持续发展建设路子。  相似文献   

17.
张晓威 《地下水》2013,(6):135-136
通过地理位置、水资源状况、水质状况等方面分析营口地区水资源状况。水资源分别包括降水量、地表水资源量、出入境水资源量、地下水资源量和水资源总量。水质状况包括废污水及主要污染物排放量、饮用水源区水库及富营养化状况和地下水水质。通过对水资源状况的分析,提出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18.
Beug.  GP 束龙仓 《世界地质》1991,10(1):165-166
荷兰的地下水水质在许多方面受到威胁,由于强化饲养业而造成粪肥的过量,农业用水,农药,工业废水,有害垃圾堆的渗漏大量沉积物等均在地下水中发现痕迹。由于这样污染源的存在,供给饮用水的一些地下水开采水源地已经关闭或在近期内将关闭。所以,除了地下水开采对自然植被和农业产量的副作用之外,地下水的污染加剧越来越成为饮用水供水开采地下水的限约因素。由于地下水系统的特征(作用缓慢),地下水水质恶化的真实预兆必须看作是巨大冰山的顶部(Beugelink 1987年),这一过程的结果将对饮用供给水是一个严重的打击,(因为荷兰的饮用水约有65%,约7.0×10~8m~3)是地下水。  相似文献   

19.
田来生 《地质实验室》1995,11(4):254-256
本程序采用FORTRAN语言设计,用于《地下水标准检验方法》和《饮用天然矿泉水检验方法》中的分析方法检测原始数据的处理,并打印输出水质分析报告书。  相似文献   

20.
《地质与资源》2011,(4):281-281
3)查明辽河流域区域水体地球化学状况和质量,为水功能整体规划和局部地区水环境整治提供决策依据. 辽宁省存在克山病、大骨节病、地氟病、甲状腺肿等地方病,这些地方病的发生与缺硒少碘多氟等水体的局部地球化学异常有着密切的联系.调查成果显示,辽河流域浅层地下水和地表水水质状况均存在一定的问题.浅层地下水普遍存在下辽河平原高铁、锰现象,局部地区氨氮、亚硝酸盐和氟化物超标,1/3以上的地下水存在饮用风险.尤其是,彰武、黑山、康平等地928km^2浅层地下水含氟量超标.该地区长期饮用地下水的居民常患有不同程度的氟牙、氟骨症等疾病.地表河流水质普遍受到人类活动影响,尤其是沈阳、鞍山、锦州等重工业城市周边下游河流水体受到污染,而且对周边环境影响很大.多目标调查查清了区域水地球化学状况,为区域水功能规划利用和水环境综合治理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