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中国煤炭资源的“井”字型分布格局——地域分异性与资源经济地理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煤炭资源具有天然的区域分异性,我国经济发展亦存在着地域上的不平衡,西煤东运、北煤南运,便是煤炭资源区域分异现象与经济区域分异性相悖之体现。两横:即天山-阴山线、昆仑-秦岭-大别山线;两纵:即大兴安岭-尺行山-雪峰山线、贺兰山-龙门山线。四条界线构成一个“井”字形,将国土分划为九个区域,此分布格局清晰的显示了各区域内煤炭资源之优劣,鲜明的表征了各区之经济、水资源、气侯、地质灾害、生态环境等强势及弱势特征。且“井”字之中心,又恰是中国煤炭资源分布和开发建设之重心。中国煤炭资源的“井”字型分布格局,是对煤炭资源地质的、地理的、社会经济的区域分异现象,进行综合考量后所得出之新认识。 相似文献
3.
云南宁蒗地区菱形构造格局及其联合构造形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宁蒗地区位于扬子准地台西缘;区域上属南北向川西-藏东构造带,其东为南北向康滇地轴,西为近南北向三江构造带,区域重磁资料反映了基底和盖层由北东向、北西向断裂系组成的区域菱形构造格局,宁蒗地区基本菱形构造格局实属其有机组成部分,因各菱形构造的边界条件及应力状态不同,在研究区内形成了各型联合构造。宁蒗东南区发育宁南菱形构造及其所决定的宁南反凸双弧联合构造。宁南反凸双孤联合构造东弧带追踪基底南北向构造所形 相似文献
4.
中国铀矿省及其分布格局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中国,业已厘定出准噶尔-天山、阴山-辽河、祁连-秦岭、华南和滇西等五个主要铀矿省。它们大多分布在地台与显生宙活动带的接合部位,在空间上趋附于前震旦纪地体。铀矿省内花岗质岩浆或碱性岩浆活动强烈,并发育有陆架式、裂谷式及陆相磨拉石式等在稳定条件下形成的沉积建造或火山沉积建造。铀成矿作用大多发生在地壳经长期挤压之后出现的拉张陆相环境中,形成于挤压过程中的矿化居次要地位。如果以1.4Ga为界把地壳演化史分为两个巨时域,世界上大部分重要铀矿省都形成于2.8—1.4Ga之间的前一巨时域,这显然与地壳演化的方向性和不可逆性有关;中国已厘定的铀矿省却主要形成于后一巨时域。所以,中国地质学家在已知成矿域内扩大找矿成果的同时,正积极探素圈定主要形成于前一巨时域的铀矿省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选取腾冲典型的53处地热景观,采用地理集中指数、景观平均分布值与不平衡指数,揭示地热景观空间分布特征及其控制性因素。研究表明:腾冲地热景观不平衡指数值小,表明整体分布均衡,地热景观数量地域相差不大;地理集中指数值稍大,且大于景观平均分布值。研究区地热景观小范围聚集于清水乡热海景区;腾越镇、中和镇、芒棒镇、曲石镇、猴桥镇、五合乡是地热景观开发潜力区。研究结果揭示了腾冲地热景观的空间分布规律,可为地热景观保护及其全域旅游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论塔里木——扬子板块及其古地理格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重新审视塔里木与华北、扬子板块的亲疏关系,提出秦祁昆褶皱带应解体,柴达木、阿拉善与塔里木板块原为一体.新的古地理格局是塔里木—扬子板块为晋宁(塔里木)运动之后,形成的一个巨型克拉通,南方型震旦系及其冰成岩是其原始范围的标志. 相似文献
7.
8.
云南南部与东南部热带地区在地理上接近,具有类似的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雨林植被,它们的植物区系均以热带成分占优势,在现代植物区系分区上都属于热带亚洲或印度—马来西亚植物区系。研究发现在云南东南部植物区系中具有丰富的东亚植物区系的代表成分,如木兰科、山茱萸科、菝葜科、茶科、安息香科、山矾科、忍冬科、冬青科、卫矛科等,意味着它... 相似文献
9.
