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馨 《贵州地质》1989,6(1):39-48
本文讨论一万年以来的气候波动旋回及其时间序列,确定全新世冷暧时期。在综合各气候期划分方案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全新世气候变化事实,提出中国东部晚更新世—全新世气候期划分方案(见表8).  相似文献   

2.
古冻土存在的依据和判别标志主要是古冻土遗迹(深埋藏多年冻土层、古冻土上限、融化夹层、厚层地下冰)和古冰缘现象(古冻胀丘、古融冻褶皱、砂楔、土楔、冰楔假型、风成沙丘、黄土层、厚层泥炭和腐殖质层等)。文章结合大量的测年数据,利用古代和现代冻土以及冰缘现象的时空分布差异综合分析对比,将全新世以来青藏高原多年冻土演化过程和环境变化划分为6个较明显的时段:早全新世的气候剧变期(10800aB.P.至8500~7000aB.P.)、中全新世大暖期(8500~7000aB.P.至4000~3000aB.P.)、晚全新世寒冷期(4000~3000aB.P.至1000aB.P.)、晚全新世温暖期(1000aB.P.至500aB.P.)、全新世末小冰期(500aB.P.至100aB.P.)及近代升温期(100aB.P.至今);同时,概述了各时段高原冻土的发育条件、分布范围及总面积,和当时高原上的古气候、古地理环境。  相似文献   

3.
黄土是公认的三大古气候记录载体之一,全新世黄土由于位于顶层极易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故研究程度不高。最近在甘肃会宁白草塬发现一个沉积连续、分辨率高、且保存完整的全新世黄土剖面,该剖面忠实地记录了全新世古气候演化,能够很好地与三宝洞和葫芦洞石笋氧同位素记录全新世古气候进行对比: 二者共同记录了约12.5~11.5ka之间的Younger Dryas冷干事件; 约10.5~5.2ka全新世适宜期,但是适宜期中气候变化具有不稳定性; 5.2ka至今,气候较全新世适宜期慢慢变干变冷,二者相互印证了东亚季风区全新世古气候演化的一般过程; 而驱动二者演化主要因素是太阳辐射量的变化。位于黄土高原西北边缘的会宁白草塬剖面中的磁化率和粒度两参数相比较: 粒度较磁化率波动更频繁,记录古气候变化更灵敏。  相似文献   

4.
应用第四纪地质学和海相生物等化石数量统计,以天津马棚口海岸带BQ1孔化石鉴定与统计结果,对古气候、古事件进行对比研究。通过岩芯编录,在岩性层中划分出4个海相层、5个过渡层、9个海面波动。结合研究区广泛分布的贝壳堤和牡蛎礁,利用其大量的测年资料,重现了6道海岸线;根据海相化石个体统计数,画出全新世气候演化曲线,与孢粉和物候所画的古气候演化曲线大体一致。研究历代海陆变迁,必然涉及到历史上长期争论不休的西汉大海侵等问题,谭其骧(1965)圈定的大海侵范围、海岸线分布以及考古结果几乎都能联系在一起,因此,大海侵之谜终于尘埃落定。考古界对河北平原自东汉—金的空白也有了初步答案,同时,发现中国朝代兴衰与气候冷暖有明显的对应,从而建立了气候分期。  相似文献   

5.
6.
琼北火山活动分期与全新世岩浆演化   总被引:12,自引:9,他引:12  
琼北火山活动始于始新世以来,早第三纪火山岩以夹层隐伏于不同时期的地层中。本文新提供的琼北火山岩K-AT年龄和砂岩捕虏体热释光年龄,从年代学上确定了琼北存在全新世火山喷发活动。琼北地表火山岩从早到晚分为6期:蓬莱期(中新世)、金牛岭期(上新世)、多文岭期(早更新世)、东英期(中更新世)、道堂期(晚更新世)、雷虎岭期(全新世)。雷虎岭期又分为早晚两个亚期:雷虎岭亚期和马鞍岭亚期,它们分别属于橄榄拉斑玄武岩和石英拉斑玄武岩。火山岩稀土元素、微量元素和Sr,Nd,Pb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揭示,岩浆来自亏损地幔(DMM)和富集岩石圈或亏损地幔(DMM)与俯冲洋壳两种不同的地球化学组分混合源区。橄榄拉斑玄武岩是相对原始的地幔岩浆。橄榄拉斑玄武岩岩浆经约10%橄榄石分离结晶可以形成石英拉斑玄武岩浆。岩浆上升过程中未受明显的陆壳混染。  相似文献   

