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鄱阳湖浅水三角洲沉积体系三维定量正演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鄱阳湖现代浅水三角洲沉积体系为例, 应用三维正演地层模拟软件Sedsim, 在参考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首次将湖盆底部地形、湖(海)平面变化、沉积物注入量及注入方式、气候、沉积物供给速率等动力要素结合在一起, 对该浅水三角洲沉积体系的形成过程及1200年以来的演化进行定量正演模拟, 并采用历史和野外数据对鄱阳湖现代浅水三角洲沉积模型进行约束和校正.模拟结果表明, 鄱阳湖浅水三角洲沉积体系的发育是湖盆地形、湖平面变化、物源供给等多因素作用的综合结果.在该三角洲沉积体系中, 由于水体较浅、沉积底形坡度平坦且基准面变化频繁, 三角洲前缘发育的砂体基本上以席状砂为主, 并主要分布于湖区敞流通道附近.湖平面之上的三角洲平原河道发育与改道的现象主要受湖平面变化速率的影响, 即基准面缓慢上升期间和基准面快速下降期间, 河道发育的现象较明显.该模拟结果不仅能够对大型浅水三角洲的内部特征及形成过程有着更直观的认识, 而且也为今后研究不同地区相似的三角洲沉积体系的形成过程提供了可借鉴的分析模型与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3.
4.
扇三角洲沉积体系及其与油气聚集关系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扇三角洲沉积体系是断陷盆地中极为发育的一种沉积体系,主要由扇三角洲平原组合、扇三角洲前缘组合和前三角洲沉积构成,可识别出9种成因相。受沉积物供给速率、可容空间增长速率及盆缘断裂产状等因素控制可划分出退积型、加积型、前积型、陡坡型和缓坡型5种扇三角洲类型。位于扇三角洲平原的辫状分流河道砂体及其位于扇三角洲前缘的与之有成因联系的水下分流河口坝、洪水型重力流砂体等物性好,可以构成优质储层。含油性勘探成果亦证实各主力油层段平面上主要分布于扇三角洲前缘及分流间湾区,小部分位于扇三角洲平原区。受埋藏深度和成岩场的影响,不同地区、不同层位主力油层段的物性与岩性相关性各异。因此,应用沉积体系分布与油气聚集规律挖掘剩余油层及进行远景区预测是有效的与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扇三角洲砾砾岩储层沉积特征及与储层物性的关系—以罗家油田沙四段砂砾岩体为例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从岩心和各类薄片资料入手,以沉积物和储层地质学为基础,结合各类分析资料,对山东沾化凹陷罗家油田沙四段砂砾岩体储层的沉积特征进行了研究。前人所提出的水下冲积扇和近岸水下扇沉积的认识,忽视了扇形沉积体的水上部分,因而改为扇三角洲沉积更为适合。扇三角洲沉积可进一步细分为扇三角洲平原、扇三角洲前缘和前扇三角洲三个沉积相及五个微相,其中水下分流河道沉积微相的储层最为发育。详细阐述了砂砾岩体的岩性、沉积微相等沉积因素对储层物性的影响,其中粒度对砂砾岩储层特性与对砂岩储层物性的影响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6.
白音查干凹陷扇三角洲与辫状河三角洲沉积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二连盆地白音查干凹陷为白垩系陆相断陷盆地.受构造沉降的控制,凹陷北部为陡坡,南部为缓坡,整体表现为北断南超格局;在巴彦花群沉积时期,共发育冲积扇、三角洲、滨浅湖、深湖-半深湖等沉积相;本文重点讨论了扇三角洲和辫状河三角洲的沉积特征、识别标志;在凹陷演化的主体阶段下白垩统巴彦花群沉积期,凹陷北部陡坡带发育扇三角洲沉积,南部缓坡带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沉积. 相似文献
7.
8.
