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 毫秒
1.
本文通过两榀框架梁按不同预应力度配置无粘结预应力盘和非预应力筋的“强柱弱梁”型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框架在水平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试验研究,探讨其包括裂缝分布、破坏形态。极限承载力、无粘结筋应力变化、位移延性、耗能能力、恢复力特性等工作性能,并进一步分析了影响此类结构抗震性能的主要因素,为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框架在地震设防区域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天津市房地产开发(集团)河西友谊小区综合楼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在地震作用下高层建筑的可靠性,探索高层建筑结构系统的抗震可靠性分析方法,本文还对比一般框架梁柱结构与后张无粘结预应力板柱结构抗震可靠性的差异,研究层数变化时可靠性所受的影响,得到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扁梁框架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本文通过两榀按不同预应力度配置无粘结预应力筋、非预应力筋的“强柱弱梁”型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扁梁框架在水平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试验研究,探讨其包括裂缝分布、破坏形态、极限承载力、无粘结筋应力变化、位移延性、耗能能力等工作性能。 相似文献
4.
预应力混凝土板因具备自重轻、跨度大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建筑结构和桥梁结构中。但是,当这种结构受到火灾荷载作用时,其承栽能力就会大幅下降。在高温下,混凝土和预应力筋的力学性能都会劣化,进而造成板的大挠度变形甚至破坏。本文对后张无粘结简支预应力板建立了数值分析模型,其中混凝土和预应力筋采用实体单元模拟,受力筋和分布钢筋采用桁架单元模拟。模型中材料的力学特性和热工特性参数取自文献[15]。采用文献中的试验结果验证了该数值模型的可靠性,并进一步研究了混凝土受热膨胀系数、板的不同区域受火和不同的火灾场景等因素对火灾荷载作用下后张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板的挠度以及预应力的影响,得出了初步结论。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研究梁端局部无粘结钢筋混凝土悬臂梁的抗弯承载力,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使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局部无粘结梁与完好梁的承载力进行了仿真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当局部无粘结梁与完好梁的配筋方式及材料力学性能一致、受拉纵筋锚固良好且可进入屈服阶段时,局部无粘结梁与完好梁的应变分布和应力历程有着明显的差异;局部无粘结梁的极限承载力高于完好梁;随着荷载的增加,无粘结梁的承载机理呈现出明显的“拱效应”。通过梁与拱的共同作用,建立了梁端局部无粘结钢筋混凝土梁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6.
针对足尺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板高温后的抗弯承栽力开展了非线性计算分析。结果表明,综合配筋指标、有效预应力对高温后极限弯矩与常温下极限弯矩比值M_u~A/M_u的影响不大,预应力度和预应力筋的保护层厚度对M_u~A/M_u影响显著。高宽比近似相同的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当第一排钢筋的保护层厚度相同时,受火时间为3 h,高度为700 mm的梁高温后截面承栽力下降幅度最大约为30%,高度为4500 mm的梁高温后截面承栽力下降幅度不到10%,高温后大尺度梁的力学性能优于小尺度梁。给出了考虑预应力筋保护层厚度和预应力度影响的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板M_u~A/M_u的计算公式,以及综合考虑预应力筋、非预应力筋合力点到梁底距离和预应力筋梁侧保护层厚度影响的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M_u~A/M_u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7.
横向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抗剪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4根加配横向预应力筋的钢筋混凝土梁和1根普通钢筋混凝土梁的对比试验,初步考察了横向预应力筋对提高钢筋混凝土梁抗剪性能的良好效果。研究结果表明:(1)加配横向预应力筋并施加适当预应力之后,钢筋混凝土梁的抗剪承载力提高70%以上,即使在不施加预应力的情况下,梁的抗剪承载力也约有40%的增长;(2)在横向预应力筋的总截面面积一定的情况下,采用直径较小的横向预应力筋和较小的间距,更有助于改善钢筋混凝土梁的破坏形态。 相似文献
8.
