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国内外城市环境地质工作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城市化是世界各国发展的共同趋势,是人类文明和进步的标志。论文简述了国内外城市环境地质工作的历史发展,着重论述了城市地质工作的内容,指出我国城市环境地质中存在的问题。如地面沉降、地裂缝、岩溶塌陷等地质灾害及水资源短缺、城市废弃物处置以及特殊岩土环境问题。为了提高城市规划和确保城市可持续发展,仅从以下5个方面提出了我国城市地质工作的方向:(1)城市地质环境条件、地质资源综合调查评价;(2)城市主要环境地质问题调查;(3)城市群、城市密集区环境地质适宜性综合评价;(4)城市环境地质综合研究;(5)城市环境地质信息系统建设。  相似文献   

2.
郭萌  张雪 《城市地质》2018,(2):13-17
全球发展的大浪潮之一就是城市化进程,同时也标志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地质工作是城市规划建设的重要基础,贯穿于城市运行管理的全过程。本文首先对城市地质的概念、分类、特点进行了论述,对城市地质工作体系的特点和其不同阶段的地质工作内容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对城市地质工作的目标、标准、内容、主要成果,进行分阶段总结,提出了可循环的城市地质工作体系。最后根据北京地区特点,着重分析了城市地质工作体系的作用及取得的成绩,结合实例对其因地制宜的特色进行了探讨,以期可以对全国城市地质工作的发展提供一些建议和支持。  相似文献   

3.
城市地质——国家地质工作的新领域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城市地质是近年来引起广泛关注的地质工作的一个新领域。本文对国外城市地质工作的发展过程、发展特点、发展技术(方法)以及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等国家的城市地质工作现状进行了综述,为中国城市地质工作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4.
将安全、和谐、环境、经济和是否占有资源等指标作为评价城市地质质量的5个因子,并以河南省郑州、平顶山、焦作、鹤壁四个主要城市为例,在调查分析了城市存在的自然地质因素(地质构造、岩土)和人为活动影响次生因素等主要问题基础上,建立起自然地质因素、人为次生因素等与5个评价因子之间的逻辑联系;根据地质因素对城市因子的影响程度的轻重,进行专家赋值判别运算,采用层次分析法(AHP))进行权重分析,对四个城市的城市地质质量进行了评估。结果认为Z-Ⅰ、Z-Ⅱ、J-Ⅱ、H-Ⅰ、H-Ⅱ、P—Ⅱ、P—Ⅲ、H—Ⅲ等区良好以上,适宜城市可持续发展;P—Ⅰ、H-Ⅳ等区质量不高,存在问题较多,应在城市建设发展中引起注意。同时指出城市地质是城市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的基本因素,城市的建设、可持续发展方案的制定需要关注城市地质质量、依赖城市地质。  相似文献   

5.
《四川地质学报》2022,(2):327-331
近年来对城市地质大数据的应用和管理主要体现在云平台的建设方面,本文主要从虚拟设备层、云计算层和应用层所构成的城市地质大数据云平台阐述了对地质大数据的管理、分析和应用,其中虚拟设备层可以对不同数据的格式进行统一化管理以及数据之间的互相访问;云计算层能够对虚拟设备层中的各种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和功能服务,同时可通过预留服务接口的方式可实现信息的交换和数据共享;应用层主要目的是对筛选出来的有价值数据进行分析及应用。通过构建的城市地质大数据云平台可对城市进行智能化管理,其主要应用体现在三个方面:城市空间规划与管理、智慧医疗和缓解城市交通。研究和利用城市地质大数据的组织结构,不仅能够提高城市的管理效率,还能够避免城市地质工作的重复投入,避免"数据孤岛"现象,使各种城市地质数据之间进行有效碰撞。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对城市地质大数据的应用和管理主要体现在云平台的建设方面,本文主要从虚拟设备层、云计算层和应用层所构成的城市地质大数据云平台阐述了对地质大数据的管理、分析和应用,其中虚拟设备层可以对不同数据的格式进行统一化管理以及数据之间的互相访问;云计算层能够对虚拟设备层中的各种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和功能服务,同时可通过预留服务接口的方式可实现信息的交换和数据共享;应用层主要目的是对筛选出来的有价值数据进行分析及应用。通过构建的城市地质大数据云平台可对城市进行智能化管理,其主要应用体现在三个方面:城市空间规划与管理、智慧医疗和缓解城市交通。研究和利用城市地质大数据的组织结构,不仅能够提高城市的管理效率,还能够避免城市地质工作的重复投入,避免"数据孤岛"现象,使各种城市地质数据之间进行有效碰撞。  相似文献   