7.
中国全新世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全新世气候变化研究是古气候研究的一个重点,中国全新世气候变化的研究也是全球变化研究中重要的一部分,大量的研究工作为恢复中国全新世气候做了在贡献。中国地形地貌复杂,又处在具有复杂时空变率的东亚季风控制范围内,这使得不同的研究工作者在一些问题上存在意见分歧,比较统计的意见是:中国全新世纪始于约10.5kaBP;在约9-8kaBP左右为一段降温期;7-4kaBP为一段温暖期,通常称之为全新世大暖期;大约3kaBP左右开始降温,至近代才又升温;约1300aA.D左右进入小冰期,到1850aA.D.左右结束,其间又有几次比较明显的温度振荡。1850aA.D.至今为温度的上升期。对于气候变动的驱动因素,不同的学者看法不一;从长时间尺度看,太阳辐射变化是气候变化的主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8.
南海诸岛全新世珊瑚礁演化的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概括了南海诸岛珊瑚礁的分布,礁体地形、地貌和地质的一般特征,论述了老灰沙岛、新灰沙岛和礁坪等几类典型的全新世珊瑚礁礁体演化的基本过程,讨论了全新世珊瑚礁演化与季风、气候和海平面的关系。礁坪是随着冰后期海平面上升在晚更新世侵蚀面上堆积的,全新世中期高海面出现前后分别形成老灰沙岛和新灰沙岛。  相似文献   

9.
郭超  马玉贞  李金凤 《第四纪研究》2022,42(4):1058-1077

文章对中国及周边地区中晚全新世的气候序列展开综述,系统研究了该地区中晚全新世湿度演化的时空差异,并探讨了气候变化的联系及可能机制。基于构建代用指标、沉积连续性、年代控制点以及样品分辨率的评价条件,对中国及周边地区(包括东亚季风区、印度季风区、西风环流区和青藏高原区)的古气候序列进行筛选。最终筛选出59个高质量的中晚全新世气候序列并进行系统研究,使用区域加权平均法获得东亚季风区、印度季风区和西风环流区的区域平均湿度指数序列,并试图探讨其联系和响应机制。结果表明:1)东亚季风区中晚全新世湿度变化呈持续下降趋势,可能主要受制于热带西太平洋表层海温和厄尔尼诺强度变化;2)印度季风区在约4800 cal.a B.P.湿度开始剧烈下降,其湿度演化历史是整个印度洋区域气候变化的一部分,印度洋暖季海温和洋面蒸发可能主导该区的湿度变化;3)西风环流区中全新世以来湿度呈持续增加趋势,可能与北大西洋和欧洲地区温度下降有关,温度下降导致西风环流的南移和增强致使该地区湿度增加;4)青藏高原东北缘中晚全新世的湿度演化与东亚季风区较为一致,而高原内部基本呈南北向梯度变化。另外,中晚全新世典型气候突变事件,如4.2 ka和2.8 ka气候事件,在中国及周边地区普遍出现,具体表现为低纬度季风区出现干旱特征,中纬度西风带部分地区出现湿润特征。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全新世气候演变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34,自引:3,他引:34  
全新世是与人类关系极为密切的一个时期分析,分析,总结了我国科学家对这一时期气候演变的研究成果,并对这些成果进行了讨论。我国全新世约从10ka 时间气候波动激烈,了大暖期,隋唐温暖期,小冰期等典型时期各时期内有部分  相似文献   

11.
海州湾南岸全新世海面波动及其影响范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阳建德 《江苏地质》1993,17(2):100-103
海州湾位于南黄海西部,我国自然地理南北分界的东端,海州湾沿岸属于我国东部沿海海岸南北之间重要过渡地段。对该区全新世海面波动研究显得极为重要,本文分别依据海州湾南岸的徐圩孔和孔望山孔两个钻孔全新世地层的岩心,对其作了微古样品定量分析。结合海州湾南岸古文化遗址、海侵遗迹的调查与分析,探讨了海州湾南岸全新世海面波动规律,力图使钻孔中获得的纵向海  相似文献   

