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中国海相第四系主要沉积类型为碎屑沉积和生物礁沉积,陆相第四系岩性多变,相比已建立起高精度气候地层年代学标尺的海相地层来说,中国陆相第四纪地层尚未建立起统一的年代地层系统,这为地层的跨区域识别和对比带来了困难.解决这一科学问题的思路之一是针对陆相地层的岩性分布特征,分区域进行小规模、小范围的总结和推广.中国陆相更新统自下...  相似文献   

2.
冯旭东  林春明  张霞 《江苏地质》2016,40(3):493-500
油田开发中后期剩余油分布异常复杂,GPTMap软件帮助构建一体化数据库,在识别沉积微相类型、录入沉积微相代码、绘制平面图层等工作基础上,以松辽盆地大庆杏树岗油田杏三区东部白垩系姚家组一段葡萄花Ⅰ组油层1—3小层(葡Ⅰ1—3小层)为例,进行了沉积微相类型、特征、组合模式和不同地质时期沉积微相平面展布特征的精细研究。结果表明,葡Ⅰ1—3小层为浅水湖泊三角洲沉积,主要发育三角洲分流平原和三角洲内前缘2种沉积亚相,含11种沉积微相类型;建立了测井微相模式,总结了7种沉积微相组合模式,绘制了平面底图、砂厚等值线图、沉积微相平面图等基础图件,丰富了地质数据库,提高了工作效率,对油田进一步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江苏地处长江三角洲平原,长江和古淮河沉积覆盖全省面积的32.6%,第四系和上第三系天然气(通常称为浅层天然气)十分发育。第四系天然气主要为生物分解的甲烷气,气层埋深浅,易于开发利用。上第三系天然气资源丰富,天然气成因类型复杂,有生物分解的有机气,也有非生物成因的无机气,周庄气田和溪桥气田分别是2种不同成因类型气田的代表,它们的赋存状态反映了上第三系天然气的一般地质特征。展示了江苏具有广阔的浅层天然  相似文献   

4.
一、成井水文地质条件我省东部平原浅层淡水,埋藏于第四系全新统、以冲积为主的松散沉积地层中,位于下部咸水层之上,为平原第一含水组,属于潜水。这种浅层淡水体多呈薄层带条状不连续的片状分布。浅层淡水底界面深度大于10米的地区约18600平方公里。其中以粉砂、裂隙粘土及亚砂土组成的弱含水层,不但淡水层厚度极薄,富水性也很差。按管径300——400毫米的浅井计,水位下降3——4米时,  相似文献   

5.
河南省浅层地温能资源具有分布广泛、资源量丰富、开发利用方便等特点,发展前景广阔。通过对河南省主要城市的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和岩土体结构特征等浅层地温能赋存特征的分析,采用数理统计和对比分析等综合研究的方法,对比研究了不同地貌类型城市200m以浅的岩土体热物性特征、浅层地温场分布特征和岩土热响应特征等的异同及其分布与变化规律。结果显示:河南省主要城市浅层地温能的赋存层位主要为第四系及新近系上部的各类松散堆积物,这些松散的堆积物和储存于其孔隙内的地下水为浅层地温能的载体;岩土导热系数会随着孔隙率的增加而减小,随岩性颗粒变粗而增大;城市地层综合导热系数和换热能力与地下水径流条件呈正相关;位于盆地和山前地带水文地质条件优越的城市或地段,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宜采用地下水换热方式,松散堆积物厚度较大且以细粒相沉积为主的城市或地段,宜采用竖直地埋管换热方式。  相似文献   

6.
徐梦瑶  程日辉  蒋飞 《世界地质》2017,36(1):155-165
以精细小层划分对比为基础,根据取芯井/段岩芯,识别主要岩石类型和沉积微相类型,建立测井微相识别模式,并应用于非取芯井/段,分析单层的沉积体系与沉积微相展布。伊通盆地鹿乡断陷C区块双二段岩石类型包括砾岩、砂岩、粉砂岩和泥岩4类。识别出扇三角洲前缘及扇三角洲平原2种亚相,细分为14种沉积微相,并建立了各种微相的测井相模式。对本区37口井进行沉积微相识别。C区块Ⅳ4单层沉积微相类型与沉积体系分析结果显示该层为东部近物源沉积,河道由东向西延伸,且河道常发生叠置或改道。  相似文献   

