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随着我国四个现代化的发展,腐植酸类物质在工农业和医药上应用日益广泛。为向有关单位提供一些资料,综合利用煤炭资源,促进腐植酸类物质的应用和科研工作的发展,我们采集了一部分有代表性的褐煤、风化煤及泥炭,对它们进行了总腐植酸、游离腐植酸、黄腐植酸、总酸性基、羧基、酚羟基的测定,从这些不完全的资料可以初步说明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2.
天然气和石油生成于堆积在沉积盆地中的有机质。这种物质在未固结的沉积物中受到细菌的分解而转化成含N、O和S的腐植络合物。在成岩作用过程中,这些络合物转化成干酪根——石油和天然气的母源物质。埋藏较浅的有机质一般都不成熟,仅产出细菌成因的甲烷。随着埋藏深度不断增大,通  相似文献   

3.
海洋对人类而言是个巨大的物质生产工厂,又是净化槽。通过河流与大气,由大陆运到海洋的物质,经过多种多样的过程后,不久又在海洋中变成了沉积物。一种物质沉积在海洋中的平均长度,因该物质的物种和存在状态的差异而有很大的不同。已变残沉积物的物质,由于沉积物中的化学变化,也有再次回到海洋中来的。对这样以海洋为中心的物质运动经路和消长关系的研究〔全球海洋消长研究(global ocean blux stady简称GOFS),是由美国发起的旨在究明与海洋中的物质循环相关联的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过程的一项计划,该计划第一次专题讨论会已于1984年9月在华盛顿召开——译者),在掌握围绕海  相似文献   

4.
古生产力的精确重建对于了解地质历史时期的碳循环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高分辨率有机地球化学记录在重建古海洋生产力上有独到的优势。基于17个AMS14C年代分析数据,本文分析了冲绳海槽南端MD05-2908孔(24°48.04′N,122°29.35′E)沉积柱状样中的长链不饱和烯酮含量以及物质通量,并结合沉积物有机碳同位素数据恢复评价了南冲绳海槽古海洋生产力的变化。结果显示近7000aB.P.以来南冲绳海槽古生产力存在着显著波动。将海洋古生产力指标与全新世ITCZ南北移动记录的对比分析,发现其变化与ITCZ的南北移动有密切的关系,一方面ITCZ南北移动影响陆源物质的输入,从而改变海洋营养物质的供应状况,造成生产力的高低变化;另一方面,ITCZ南北移动所造成的陆源物质输入冲淡了海洋生产力输入对沉积有机质的贡献,因此在高陆源物质影响区单用生物标志化合物相对有机碳的丰度评价古海洋生产力存在着一定的不可靠性。此外,通过与高纬度气候记录的对比发现,南冲绳海槽海洋生产力的低值变化与北半球高纬度地区的气候冷事件基本一致,显示出高低纬度气候环境变化之间的强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物质平衡是冰川对气候变化最直接的响应,是冰川变化的重要参数.大陆型冰川与海洋型冰川发育在不同的水热环境下,它们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程度、过程和机理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对这两类不同性质冰川物质平衡变化特征及其机理做一全面的对比研究意义重大.以东、西天山的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和图尤克苏冰川以及阿尔卑斯山东、中、西部的欣特雷斯冰川、Caresèr冰川和Sarennes冰川为参照冰川,在对比分析这五条参照冰川近60 a来物质平衡变化幅度差异和阶段性差异基础上,对大陆型冰川与海洋型冰川物质平衡变化特征及其机理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物质平衡阶段性变化上,阿尔卑斯山参照冰川物质平衡变化具有相似的阶段性,而天山和阿尔卑斯山参照冰川之间以及天山内部两条参照冰川之间物质平衡阶段性变化存在很大的差异,可见,无论不同性质冰川还是同一性质的不同冰川,其物质平衡的阶段性变化都可能存在差异,这与不同冰川所处环境水热变化的时间差异有关,而与冰川性质无关;在物质平衡变化幅度上,海洋型冰川变化幅度明显大于大陆型冰川,原因是不同性质冰川发育的水热环境及其对气候变化敏感性差异;在前人对冰川加速消融机理的研究基础上,本文也讨论了大陆型冰川与海洋型冰川物质平衡变化的机理及其异同.  相似文献   