12.
徐馨  沈志达 《贵州地质》1989,6(2):140-152
全新世中全球地壳变动主要集中分布在环太平洋岸及南洋群岛经喜马拉雅山至地中海地带两个地区。构造运动特点主要为水平运动,次为垂直运动,其表现则以继承性、多类型的断裂活动,伴以地震、火山、地裂等运动。在晚更新世冰川覆盖区,全新世地壳变动则以冰川均衡运动为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3.
14.
全新世以来太行山前倾斜平原地下水演化规律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全新世以来太行山前倾斜平原地下水形成、演变与区域水文循环演化的周期性密切相关。在 8.0~ 3 .5kaB .P.期间为主要补给期 ,地下水获取了充足补给 ,奠定了现今地下水系统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郑州全新世地层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钧枢 《地层学杂志》1992,16(2):111-119
<正> 郑州市区面积约970km~2,发育一套河湖相全新世地层。笔者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将该套地层作了较为详细分层。文中化石由严富华、蓝朝玉、付茂兰(孢粉),王景哲(介形类),郭书元(腹足类),王新海(轮藻),鉴定,热发光测定(计风桔),~(14)C年龄由中国科学院贵阳地球化学研究所~(14)C组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完成。野外工作期间得到海贤智、袁宝玉等同志协助,在此致谢。  相似文献   

16.
黄河源区全新世以来的古气候演化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玉芳  张俊牌 《地球科学》1995,20(4):445-449
综合分析钻孔剖面的孢粉及易溶盐等气候代用指标,揭示了黄河源区全新世以来的古气候演变规律。全新世古气候划分为3期:(1)10.4-7.5kaB.P.为升为升温期;(2)7.5-3.5kaB.P.为大暖期;(3)3.5kaB.P.至现今为降温期。各期的界限是剧烈的升温或降温事件,气候波动具有千年尺度的振荡规律。  相似文献   

17.
全新世大暖期若尔盖的植被与气候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刘光秀  王苏民 《冰川冻土》1995,17(3):247-249
  相似文献   

18.
王岳  李育  张成琦 《第四纪研究》2017,37(3):581-596

我国干旱区内陆河流域分布有数量众多的古湖泊,其沉积记录已被广泛应用于第四纪地质、地貌研究。为了解亚洲夏季风水汽输送北部边界在全新世期间的气候、环境、地质和地貌演化情况,本文选择了位于河西走廊东段的石羊河流域和西段的疏勒河流域作为研究区,对其空间地形、沉积物的年代、沉积相、堆积及侵蚀速率、粒径指标、地球化学指标和孢粉指标等特征进行了分析。空间分析显示石羊河流域尾闾猪野泽具有湖盆地形,该地区湖泊形成逻辑斯蒂回归模型公式为:P(1)=1/[1+e-(1356.0930759+0.00004759D-1359.3707216R+1.32323064S)]。剖面分析显示这一地区早、中全新世时期气候湿润,具备成湖条件;晚全新世气候逐渐干旱,湖泊逐渐缩小并最终干涸。疏勒河流域古冥泽地区具有狭长湖盆地形,该地区湖泊形成逻辑斯蒂回归模型公式为:P(1)=1/[1+e-(1266.439446+0.006063DE+0.00000752D-1275.58117R+1.0918188S)]。剖面分析显示这一地区早、中全新世时期气候湿润,具备成湖条件;晚全新世气候则逐渐干旱,河道湖消失,河流改道。此外,根据两个流域沉积物的演化信息,可以推测,亚洲夏季风在早、中全新世到达了河西走廊西段,而在晚全新世时期退缩至河西走廊东段,疏勒河流域所在的西段则主要受西风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20.
中国东部全新世自然环境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馨 《贵州地质》1989,6(3):227-238
最近一万年来,我国东部自然环境演变十分明显,主要表现为:10500—9000a.B.P.气温、海面快速回升、沟谷加快填平、冰川萎缩、冻土北移或上移、森林扩展、阔叶树增多;9000—6000a.B.P.高温高海面及6000—4000a.B.P.最宜环境中,出现新高温期与新冰期交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扩展与减缩。北方针叶林北撤与南侵、喜暖的微体古生物—有孔虫化石富集与缺失,降水丰歉、泥炭发育与停止等一系列变化;4000a.B.P.以来,这是气温与海面趋向下降的环境,气候变温干,常绿阔叶树减少,海面降低引起河口外移,沟谷重新受切割,地面冲刷,堆积次生黄土,气候波动频率加快,变幅减弱,环境变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