7.
受晚更新世以来海侵影响,渤海西南内陆第四系浅层经历了复杂的海陆交替演化。利用4口钻孔取芯井和88口静力触探井资料,采用现代测试技术和地层对比的方法对渤海西南内陆广饶地区第四系浅层进行沉积学综合研究。广饶地区地表以下30 m内,南部以风成黄土沉积为主,北部自上而下发育两期海相层,在研究区称为第一、第二海侵层,分别是10~4 ka B.P.的黄骅海侵层和40~28 ka B.P.的献县海侵层。黄土沉积于晚更新世玉木冰期,在研究区南部以17 m为界划分为大站组和羊栏河组(未见底)。晚更新世以来发生两期海侵事件(黄骅海侵、献县海侵),在海侵范围最大时到达广饶地区,先后对冰期沉积黄土层侵蚀改造,形成了“上超型海蚀黄土”的海侵演化模式。根据海侵与黄土沉积演化所对应的古气候变迁,将研究区晚更新世以来气候演变划分为6个期次:干冷期、温暖湿润期、干冷偏凉期、温暖期、潮湿湿润期和现代气候期,对应不同的沉积演化特征。  相似文献   

8.
山西柳林成家庄剖面太原组发育7层灰岩,从下到上依次为半沟灰岩、吴家峪灰岩、庙沟灰岩、下毛儿沟灰岩、上毛儿沟灰岩、斜道灰岩和东大窑灰岩。通过详细的野外观测和室内镜下薄片研究,确定了各层灰岩的沉积相类型,恢复了当时的沉积环境和各层灰岩沉积时相对水体深度的变化,其中庙沟灰岩属中缓坡相沉积,吴家峪灰岩、下毛儿沟灰岩、上毛儿沟灰岩、斜道灰岩和东大窑灰岩均属浅缓坡相沉积,半沟灰岩属后缓坡相沉积。7层灰岩的相对水体深度关系为:庙沟灰岩〉斜道灰岩〉东大窑灰岩〉下毛儿沟灰岩〉上毛儿沟灰岩〉吴家峪灰岩〉半沟灰岩。在太原组内识别出6次沉积间断、7次小型沉积旋回,总体构成2次明显的相对海平面升降旋回。  相似文献   

9.
欢50块杜家台油层属断陷湖盆近源冲积成因的储集岩石类型,具粒度较粗,单层层数多,但单层厚度薄,砂体沉积微相变化快,储层在平面上及垂向上、层间及层内的非均质性较强的特点。本文通过对储层的注采动态关系、储层沉积微相的变化小层横向对比,以及储层在层间与层内的变化、因素综合研究,总结出这种类型的储层非均质的控制因素及变化规律,并对区内的储层客观地进行区块评价,为下一步开发方案的调整提供了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0.
宁武铝土矿是指宁武盆地北东端石炭系本溪组下段的G层铝土矿。宁武盆地本溪早期的古地理景观为泻湖及近岸湖泊。本溪组下段。有四种岩相类型:铁质-铝质岩岩相,铁质-粘土岩岩相,含黄铁矿粘土岩岩相及砂-泥土矿结构的成因类型反映了铝土矿沉积是水流机械分异作用到胶体化学沉积分异的过程,微量元素显示铝土矿形成于海陆过渡环境。  相似文献   

11.
蒋方媛  郭清海 《地质科技情报》2008,27(2):97-102,107
为开展山西太原盆地的地下水环境保护工作,在GIS平台上利用DRASTIC模型采用地下水位埋深、含水层净补给量、含水层介质、土壤介质、地形、包气带、水力传导系数7个指标评价了盆地浅层孔隙地下水的脆弱性.结果表明:太原市与介休市是盆地内地下水脆弱性最高的地区,同时也是山西省工农业最发达的地区.为解决工农业发展带来的高污染风险性与地下水环境脆弱性这一对明显的矛盾,应加强以上地区的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在开展工作时应坚持"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  相似文献   