上扬子E-C转换期古地理格局及其地球动力学机制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E-C转换时期上扬子陆块边缘呈现明显的台—棚格局,发育有广元—绵阳—磨溪、城口、峨边、彭水老厂坪和毕节等陆棚。整体呈近南北向展布,向边缘的开阔海开口,呈喇叭状。其中以广元—绵阳—大磨溪为最大,长约200 km,最宽处大于100 km,最窄处30 km,面积约5.4×104 km2。下震旦统陡山沱组—上震旦统灯影组三段—下寒武统筇竹寺组,从初始出现到最后消亡,经历了约110 Ma。台地上为碳酸盐岩沉积,深水陆棚相区内发育麦地坪+筇竹寺+沧浪铺黑色含磷硅质岩、硅质白云岩,夹有胶磷矿条带(资4井),环陆棚的外缘发育碳酸盐岩颗粒滩。川西—川北沿龙门山—米仓山一线密集分布的800~760 Ma左右的岩浆岩及其Hf同位素值指示了伴随Rodinia大陆裂解,在上扬子的西部和北部边缘发育了以荥经、宝兴为节点的三叉裂谷,向北东方向的一支大致沿松潘甘孜地块与扬子地块的边界裂开,裂开的深度已经达到了上地幔(陆间裂谷),向西北方向的原洋裂谷可能沿丹巴、小金—金川伸入古祁连海域。沿绵阳—广元、安康—平利、乐山—内江—女基井一线,有伸进上扬子台地内部的陆内裂谷发育。这些陆内裂谷控制了E-C转换时期上扬子西部和北部边缘台—棚分异格局。从Rodinia大陆裂解及其随后上扬子板块边缘的沉积格局看,大陆边缘的台—棚分异格局是超大陆的裂解的古地理效应。 相似文献
10.
对陕西宁强县大茅坪铜矿床铜矿石品位统计特征进行了研究,初步认定该矿床铜矿石是两期成矿作用的结果,铜元素的总体分布属混合分布类型。用混合总体筛分法和因子分析法,基本可定量确定各期的矿化范围、强度以及铜矿化作用相关的元素组合,指出此类矿床的地化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1.
云南高原湖泊表层沉积物粒度特征及环境指示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选取云南15个高原湖泊,利用瑞典产HTH重力采样器提取沉积物短钻,取顶部0~0.5 cm作为湖泊现代沉积物进行粒度分析并利用分析软件对粒度频率曲线进行拟合,探讨各组分的沉积特征和环境指示意义。结果显示,滇池等15个云南湖泊表层沉积物频率曲线呈多峰态,含有2至5个组分,从细到粗分别为黏土组分(C1)、细粉砂组分(C2)、粉砂组分(C3)、细-中砂组分(C4)、粗砂组分(C5),拟合众数粒径范围为0.6~423.0 μm。C1组分来自大气中长期悬浮的超细粉尘和气溶胶,通过自然沉降和降水进入湖泊水体,反映西南地区大气粉尘背景值;C2和C3是湖泊沉积物中的主要组分,反映流域内降水和水动力大小;C4和C5组分只出现在洱海、滇池、差黑海等部分湖泊湖心沉积物中,且含量非常低,该组分与湖泊水动力密切相关。对于滇池、抚仙湖等大型湖泊而言,粗颗粒进入湖心需两个过程:从流域地表进入湖泊水体的输入过程和从湖滨到达湖心的传输过程。湖心沉积物中粗粒含量主要受第二个过程影响,而该过程的强弱与湖流、水深、湖盆坡度等因素有关。西南地区干旱背景下湖泊快速收缩直至消失时,降水量的大幅减少使得地表径流动力减弱,加之大气环流偏弱以及水生植物覆盖面积比例增大,湖水动力减弱,由湖滨向湖心传输的物质以细粒碎屑为主。位于山地地区的小型湖泊,由于汇水面积有限、地形坡度较大,坡面径流可将地表风化碎屑物带入湖盆甚至湖心位置,这类湖泊沉积物中粗粒物质的增加反映流域内降水量或降水强度增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