部分无黏结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框架及其节点抗震能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先介绍了采用后张预应力筋将预制梁和柱构件拼装在一起组成的框架结构的基本形式及特点,接下来对两榀预制框架中节点进行了低周反复加载试验研究,并对一榀三层两跨框架结构进行了弹塑性静力分析,试验和理论分析结果表明经过合理设计的部分无黏结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能够满足抗震设防的要求,且卸载后残余变形较小,具有较强的恢复性能。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一种基于预应力混凝土的基坑冠梁的计算模型,其基本原理是利用预应力的等效荷载作用,在基坑支护结构冠梁中采用预应力混凝土,对基坑支护结构提供主动支护作用。结果表明:采用预应力混凝土冠梁可以提高基坑支护体系坑顶的刚度,改善深基坑支护结构的受力,降低工程成本;计算模型简单,具有内撑和拉锚的功效,施工更方便,质量容易控制;预应力混凝土冠梁能够充分发挥预应力钢筋的抗拉作用,减小支护结构的顶部位移和增加悬臂式支护结构的支护深度;冠梁中的预应力钢筋能够回收和重复利用,经济环保。因此,预应力混凝土冠梁在基坑支护中具有很好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体外预应力梁振动特性的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分析了体外预应力混凝土梁在动力荷载作用下的振动特性。对Ayaho Miyamoto给出的公式进行了修正和扩充,推导出包括单折线型、双折线型、直线型3种线型布置下的体外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的自振频率计算公式,针对各种因素对体外预应力混凝土梁振动频率的影响加以探讨,提出一些体外预应力梁体系防振动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
通过一四层无粘结预应力现浇混凝土空心板柱结构的1/4比例模型的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对其在弹性和弹塑性阶段的抗震性能以及在El Centro地震动不同峰值加速度作用下的地震反应和受力过程进行了研究.对无黏结预应力现浇混凝土空心板柱结构的破坏形态、滞同性能、骨架曲线、恢复力模型、延性、刚度退化、耗能能力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低周反复荷载下预应力高性能混凝土梁的抗震性能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基于预应力高性能混凝土梁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对其破坏形态、滞回曲线、延性、耗能能力、刚度退化、变形恢复能力等抗震性能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预应力高性能混凝土梁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13.
目前关于混凝土异形柱、短肢剪力墙及节点的抗震性能研究工作已开展得较为充分,但对它们与无黏结预应力平板所组成的整体结构的抗震性能还不甚清楚,为此采用拟静力试验方法对2个六柱一板单层整体结构模型在水平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开裂破坏全过程,以及各项抗震性能指标进行了试验研究。模型缩尺比例为1∶2.5,2个试件的板采用了不同的预应力筋布置方式,异形柱和短肢墙采用了不同的抗震等级、截面尺寸和配筋率。结果表明:2个试件的各构件开裂时间和裂缝程度有所不同,但各构件的屈服破坏顺序是一致的,都形成了梁端塑性铰-板屈服铰线屈服机构,最终为延性破坏。滞回环具有典型的梭形特征,后期抗力与刚度下降平缓,变形和耗能能力良好,梁柱节点构造措施可靠,一字形短肢墙的早期裂缝控制应进一步研究,建议对其采用较高的抗震等级设计。 相似文献
14.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针对预应力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不同的受力特点,提出了适合于分析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的非线性有限元模型。模型首先将混凝土结构离散为杆单元,然后对各杆单元按分层组合原理分成许多混凝土层、预应力钢筋层和普通钢筋层,计算混凝土分层单元、预应力钢筋和普通钢筋的应力和应变,最后,根据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滑移关系高速钢筋变形,根据混凝土弹性模量调整结构及杆单元变形,通过对普通混凝土构件和三个预应力混凝 相似文献
15.
高预应力度混凝土梁抗震性能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对高预应力度混凝土梁的受力过程、破坏形态、滞回曲线、骨架曲线、恢复力模型、变形恢复能力、延性、刚度退化等抗震性能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分析。研究表明:高预应力度混凝土梁具有优良的变形恢复能力以及较好的位移延性,总体上抗震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设有圈梁与构造柱的砌体结构采用体外预应力筋加固和未加固模型进行双向拟动力试验,对墙体裂缝开展、结构耗能、结构损伤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体外预应力筋加固对砌体结构抗震能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体外预应力筋产生的约束力对限制裂缝开展、防止圈梁与预制楼板的脱空效果明显砌体结构在体外预应力筋加固后的总滞回耗能大于未加固... 相似文献
17.
This paper presents an analytical investigation on the seismic design and response of coupled wall structures that use unbonded post‐tensioned steel coupling beams. Both monolithic cast‐in‐place reinforced concrete wall piers and precast concrete wall piers are considered. Steel top and seat angles are used at the coupling beam ends for energy dissipation. The seismic design of prototype structures to achieve target displacement‐based performance objectives is evaluated based on nonlinear static and dynamic time history analyses. Additional recommendations are provided on shear design. Comparisons with ‘conventional’ structures that use embedded steel coupling beams as well as isolated walls with no coupling are provide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while the peak lateral displacements of unbonded post‐tensioned coupled wall structures are larger than the peak displacements of structures with embedded beams, the residual displacements are significantly reduced as a result of the restoring effect of the post‐tensioning steel. Copyright © 2008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