12.
陈子归  姜涛  匡增桂  程聪  熊鹏飞  陈岳 《地球科学》2022,47(5):1619-1634
继我国在神狐海域两次天然气水合物试采成功之后,近几年来在琼东南盆地的勘探证实了天然气水合物的存在,而且钻探表明其与浅层气具有复杂的共生关系.为揭示琼东南盆地深水区天然气水合物与浅层气共生体系成藏特征,结合岩心、测井及三维地震数据,阐明了天然气水合物与浅层气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天然气水合物主要赋存在海底以下200 m范围内的沙质沉积物中,且其形成过程与浅层气的垂向运移有关.对天然气水合物与浅层气共生体系成藏特征的深入分析表明,深部热成因气和浅部生物成因气是其重要的气体来源,第四系未固结沙层是良好的储层,且天然气水合物和浅层气共生体系的分布主要受深部气烟囱和断层的控制.浅层气藏为天然气水合物提供稳定的气源条件;第四系块体流沉积与含天然气水合物地层能有效地封堵浅层气的纵向运移,进一步促进浅层气的成藏.因此,天然气水合物的形成与浅层气的发育具有正反馈的相互作用关系,有利于形成更大规模的天然气水合物矿体和浅层气藏,具有良好的商业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13.
以苏州城区为研究背景,阐述了浅层地温能资源赋存的水文地质条件,分析了地下水源热泵系统应用可能对地下水环境产生的影响,研究得出第Ⅱ承压含水层是该地区地下水源热泵开发利用的理想含水层.在此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综合指数法建立适宜性分区标准,将苏州城区地下水源热泵系统应用划分为适宜区、一般适宜区和不适宜区,并进行了分区评价.为苏州城区地下水源热泵系统的合理开发利用和制定地下水环境保护措施等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4.
长江三角洲一些城市的地铁工程勘察过程中发现了具有较高压力的第四系浅层天然气。鉴于第四系浅层天然气对地铁建设工程的危害,针对杭州地铁遇到的第四系有害气体的特点,采用横波地震法确定了有害气体的分布范围;采用密闭取心法查明了有害气体的赋存规律;采用改装型静力触探仪法查明了有害气体的成分、气源层、储气层、埋藏深度和压力。工程勘察结果表明,达到了杭州地铁工程第四系有害气体勘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黄文县  陈水安 《城市地质》2012,7(2):30-31,48
湛江市区工程建设持力层选择是第四系土层,为海相及海陆交互相沉积。近海地段以淤泥、淤泥质土、粘土、粉质粘土与砂层呈互层状分布为主;远离海滨地带以海陆交互相沉积层为主,岩土以粘性土及中粗砂为主。  相似文献   

16.
基于DFOS的苏州第四纪沉积层变形及地面沉降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州地区广泛分布松散第四纪沉积物,大量抽取地下水导致了苏州大范围的地面沉降,严重影响了该区经济发展。本文在苏州盛泽200m钻孔内安装了分布式感测光纤,采用BOTDR及FBG等分布式光纤感测技术(DFOS),对第四纪沉积层压缩及地面沉降进行了长期的监测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苏州盛泽地区第四纪土层可分为3个含水层(Af)及4个弱透水层(Ad),现阶段含水层压缩已不明显,主要压缩层为与抽水含水层相邻的两个隔水层,且与抽水含水层距离越近的部位压缩越明显; 第四纪沉积层的变形与抽水含水层孔隙水压变化基本一致,呈现出夏季压缩,冬季略回弹的趋势,并且存在滞后现象; 定义压缩度为各层累计压缩量与其自身厚度的比值,即每米压缩量。各土层沉降趋势可用压缩度判断,对于黏土隔水层沉降程度Ad2 Ad3 Ad4 Ad1,对于含水砂层,Af2为主要变形层,Af1及Af3变形基本稳定。DFOS技术为研究地面沉降机理,评价土层压缩变形潜力提供了十分先进的监测手段。  相似文献   

