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海洋数字图书馆建设概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在探讨数字图书馆建设关键技术的基础上,从图书馆门户网站、海洋特色数字化资源、海洋文献检索服务系统和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建设等方面,概述了海洋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实践,以推动海洋图书馆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2.
网络环境下海洋专业图书馆的信息服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鹰 《海洋信息》2003,(4):6-7,3
本文在分析海洋专业图书馆信息服务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网络环境下海洋专业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模式,提出应重点开展特色馆藏的数字化与服务、文献传递服务、网络信息组织与导航服务、海洋科技查新服务、国际水科学和渔业情报信息共享服务和专题文献跟踪与分析服务,推动海洋专业图书馆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辽宁海洋文化产业基地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洋文化产业作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辽宁省是海洋大省,海洋环境多样,海洋文化资源丰富,区域特色海洋文化明显,海洋文化产业发展条件优越,具有建设相当竞争力的海洋文化产业基地的优势.文章在分析辽宁省海洋文化优势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海洋文化产业基地的构想,并对可能遇到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在介绍海洋专业图书馆馆藏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了网络环境下海洋专业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的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提高参考咨询服务工作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2012年6月7日出版的《人民日报》刊登国家海洋局党组书记、局长刘赐贵的署名文章《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现全文转发。党的十七大在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基础上,首次提出要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我国是一个陆海兼备的大国,在海洋上有着广泛的战略利益。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和温家宝总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大确立了"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并明确了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任务。国家海洋局刘赐贵局长指出,海洋生态文明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美丽中国离不开美丽海洋。要自觉把海洋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  相似文献   

7.
地方海洋高校办出海洋特色,既是主动参与高等教育竞争的应然之举,又是服务海洋经济和社会发展、谋求跨越式发展的内在要求。通过在办学理念和办学定位上体现海洋使命、在学科专业建设上彰显海洋特色、在人才培养上瞄准海洋人才市场,在校园环境建设中弘扬海洋文化等方面突出海洋特色,是地方海洋高校发展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8.
大国之间的竞争,既有硬实力方面的竞争,又有软实力方面的竞争。智库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海洋工作实际,提出了中国特色新型海洋智库的涵义;指出了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海洋智库是应对国际竞争和挑战、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的迫切需要,是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加强海洋强国建设的现实需要;从顶层设计、平台建设、队伍建设、大数据库建设、决策机制建设、激励机制建设等方面,较系统地阐述了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海洋智库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9.
涉海类特色文献资源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以浙江海洋学院图书馆为例,分析涉海类特色文献资源建设的现状,探究特色文献资源建设的途径和方法,即设立"海洋文献中心",突出特色收藏,扩大虚拟馆臧,开发专题数据库,建立重点学科导航库,为海洋教育和科研生产提供有效的信息保障和服务.  相似文献   

10.
大数据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专业图书馆信息服务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科研用户文献需求、图书馆管理对象、业务内容等发生了转变。为了适应数字环境和科研环境的变化,海洋专业图书馆应当加快从传统信息提供服务模式到个性化、知识化服务模式的转变,探索海洋专业图书馆知识服务平台的建设模式,以科研用户需求为导向,依托先进的元数据仓储技术、中文信息处理技术以及数据关联挖掘技术,充分发挥图书馆丰富的资源优势和信息服务能力,为读者提供个性化、学科特色以及一站式的知识服务。  相似文献   

11.
9月3-4日,国家海洋局在北京组织召开海洋重大专题研究报告汇报会议。会议听取了海洋发展战略、海洋综合管控能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南海合作与发展的形势与工作对策、全国海洋文化建设、海洋管理体制机制等6大专题报告。国家海洋局党组书记、局长刘赐贵,国家海洋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连增、张宏声、王飞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12.
为推动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促进我国海岛渔村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文章概述海岛生态渔村建设的内涵,从生态环境恶化、开发建设相对无序、基础设施缺乏和特色文化逐渐消失4个方面分类剖析我国海岛渔村目前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以海洋生态文明为理论指导,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可行性和前瞻导向性原则,运用层次分析法,从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人居、生态文化、生态保障支撑和公众参与6个方面选取22个评估指标,构建海岛生态渔村建设评估指标体系,为多角度系统评估海岛生态渔村建设效果提供科学方法和依据。  相似文献   