6.
沉积环境细菌作用下的硫同位素分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缺氧的沉积环境中存在大量的细菌,它们消耗硫的化合物为其新陈代谢提供能量,并导致硫的化合物被还原、氧化或(和)歧化。细菌的还原作用和歧化作用都能造成明显的硫同位素分馏。细菌硫酸盐还原造成的硫同位素分馏一般在4‰~46‰之间,平均为21‰;细菌参与的氧化作用所造成的硫同位素分馏很小,不到5‰;硫的中间价态物质(S0、S2O2-3和SO2-3)的歧化作用可以造成7‰~11‰的硫同位素分馏。主要依据实验研究和现代海洋观测获得的细菌还原和歧化作用的硫同位素分馏结果已经被用于解释古代沉积物中的硫同位素记录,成为研究地球历史上古海洋的化学演化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7.
准南煤田西山窑组主要煤层成煤原始物质堆积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正华  叶兰  韦波 《新疆地质》2006,24(2):157-160
成煤原始物质的堆积方式分为2大类型:原地堆积——腐植煤的原始物质聚集在泥炭沼泽中植物自身繁殖的地方;异地堆积——腐植煤的原始物质是从相邻地区或大陆更远的一些地段,经过搬运,聚集在淡水盆地、泻湖、三角洲、湖泊之中.从煤与底板岩石的关系、煤物质的纯度、化石的完整程度等方面,分析了成煤物质的堆积条件,认为在煤层形成过程中,原地堆积方式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赵银  张勇  刘时银  王欣 《冰川冻土》2022,44(3):930-945
青藏东南部海洋型冰川具有独特的气候敏感性,普遍呈现加速退缩趋势,这不仅影响区域水资源安全,而且伴生了相应的冰川灾害,是当前青藏高原冰冻圈变化研究的热点区域之一。本文对海洋型冰川物质平衡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综述,2000年以来冰川总体处于物质亏损状态,其平均物质平衡介于-0.66~-0.61m w.e.·a^(-1)之间;同时总结了海洋型冰川物质加速变化的驱动因素以及新特征。当前海洋型冰川物质平衡变化研究受观测数据缺乏和模型模拟不确定性等问题限制,尤其现有模型对冰面裂隙增多与扩张、冰崖-冰面湖-表碛相互作用、冰内冰下过程、冰崩、末端冰湖水-冰相互作用等过程的描述过于简化或基本缺失,其机理及影响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未来需加强海洋型冰川物质平衡的综合监测,基于多数据和多方法的集成研究提高模型对冰川物质平衡多物理过程的耦合与模拟能力,为开展海洋型冰川物质变化的区域水资源效应和致灾效应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重点探讨了南黄海柱状沉积物中烃类化合物的分子组成特征及其对沉积环境的指示意义,结果显示,沉积柱中总有机碳(TOC)和总氮(TN)具有较好的正相关性,无机氮的影响较弱,这可能跟本区受径流输入的陆源物质的影响较弱有关。上层样品(0~10 cm)中长链正构烷烃占优势,奇偶优势显著,反映了陆源高等植物贡献;藿烷、甾烷的组成则显示该段样品中有机质具有较高的热成熟度;且姥鲛烷(Pr)/植烷(Ph)比值大于1.0,指示沉积环境以氧化为主,这相对不利于海洋源有机质的保存,从而凸显了陆源有机质的贡献。在10~20 cm之间,沉积环境由相对偏氧化向偏还原过渡;20 cm以下表现为强还原性的沉积环境,有机质成熟度较低。中、下层样品中正构烷烃多呈现双峰分布,短链烷烃具有一定的偶奇优势,这可能主要跟海洋浮游生物、藻类及微生物的贡献有关。与渤海烃类化合物的沉积记录进行对比,发现渤海沉积柱中烃类化合物主要跟历史时期不同来源物质的输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有关,而南黄海沉积柱中烃类化合物的特征则主要反映了沉积环境和微生物作用对有机质的埋藏保存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
腐植烟煤微成分的命名及分类,在国际上已经是一个接近解决的问题,但国内意见仍多分歧。为此,本文就国际硬煤有机微成分命名分类系统(以下简称国际分类)以及其它有代表性的不同分类系统略加介绍,並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腐植烟煤有机微成分的命名和分类的意见。不妥或错误处,切盼指正。  相似文献   