扇三角洲是陆相碎屑岩重要的沉积类型之一.利用砂体沉积过程数值模拟方法可以预测扇三角洲砂体的几何形态.在利用泥沙冲淤动力学模式建立扇三角洲沉积过程的数学方程后,根据现代三角洲沉积特征,设计了其沉积过程的模拟条件,计算域长100 km、宽50 km,流量按50年一遇洪水设计,模拟过程到2 000年时,扇三角洲沉积过程基本达到平衡状态,此时前缘复合砂体最大厚度约39 m.通过对扇三角洲前缘砂体几何形态的模拟研究,总结出扇三角洲沉积体储层建筑结构的模拟与预测方法.计算过程中可识别出4种沉积砂体,包括水下分流河道(砂体的平均长宽比为2.68,平均宽厚比为79.8)、河口砂坝(平均长宽比为2.02,平均宽厚比为68.2)、远砂坝(平均长宽比为1.65,平均宽厚比为58.3)、水下溢岸沉积.主要沉积单元砂体几何参数之间的相关关系较好.实验结果表明,利用泥沙冲淤动力模式可以较好地揭示扇三角洲发育过程,进而可以预测扇三角洲砂体的几何形态. 相似文献
9.
地层沉积正演模拟方法能更真实地刻画地下地质体的分布规律,比传统的基于地质统计学的建模更有优势,但是条件化难度大,使其应用在实际油藏地质建模时面临较大挑战。地层沉积反演模拟提高了该方法的实用性,基于模拟结果与观测数据定量比较,地层沉积反演模拟在全局优化算法的驱动下不断修正地层沉积正演模拟输入参数,使模拟结果与观测数据吻合度达到最佳。由于反演系统优化参数多,非线性极强,收敛难度大,需要的迭代次数多,单次正演模拟耗时长,导致该方法效率较低。地层沉积反演模拟和深度学习算法中的生成对抗网络相结合,提出了构建地层沉积正演模拟代理模型的方法。以大量的碳酸盐岩地层沉积模拟的合成模型作为样本,通过神经网络训练,形成地层正演模拟器的代理模型,然后将其代入地层沉积反演模拟系统,避免了直接地层正演模拟的长耗时,加快了反演模拟的收敛速度。通过巴哈马西缘碳酸盐岩地层沉积模拟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采用学习后的生成网络进行沉积反演模拟,反演效率得到了大幅提升。尽管本文展示的是二维实例,也有望扩展应用在三维模型上。 相似文献
10.
基于波动方程理论,以陇东地层结构为基础建立地质模型,针对页岩层这一重点研究对象,采用Tesseral软件进行有限差分法全波场正演技术,模拟计算陇东地区较为发育的反射波组,以便分析研究包括页岩层在内的各个反射波组特征。同时结合人工合成地震记录,并与实际地震时间剖面匹配对比,从而标定各个反射波组的地质属性,最终对页岩层反射波做出准确、合理的地质解释。 相似文献
11.
在简略回顾扇三角洲的背景信息、研究历史和介绍了经典的一牙买加。阿拉斯加、吉尔伯特三大模式基础上,总结了国外对扇三角洲的一些新认识有:构造沉降,相对海平面升降和断层运动等因素对扇三角洲沉积的影响;提出由陆架进积至斜坡坡折的大型吉尔伯特型扇三角洲和堆叠于活动断层之上的吉尔伯特三角洲两种新沉积模式;前积层中砾质舌状体,特殊叠覆构造与大型槽状交错层理的研究;裂缝,胶结和碎屑流等具体沉积特征与机理的分析;对扇三角洲相带储层模型的建立等。最后提出未来扇区三角州的研究方向为:之前各项研究争议较大,难以定论的机理,且局限性较强,无法适用于实际情况的储层模型等。 相似文献
12.
在复杂地区进行煤田地震勘探,受低速带变化剧烈、倾角大及构造复杂等因素影响,依靠经验设计的观测系统往往存在较大缺陷。利用Klseis软件,根据预先了解的目的层埋藏深度及构造发育情况,建立初始正演模型,设置相关参数,并通过观察不同参数下的射线分布情况及模拟时间剖面,直观地判断模型最佳设置,为观测系统设计提供依据。通过对大倾角目的层及新生界厚度变化剧烈的二维模型进行射线追踪模拟,发现大倾角地层的有效信号,若道距较大,其远端易受直达波干扰;新生界厚度变化剧烈的地震有效波,则存在远炮点严重干扰现象。 相似文献
13.
