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利用河南32个代表站1951~2002年降水量资料,分析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全省年降水资源和水资源的变化趋势以及对旱涝灾害的影响.结果表明,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河南已进入一个降水量偏少时期,干旱化程度加重,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影响工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西安自然降水资源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1951~1994年西安各年、月、旬降水资料,对历年及历年各月、旬降水特征和距平百分率变化特征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西安自然降水分配极不均匀,多集中于夏半年;年降水量持续偏多或偏少;经常出现连续数月多雨或少雨;一般洪涝月份较少或年降水量偏少时,干旱月份越多;人工增雨是增加水资源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石河子地区位于不同海拔高度的3个观测站的降水资料,结果表明,石河子地区各地降水量分布不均,石河子年降水量最多,其次是炮台,最少是莫索湾。3站季节变化一致,均以春夏季降水量居多,约占全年63%,冬季降水量最少,约占全年的13%。降水量年际变化一致,70年代降水量偏少,80年代以后降水量偏多。出现丰水年和干旱年的降水趋势一致,且出现丰水或干旱时大面积发生的机率较大。  相似文献   

4.
5.
近10年锡林郭勒盟春季云与降水资源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内蒙古锡盟近10年春季(3~5月)的云与降水进行了统计分析。提出了锡盟春季的降水量以及降水日数偏少。其中3月以阵性降水为主。4月位于北部的二连、西苏、东苏、黄旗也没有小雨以上的降水,是水资源比较缺乏的地区,也是实施人工增雨的主要地区。而位于南部的正蓝旗、太仆寺旗、多伦则是降水量以及降水日数相对多的地区。蔽光高层云、伴有碎雨云的蔽光高层云、积雨云是锡盟春季降水的主要云系,其中蔽光高层云、伴有碎雨云的蔽光高层云有一定的增雨潜力。  相似文献   

6.
近40年韶关地区可利用降水资源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万春 《广东气象》2009,31(2):34-37
利用韶关地区8个国家气象观测站1968—2007年的月平均气温和降水资料,讨论了该地区40年来降水以及可利用的降水资源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韶关地区降水及可利用的降水资源呈现南多北少的特点,主要集中于春夏两季,分别占各自全年的75%和85%;可利用降水系数全年平均为0.46,其中春季最大,为0.64;秋季最小,为0.14。40年来,全韶关地区平均可利用降水资源的总体趋势以0.5mm/年的线性倾向减少,这是由于北部和南部地区降水减少趋势的幅度大于中部降水增多趋势所致。  相似文献   

7.
张清 《山东气象》1997,17(1):43-45
根据1951-1995年我国336个站逐旬降水量资料,采用服从皮尔逊Ⅲ型分布的旱涝Z指数,分析了40多年来我国的旱涝事实,并对旱涝灾害的影响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8.
攀枝花市烤烟降水资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通过广泛搜集本地及相邻地区烤烟以及相关气候资料,采用统计分析方法,较系统地研究了攀枝花市烤烟生产中降水气候特点、主要优势及主要问题,对攀枝花市烤烟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近50年河南降水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河南32个代表站1951~2002年降水量资料,分析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全省年降水资源和水资源的变化趋势以及对旱涝灾害的影响。结果表明,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河南已进入一个降水量偏少时期,干旱化程度加重,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影响工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根据1951~1995年我国336个站逐句降水量资料,采用服从皮尔逊巨型分布的旱涝Z指数,分析了40多年来我国夏季风活跃期的旱涝事实,并对旱涝灾害的影响进行了评述。得结论:我国夏季风影响,3个大区以上的大范围旱涝灾害平均3~4年一遇,大旱频次呈增加趋势,干旱化趋势导致作物受旱面积增加,水资源总量减少。  相似文献   

11.
近50a贵州气候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许丹 《贵州气象》2005,29(Z1):19-21
利用贵州省15个代表站1951~2000年的温度、降水资料,通过计算气候趋势系数、30a滑动平均和29a滑动均方差,研究了贵州各季及年平均温度、降水的长期变化趋势及气候基本态的变化特征和气候变率的长期变化,并用蒙特卡洛显著性检验方法对温度、降水的长期变化进行统计检验.研究指出近50a来贵州除春季降水显著减少外,各季及年平均温度、降水变化均不明显,属于自然振动.  相似文献   