7.
城市地质工作的需求与目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孔忠 《地质通报》2003,22(8):597-600
根据与政府部门大量接触和沟通的亲身体验,在分析市场需求的基础上,提出将城市地质的工作目标作远、近之分,城市地质工作首先要满足近期目标。提出城市地质调查体现了地矿与土地的结合,是地矿行政部门溶入国土资源管理的有效途径的观点。还进一步从基础地质调查、专项或重点调查、城市地质环境监测3方面分析了开展城市地质工作的最有利时机。最后就当前城市地质工作的战略部署提出3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城市区域地质条件适宜性评价,是指为了满足城市布局选址、规划建设、安全运行、转型升级对地质资源及地质环境的需求,特别是对城市地质工作成果明确、定量化需求而开展的各项地质要素评价,主要包括保障城市发展的地质资源和制约城市建设发展的地质环境问题,对特定城市某些地质因素在选址布局、规划中起决定性作用。因此,城市区域地质条件适宜性评价工作,是一项不可或缺的基础性工作。本文拟通过大量城市地质工作实践,对国内外相关评价标准、评价方法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初步建立了一套地质要素进行定性、定量的评价方法,更好地服务于城市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9.
城市地质工作作为基础性、先行性工作,贯穿于城市建设发展的全过程。城市建设发展分为选址布局、规划建设、运行完善和转型升级四个阶段,对应于城市建设发展不同阶段的地质工作,可划分为区域地质资源环境调查、城市地质资源环境调查评价、城市地质资源环境监测预警,城市地质环境功能恢复等。本文重点讨论了城市不同发展阶段对地质工作的需求,提出了城市地质工作在城市不同建设发展阶段的工作目标、任务及相关要求。  相似文献   

10.
随着21世纪人类城市化建设的发展,城市环境地质研究成为水工环地质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建设中的最主要问题是水资源问题和环境地质问题。城市水资源问题有:城市后备水源地的研究,以及应急水资源地和地下水库的研究。城市环境地质问题主要包括:(1)围绕城市建设和发展的一般性资源、地质环境问题;(2)城市地质作用产生的地质环境问题;(3)城市人口密集区及工业区的土壤和水体有机污染问题。解决城市环境地质问题的关键是对地下空间地层岩性及构造条件的研究,通过这些基础条件研究分析城市地质环境和地下水资源问题。可视化研究技术通过对城市地质体在地下空间的相对位置、形态、物化特征等三维构模处理,使这些城市赖以存在的地质基础条件可为非专业的决策层所理解,并在城市发展的规划中体现这些大自然所赋予人类的地下空间资源的价值。应用三维可视化技术对城市环境地质研究是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目前尚没有系统完整的应用先例。三维可视化技术将在城市化环境地质研究中,开拓一个崭新的环境地质研究时代,成为城市环境地质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简述了井田基本地质特征;利用地质报告资料对本区的工程地质特征进行了分析,确定本区的工程地质问题复杂程度为中等,将区内煤系地层划分为8个工程地质岩组;重点阐述了煤层顶底板工程地质特性;指出了煤矿开采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工程地质问题和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对区内可能发生的不良地质现象提出了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12.
汶川地震次生地质灾害分析与灾后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地考察和收集相关资料的基础上,从工程地质角度,分析了汶川地震灾情及其次生地质灾害的成因,阐述了灾后重建中工程地质调查的重要性和主要内容,为灾后重建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首先介绍了豫西湿陷性黄土的分布区域、工程地质条件及湿陷性特征,总结了豫西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基础选型情况,同时对建筑基础选型中存在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城市基础地质调查工作的主要内容是查明城市发展区及规划区内的基础地质条件、隐伏地质构造及可利用地质资源。目前,高密度电法已在工程物探领域取得了成效显著的调查成果,本文将此方法推广应用在乌鲁木齐城市基础地质调查工作中,查明了工作区内隐伏活动断裂的位置及性质,有效识别出地层中的含水构造,圈定了煤矿采空区的埋深及空间展布形态,为后续城市地质调查工作提供有效的基础地质数据。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野外调查和生产实践,在总结临川市范围内第四纪地层分布规律及其工程地质性质的基础上,对临川市进行了工程地质区划,讨论了各区域的工程地质条件和建筑适宜性及其相应的钻探方法。  相似文献   