山东东营凹陷永921地区沙四上亚段扇三角洲沉积与油气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扇三角洲是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永921地区沙四上亚段最发育的沉积相,也是最有利的砂砾岩储层。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镜下鉴定、粒度分析,并结合各类分析资料,认为该地区扇三角洲是受后退型盆地边界条件控制的退积型沉积层序。将沉积体内发育的扇三角洲平原、扇三角洲前缘和前扇三角洲3个沉积亚相进一步划分为辫状河道、辫状河道间、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间、河口坝和席状砂6个微相,不同沉积微相内水动力条件、砂体类型不同,其岩性、粒度、分选、填隙物特征以及砂体的岩相组合、时空展布特征均不相同,结果导致不同微相内的砂体物性特征各不相同。分析了影响储层物性的各类因素以及生、储、盖成藏条件,认为扇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的主河道和分流河口砂坝砂砾岩体储层物性最好,在空间上分布稳定,是最有利的勘探目标。 相似文献
14.
汤原断陷古近系扇三角洲沉积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汤原断陷新安村组-达连河组中广泛发育扇三角洲沉积。根据岩心观察、测井和地震资料分析、岩性鉴定、粒度分析等资料,识别出扇三角洲平原、扇三角洲前缘、前扇三角洲3个亚相,并进一步识别出8个微相。从扇三角洲平原到扇三角洲前缘,不同沉积微相的沉积特征呈现规律性的变化:沉积物结构如支撑关系由杂基支撑到颗粒支撑,颗粒间由点接触变为面接触,颗粒分选由差到好,成熟度由低到高,沉积物的粒度由粗变细等;沉积层理构造由扇三角洲平原砂砾混杂的块状层理到前缘小型低角度的交错层理、波状层理等;概率累计曲线由扇三角洲平原的一段式、低角度两段式到扇三角洲前缘的斜率较大的二段式、三段式;在C-M图上,扇三角洲平原的点群多在C、M值较大的PQ段,前缘多在OR、RS段。在此基础上,结合岩心特征、粒度分析等资料得出扇三角洲的水动力机制主要为牵引流沉积,少量重力流沉积。 相似文献
15.
在对赵凹油田安棚深层系核(核桃园组)三下段砂体的研究中,从岩性特征,结构和成分成熟,沉只构造及古生物特征等方面总经了该区沉积的相标志,结合研究区的沉积背景,笔者认为该区沉积环境为扇三角洲相,并进一步划分了亚相和同相,提出了研究区扇三角洲相的沉积模式,并对扇三角洲砂体的类型进行了研究。该区发育扇三角洲前缘亚相和前扇三角洲两种亚相,近岸水道和远岸水道微相比较发育;距离物源较近,沉积物搬运距离短,沉积物粒度较粗,结构成熟度和成分成熟度较低,水动力较强,在砾岩和粗砂岩中发育有块状层理,平行层理和交错层理,砂体类型对储集层物性有明显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琼东南盆地崖南凹陷海湾扇三角洲体系沉积构成及演化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琼东南盆地崖南凹陷陵水组三段扇三角洲体系为例,详细讨论了进积于海湾背景环境下扇三角洲体系的岩性相、成因相及其空间配置关系。研究区海湾扇三角洲体系自下而上潮汐作用越来越强,其垂向演化可划分为三个阶段,早期为以河流作用占优势阶段,中期为河流和潮汐混合作用阶段,晚期为以潮汐作用占优势逐渐过渡为以潮汐作用占优势。 相似文献
17.