13.
大连市在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提出"建设东北亚重要国际航运中心"的目标,根据大连的历史和现实,在该目标实践过程中,应当建设以海洋文化为特色的城市文化.在海洋科技方面,大连已凸显实力,在依据海洋事业的传统和优势的基础之上,把建设"现代海洋文化名城"当作重要任务来抓,从而推动城市的和谐及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4.
海洋生态文明是生态文明思想在海洋领域的集中体现,是我国海洋治理过程中的创新和发展。自生态文明纳入“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以来,生态文明建设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海洋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全局的重要领域,海洋生态文明核心是以人民为中心,实现陆海统筹、人海和谐,推动海洋强国建设。鉴于此,文章提出海洋生态文明协同发展观点,并以胶东为例,分析胶东5市开展海洋生态文明协同发展的基础条件,同时构建海洋生态文明协同发展指标体系,对区域海洋生态文明协同发展水平进行全面评价,旨在拓展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为我国区域协同发展提供新视角和新途径。  相似文献   

15.
文化,具有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在2011年全国海洋厅局长会议上,国家海洋局刘赐贵局长在工作报告中首次把“积极推进海洋文化建设工作”列为推动我国海洋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十大举措之一,并强调指出,要树立“大海洋文化”观念,努力挖掘和提升海洋文化内涵。在“十二五”开局之年由国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对海洋文化作出这样的定位和部署,不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有着长远的历史影响。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北极航线战略作为中国海洋强国建设的切入点,在分析主要海权国家海运航线战略以及北极航线战略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对海洋强国建设的影响的基础上,着重从5个方面探讨了北极航线战略对我国海洋强国建设的催化作用实质:一是中国对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有助于深入海洋认知和强化海洋生态保护;二是中国商船在北极航线的安全通行,有助于提高海洋利用水平;三是中国对外贸易潜力的增长,有助于推动海洋经济发展;四是中国对外关系的发展,有助于进一步营造和谐海洋局面;五是中国对北极航线战略通道的利用,有助于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步伐。  相似文献   

17.
近些年来,北冰洋加速融化,北极航线利益凸显,北极航线战略变得越来越重要,特别是在党的十八大提出海洋强国战略并着力建设海洋强国的今天,显得尤为关键,作为海运大国的中国,不能错过北极航线战略与中国海洋强国建设研究的最佳时机,北极航线战略对中国海洋强国建设作用范围的明确,是进行二者互动关系研究的必要前提,也是北极航线战略助力海洋强国建设目标实现的重要基础。从北极航线战略与中国海洋强国建设的制定原则、实施进程及影响层面入手,阐述二者的关联性,从国家层面考虑,将中国海洋强国建设系统地概括为政治、经济、军事、文化4部分,再分别从内部作用和外部条件入手,详细探讨了北极航线战略对中国海洋强国建设的作用,继而针对以上分析提出了在北极航线战略影响下的中国海洋强国建设的对策及建议,以期为北极航线战略的制定实施以及中国海洋强国的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环境,坚决维护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部署和宏伟目标,我们倍受鼓舞、深感振奋。报告又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  相似文献   

19.
为促进新时期我国海洋台站工作的发展,文章从自身建设和工作思路2个方面,对海洋台站的发展思路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目前我国海洋台站的工作与海洋经济发展形势不相适应,应在调整职能职责、明确内部关系、理顺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确立命名规范和标准以及加强能力建设等方面完善基础条件,在融入地方海洋经济、海洋社会和海洋文化等发展方面制定发展政策,从而更好地服务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随着海洋强国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稳步推进,培养并提升当代大学生的海洋意识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且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推进海洋强国建设需要人才支撑,而人才培养需要海洋高等教育的创新与发展,且在当前国际战略环境下,提升大学生海洋意识刻不容缓。国内高校是海洋意识培养的“主阵地”,高校教师是执行主体。文章在分析我国大学生海洋意识现状和海洋强国建设进程的基础上,建议加大政府的重视程度与支持力度,发挥高校教师和课程思政建设的引导作用,大力建设高校海洋知识文化软、硬件设施,形成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强大推动力,提升海洋强国“软实力”,为国家加快实现涉海战略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