16.
废弃矿山生态恢复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废弃矿山一般地处地质环境较复杂的山区,人类工程活动强烈,加之废弃矿山植被恢复工程的特殊性,与常规建设工程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相比,其工作方法和内容等都具有明显的区别。本文以北京市房山区霞云岭乡废弃矿山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为实例,着重探讨了此项评估技术的基本思路、方法和技术手段等内容,以期为类似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城市新区的科学选址及规划需要以明确的工程地质条件为基础,因此开展城市周边工程地质分区研究已成为当前城镇发展工作中的关键环节。本文以铜川地区为例,根据地质构造及地貌演化确定了地貌类型,依据第四纪沉积物组合差异将地层沉积结构划分为风成沉积型、冲洪积型及风成-冲洪积复合沉积型。根据湿陷性试验结果,研究区内黄土埋深超过22m不具自重湿陷性,埋深超过24 m不具湿陷性;根据湿陷量计算值将研究区划分为非湿陷区、2级、3级和4级湿陷区。在此基础上将研究区划分为4个区(低中山区、黄土台塬区、黄土丘陵区和河谷阶地区)及8个亚区,并总结了各工程地质区的工程特性,其中:低中山区及黄土丘陵区不适宜建筑;黄土台塬区的2级湿陷高台塬亚区和2级湿陷低台塬亚区为适宜建筑;河谷阶地区部分适宜建筑;黄土台塬区的3级、4级湿陷高台塬亚区及3级、4级湿陷低台塬亚区进行地基处理后适宜建筑。研究成果可为黄土高原地区相似地质条件下的未来城市选址及工程建设规划提供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综合分析,研究黄山市中心城区地形地貌、水文、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和地质灾害等可能影响工程建设的主要地质因素的发育特征,并运用多因子分级加权指数法进行工程建设适宜性评价。研究区可划分为工程建设适宜区、较适宜区和适宜性差区3个等级;黄山市中心城区地质环境总体较好,工程建设适宜区和较适宜区面积广且成片分布,与定性认识基本吻合。以上认识可为黄山市中心城区城市规划布局、建设、发展及工程选址提供基础资料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9.
北京平原地区地质系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经过几代人的工作,北京平原地质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基础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等领域都有重要进展。本文通过北京平原三维地质结构分析,认为北京平原的地下水资源、工程地质、地面沉降、地裂缝灾害等地质问题均受三维地质结构控制,各种地质现象都处在一个统一的地质系统之内。第四系三维结构控制着第四系孔隙水资源的赋存、平原的工程地质特征和地面沉降的分布和演化;基岩的三维结构控制基岩裂隙水、岩溶水资源和地热资源的赋存状态;平原隐伏断裂对平原的地貌、基底形态起控制作用,对地裂缝,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的形成和发展有重要影响。这些由三维地质结构控制的地下水子系统,隐伏断裂子系统以及工程地质、地面沉降等地质问题,共同组成了北京平原区地质系统。  相似文献   

20.
枝万线选线中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邓谊明 《地球科学》2001,26(4):419-423
枝万铁路工程地质条件极为复杂, 控制线路方案的选择. 所进行的研究为工程前期工作的技术储备. 通过对区域地质背景的分析, 在总结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特征和规律的基础上, 找出控制线路方案的关键工程地质问题, 经充分研究, 确定选线原则, 指导线路方案的综合比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