12.
贵州气候变化的科学事实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中国气候变化及贵州气候变化的主要特征,提出了贵州气候变化的科学事实及贵州应对气候变化需要关注的5个问题.  相似文献   

13.
贵州省50年来气候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童碧庆  李登文 《贵州气象》2004,28(Z1):15-16
利用1951~2000年贵州省15个气象站的月平均气温、降水量资料,对贵州省50年来的气候变化作了全面的分析.  相似文献   

14.
中国近50a气候变化复杂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分析了我国气温和降水量变化的兰帕尔-齐夫复杂度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平均而言,我国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变化的复杂度约为10-11,小于随机序列的复杂度13,年平衡气温变化序列的复杂度最小,秋季平均气温变化序列的复杂度最大,季节和年平均气温序列的复杂度小于月平均气温变化序列的复杂度,月总降水量变化序列的复杂度为西部,北部大于南部和东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气候要素变化的复杂度最大。  相似文献   

15.
近50年贵州降水时空分布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对贵州15个气象观测站50年(1951-03~200l-02)的月季降水量场的时空分布变化规律的分析得出贵州降水空间分布的主要类型是东-西走向或东南-西北走向,也即贵州年降水量的地区分布趋势是南部多于北部,东部多于西部;统计降水量的时间尺度越大,则降水量的空间分布尺度也越大;夏季降水空间分布的年际变化比其它季节大;春、夏降水空间分布变化具有较为显著的负相关,春、秋季降水空间分布的年际变化具有一定的正相关,夏、秋季和夏、冬季降水空间分布的年际变化具有一定的负相关;春、夏季和冬季降水空间分布的年际变化具有一定的显著周期存在,分别约为22年、2.6和11年.  相似文献   

16.
本文根据黑龙江省阿城市1961-2013年间的逐月气温和降水量资料,对阿城市近53 a的气候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53 a来阿城市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年平均气温以0.28℃/10 a的幅度上升,其中以冬季增温最为明显,春、秋季增温次之,而夏季的变化趋势则不明显。降水量的年变化略呈现下降趋势,年降水量大小存在波动变化,有一个2-3 a的变化周期,近10 a平均降水量比近50 a平均降水量减少了19 mm。  相似文献   

17.
利用黔东南州16个气象观测站1964--2005年共41a的逐月平均气温、极端最高及最低气温和稳定通过0℃、5℃、10℃、15℃和20℃积温等资料,对黔东南州近40a来气温变化作了较为全面的分析,特别是将近20a与前20a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近20a的气温比前20a的气温基本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8.
黔东南州近半个世纪夏季干旱气候变化分析及预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58—2003年贵州省黔东南州16个气象站6~8月逐日降水资料,对黔东南州近半个世纪的夏季干旱变化作了较全面的分析,简要分析20世纪90年代夏旱分布特点与80年代夏旱分布的差异;并根据大气环流特征和小气候相关关系,找出6条预测黔东南州夏季干旱指标,即8月平均气温、春季冰雹天气过程、4月份冰雹天气过程、冬季风、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太阳黑子相对数等因子,作黔东南州长期天气气候趋势预测,历史拟合率和实际使用准确率较高。对贵州省黔东南州夏季干旱气象灾害天气气候趋势的预测预报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贾贵莉  杨杰 《贵州气象》2006,30(2):33-34
根据册亨县1964~2003年共40 a的气温、降水资料,采用统计方法分析其变化特点,结果发现: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我县年平均气温以20世纪80年代中期为转折点,后20 a较前20 a增高了0.15℃,年平均气温的变化曲线呈波状上升;年降雨量也呈波状分布,旱涝交替。同样以80年代中期为转折点,前20 a雨水较为充沛,后20 a气候异常,干旱少雨。  相似文献   

20.
An analysis of winter thunder records in China from 250 B.C. to A.D. 1900 shows that there is a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attern of winter thunder frequency fluctuation with that of temperature fluctuation. We hypothesized that such a temperature—thunder relationship may possibly be due to the strong frontal movement by cold air masses of well-defined low temperatu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