17.
Khasi Hills area of Meghalaya, one of the highest rainfall zones of the world has been explored to understand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extent of Quaternary sediments. In general such deposits are restricted to shallow depths in most of the sites except in one site where it is 600 cm thick. AMS C-14 dates of these deposits suggest that sediments deposited are mostly of Holocene or in rare cases belong to later part of Pleistocene. Early Quaternary deposit is either missing or yet to be explored from this region. Natural hazards combined with human activity effecting degradation of vegetation and sediment cover are probably the main cause for poor Quaternary exposure at the region.  相似文献   

18.
晋中盆地是位于汾渭地堑系中部的新生代陆内断陷沉积盆地,研究晋中盆地第四纪的沉积序列对于进一步认识该盆地区域构造和区域气候环境变化具有重要意义。为查明晋中盆地第四纪沉积序列结构、研究揭示晋中盆地第四纪沉积环境及演化,通过构造岩相学方法,对晋中盆地地表和钻孔内第四纪沉积物和沉积环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晋中盆地清徐地区地表第四纪沉积序列结构为盆地内部沱阳组河床相和河漫滩相-盆地边缘汾河组河流相—盆山过渡带峙峪组河流相、汾河组冲积扇相及马兰组风积相-基岩山地(盆地外围)二叠系浅海相。钻孔岩芯内第四纪沉积序列结构为下更新统浅湖相和滨湖相—中更新统浅湖相和河流相—上更新统河流相和冲积扇相—全新统冲积扇相。研究认为晋中新生代陆内断陷盆地内沉积序列和演化结构为早更新世陆相湖盆沉积环境—中更新世萎缩湖泊环境—晚更新世强烈萎缩的湖泊和河流环境—全新世再度沉降的陆相湖盆;陆相湖盆从中心向山地沉积环境分带为湖泊沉积环境—河流和湖泊沉积环境—冲积扇沉积环境(盆地边缘出山口区)。盆山过渡带地区上更新世沉积物错位现象与同沉积活动断裂有关,断裂活动性揭示了晋中盆地阶梯式断陷成盆的动力学机制。这些研究成果为区域气候环境变化和晋中盆地区域构造研究提供了新证据,也为太原市城市群建设中工程场址的选择提了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太湖流域典型平原地区浅层地下水脆弱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太湖流域典型平原地区苏州市为例,结合研究区水文地质特点,选取浅层地下水水位埋深等6项参数作为评价因子,建立基于墒权的浅层地下水脆弱性评价DRITuTmE模型。将评价模型与GIS技术相耦合,形成研究区浅层地下水脆弱性分区图,并进行研究区浅层地下水脆弱性评价。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所建立的评价模型避免了人为因素的干扰,能够真实地反映苏州市浅层地下水脆弱性程度。  相似文献   

20.
The Quaternary sediments in the Yangtze delta are loose and lack precise stratification marks in the lithology. Moreover, due to the limitations of dating methods, it is difficult for Quaternary cores to deliver accurate age constraints. Thus, it is a challenge to establish the Quaternary stratigraphic framework. Gravity core LZK1 was drilled on Hengsha Island, Shanghai, in the Yangtze delta, in 2012. The core was terminated at 403.83 m below the local land surface, the uppermost 291.2 m comprising a thick sequence of Quaternary sediments.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stratigraphic subdivision and paleoenvironmental change of the Quaternary sediments. From bottom to top, the Quaternary stratigraphic sequence can be subdivided into the lower Pleistocene Anting Formation, Middle Pleistocene Jiading Formation, Upper Pleistocene Chuansha Formation and Nanhui Formation, Holocene Loutang Formation, Shanghai Formation, and Rudong Formation. According to this study, the Hengsha Island area was dominated by a freshwater lacustrine environment during the early Pleistocene, an alternation of shallow lake and shore lake environment during the Middle Pleistocene, a delta plain to lagoonal environment during the early Upper Pleistocene, a fluvial channel to floodplain environment from the LGM (Last Glacial Maximum) to the end of the Upper Pleistocene, and a delta environment during the Holocen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