11.
豫西东部堆积了第四纪不同时期的风成黄土及冲积、冲洪积黄土状土,全新统黄土、上更新统黄土具有湿陷性,为弱—中等湿陷。中更新统黄土一般不具有湿陷性。黄土的微观结构与土的形成时代、成因类型关系密切,全新统黄土颗粒间为开放或次开放式架空结构,具有较高的湿陷性,上更新统黄土接近接触式胶结,存在粒间架空孔隙,潜在弱—中等湿陷性;中更新统黄土为不等粒基底胶结结构,存在骨架接触式孔隙,一般不具有湿陷性;同时,黄土的渗透性又具有各向异性。  相似文献   

12.
THE TERTIARY STRATIGRAPHIC SEQUENCE OF YANYUAN BASIN IN THE SOUTHEASTERN MARGIN OF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YoungGeologistofGMR(Qn979816 )andNSFCGeneralProjects(4980 2 0 13)  相似文献   

13.
西气东输工程中卫黄河穿越隧道长1197.77m,高4.3m,宽5.6m。隧道入口高于黄河水位28m,出口高于黄河水位45m。隧道顶板高程为1130m。位于黄河水下100m。隧道场地围岩为寒武系磨盘井组灰绿色、银灰色浅变质中厚层细粒长石石英砂岩、千枚状板岩、绢云母化千枚岩。围岩为弱风化Ⅲ~Ⅳ类岩石。透水率为4~67Lu,纵波波速为500~3300m.s-1。BQ为300~400。变形模量为6.11~9.22GPa。泊松比()0.14~0.24。内摩擦角()为42.1~44.7。地下水为基岩裂隙水。含水层为寒武系浅变质岩,受大气降水渗入补给,单井涌水量为1.0~50m3.d-1。隧道轴线穿越区岩体较完整较破碎,未有全新活动断层。隧道位置选择和开挖深度设计是可行的。施工和长期运营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4.
The project area lies in the southern part of the Hazara Kashmir syntaxis. The Hazara Kashmir syntaxis is an antiformal structure. The project area includes Rumbli, Namb, Chatrora, Chachan, Panjar, Barathian and Utrinna areas of Rawalpindi and Sudhnoti districts. The southeastern limb of the Hazara Kashmir syntaxis is imbricated along Punjal thrust, Main Boundary thrust and Riasi fault. The Jhelum fault truncates the western limb of Hazara Kashmir syntaxis. The core of syntaxis comprises of Himalayan molasse deposits. These molasse deposits represent the part of cover sequence of Indian plate. These Himalayan molasse deposits include the Early to Middle Miocene Kamlial Formation, Middle to Late Miocene Chinji Formation, Late Miocene Nagri Formation and Late Miocene Dhok Pathan Formation. The area is highly deformed resulting folds and faults. The major folds in the project area are the Panjar anticline, Barathian syncline, Barathian anticline, Rumbli anticline, Chatrora antiformal syncline and Namb syncline. The folds are either northwest-southeast trending or southwestnortheast trending. The folds are asymmetric, open, and gentle and close in nature. The folds are southwest, northeast or southeast vergent. The Jhelum fault truncates the northeast and northwest trending structures. The folds and faults are the result of northeastsouthwest or northwest-southeast Himalayan compression.  相似文献   

15.
大陆岩石圈构造与地球动力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简述大陆岩石圈与地球动力学研究的基本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了今后十年岩石圈构造研究的五个重点课题,即岩石圈的流变性、岩石圈界面的性质、软流圈、岩石圈中的薄层及波导、岩石圈构造的横向变化。同时,讨论了震源及震源环境的研究,列出了今后的重要研究课题,最后论述了深部构造与中国大地构造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大兴安岭北部森林覆盖区内白桦、落叶松分布广泛。以白桦、落叶松作为植物化探的主要研究对象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推广性.植物的外皮、落叶是植物化探研究的首选.落叶松、白桦树叶的采集时间应在9月份叶落后不久,采样间距可在100~600m之间.松树、白桦树皮的采样时间集中在6月和9月两个阶段,采样间距在10~200m之间,采集的树皮距地约0.2m.建议采用干灰化法,最佳的灰化温度在450℃左右  相似文献   