利用成熟探区翔实的岩芯、录井和测井等资料,研究了辽河盆地西部凹陷曙二区大凌河油层湖底扇沉积特征与沉积模式。研究表明,大凌河油层湖底扇具有较为发育的水道体系(主沟道或辫状沟道),平面上相带展布、扇体的分布面积、砂体延伸方向和分布模式受水道及古地貌变化的控制。水道体系及其控制的沉积体呈顺源、带状展布。主沟道向前延伸逐渐变为规模较大的辫状沟道沉积,两侧发育辫状沟道侧缘,呈条带-舌形展布,向湖方向逐渐演变为多支小型末端辫状沟道沉积。湖底扇内部平面微相序列表现为“主沟道→主沟道堤→深湖泥”或“辫状沟道→辫状沟道侧缘→辫状沟道间(或末梢)→深湖泥”的变化特征。每支辫状沟道控制形成的带状沉积体间均为明显深湖-半深湖泥岩沉积分割,呈带状-舌状沉积体向湖盆中心延伸较远。 相似文献
18.
曲流河浅水三角洲沉积过程与沉积模式探讨——沉积过程数值模拟与现代沉积分析的启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浅水曲流河三角洲是近年来沉积学研究的热点和油气勘探的重点对象,国内外学者基于地下储层、露头、现代沉积进行了大量研究,关于浅水曲流河三角洲的沉积特征与沉积模式,不同学者往往持不同观点,在缺乏沉积过程与演化特征观察、分析的现状下,很难统一认识。基于此,本文选取鄱阳湖赣江三角洲这一典型的浅水曲流河三角洲,根据其水动力、水深、沉积物供给等数据,采用基于泥沙水动力学的沉积过程数值模拟软件(Delft3D)再现浅水曲流河三角洲的生长与演化过程,并与现代浅水曲流河三角洲对比验证,建立浅水曲流河三角洲沉积模式。研究表明:(1)在浅水环境下,曲流河三角洲快速向湖生长,三角洲前缘持续向前延伸并快速平原化,具有典型的宽平原-窄前缘的特征。三角洲垂向沉积厚度较小,但底积-前积-顶积三层结构完整。(2)浅水曲流河三角洲平原发育数条同期活跃的高弯度分流河道,在平原近端,分流河道存在频繁的侧向迁移现象,可对先期三角洲前缘、前三角洲沉积侵蚀改造,形成串珠状点坝,经长期侧向迁移可形成大规模的长条宽带状分流河道复合体,分流河道对先期沉积体的长期改造使得大部分厚层砂体呈正韵律,导致先期河口坝保存程度较低;在前缘远端,由于堤岸不稳定,分流河道往往存在决口改道现象,废弃的水道缺乏砂质沉积物供给而成为高泥质充填水道,多条废弃分流河道在三角洲平原远端形成高泥质充填河网系统。(3)浅水曲流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是平原分流河道在水体中的短程延伸,水道长约300m,由于水体较浅,河口处水流冲刷能力较强,水携沉积物多在水下分流河道侧缘堆积形成指状坝。由于分流河道建设性极强,水下分流河道往往频繁发生决口或侧向摆动,经多期复合,可形成多分叉复合体指状坝,而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在废弃后往往被泥质充填。(4)受三角洲平原远端水道决口改道的控制,前缘多分叉指状复合坝沿岸线迁移,可形成大面积近等厚砂体。 相似文献
19.
准噶尔盆地南缘四棵树剖面八道湾组扇三角洲沉积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野外露头观察与实测的基础上,运用沉积学与层序地层的相关理论,对准噶尔盆地南缘四棵树剖面八道湾组沉积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该剖面八道湾组为扇三角洲沉积,扇三角洲平原与扇三角洲前缘亚相均比较发育。运用层序地层学中基准面变化的原理,将八道湾组划分为2个长期旋回,并细分为3个中期旋回以及若干短期旋回。总结了露头区八道湾组A/S比值与地层叠加样式之间的响应关系:低A/S比值条件下,易形成连通性好的厚层叠加砂体,沉积微相类型较单一;中A/S比值条件下,易形成单层厚度较薄的、似毯状的、垂向上紧凑叠加的多层状砂体;高A/S比值条件下,泥岩更为发育,而砂体多呈孤立状,呈现厚层泥与薄层砂的沉积特点。通过详细解剖露头剖面八道湾组的沉积特征,最终建立了该区八道湾组扇三角洲沉积模式,为准噶尔盆地南缘扇三角洲油气储层的研究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