17.
老挝岩浆岩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延浙  吴军  严城民 《云南地质》2007,26(2):189-196
老挝的岩浆活动分为三个阶段:早期古元古代—早石炭世,中期晚石炭世—中三叠世,晚期晚三叠世—第四纪。早期以中酸性及中基性侵入岩、火山岩为主,中期从超基性—酸性均有出露,晚期则为中酸性侵入岩,火山岩及玄武岩。反映不同构造位置及成因。  相似文献   

18.
黄勇  付建刚  李光明  张林奎  刘洪 《地球科学》2019,44(7):2197-2206
拉隆穹窿位于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带东南缘,与错那洞穹窿、库局穹窿构成平行于拉轨岗日穹窿带的另一条重要穹窿带.穹窿被上下拆离断层分割为核部单元、过渡带和盖层.核部单元主要由花岗片麻岩、淡色花岗岩和伟晶岩组成,花岗片麻岩锆石U-Pb年龄为474.3±5.5 Ma,淡色花岗岩主要包括二云母花岗岩和黑云母花岗岩两类;过渡带由石榴石片岩、十字石片岩、红柱石片岩、蓝晶石片岩,以及大理岩、矽卡岩化大理岩、矽卡岩等组成,由内向外显示出巴罗型变质分带特征;盖层由中生界浅变质碎屑沉积岩组成.拉隆穹窿中新发现有3类稀有多金属矿化作用,第1类为伟晶岩型铍矿化,主要富铍矿物为绿柱石,伟晶岩的独居石U-Pb年龄为23.19±0.12 Ma;第2类为矽卡岩型铍、钨、铌、钽稀有多金属矿化,矽卡岩型稀有多金属矿化产于白云母花岗岩与大理岩接触带,白云母花岗岩独居石U-Pb年龄为23.23±0.27 Ma;第3类为受构造控制的热液铜铅锌银矿化.拉隆稀有多金属矿化显示出以淡色花岗岩为核心向外的Be、Be-W-Nb-Ta、Cu-Pb-Zn-Ag矿化分带特征.拉隆穹窿的厘定表明特提斯-喜马拉雅成矿带存在一条“双穹窿”构造带,拉隆穹窿稀有多金属成矿作用的发现,进一步证实特提斯喜马拉雅成矿带具有巨量稀有金属找矿潜力,有望成为我国继华南和新疆阿尔泰之后第3条稀有金属成矿带.   相似文献   

19.
赵东旭 《岩石学报》1990,6(3):87-96,T002
灯影组磷块岩有四种类型,即泥晶磷块岩、内碎屑磷块岩、藻磷块岩和细晶磷块岩。组成磷块岩的主要矿物是磷灰石、白云石、石英和少量伊利石等。磷块岩主要沉积在陆缘海内,它的沉积环境是与深水有联系的浅水地区。深水和浅水环境的地质背景分别为构造拗陷和碳酸盐岩台地。前者提供成矿物质,后者提供有利于磷质成矿的沉积环境。  相似文献   

20.
王下牙老金矿为贫硫化物方解石-石英脉型金矿床,矿体严格受断裂裂隙控制.矿石的有用组分单一,有害杂质少,金矿物主要为自然金.主要的金属矿物为毒砂、黄铁矿,同时也是主要的载金矿物;非金属矿物为石英、碳酸盐矿物.矿石多具自形、半自形、他形粒状结构,以脉状、浸染状构造为主.自然金形态为角粒状、长角粒状,赋存状态以粒间金为主,其次为包裹金,裂隙金仅占8.2%,自然金为显微金.矿石类型以含金方解石-石英复合脉为主,其次为含金构造角砾岩型和含金蚀变岩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